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临床综合征,如治疗不及时,可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研究发现,内皮功能障碍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内皮功能障碍导致血管舒缩物质分泌失衡,进而促发冠状血管痉挛、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心血管急性事件[1]。本文研究旨在探讨活血通脉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 2013 年 6 月至 2014 年 6月心血管内科住院的UA患者共9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 25 例,女 20 例,年龄 45~ 73(52.1±11.4)岁。观察组中男 22 例,女 23 例,年龄 45~75(54.35±10.22)岁。所有患者均排除肝肾功能异常等状况。2 组对象在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吸烟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在入院的同时给予UA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抗缺血、调脂治疗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通脉胶囊(我院制剂室生产,批号 Z20082736),5粒/次,3次/d。2 组均连续服药 12周。
1.3观察指标
患者入院时及治疗12周后分别抽取静脉5毫升静脉血检测NO及ET-1水平。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试剂盒由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提供。ET-1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试剂盒由北京东雅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均按说明书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组对象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对象NO及ET-1水平比较(x±s)
组别 n NO(μmol/L) ET-1(ng/L)
观察组 治疗前 45 29.2±4.9 65.9±7.1
治疗后 58.5±7.6* 43.0±5.2*
对照组 治疗前 45 30.3±7.1 66.1±7.3
治疗后 41.6±5.5 50.5±6.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1显示,治疗后 2 组对象NO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ET-1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ET-1 及NO变化更为显著(P<0.05)。
3讨 论
研究证实,血管内皮细胞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2],可通过多种途径分泌一系列NO、ET-1、PGI2等血管活性物质,具有调节血管平滑肌张力、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血管壁炎症反应等功能。其中NO是内皮细胞产生最重要的舒血管因子,而ET-1则是内皮细胞生成的一种内源性血管收缩调节因子,是迄今所知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其过量释放可引起冠脉痉挛至心肌缺血。研究发现,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受损,内皮细胞NO分泌减少而ET分泌增加,血管平衡稳态失衡,进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 2 组两组研究对象NO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ET-1 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NO及ET-1水平变化更为显著。结果提示活血通脉胶囊能显著改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状态。活血通脉胶囊是我院协定处方药,以水蛭、血竭、丹参、三七、山楂、银杏叶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抗血栓形成等作用。本研究提示活血通脉胶囊具有改善稳定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作用。说明活血通脉胶囊有利于稳定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但限于本研究病例数量有限,随访时间较短,对于活血通脉胶囊的冠状动脉皮保护机制尚需大样本、长期随访观察進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武云涛,高迎春,姚依群,等.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中华老年心脑血血管病杂志,2003,5(2):83-85
[2]曾正陪.血管内皮的内分沁功能.中华内科杂志,1998,37(2),77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 2013 年 6 月至 2014 年 6月心血管内科住院的UA患者共9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 25 例,女 20 例,年龄 45~ 73(52.1±11.4)岁。观察组中男 22 例,女 23 例,年龄 45~75(54.35±10.22)岁。所有患者均排除肝肾功能异常等状况。2 组对象在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吸烟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在入院的同时给予UA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抗缺血、调脂治疗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通脉胶囊(我院制剂室生产,批号 Z20082736),5粒/次,3次/d。2 组均连续服药 12周。
1.3观察指标
患者入院时及治疗12周后分别抽取静脉5毫升静脉血检测NO及ET-1水平。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试剂盒由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提供。ET-1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试剂盒由北京东雅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均按说明书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组对象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对象NO及ET-1水平比较(x±s)
组别 n NO(μmol/L) ET-1(ng/L)
观察组 治疗前 45 29.2±4.9 65.9±7.1
治疗后 58.5±7.6* 43.0±5.2*
对照组 治疗前 45 30.3±7.1 66.1±7.3
治疗后 41.6±5.5 50.5±6.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1显示,治疗后 2 组对象NO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ET-1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ET-1 及NO变化更为显著(P<0.05)。
3讨 论
研究证实,血管内皮细胞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2],可通过多种途径分泌一系列NO、ET-1、PGI2等血管活性物质,具有调节血管平滑肌张力、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血管壁炎症反应等功能。其中NO是内皮细胞产生最重要的舒血管因子,而ET-1则是内皮细胞生成的一种内源性血管收缩调节因子,是迄今所知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其过量释放可引起冠脉痉挛至心肌缺血。研究发现,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受损,内皮细胞NO分泌减少而ET分泌增加,血管平衡稳态失衡,进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 2 组两组研究对象NO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ET-1 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NO及ET-1水平变化更为显著。结果提示活血通脉胶囊能显著改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状态。活血通脉胶囊是我院协定处方药,以水蛭、血竭、丹参、三七、山楂、银杏叶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抗血栓形成等作用。本研究提示活血通脉胶囊具有改善稳定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作用。说明活血通脉胶囊有利于稳定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但限于本研究病例数量有限,随访时间较短,对于活血通脉胶囊的冠状动脉皮保护机制尚需大样本、长期随访观察進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武云涛,高迎春,姚依群,等.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中华老年心脑血血管病杂志,2003,5(2):83-85
[2]曾正陪.血管内皮的内分沁功能.中华内科杂志,1998,3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