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部分是与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播密不可分的,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是整个民族的精神食粮,也是所有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调剂品。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能够向学生充分得展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从而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并且传播传统文化,是初中语文的教学不仅工具性,而且更加人文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渗透
前言
在我国,自始至今古诗词都是文人雅士承载理想抱负、抒发心中情怀的载体。回望古诗词发展历程,有着很多能千古传诵的作品。诗者在古诗词中寄托自己的理想,而诵者更能在词中与之感同身受,陶冶自己的情操,在现代教学中,更能够提高语文能力,培养文学素养。在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之中渗透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同时,能够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的具有人文意义。
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编写是面向初中学生的赏析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语文知识水平的。相信学生在这些素材的学习过程中,心灵能够得到足够的滋润,人也会被诗中所描写的事物潜移默化的影响,变得更加的清秀灵气。同时,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民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力地促进了文明的不断进步。而中国的古诗词,正是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每一首诗中都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渗透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人的塑造力,让作为炎黄子孙的人们心中都充满自豪感。而且在部编版中的古诗词中,可以看出来这些广为流传的诗词能够充分反映古代社会的背景,了解每个地域的风土人情,尤为重要的是,在这些景物描写的背后寄托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理解,对于抱负的忧愁,以及忧国忧民的大情怀等。而且,古诗词用字精干,灵秀生动,跨时代的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文化背景与时代的风俗风貌。在每一首古诗词中描绘的景象传神生动,都有着不可言说的意境,都充分的展示了整个民族的智慧。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对于传统文化知识教育,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对于优秀良好品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并且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古诗词的了解,使传统文化得到更有效的传承。
一、深读作品为基,领会作者情感
对于任何一门知识,想要学好都必须要对本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对作品进行反复阅读,深入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着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慢慢的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比如,在学习《观沧海》这首诗时,老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这首诗的背景,是曹操为了抒发自己心怀抱负所写。全诗一篇写景,没有直抒胸臆之思,但是通过反复诵读全诗,无疑能够体会到诗人寄托的深深的情怀。通过对于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地生动描绘,能够想象出诗人伟大的抱负与壮阔的胸襟,是一种极其典型的感情流露。在学习《天净沙·秋思》这一首诗词时,老师可以设计细细品读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反复阅读,深刻的体会作者的思绪,感受漂泊旅人的无尽愁思。通过对于作品朗读过程中的语音语调的控制,充分的理解诗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同时思考作者写此首诗的用意,将理解自我化。最后,通过精读本首诗歌,在把握整体思路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学习其中好的思想,好的写作手法,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也可以寓情于景,同时体味断肠人在天涯的无尽愁丝。
二、挖掘民族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在初中教材中的古诗词里,有很多是为了体现家国责任担当与爱国情怀。比如《示儿》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所写。陆游是南宋的爱国诗人,他毕生都从事着抗金和收复失地的伟大事业,虽然在朝廷屡遭排挤,但是爱国热情始终没有任何削减。而这首诗就是陆游在临终之前写给儿子的遗嘱,充分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感情。作为一篇遗嘱,他无愧于诗人爱国的一生,不枉为一代英杰。《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3世纪时,经过零丁洋时所作。此诗前两句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四字,明确的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而最后两句是作者对于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都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引导学生去认识到古诗词中寄托的家国情怀,这种循环并不是一个时代的,而是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整个历史齿轮之中的,古有英雄战迹,建功立业,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优秀青年,也应该要学习爱国英雄,为实现民族的磅礴发展而努力奋斗。
三、引导学生想象,欣赏诗情画意
对于初中的部分学生来讲,刚刚接触语文古诗词,语言晦涩难懂,对于其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其实,仅仅将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停留在理解上,是对于教学的一种敷衍。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让学生只是理解,而应该引导着学生去想象并且感受在作品之中所蕴含的情境,抓住事物的特点,理解描景精髓。只有这样,学生置身于其想象的情景之中才能够真正的感受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在《望岳》中,诗人将自己乍见泰山目中所见描绘到诗中,满眼气势磅礴,宏伟壮阔。老师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将所描述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同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在充分地理解了诗景以后,在理解画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诗者的胸怀。最终的两句诗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作者并不满足于只是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览壮阔景象。此联是一绝响,再一次突出了山的高俊,写出了熊市一切的姿态与气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胸怀和气魄。将小的山与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把脑中描绘出来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充分的结合,这样学生能够真真切切的体会到古诗词的生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
四、品赏作品语言,感受传统文化
古诗词的语言是十分精炼,又有一定准确性的。诗歌的情感也是通过诗中的个别词汇或者是景物来传达的。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要抓住重点的词语向学生展示,找出点睛之笔进行分析,将作品的深刻内涵传达给学生。在《水调歌头》中,作者以“明月几时有”起势。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想象。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作者的光明磊落。苏轼又把青天作为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这首诗仿佛是作者在与明月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生命的意义,既有理想又富有情趣,十分耐人寻味,百年经久不衰。以夜晚之景,加上作者行云流水的语言,给人以无限的美学享受。
结语:
如上所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与初中古诗词的教学密不可分的,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所有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而古诗词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展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充分的让学生学习感受到人文魅力,从而主动地传承学习传统文化,是語文教学远离刻板,变得更加有活力。
参考文献:
[1]吴敬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1:46-48.
