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政府机关通过创立优质的服务品牌来营造一种全新的、更加文明理性的管理模式,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这一价值理念已经进入检察机关,各地检察机关的品牌创建活动如火如荼,有些单位不仅提出了自己的品牌名称、阐明了品牌内涵,还形成了一整套服务品牌理念,走在了检察机关品牌建设的前列。那么,如何更好地展开检察工作品牌的创建和维护,不断提高检察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以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呢?笔者认为,要以“品质”孕育“品牌”。
一、要锻造检察官良好的职业品质
(一)检察职业品质的内涵
检察官这一职业的特殊要求,需要具有集忠诚、公正、廉洁、文明于一身的职业品质内涵,这不仅是执法的技术要求,也是一种道德要求。其具体内涵是:
忠诚是检察官职业品质的本质要求。忠诚就是检察官必须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和事实。
公正是检察官的专业品质内容。主要体现在:一是执行实体法是否公正。二是执法程序法是否严格。公正执法是实体公正、程序公正的统一。程序违法,即使实体是正确的,也是不公正的执法。
廉洁是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品质要求。廉洁,就是要求每个检察官在执法活动中,不为情所扰,不为物所惑,不为色所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文明办案是检察官职业品质的综合展现。文明执法就要求做到执法理念文明、执法行为文明、执法作风文明和执法语言文明。
(二)锻造检察职业品质的途径
1、各项教育常抓不懈。经常性开展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是锻造职业品质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道德品质的基础。检察机关要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化职业品质的内涵与品位。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加强经常性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重视开展谈心诫勉活动,当干警有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不准确的情况、出现不团结现象、因工作岗位调整,出现思想波动、有不良苗头迹象或有倾向性问题时,党支部就要和干警进行谈心,在谈话诫勉过程中,院领导始终坚持事先告知原则和公正公平原则,使谈话诫勉对象心服口服,自觉改正错误与缺点。同时,还要多措并举争取形成教育的合力,积极营造良好的职业品质培养环境,增强干警的荣辱观和职业意识。
2、依托载体提升实践力。这是新形势下锻造检察职业品质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坚持以健康有益的载体活动为依托,陶冶干警的精神情操,提升思想道德品位。一是深入开展以争创先进检察院为核心的一系列争先创优活动,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二是结合检民共建开展亲民为民活动,不断提升干警职业素质,了解和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提供法律帮助,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处理法律监督事务所必需的社会经验。三是坚持开展文体艺活动,以健康的娱乐活动陶冶干警的职业情操。四是结合上级的决策部署和主题实践活动,努力使良好的检察职业品质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不断提升檢察官的实践能力与职业品质。
3、加大宣传接受监督。这是检察机关锻造职业品质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在检察机关内部形成良好职业品质的氛围。一方面以争创先进检察院为契机,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大众媒体,认真开展检察职能宣传工作,接受公众舆论监督。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办简报、检察宣传专栏、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向新闻媒体投稿等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检察职能、检察职业道德、检务公开的内容,使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检察机关的职能,更多地了解检察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锻造职业品质的有关情况,使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检察工作,从而对检察人员在执法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予以有效的公众舆论监督,促使检察人员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自觉遵守检察职业道德,认真履行职责。其次,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检察院聘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作为人民监督员定期向他们通报检察工作情况,请他们评议不捕、不诉、撤案的案件,及时反馈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基于以上认识,检察工作品牌化基于检察职业品质的成功锻造将呼之欲出,它是检察职业品质提升的必然要求,是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两者相辅相成,对全面提升检察机关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具有直接而特殊的意义。
二、实现检察工作品牌化的主要方法
牢固树立“品牌”理念,打造具有检察特色的完美品牌,具有很强的法律与社会效应,进而不断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主要方法有:
(一)改革创新
要实现检察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进而深化检察文化氛围,非常有必要在管理理念、工作思路和管理方式上进行改革创新。
