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学校随着网络的普及,课件“舶来品”越来越多,语文课堂上的课件越精越美。这些多媒体情境从认知层面看是到位的,是有价值的,但只是机械式的,对农村孩子来说其价值是微弱的。农村语文教师制作课件不能只在“境”上花功夫,而关键要在“情”上下功夫,让语文课件融入更多的“农”味,拉近课件与学生的距离。“农”味更多“情”更浓,更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课件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一、农家生活情植入多媒体课件
充满学生自己农村生活情趣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亲切感,让学生借助课件融入农村生活,为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又借助课件吸收新知识,把生活常识和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知识。
人教版《语文》第四册《春雨》一课,重点是让学生知道春雨对植物生长有哪些益处,教育学生积极参加种树、种花、绿化、美化祖国的活动。如果多媒体的素材来自网络,对我们农村学生来说会陌生无感情,无从探索和实践。在整册教材备课之始,教师带着学生利用相机、录像机、MP3等媒体设备到学校附近大自然中收集春雨的信息,再把收集回来的雨声、雨中桃花、雨中学生、雨中庄稼、雨中村庄等做成多媒体课件。由于课件里的素材是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学生能从课堂迅速退回到生活,提取生活信息,在探索中更加了解到春雨的美丽、春雨的特征。学生不但兴趣盎然,而且由于课件有了学生生活情趣,更加具体地了解了大自然的伟大,体会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从而通过自己的探索建构知识。学生的课后实践也就有的放矢了,知道身边的那些素材能成诗成画。观察起来目的性明确,写作起来取舍就更自如了。
二、乡野情植入多媒体课件
充满乡野情的课件制造的情境能给教师留下引领的空间,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有利于建设个性化课堂。如果课件无法植入师生情感的,教师课堂激情就会被多媒体课件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多媒体课件束缚,这是不可能建设个性化课堂的。多媒体课件如何实现教师游刃有余激情四溅,学生思维驰骋如何收放自如呢?植入师生的“乡野情”非它莫属。
人教课标版《语文》第九册《小桥流水人家》教学重点是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象与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制作课件所用的音乐素材就是本地的镇歌——《油田镇之歌》。在现代流行音乐充斥学生耳朵的时候,听到用本土方言演唱的歌,都觉得亲切,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个个脸上呈现出了开心的表情。课件中配以学校附近的“茂盛的树木掩映下的玲珑剔透的楼房。春风徐徐,柔柳舒展着腰枝,拂动着细长的手臂撩动水面。幽深的山中走出一条小径,借着一座玲珑的小桥,跨过一小溪……”和谐优美的旋律,感情真挚的歌词,深深打动了孩子们的心灵;那如诗如画的美景,更勾起了学生美好的回忆,写作激情陡然涌起。这样的课堂,就是一个油田镇特色的山区课堂,教师教得自如了,有了个性;学生学得轻松了,学出了个性。
多媒体课件素材的选取,切不可舍近求远,不能以可望不可及无感情的图片代替学生鲜活的生活和真实的感受。学生鲜活的生活和真实的感受才是活的多媒体。
三、农村是非情植入多媒体课件
身边是非分明的多媒体课件能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对说教的公信力,增强同学们爱国爱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心理品质。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枯燥的,从网上下载的课件素材没有说服力,因为这样的素材与学生毫无关联,无感情可言。这时的课件配上几张本校、本镇美德的图片,这些图片学生们熟悉,有的可能学生就是当事者,学生更能明辨是非。
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课件,用上本校的升旗仪式场景的图片,学生就能回到那雄壮国歌中、那鲜艳的国旗下,自己激情澎湃的情景,爱国思想会油然而生。
在《鸟的天堂》的课件中,展示的是本地农民在郁郁葱葱的林边架设密密的捕鸟网的图片。学生们通过对比知道了我们这里也能成为鸟的天堂,这里并不缺少“大榕树”,而是缺少爱鸟、护鸟的人。学生意识到建设家乡要从自己做起。
课件以农村是非事件为背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也起到了赞扬家乡美的作用,让学生“看景讲述”或“看景想象”,用学生熟知的美讲述,让课堂教学达到高潮,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悟也达到高潮。
情感是教学情境的灵魂,因此多媒体课件要用学生有感情的“农”味素材引起学生感悟书写。课件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且有感情的素材作为切入点,这样的素材就能使多媒体课件呈现出立体感,对学生来说没有丝毫的强迫意味,而是兴致所至的自然过程,这才能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农”多媒体课件,以生动、真实的生活情境感染学生,渲染、浓郁课堂气氛,孩子们就会触景生情,自然而然地进入课堂。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县海尔希望小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一、农家生活情植入多媒体课件
