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到党的理论高度,并对其基本内涵和必要性作了深刻的阐释。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2-030-03
在新文化运动中,早期先进知识分子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特别强调知识精英们“从外面”把马克思主义灌输给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掀起数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潮,形成了一系列成功经验。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到党的理论高度,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
一、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的认识
毛泽东提出大众化的概念,首先是针对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问题提出来的。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演讲,首次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一表述,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1]并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2]虽说毛泽东是针对文化问题提出的这一概念,但是他已认识到大众化的主体,认识到大众化是要摆脱精英模式而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所运用的过程。随后,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进一步对人民大众的范畴做出界定,指出:“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3]
在这一时期,党内一些同志在宣传、学习马克思主义时,脱离中国实际,教条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给根据地建设事业及革命事业造成消极影响。毛泽东针对这些问题,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了说明。他指出:“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4]可见,毛泽东所谓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教条,不是本本。随后,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他指出要最终实现大众化,就必须“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5]因为,只有人民群众真正自愿接受马克思主义并用它来指导自身的实践,大众化的任务才能彻底完成。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的认识已趋于成熟。他已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三个过程的统一:就传播范围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从只被党内少数精英掌握而逐渐转变为被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大众所接受的过程,即普及化;就传播形式来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抽象深奥逐渐转变为通俗具体的过程,即通俗化;就传播目的而言,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从书本中走出来,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和人民大众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人民大众实际生活中的困难,从而使其被人民大众所接受,所信仰,成为人民大众进行革命事业的指南,即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实践性,使人民大众接受信仰,并指导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就是内化。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三大过程,才能真正理解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的认识。
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要性的认识
毛泽东从理论的需要和实践的需求,以及党内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出发,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要性。他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指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6]接着又引用斯大林说过的话:“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7]可见,毛泽东认识到理论是要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检验、发展和完善。然而,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要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就必须依靠人民大众的中介桥梁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被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掌握、所运用,才能体现其本质要求——指导革命事业,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所以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摆脱少数精英掌握的模式而走向大众化。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争取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需要
毛泽东从抗日战争的实际需要出发,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要性。他曾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8]这充分说明理论对于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对于中国来说,要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就必须发起一场广大人民群众的运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因为“战争的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9]但是,中国的民众还处于无组织的状态,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团结的作用。因此,必须广泛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动员人民群众,让他们明白联合斗争的重要性,明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军全民的统一战线,决不仅仅是几个党派的党部和党员们的统一战线”。[10]所以,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增强党内团结和提高党的战斗力的需要
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要性。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但是,党内有一些自由主义者,他们教条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并在实践中以此来拉帮结派,攻击党内其他同志,破坏党的团结,从而影响党的战斗力。与此同时,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也不高。针对党内存在的这些严重问题,毛泽东要求全党同志加紧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加强对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因此,只有首先在党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部团结的目的,才能够启发出极大地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的战斗力才能完全发挥出来,才能指导现实的民主革命达到胜利。
三、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革命根据地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鲜明的特征并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人民利益观为基本前提
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他强调要始终坚持两个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人民利益观。从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来,毛泽东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他认为:“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11]因此,中国共产党应该使马克思主义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使马克思主义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2]所以,只有首先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具有鲜明实践特征和民族特征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才能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同时,毛泽东指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观。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他强调:“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13]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才能真正完成。
(二)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宣传重点
中国早期先进知识分子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带有很强的实用性特征,他们希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改变中国的命运。因此,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时,并不是系统的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是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阐明中国的前途和实现途径。然而,20世纪30年代党内有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理解,给革命事业造成严重危害。抗战时期,毛泽东吸取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针对革命队伍中存在的错误倾向及有些同志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革命队伍必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他曾写过《矛盾论》、《实践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随后,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文中,多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毛泽东在宣传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时,用通俗易懂的成语、典故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模式,这样一来就更加有利于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接受和理解。
(三)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主导者。因此,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与阐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度与深 度。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时,非常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毛泽东从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目标出发,强调加强党内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14]毛泽东认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就是要加强党的学风、党风、文风建设。“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的工作态度问题。”[15]因此,作为工农干部,必须学好理论,并把理论应用到中国的革命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大众化的工作;必须加强党风建设,扫除党内宗派主义的残余,才能使党完全达到团结统一的地步;必须加强党的文风建设,除去教条主义的错误,马克思主义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四)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为深层要求
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从中国现状出发,指出:“现在我们是被拖住了脚,落后的东西拖住了好的东西,比如不识字、不会算账,妨碍了我们的经济、政治、军事的发展。假如我们都能识字,文化高一点,那我们就会更快地前进”。[16]因此,在毛泽东看来,只有加强文化教育,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领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其能够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并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而增强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心理认同。同时,对于如何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问题,毛泽东提出可以通过报纸、学校、书籍、秧歌、春联、年画等途径来增强人民群众的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
参考文献:
[1][2][8][9][10][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709;708;708;511;513;534.
[3][4][5][6][7][12][13][14][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5;858;851;817;817;844;1012;812;813.