1、管理理念要创新。品牌打造、维护、培育的如何,对推动检察工作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品牌文化核心理念的提炼和形成方面,一个好的理念能对全体干警共同价值观的养成发挥凝聚的效果。检察工作品牌建设要从检察机关的职责使命出发,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对检察机关的职能、目标、发展方向等全部价值理念进行挖掘、总结、提炼和升华,形成既具有检察机关特色,又具有科学性、统一性、系统性、现代性的检察机关的核心价值观和价值理念体系,并以此为指导,优化检察品牌要素,使检察工作品牌在功能上体现时代性,在管理上体现现代先进理念,在方式方法上体现现代科学精神,在评价上体现机关内部成员、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在形式上体现鲜明的地域特征、个性特色和检察机关的形象标识。
2、管理思路要创新。品牌建设是检察工作的有形反映,只有做到工作有思路、活动有规划、创建有目标,我们检察工作的品牌化建设才有精神动力和制度保障。
3、管理方法要创新。品牌建设在本质上是人本文化的管理,要在一个检察机关锻造出良好的职业品质,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用核心的价值观引导全体干警增强公共服务意识,需要在管理方法上做进一步的创新。从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上看,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建立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因此。我们在创建检察工作品牌中应建立和运用人本文化的管理方法去影响全体干警的思想行为和工作行为,如人才培养、塑造典型、通报表彰、谈心沟通制度等等,努力用制度的落实体现组织对干部的人文关怀。只有靠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广大检察干警才能发自内心地、主动地把文化理念贯穿到具体的工作中。
(二)培育塑造
加强检察工作品牌化建设,需要在培育和塑造上下功夫,这是确保品牌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1、机制培育。坚持以科学、有效的机制引领检察文化建设顺利进行。一是健全教育机制。牢固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理念,以提高一线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建立网上教育平台,积极开展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全面提升检察干警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二是健全监督机制。在加强日常监督的基础上,抓住执法监督的重点,实施重点岗位监督,广泛接受对检察工作 的外部监督,使社会的监督成为检察机关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外在动力。三是健全评议机制。以建设高效能机关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社会评议工作。亮牌子就是树形象,立口碑。在检察工作品牌建设过程中,根据机关品牌建设特点,将品牌建设与社会评议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品牌建设纳入到机关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效能建设、作风建设中,通过社会评议工作实施有效监督,推动机关品牌建设深入发展。
2、行为培育。从规范日常行为人手,寓管理于元形之中,时时处处展现检察干警的良好精神风貌。一是规范着装,维护检察干警良好的形象。规定凡是参加集体活动或者执行公务,必须按规定着装。二是规范行为举止,使检察干警养成良好的举止。注重日常工作生活中良好姿态的养成,加强日常工作中的礼仪训练,规范干部个人行为。三是规范社交活动,使检察干警在社会上受人尊敬。引导检察干警多交积极上进的朋友、多交作风正派的朋友、多交清正廉洁的朋友,使社交活动对检察干部思想上有促进,工作上有帮助。
3、環境培育。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将检察职业品质的内涵熏陶儒染到每个检察干警的内心。一是开展健康活泼的文化娱乐活动。完善文化体育活动设施,积极组织全局性的球类、棋牌类比赛、运动会及文艺晚会等文体活动,丰富干警业余生活,陶冶干警的情操。二是在单位形成弘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检察使命,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做到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创一流的业绩。三是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认真学习系统内外的先进人物,注意培养、树立本单位的优秀典型,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四是不断拓展检察文化建设的载体。完善文化建设硬件设施,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制作廉言警句宣传画等。通过一系列环境的熏陶,陶冶大家的情操,凝聚人心,激发动力。
4、确立良好的检察工作品牌名称。品牌名称的确定是品牌建设和传播的基础,是品牌建设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确立一个好的检察机关文化品牌,需要赋予文化品牌时代特点的核心价值。“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是检察机关的根本职责,更是检察工作品牌化建设的灵魂。因此,品牌的确立,需要紧扣时代特点,突出检察机关职责,加以提炼,名称要简明扼要,易于记忆。
(三)宣传维护
品牌需要精心培育塑造,更要加强推广与维护。只有这样,创建起来的品牌文化才具有实际意义,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1、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品牌的社会影响。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检察工作,宣传典型案例。要有计划,不断创新形式,多方式、多途径地深入基层。宣传要全面,要在所在地区形成网络。宣传要有创意,要选择优秀的素材,要多与新闻媒体合作。可以采取印制检察宣传资料及联络卡,在乡镇建立检察联络点,聘请部分社会知名人士及法律服务人员担任检察联络员,在全县开展巡回宣传等措施。同时,对品牌创建的目标需要有效地宣传,宣传是创建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和维持品牌长久的有利武器,深入全面的宣传能带来非常好的社会效果。比如:检察官简介、媒体对检察工作的报道、有影响的案件的表彰、优秀案例介绍、参与先进科室和先进检察官的评选活动、举办或协办理论研讨会、发表论文、出版书籍、建立自己的网站、参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等,都是有效的宣传。