充满学生自己农村生活情趣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亲切感,让学生借助课件融入农村生活,为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又借助课件吸收新知识,把生活常识和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知识。
人教版《语文》第四册《春雨》一课,重点是让学生知道春雨对植物生长有哪些益处,教育学生积极参加种树、种花、绿化、美化祖国的活动。如果多媒体的素材来自网络,对我们农村学生来说会陌生无感情,无从探索和实践。在整册教材备课之始,教师带着学生利用相机、录像机、MP3等媒体设备到学校附近大自然中收集春雨的信息,再把收集回来的雨声、雨中桃花、雨中学生、雨中庄稼、雨中村庄等做成多媒体课件。由于课件里的素材是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学生能从课堂迅速退回到生活,提取生活信息,在探索中更加了解到春雨的美丽、春雨的特征。学生不但兴趣盎然,而且由于课件有了学生生活情趣,更加具体地了解了大自然的伟大,体会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从而通过自己的探索建构知识。学生的课后实践也就有的放矢了,知道身边的那些素材能成诗成画。观察起来目的性明确,写作起来取舍就更自如了。
二、乡野情植入多媒体课件
充满乡野情的课件制造的情境能给教师留下引领的空间,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有利于建设个性化课堂。如果课件无法植入师生情感的,教师课堂激情就会被多媒体课件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多媒体课件束缚,这是不可能建设个性化课堂的。多媒体课件如何实现教师游刃有余激情四溅,学生思维驰骋如何收放自如呢?植入师生的“乡野情”非它莫属。
人教课标版《语文》第九册《小桥流水人家》教学重点是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象与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制作课件所用的音乐素材就是本地的镇歌——《油田镇之歌》。在现代流行音乐充斥学生耳朵的时候,听到用本土方言演唱的歌,都觉得亲切,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个个脸上呈现出了开心的表情。课件中配以学校附近的“茂盛的树木掩映下的玲珑剔透的楼房。春风徐徐,柔柳舒展着腰枝,拂动着细长的手臂撩动水面。幽深的山中走出一条小径,借着一座玲珑的小桥,跨过一小溪……”和谐优美的旋律,感情真挚的歌词,深深打动了孩子们的心灵;那如诗如画的美景,更勾起了学生美好的回忆,写作激情陡然涌起。这样的课堂,就是一个油田镇特色的山区课堂,教师教得自如了,有了个性;学生学得轻松了,学出了个性。
多媒体课件素材的选取,切不可舍近求远,不能以可望不可及无感情的图片代替学生鲜活的生活和真实的感受。学生鲜活的生活和真实的感受才是活的多媒体。
三、农村是非情植入多媒体课件
身边是非分明的多媒体课件能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对说教的公信力,增强同学们爱国爱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心理品质。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枯燥的,从网上下载的课件素材没有说服力,因为这样的素材与学生毫无关联,无感情可言。这时的课件配上几张本校、本镇美德的图片,这些图片学生们熟悉,有的可能学生就是当事者,学生更能明辨是非。
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课件,用上本校的升旗仪式场景的图片,学生就能回到那雄壮国歌中、那鲜艳的国旗下,自己激情澎湃的情景,爱国思想会油然而生。
在《鸟的天堂》的课件中,展示的是本地农民在郁郁葱葱的林边架设密密的捕鸟网的图片。学生们通过对比知道了我们这里也能成为鸟的天堂,这里并不缺少“大榕树”,而是缺少爱鸟、护鸟的人。学生意识到建设家乡要从自己做起。
课件以农村是非事件为背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也起到了赞扬家乡美的作用,让学生“看景讲述”或“看景想象”,用学生熟知的美讲述,让课堂教学达到高潮,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悟也达到高潮。
情感是教学情境的灵魂,因此多媒体课件要用学生有感情的“农”味素材引起学生感悟书写。课件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且有感情的素材作为切入点,这样的素材就能使多媒体课件呈现出立体感,对学生来说没有丝毫的强迫意味,而是兴致所至的自然过程,这才能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农”多媒体课件,以生动、真实的生活情境感染学生,渲染、浓郁课堂气氛,孩子们就会触景生情,自然而然地进入课堂。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县海尔希望小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