[1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10.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2-030-03
在新文化运动中,早期先进知识分子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特别强调知识精英们“从外面”把马克思主义灌输给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掀起数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潮,形成了一系列成功经验。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到党的理论高度,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
一、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的认识
毛泽东提出大众化的概念,首先是针对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问题提出来的。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演讲,首次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一表述,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1]并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2]虽说毛泽东是针对文化问题提出的这一概念,但是他已认识到大众化的主体,认识到大众化是要摆脱精英模式而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所运用的过程。随后,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进一步对人民大众的范畴做出界定,指出:“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3]
在这一时期,党内一些同志在宣传、学习马克思主义时,脱离中国实际,教条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给根据地建设事业及革命事业造成消极影响。毛泽东针对这些问题,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了说明。他指出:“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4]可见,毛泽东所谓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不是教条,不是本本。随后,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他指出要最终实现大众化,就必须“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5]因为,只有人民群众真正自愿接受马克思主义并用它来指导自身的实践,大众化的任务才能彻底完成。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的认识已趋于成熟。他已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三个过程的统一:就传播范围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从只被党内少数精英掌握而逐渐转变为被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大众所接受的过程,即普及化;就传播形式来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抽象深奥逐渐转变为通俗具体的过程,即通俗化;就传播目的而言,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从书本中走出来,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和人民大众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人民大众实际生活中的困难,从而使其被人民大众所接受,所信仰,成为人民大众进行革命事业的指南,即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实践性,使人民大众接受信仰,并指导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就是内化。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三大过程,才能真正理解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的认识。
二、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要性的认识
毛泽东从理论的需要和实践的需求,以及党内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出发,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要性。他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指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6]接着又引用斯大林说过的话:“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7]可见,毛泽东认识到理论是要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检验、发展和完善。然而,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要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就必须依靠人民大众的中介桥梁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被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掌握、所运用,才能体现其本质要求——指导革命事业,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所以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摆脱少数精英掌握的模式而走向大众化。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争取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需要
毛泽东从抗日战争的实际需要出发,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要性。他曾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8]这充分说明理论对于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对于中国来说,要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就必须发起一场广大人民群众的运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因为“战争的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9]但是,中国的民众还处于无组织的状态,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团结的作用。因此,必须广泛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动员人民群众,让他们明白联合斗争的重要性,明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军全民的统一战线,决不仅仅是几个党派的党部和党员们的统一战线”。[10]所以,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增强党内团结和提高党的战斗力的需要
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要性。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但是,党内有一些自由主义者,他们教条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并在实践中以此来拉帮结派,攻击党内其他同志,破坏党的团结,从而影响党的战斗力。与此同时,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也不高。针对党内存在的这些严重问题,毛泽东要求全党同志加紧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加强对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因此,只有首先在党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部团结的目的,才能够启发出极大地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的战斗力才能完全发挥出来,才能指导现实的民主革命达到胜利。
三、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革命根据地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鲜明的特征并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人民利益观为基本前提
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他强调要始终坚持两个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人民利益观。从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来,毛泽东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他认为:“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11]因此,中国共产党应该使马克思主义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使马克思主义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2]所以,只有首先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具有鲜明实践特征和民族特征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才能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同时,毛泽东指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观。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他强调:“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13]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才能真正完成。
(二)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宣传重点
中国早期先进知识分子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带有很强的实用性特征,他们希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改变中国的命运。因此,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时,并不是系统的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是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阐明中国的前途和实现途径。然而,20世纪30年代党内有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理解,给革命事业造成严重危害。抗战时期,毛泽东吸取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针对革命队伍中存在的错误倾向及有些同志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革命队伍必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他曾写过《矛盾论》、《实践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随后,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文中,多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毛泽东在宣传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时,用通俗易懂的成语、典故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模式,这样一来就更加有利于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接受和理解。
(三)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主导者。因此,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与阐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度与深 度。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时,非常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毛泽东从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目标出发,强调加强党内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14]毛泽东认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就是要加强党的学风、党风、文风建设。“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的工作态度问题。”[15]因此,作为工农干部,必须学好理论,并把理论应用到中国的革命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大众化的工作;必须加强党风建设,扫除党内宗派主义的残余,才能使党完全达到团结统一的地步;必须加强党的文风建设,除去教条主义的错误,马克思主义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四)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为深层要求
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从中国现状出发,指出:“现在我们是被拖住了脚,落后的东西拖住了好的东西,比如不识字、不会算账,妨碍了我们的经济、政治、军事的发展。假如我们都能识字,文化高一点,那我们就会更快地前进”。[16]因此,在毛泽东看来,只有加强文化教育,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领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其能够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并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而增强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心理认同。同时,对于如何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问题,毛泽东提出可以通过报纸、学校、书籍、秧歌、春联、年画等途径来增强人民群众的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
参考文献:
[1][2][8][9][10][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709;708;708;511;513;534.
[3][4][5][6][7][12][13][14][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5;858;851;817;817;844;1012;812;813.
[1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