2、加强对品牌的维护,激发品牌的生命力与活力。要着眼于品牌确立到维护的全过程,密切关注品牌创建中的每一个细节,利用信息技术对目标管理、组织结构和流程、绩效考核等各个环节进行细化,形成具有强大内聚力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使检察人员做到有章可循,依法执法、民主执法、科学执法,引导检察干部将创建的检察文化品牌基本理念融入到具体工作中,以此体现品牌文化的价值作用,促进检察品牌的健康成长和检察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要锻造检察官良好的职业品质
(一)检察职业品质的内涵
检察官这一职业的特殊要求,需要具有集忠诚、公正、廉洁、文明于一身的职业品质内涵,这不仅是执法的技术要求,也是一种道德要求。其具体内涵是:
忠诚是检察官职业品质的本质要求。忠诚就是检察官必须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和事实。
公正是检察官的专业品质内容。主要体现在:一是执行实体法是否公正。二是执法程序法是否严格。公正执法是实体公正、程序公正的统一。程序违法,即使实体是正确的,也是不公正的执法。
廉洁是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品质要求。廉洁,就是要求每个检察官在执法活动中,不为情所扰,不为物所惑,不为色所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文明办案是检察官职业品质的综合展现。文明执法就要求做到执法理念文明、执法行为文明、执法作风文明和执法语言文明。
(二)锻造检察职业品质的途径
1、各项教育常抓不懈。经常性开展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是锻造职业品质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道德品质的基础。检察机关要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化职业品质的内涵与品位。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加强经常性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重视开展谈心诫勉活动,当干警有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不准确的情况、出现不团结现象、因工作岗位调整,出现思想波动、有不良苗头迹象或有倾向性问题时,党支部就要和干警进行谈心,在谈话诫勉过程中,院领导始终坚持事先告知原则和公正公平原则,使谈话诫勉对象心服口服,自觉改正错误与缺点。同时,还要多措并举争取形成教育的合力,积极营造良好的职业品质培养环境,增强干警的荣辱观和职业意识。
2、依托载体提升实践力。这是新形势下锻造检察职业品质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坚持以健康有益的载体活动为依托,陶冶干警的精神情操,提升思想道德品位。一是深入开展以争创先进检察院为核心的一系列争先创优活动,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二是结合检民共建开展亲民为民活动,不断提升干警职业素质,了解和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提供法律帮助,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处理法律监督事务所必需的社会经验。三是坚持开展文体艺活动,以健康的娱乐活动陶冶干警的职业情操。四是结合上级的决策部署和主题实践活动,努力使良好的检察职业品质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不断提升檢察官的实践能力与职业品质。
3、加大宣传接受监督。这是检察机关锻造职业品质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在检察机关内部形成良好职业品质的氛围。一方面以争创先进检察院为契机,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大众媒体,认真开展检察职能宣传工作,接受公众舆论监督。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办简报、检察宣传专栏、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向新闻媒体投稿等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检察职能、检察职业道德、检务公开的内容,使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检察机关的职能,更多地了解检察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锻造职业品质的有关情况,使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检察工作,从而对检察人员在执法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予以有效的公众舆论监督,促使检察人员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自觉遵守检察职业道德,认真履行职责。其次,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检察院聘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作为人民监督员定期向他们通报检察工作情况,请他们评议不捕、不诉、撤案的案件,及时反馈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基于以上认识,检察工作品牌化基于检察职业品质的成功锻造将呼之欲出,它是检察职业品质提升的必然要求,是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两者相辅相成,对全面提升检察机关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具有直接而特殊的意义。
二、实现检察工作品牌化的主要方法
牢固树立“品牌”理念,打造具有检察特色的完美品牌,具有很强的法律与社会效应,进而不断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主要方法有:
(一)改革创新
要实现检察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进而深化检察文化氛围,非常有必要在管理理念、工作思路和管理方式上进行改革创新。
1、管理理念要创新。品牌打造、维护、培育的如何,对推动检察工作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品牌文化核心理念的提炼和形成方面,一个好的理念能对全体干警共同价值观的养成发挥凝聚的效果。检察工作品牌建设要从检察机关的职责使命出发,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对检察机关的职能、目标、发展方向等全部价值理念进行挖掘、总结、提炼和升华,形成既具有检察机关特色,又具有科学性、统一性、系统性、现代性的检察机关的核心价值观和价值理念体系,并以此为指导,优化检察品牌要素,使检察工作品牌在功能上体现时代性,在管理上体现现代先进理念,在方式方法上体现现代科学精神,在评价上体现机关内部成员、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在形式上体现鲜明的地域特征、个性特色和检察机关的形象标识。
