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美博士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提出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中国的教育到底行不行?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得了那么多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为什么一些在美国留学的孩子到美国学校大多能出人头地?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没有一所高校(包括台湾高校)的专家教授能获诺贝尔奖?苏联立国后39年得了第一个诺贝尔奖,捷克41年,波兰46年,巴基斯坦克29年,印度30年,新中国成立已55年为什么还是空白?
我不敢肯定地说中国的教育行或不行,但我敢肯定地说中国的教育存在一些不足,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压抑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尤其是应试教育。因为创造力极强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提,而赢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的学生只要智商极高就可以了。在应试教育中,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平均要经历千余次的测验与考试,这样千锤百炼使“凡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观点深入人心,求异、质疑精神受到压抑,就像教育家民尔•波斯特曼所说的:“孩子入学时像个‘问号’,而毕业时像个‘句号’。”自从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中国的现代化呼唤创造型人才,教育需要创造性。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许多著名的教育专家、学者通过各种研究分析和对比都认为中国传统的基础教育知识内容丰富、系统性强、学风严谨、课堂神圣而严肃。中国的学生则聪明、勤奋、有礼貌、基础知识扎实,善于考试,但在动手能力、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方面却明显不如美国学生。美国的课堂教学是轻松、自由、民主、活泼的,充分显示出创造性和自主性,我们先来看下面两则有趣的例子:
[例一]美国教师教“蚯蚓”一课给我们的启示
上课伊始,教师先说明要学习自然课“蚯蚓”,接着请同学们准备一张纸,上来取蚯蚓。同学们捏着纸片纷纷上讲台取蚯蚓,许多蚯蚓从纸片上滑落下来,学生们推桌子挪椅子地弯腰抓蚯蚓,整个教室顿时乱成一团,教师却一言不发,任其混乱。(课后教师说,假如上了一节“蚯蚓”课后,连蚯蚓都抓不住,那么这节课还有什么意义。)等同学们回到座位后,教师开始了第二个教学环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蚯蚓的外形等有什么特征,看谁能把它的特征补充完整,学生们踊跃举手。
学生:虽然看不见蚯蚓有足,但它会爬动。
学生:不对,蚯蚓不是爬动而是蠕动。
老师;对。
学生: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上一圈一圈的。
老师:对。
学生:它身体贴着地面的部分是毛茸茸的。
老师:对,你观察得很仔细。
学生:我把蚯蚓放在嘴里尝了尝,有咸味。
老师:对,我很佩服你。
学生:我用线把蚯蚓扎好后吞进了喉咙,过了一会儿把它拉出来,它还能蠕动,说明它的生命力很强。
此时老师的神情变得庄重起来,激昂地说:“完全正确!同时我还要赞扬你在求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勇敢行为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同学,我远不如你!”
整堂课结束了,如果就这堂课把我国和美国老师的教法作比较,哪种方法让学生学得有趣、生动,对蚯蚓的体验更深,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例二]画苹果的启示
有则发人深思的故事,说的是日本、美国、中国的孩子画苹果的事,由于教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一样。中国的孩子画苹果,是由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标准苹果,规定出先画左后画右,这里涂红,那里涂绿;日本的孩子画苹果,由教师拿鲜苹果—个,孩子们观赏后作画;美国的孩子画苹果,教师提一筐鲜苹果来,由孩子们任拿一个作画。结果,中国孩子笔下的苹果最像苹果。
从这两则例子中,我们可以明显得出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别,虽然中国孩子的苹果画得最像,但只是机械的模仿而已,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的教育以灌输为主,严重压抑学生的创造精神。相反,美国的教育是以调动学生自主性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据说美国教师对学生画画的评价只说“好不好”,从来不说“像不像”。因为“好不好”是指创造得如何,“像不像”是指复印得如何。中美两国的教育用黄全愈博士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初级教育就似往那超大车箱里尽可能多地添加重物;而美国的做法则更像是不大考虑重量,而是让车子“顺其自然”地往前跑,并时刻注意给油箱加油,让车跑得更稳、更快,后劲更足……。”
基于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和对新型人才的期盼,我国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使人的整体素质获得提高。人的素质就是人能拥有的‘本质力量’,是主体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实现自身价值的身心能动力量。”其中,“创造性,是人的最本质的特征之—,是人的素质中最深层,最有价值的能动力量。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需不断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创造性。”也就是说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能否有效地培养创造力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二、实施素质教育要进行创造性教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中认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要培养创造精神就必须进行创造性教学。因为创造性是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从教师那里传给学生,也就是说它不能像学习一些基础知识一样通过死记硬背来完成,它更不可能通过举办一两次学习创造性思维理论速成班就学会创造。创造性是不能教的,只能培养,并且要从小培养。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也就是必须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学。
