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正常发展的关键手段。班主任每天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相对来说比较了解学生的心理,所以,在教学中、管理中及时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或者苗头进行疏导是非常必要的,既能帮助学生快乐学习,又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疏导;方法
作为小学班主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疏导,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为他们将来良好地成长做好准备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与大家分享。
一、给学生改善、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出现焦虑、烦躁、逆反的心理等,与学习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课堂上,老师一味地强化学习的重要性,强化竞争的激烈性,给学生思想上加压、加码,让学生感到强烈的紧迫感。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一味地给学生加大学习量,无论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还是课内课外的作业,都数量多、缺少梯度、难度较大,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逆反或者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不能轻松、坦然地面对学习。针对以上问题,作为班主任,既要结合学生成长的这个关键阶段,又要结合新时代的教学发展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轻松的学習环境,让学生正确认识繁重的学习,能轻松对待学习任务。比如,创造教学情境、营造民主的教学环境,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一同承担学习的压力,分享学习的快乐和方法;或者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配上轻松的音乐,让学生朗读课文或者做练习题;也可以给学生讲一些与学习有关的笑话或者小故事等等。有意识地减轻学习的压力,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且能放下负担,轻装上阵,这样学生才能快乐学习,提高成绩,轻松迎接每一次考试,也正确面对每一次成绩,发现问题,调整学习态度和方法,再接再厉。
二、给学生组织开展课内外的实践活动
对于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有计划地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既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又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良好品质以及集体观念、爱国情怀和热爱生活的态度等。所以,作为班主任,要有意识地组织班级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参观革命圣地、观看爱国电影、走进大自然等,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把学生好的一面激发出来,培养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班主任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一些实践活动。如艺术节、军训、科技节,还有一些有意义的讲座,如消防知识讲座、写作讲座或者珍爱生命的讲座等。这些实践活动既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使学生的心胸变得宽广、深远,又能促进学生反思,避免学生出现嫉妒、攀比、自卑等心理问题。事实证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健康心理的成长和守护创造条件,还能使学生保持平稳、良好的情绪,轻松应对学习,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在众多疏导学生心理的方法中,与学生沟通,搭起良好的交流渠道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最了解班级学生的老师,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各种交流渠道和方法,走进学生心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消除问题。
首先,利用面对面批改作业的时间。面对面批改作业是老师处理课内作业一种最常采用的方法。作为班主任,要利用这些机会充分与学生交流,如学习的压力、最近的心情、与家长的关系等,都可以和学生进行简短的沟通。尤其是对于学习压力、布置作业,了解学生对作业难度和作业量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和良苦用心,消除学生潜在的对作业的反感心理,传播正能量,让学生正确对待作业。
其次,利用网络与学生无隔阂的交流。不管班主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多么融洽,但是在现实面对面的交流中,学生对于老师还是会有多多少少的顾虑。所以,作为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微信群、QQ群与学生进行无隔阂的交流。让学生把老师当朋友,“吐糟”作业、“吐糟”各代课老师、“吐糟”学习的压力等。这样既能使学生打开心扉,放下负担,又能让老师深入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引导,帮助学生化解心理的一些矛盾和错误认识,增进学生与其他老师的关系,让学生正确面对学习的压力,把压力当动力,与老师和同学一起努力学习,获得好成绩。
四、结语
总之,小学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本身就比较敏感、叛逆,再加上学习的压力,很容易让他们产生矛盾的思想认识,导致他们焦虑、烦躁等情绪的出现。作为与学生关系最密切,也最能关注学生心理一些微妙变化的老师,在平常的工作中要及时引导,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匡凤莲.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心理疏导的方法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C],2018.
[2]张惠英.新时期班主任对学生心理疏导的策略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C],2018.
[3]袁东.班主任主导下学生全员参与的心理活动课模式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1).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疏导;方法
作为小学班主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疏导,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为他们将来良好地成长做好准备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与大家分享。
一、给学生改善、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出现焦虑、烦躁、逆反的心理等,与学习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在课堂上,老师一味地强化学习的重要性,强化竞争的激烈性,给学生思想上加压、加码,让学生感到强烈的紧迫感。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一味地给学生加大学习量,无论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还是课内课外的作业,都数量多、缺少梯度、难度较大,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逆反或者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不能轻松、坦然地面对学习。针对以上问题,作为班主任,既要结合学生成长的这个关键阶段,又要结合新时代的教学发展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轻松的学習环境,让学生正确认识繁重的学习,能轻松对待学习任务。比如,创造教学情境、营造民主的教学环境,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一同承担学习的压力,分享学习的快乐和方法;或者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配上轻松的音乐,让学生朗读课文或者做练习题;也可以给学生讲一些与学习有关的笑话或者小故事等等。有意识地减轻学习的压力,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且能放下负担,轻装上阵,这样学生才能快乐学习,提高成绩,轻松迎接每一次考试,也正确面对每一次成绩,发现问题,调整学习态度和方法,再接再厉。
二、给学生组织开展课内外的实践活动
对于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有计划地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既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又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良好品质以及集体观念、爱国情怀和热爱生活的态度等。所以,作为班主任,要有意识地组织班级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参观革命圣地、观看爱国电影、走进大自然等,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把学生好的一面激发出来,培养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班主任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一些实践活动。如艺术节、军训、科技节,还有一些有意义的讲座,如消防知识讲座、写作讲座或者珍爱生命的讲座等。这些实践活动既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使学生的心胸变得宽广、深远,又能促进学生反思,避免学生出现嫉妒、攀比、自卑等心理问题。事实证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健康心理的成长和守护创造条件,还能使学生保持平稳、良好的情绪,轻松应对学习,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在众多疏导学生心理的方法中,与学生沟通,搭起良好的交流渠道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最了解班级学生的老师,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各种交流渠道和方法,走进学生心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消除问题。
首先,利用面对面批改作业的时间。面对面批改作业是老师处理课内作业一种最常采用的方法。作为班主任,要利用这些机会充分与学生交流,如学习的压力、最近的心情、与家长的关系等,都可以和学生进行简短的沟通。尤其是对于学习压力、布置作业,了解学生对作业难度和作业量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和良苦用心,消除学生潜在的对作业的反感心理,传播正能量,让学生正确对待作业。
其次,利用网络与学生无隔阂的交流。不管班主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多么融洽,但是在现实面对面的交流中,学生对于老师还是会有多多少少的顾虑。所以,作为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微信群、QQ群与学生进行无隔阂的交流。让学生把老师当朋友,“吐糟”作业、“吐糟”各代课老师、“吐糟”学习的压力等。这样既能使学生打开心扉,放下负担,又能让老师深入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引导,帮助学生化解心理的一些矛盾和错误认识,增进学生与其他老师的关系,让学生正确面对学习的压力,把压力当动力,与老师和同学一起努力学习,获得好成绩。
四、结语
总之,小学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本身就比较敏感、叛逆,再加上学习的压力,很容易让他们产生矛盾的思想认识,导致他们焦虑、烦躁等情绪的出现。作为与学生关系最密切,也最能关注学生心理一些微妙变化的老师,在平常的工作中要及时引导,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匡凤莲.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心理疏导的方法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C],2018.
[2]张惠英.新时期班主任对学生心理疏导的策略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C],2018.
[3]袁东.班主任主导下学生全员参与的心理活动课模式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