2、管理思路要创新。品牌建设是检察工作的有形反映,只有做到工作有思路、活动有规划、创建有目标,我们检察工作的品牌化建设才有精神动力和制度保障。
3、管理方法要创新。品牌建设在本质上是人本文化的管理,要在一个检察机关锻造出良好的职业品质,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用核心的价值观引导全体干警增强公共服务意识,需要在管理方法上做进一步的创新。从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上看,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建立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因此。我们在创建检察工作品牌中应建立和运用人本文化的管理方法去影响全体干警的思想行为和工作行为,如人才培养、塑造典型、通报表彰、谈心沟通制度等等,努力用制度的落实体现组织对干部的人文关怀。只有靠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广大检察干警才能发自内心地、主动地把文化理念贯穿到具体的工作中。
(二)培育塑造
加强检察工作品牌化建设,需要在培育和塑造上下功夫,这是确保品牌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1、机制培育。坚持以科学、有效的机制引领检察文化建设顺利进行。一是健全教育机制。牢固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理念,以提高一线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建立网上教育平台,积极开展全员培训和专项培训,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全面提升检察干警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二是健全监督机制。在加强日常监督的基础上,抓住执法监督的重点,实施重点岗位监督,广泛接受对检察工作 的外部监督,使社会的监督成为检察机关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外在动力。三是健全评议机制。以建设高效能机关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社会评议工作。亮牌子就是树形象,立口碑。在检察工作品牌建设过程中,根据机关品牌建设特点,将品牌建设与社会评议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品牌建设纳入到机关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效能建设、作风建设中,通过社会评议工作实施有效监督,推动机关品牌建设深入发展。
2、行为培育。从规范日常行为人手,寓管理于元形之中,时时处处展现检察干警的良好精神风貌。一是规范着装,维护检察干警良好的形象。规定凡是参加集体活动或者执行公务,必须按规定着装。二是规范行为举止,使检察干警养成良好的举止。注重日常工作生活中良好姿态的养成,加强日常工作中的礼仪训练,规范干部个人行为。三是规范社交活动,使检察干警在社会上受人尊敬。引导检察干警多交积极上进的朋友、多交作风正派的朋友、多交清正廉洁的朋友,使社交活动对检察干部思想上有促进,工作上有帮助。
3、環境培育。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将检察职业品质的内涵熏陶儒染到每个检察干警的内心。一是开展健康活泼的文化娱乐活动。完善文化体育活动设施,积极组织全局性的球类、棋牌类比赛、运动会及文艺晚会等文体活动,丰富干警业余生活,陶冶干警的情操。二是在单位形成弘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检察使命,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做到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创一流的业绩。三是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认真学习系统内外的先进人物,注意培养、树立本单位的优秀典型,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四是不断拓展检察文化建设的载体。完善文化建设硬件设施,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制作廉言警句宣传画等。通过一系列环境的熏陶,陶冶大家的情操,凝聚人心,激发动力。
4、确立良好的检察工作品牌名称。品牌名称的确定是品牌建设和传播的基础,是品牌建设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确立一个好的检察机关文化品牌,需要赋予文化品牌时代特点的核心价值。“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是检察机关的根本职责,更是检察工作品牌化建设的灵魂。因此,品牌的确立,需要紧扣时代特点,突出检察机关职责,加以提炼,名称要简明扼要,易于记忆。
(三)宣传维护
品牌需要精心培育塑造,更要加强推广与维护。只有这样,创建起来的品牌文化才具有实际意义,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1、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品牌的社会影响。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检察工作,宣传典型案例。要有计划,不断创新形式,多方式、多途径地深入基层。宣传要全面,要在所在地区形成网络。宣传要有创意,要选择优秀的素材,要多与新闻媒体合作。可以采取印制检察宣传资料及联络卡,在乡镇建立检察联络点,聘请部分社会知名人士及法律服务人员担任检察联络员,在全县开展巡回宣传等措施。同时,对品牌创建的目标需要有效地宣传,宣传是创建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和维持品牌长久的有利武器,深入全面的宣传能带来非常好的社会效果。比如:检察官简介、媒体对检察工作的报道、有影响的案件的表彰、优秀案例介绍、参与先进科室和先进检察官的评选活动、举办或协办理论研讨会、发表论文、出版书籍、建立自己的网站、参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等,都是有效的宣传。
2、加强对品牌的维护,激发品牌的生命力与活力。要着眼于品牌确立到维护的全过程,密切关注品牌创建中的每一个细节,利用信息技术对目标管理、组织结构和流程、绩效考核等各个环节进行细化,形成具有强大内聚力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使检察人员做到有章可循,依法执法、民主执法、科学执法,引导检察干部将创建的检察文化品牌基本理念融入到具体工作中,以此体现品牌文化的价值作用,促进检察品牌的健康成长和检察事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