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且创新教育应该从小培养、从小发展。为了跟随现代化发展的步伐,秉持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每一位教师严格审视自己对待幼儿教育的看法,厘清自己的教育知识体系,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大胆创新,为新时代的发展输送更加优质的人才。在创设环境方面,首先需要调动幼儿的学习与创新兴趣,引领孩子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并付诸实践,在不断提升幼儿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幼儿 创新能力 美术教育 培养
【中圖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215-02
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幼儿从小就建立起系统的审美观,帮助幼儿表达自身对艺术的热情与热爱,而且使幼儿的创新意识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儿童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绘画形式,幼儿能够借助这种语言展现自己看到的世界与内心丰富的情感地带,并以此为基础萌生出更多的创造性想法。
一、创设环境,培养幼儿的创新兴趣
1.引导幼儿体验生活之美
创造活动的基本条件是能够呈现出具象的东西,虽然创造中含有想象的成分,但是任何想象也都是基于实际生活的。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创造性思维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老师的身份与角色是引领者,陪伴者,而不是支配者,评判者。只有让孩子自觉地探索大自然,积累与艺术和创新有关的经验,才能为之后的转换过程提供有效依据。
2.引导幼儿欣赏一些经典名画
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时常开展一些名画的欣赏活动,有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也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3.提供丰富的创作材料
新的工具、材料会进一步激发幼儿绘画创作的兴趣和愿望。幼儿在使用新的工具、材料中可以获得许多新的认识和更多的创作兴趣。对于创作材料的选择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二、激发想象,促进幼儿创新活动的开展
根据心理学研究显示,创新通常会涉及到以下两个过程:首先需要对材料进行理解和加工,然后根据自身的经验,基于某一种理论假设将其转化为之前不存在的新形象。在创新过程中,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种能力,而幼儿时期是大力发展想象力的黄金时期,因此需要在该阶段引导孩子进行创造性想象。相比于成人思维,幼儿的知识体系虽不完善,但是也正因为缺乏这种束缚和限制,孩子的想象会更加大胆,会产生更多的联结思维。
三、操作、实践,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幼儿创造意识的培养,很多时候来自于幼儿的亲身实践。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对于还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孩子来说,是绝佳的表现机会。教师应有意识的让孩子参与到操作过程中来,帮助幼儿以创作的形式来准确的表达自己,进而形成创新能力。
四、改进方法,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种将创造性想法和创造性行为进行融合的精神。在幼儿美术课堂中,教师应该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鼓励孩子进行联想、类比等智力活动,使孩子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课本知识,而是能够将各种事物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进而迸发出新理念,新想法。为了让幼儿在美术教学中充分体验到开放性和求同存异性,教师应有意打破孩子旧有的思维模式,以鼓励尝试和探索的形式推动孩子向前发展,让孩子在创造活动中积累与自己有关的知识和与世界有关的知识。
五、成果展评,体验创新的乐趣
为了让每个孩子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创作目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方法,教师应该对孩子的创造性作品进行成果展评,在该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孩子提升审美能力,感受创造所带来的独特体验。传统的评讲过程是把幼儿的美术作品和老师的美术作品,或真实的物参照起来,像不像是评估作品好坏的标准,大大扼杀了幼儿的某些创造意识,久而久之,他们在美术方面的创造能力消失殆尽,相反,我们对幼儿作品中随意涂出的一个点、一根线、一块色加以肯定、引导、鼓励和表扬,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观点,寻求富有生机的创造力,并使之延伸、拓展。幼儿的美术创造热情会更高,下次的活动也会更富有创意、新意。
六、家园联系,重视幼儿的创作成果
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角度来看,仅由学校的教师负责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邀请家长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来。根据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幼儿积极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展现个人能力与父母和老师的深度参与有关。教师或幼儿园负责人应与家长真诚的沟通与交流,指导家长进行同步学习和成长。
