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这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创设思维情境,诱发创造欲望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数学情境。所以,精心设计一个充满激励性的数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如有位老师教学乘法运算定律以后,引导学生如何用所学知识简算“36×25”。在思考了一段时间以后,一位学生运用了下面的一种运算方法:36×25=(40-4)×25=1000-100=900。
教师对这位学生的思路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正确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运用了转化的思想,将36拆成40-4,40和4都是25的好朋友。而这位学生还不是班上所谓的“优等生”。教师的评价给学生的思维带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学生充满了信心。很快,学生又发现了以下几种解法:
(1)36×25=9×(4×25)=900
(2)36×25=30×25 6×25=900
(3)36×25=(36÷4)×(25×4)=900
(4)36×25=36×100÷4=900
教师及时的、鼓励的评价,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情境,树立了学生创新的信心,从而在课堂上形成“人人都是创造之人”的局面。
二、启迪直觉思维,培养创造机智
布鲁纳指出:直觉思维的特点是缺少清晰的确定步骤。它倾向于首先就一下子以对整个问题的理解为基础进行思维,获得答案(这个答案可能对或错),而意识不到他赖以探求答案的过程。
我在执教“圆柱体的表面积”的时候,先通过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且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二合一为:底面积乘高,然后进行引导:“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都是立体图形,那么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又该是什么呢?”有许多同学们马上叫了起来:“也是底乘高。”我让这些同学说出理由,他们说不出来。我知道这是他们凭直觉思维进行的大胆猜测。我在这个时候因势利导,充满激情地对学生们说:“刚才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测,那么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是不是也是底面积乘高?下面就请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利用学具进行探究。”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马上动手实践起来,同学们在比较、探究、操作中完成了立体图形体积公式的三合一,充分享受了创造带来的乐趣。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造能力
任何一个富有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都要经过集中、发散、再集中、再发散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在数学教学中忽视任何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错误的。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寻求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富于联想,思路宽阔,善于分解组合和引申推广,善于采用各种变通方法。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征: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如“1=?”经过发散式思维,可获得不同答案:
1 0=1(用加法运算);
100-99=1(用减法运算);
1×1=1(用乘法运算);
11÷11=1(用除法运算);
……
运算中的发散思维要有大量丰富的知识,才能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联系上去考虑问题,发散越广越灵活。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可通过一组算式,设计发散思维训练题:在七个算式中,找等式做朋友:
(1)(7 3)×4; (2)8×2 8×3;
(3)7×4 3×4; (4)3×7 6×4;
(5)8×(2 3); (6)3×6 6×7;
(7)(3 7)×6。
学生可以找到三组等式作为手拉手朋友,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哪位同学给没有朋友的第4个算式找个朋友?”此时,学生的求异思维异常活跃,运用逆向思维法改题,创造条件,使3×7 6×4这个算式符合乘法分配律。有的学生说把“3”改成“4”,有的学生说把“3”改成“6”,又有的说把“7”改成“6”……一共说出了七八种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不同思维去解决同类问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尽力体现在思维情境的创设、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学生创造性思维兴奋点的捕捉等方面。通过导趣、导思、导法,使学生多动、多猜想、多发现、多“创造”,用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培养出一代具有创造精神的学生。
(责编钟岚)
一、创设思维情境,诱发创造欲望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动机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数学情境。所以,精心设计一个充满激励性的数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如有位老师教学乘法运算定律以后,引导学生如何用所学知识简算“36×25”。在思考了一段时间以后,一位学生运用了下面的一种运算方法:36×25=(40-4)×25=1000-100=900。
教师对这位学生的思路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正确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运用了转化的思想,将36拆成40-4,40和4都是25的好朋友。而这位学生还不是班上所谓的“优等生”。教师的评价给学生的思维带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学生充满了信心。很快,学生又发现了以下几种解法:
(1)36×25=9×(4×25)=900
(2)36×25=30×25 6×25=900
(3)36×25=(36÷4)×(25×4)=900
(4)36×25=36×100÷4=900
教师及时的、鼓励的评价,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情境,树立了学生创新的信心,从而在课堂上形成“人人都是创造之人”的局面。
二、启迪直觉思维,培养创造机智
布鲁纳指出:直觉思维的特点是缺少清晰的确定步骤。它倾向于首先就一下子以对整个问题的理解为基础进行思维,获得答案(这个答案可能对或错),而意识不到他赖以探求答案的过程。
我在执教“圆柱体的表面积”的时候,先通过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且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二合一为:底面积乘高,然后进行引导:“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都是立体图形,那么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又该是什么呢?”有许多同学们马上叫了起来:“也是底乘高。”我让这些同学说出理由,他们说不出来。我知道这是他们凭直觉思维进行的大胆猜测。我在这个时候因势利导,充满激情地对学生们说:“刚才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测,那么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是不是也是底面积乘高?下面就请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利用学具进行探究。”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马上动手实践起来,同学们在比较、探究、操作中完成了立体图形体积公式的三合一,充分享受了创造带来的乐趣。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造能力
任何一个富有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都要经过集中、发散、再集中、再发散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在数学教学中忽视任何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错误的。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寻求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富于联想,思路宽阔,善于分解组合和引申推广,善于采用各种变通方法。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征: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如“1=?”经过发散式思维,可获得不同答案:
1 0=1(用加法运算);
100-99=1(用减法运算);
1×1=1(用乘法运算);
11÷11=1(用除法运算);
……
运算中的发散思维要有大量丰富的知识,才能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联系上去考虑问题,发散越广越灵活。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可通过一组算式,设计发散思维训练题:在七个算式中,找等式做朋友:
(1)(7 3)×4; (2)8×2 8×3;
(3)7×4 3×4; (4)3×7 6×4;
(5)8×(2 3); (6)3×6 6×7;
(7)(3 7)×6。
学生可以找到三组等式作为手拉手朋友,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哪位同学给没有朋友的第4个算式找个朋友?”此时,学生的求异思维异常活跃,运用逆向思维法改题,创造条件,使3×7 6×4这个算式符合乘法分配律。有的学生说把“3”改成“4”,有的学生说把“3”改成“6”,又有的说把“7”改成“6”……一共说出了七八种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不同思维去解决同类问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尽力体现在思维情境的创设、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学生创造性思维兴奋点的捕捉等方面。通过导趣、导思、导法,使学生多动、多猜想、多发现、多“创造”,用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培养出一代具有创造精神的学生。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