[2]廖苏珊.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探究[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3]张积福.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模式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2):160.
[4]李慧. 部编版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对比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19.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渗透
前言
在我国,自始至今古诗词都是文人雅士承载理想抱负、抒发心中情怀的载体。回望古诗词发展历程,有着很多能千古传诵的作品。诗者在古诗词中寄托自己的理想,而诵者更能在词中与之感同身受,陶冶自己的情操,在现代教学中,更能够提高语文能力,培养文学素养。在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之中渗透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同时,能够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的具有人文意义。
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编写是面向初中学生的赏析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语文知识水平的。相信学生在这些素材的学习过程中,心灵能够得到足够的滋润,人也会被诗中所描写的事物潜移默化的影响,变得更加的清秀灵气。同时,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民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力地促进了文明的不断进步。而中国的古诗词,正是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每一首诗中都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渗透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人的塑造力,让作为炎黄子孙的人们心中都充满自豪感。而且在部编版中的古诗词中,可以看出来这些广为流传的诗词能够充分反映古代社会的背景,了解每个地域的风土人情,尤为重要的是,在这些景物描写的背后寄托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理解,对于抱负的忧愁,以及忧国忧民的大情怀等。而且,古诗词用字精干,灵秀生动,跨时代的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文化背景与时代的风俗风貌。在每一首古诗词中描绘的景象传神生动,都有着不可言说的意境,都充分的展示了整个民族的智慧。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对于传统文化知识教育,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对于优秀良好品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并且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古诗词的了解,使传统文化得到更有效的传承。
一、深读作品为基,领会作者情感
对于任何一门知识,想要学好都必须要对本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对作品进行反复阅读,深入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着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在不同的阅读方式中慢慢的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比如,在学习《观沧海》这首诗时,老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这首诗的背景,是曹操为了抒发自己心怀抱负所写。全诗一篇写景,没有直抒胸臆之思,但是通过反复诵读全诗,无疑能够体会到诗人寄托的深深的情怀。通过对于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地生动描绘,能够想象出诗人伟大的抱负与壮阔的胸襟,是一种极其典型的感情流露。在学习《天净沙·秋思》这一首诗词时,老师可以设计细细品读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反复阅读,深刻的体会作者的思绪,感受漂泊旅人的无尽愁思。通过对于作品朗读过程中的语音语调的控制,充分的理解诗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同时思考作者写此首诗的用意,将理解自我化。最后,通过精读本首诗歌,在把握整体思路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学习其中好的思想,好的写作手法,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也可以寓情于景,同时体味断肠人在天涯的无尽愁丝。
二、挖掘民族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在初中教材中的古诗词里,有很多是为了体现家国责任担当与爱国情怀。比如《示儿》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所写。陆游是南宋的爱国诗人,他毕生都从事着抗金和收复失地的伟大事业,虽然在朝廷屡遭排挤,但是爱国热情始终没有任何削减。而这首诗就是陆游在临终之前写给儿子的遗嘱,充分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感情。作为一篇遗嘱,他无愧于诗人爱国的一生,不枉为一代英杰。《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3世纪时,经过零丁洋时所作。此诗前两句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四字,明确的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而最后两句是作者对于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都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引导学生去认识到古诗词中寄托的家国情怀,这种循环并不是一个时代的,而是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整个历史齿轮之中的,古有英雄战迹,建功立业,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优秀青年,也应该要学习爱国英雄,为实现民族的磅礴发展而努力奋斗。
三、引导学生想象,欣赏诗情画意
对于初中的部分学生来讲,刚刚接触语文古诗词,语言晦涩难懂,对于其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其实,仅仅将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停留在理解上,是对于教学的一种敷衍。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让学生只是理解,而应该引导着学生去想象并且感受在作品之中所蕴含的情境,抓住事物的特点,理解描景精髓。只有这样,学生置身于其想象的情景之中才能够真正的感受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在《望岳》中,诗人将自己乍见泰山目中所见描绘到诗中,满眼气势磅礴,宏伟壮阔。老师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将所描述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同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在充分地理解了诗景以后,在理解画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诗者的胸怀。最终的两句诗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作者并不满足于只是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览壮阔景象。此联是一绝响,再一次突出了山的高俊,写出了熊市一切的姿态与气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胸怀和气魄。将小的山与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把脑中描绘出来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充分的结合,这样学生能够真真切切的体会到古诗词的生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
四、品赏作品语言,感受传统文化
古诗词的语言是十分精炼,又有一定准确性的。诗歌的情感也是通过诗中的个别词汇或者是景物来传达的。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要抓住重点的词语向学生展示,找出点睛之笔进行分析,将作品的深刻内涵传达给学生。在《水调歌头》中,作者以“明月几时有”起势。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想象。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作者的光明磊落。苏轼又把青天作为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这首诗仿佛是作者在与明月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生命的意义,既有理想又富有情趣,十分耐人寻味,百年经久不衰。以夜晚之景,加上作者行云流水的语言,给人以无限的美学享受。
结语:
如上所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与初中古诗词的教学密不可分的,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所有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而古诗词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展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充分的让学生学习感受到人文魅力,从而主动地传承学习传统文化,是語文教学远离刻板,变得更加有活力。
参考文献:
[1]吴敬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1:46-48.
[2]廖苏珊.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探究[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3]张积福.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模式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2):160.
[4]李慧. 部编版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对比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