每个幼儿生来具有巨大的创新潜质,都可能是小小“创造发明家”,就看如何去发现、挖掘、保护。为了让孩子能够真正成为创新型人才,在幼儿时期就应该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鼓励孩子大胆摒弃权威观念,在未知的道路上学会有效的探索,最终与社会发展相契合。
【关键词】幼儿 创新能力 美术教育 培养
【中圖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215-02
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幼儿从小就建立起系统的审美观,帮助幼儿表达自身对艺术的热情与热爱,而且使幼儿的创新意识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儿童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绘画形式,幼儿能够借助这种语言展现自己看到的世界与内心丰富的情感地带,并以此为基础萌生出更多的创造性想法。
一、创设环境,培养幼儿的创新兴趣
1.引导幼儿体验生活之美
创造活动的基本条件是能够呈现出具象的东西,虽然创造中含有想象的成分,但是任何想象也都是基于实际生活的。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创造性思维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老师的身份与角色是引领者,陪伴者,而不是支配者,评判者。只有让孩子自觉地探索大自然,积累与艺术和创新有关的经验,才能为之后的转换过程提供有效依据。
2.引导幼儿欣赏一些经典名画
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时常开展一些名画的欣赏活动,有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也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3.提供丰富的创作材料
新的工具、材料会进一步激发幼儿绘画创作的兴趣和愿望。幼儿在使用新的工具、材料中可以获得许多新的认识和更多的创作兴趣。对于创作材料的选择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二、激发想象,促进幼儿创新活动的开展
根据心理学研究显示,创新通常会涉及到以下两个过程:首先需要对材料进行理解和加工,然后根据自身的经验,基于某一种理论假设将其转化为之前不存在的新形象。在创新过程中,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种能力,而幼儿时期是大力发展想象力的黄金时期,因此需要在该阶段引导孩子进行创造性想象。相比于成人思维,幼儿的知识体系虽不完善,但是也正因为缺乏这种束缚和限制,孩子的想象会更加大胆,会产生更多的联结思维。
三、操作、实践,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幼儿创造意识的培养,很多时候来自于幼儿的亲身实践。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对于还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孩子来说,是绝佳的表现机会。教师应有意识的让孩子参与到操作过程中来,帮助幼儿以创作的形式来准确的表达自己,进而形成创新能力。
四、改进方法,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种将创造性想法和创造性行为进行融合的精神。在幼儿美术课堂中,教师应该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鼓励孩子进行联想、类比等智力活动,使孩子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课本知识,而是能够将各种事物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进而迸发出新理念,新想法。为了让幼儿在美术教学中充分体验到开放性和求同存异性,教师应有意打破孩子旧有的思维模式,以鼓励尝试和探索的形式推动孩子向前发展,让孩子在创造活动中积累与自己有关的知识和与世界有关的知识。
五、成果展评,体验创新的乐趣
为了让每个孩子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创作目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方法,教师应该对孩子的创造性作品进行成果展评,在该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孩子提升审美能力,感受创造所带来的独特体验。传统的评讲过程是把幼儿的美术作品和老师的美术作品,或真实的物参照起来,像不像是评估作品好坏的标准,大大扼杀了幼儿的某些创造意识,久而久之,他们在美术方面的创造能力消失殆尽,相反,我们对幼儿作品中随意涂出的一个点、一根线、一块色加以肯定、引导、鼓励和表扬,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观点,寻求富有生机的创造力,并使之延伸、拓展。幼儿的美术创造热情会更高,下次的活动也会更富有创意、新意。
六、家园联系,重视幼儿的创作成果
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角度来看,仅由学校的教师负责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邀请家长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来。根据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幼儿积极完成学习任务,充分展现个人能力与父母和老师的深度参与有关。教师或幼儿园负责人应与家长真诚的沟通与交流,指导家长进行同步学习和成长。
每个幼儿生来具有巨大的创新潜质,都可能是小小“创造发明家”,就看如何去发现、挖掘、保护。为了让孩子能够真正成为创新型人才,在幼儿时期就应该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鼓励孩子大胆摒弃权威观念,在未知的道路上学会有效的探索,最终与社会发展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