1.解放思想,教师要变“教”为“导”。
创造性教学要求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对学生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思维,要启发学生善于学习、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动手、勇于探索。教师要明确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要反对以往“填鸭式”和“保姆式”的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教师只充当“导演”。
2.创造性教学应遵循几条教学原则
(1)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围绕学习认识任务,激发学习动机,创设问题情景,以疑激思,以疑引思,让学生学会思考,懂得解疑。
(2)多样化原则。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允许不同风格,鼓励不同风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不要让标准答案束缚住儿童飞翔的翅膀,让学生走进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境界。
(3)知识性与创造性并重原则。创造并非空中楼阁,无中生有,创造是以扎实的知识作为基础的。许多专家发现创造力高的人智力一定高,但智力高的人创造力却不一定高。因此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时一定不能架空,要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加工。
(4)以考核能力为核心的评价原则。假如国家高考的指挥棒依旧是以学生考试的分数来择优录取,那学校、家长肯定也只能对学生采取“应试教育”的手段。由此可见,要使学校、家庭学生解放思想,减轻负担,自由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国家从上到下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以考核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评价原则。唯有这样才能弱化学生的分数观念,彻底摆脱腐朽的“应试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性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
〖注 释〗
1 陈钟梁文.文汇报,1996.12.2
2 时和畅文.教时报,1997.2.1
3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154
4 论教育的创造性与创造性教育.教育研究,1999(9):18
我不敢肯定地说中国的教育行或不行,但我敢肯定地说中国的教育存在一些不足,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压抑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尤其是应试教育。因为创造力极强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提,而赢得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的学生只要智商极高就可以了。在应试教育中,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平均要经历千余次的测验与考试,这样千锤百炼使“凡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观点深入人心,求异、质疑精神受到压抑,就像教育家民尔•波斯特曼所说的:“孩子入学时像个‘问号’,而毕业时像个‘句号’。”自从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中国的现代化呼唤创造型人才,教育需要创造性。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许多著名的教育专家、学者通过各种研究分析和对比都认为中国传统的基础教育知识内容丰富、系统性强、学风严谨、课堂神圣而严肃。中国的学生则聪明、勤奋、有礼貌、基础知识扎实,善于考试,但在动手能力、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方面却明显不如美国学生。美国的课堂教学是轻松、自由、民主、活泼的,充分显示出创造性和自主性,我们先来看下面两则有趣的例子:
[例一]美国教师教“蚯蚓”一课给我们的启示
上课伊始,教师先说明要学习自然课“蚯蚓”,接着请同学们准备一张纸,上来取蚯蚓。同学们捏着纸片纷纷上讲台取蚯蚓,许多蚯蚓从纸片上滑落下来,学生们推桌子挪椅子地弯腰抓蚯蚓,整个教室顿时乱成一团,教师却一言不发,任其混乱。(课后教师说,假如上了一节“蚯蚓”课后,连蚯蚓都抓不住,那么这节课还有什么意义。)等同学们回到座位后,教师开始了第二个教学环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蚯蚓的外形等有什么特征,看谁能把它的特征补充完整,学生们踊跃举手。
学生:虽然看不见蚯蚓有足,但它会爬动。
学生:不对,蚯蚓不是爬动而是蠕动。
老师;对。
学生: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上一圈一圈的。
老师:对。
学生:它身体贴着地面的部分是毛茸茸的。
老师:对,你观察得很仔细。
学生:我把蚯蚓放在嘴里尝了尝,有咸味。
老师:对,我很佩服你。
学生:我用线把蚯蚓扎好后吞进了喉咙,过了一会儿把它拉出来,它还能蠕动,说明它的生命力很强。
此时老师的神情变得庄重起来,激昂地说:“完全正确!同时我还要赞扬你在求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勇敢行为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同学,我远不如你!”
整堂课结束了,如果就这堂课把我国和美国老师的教法作比较,哪种方法让学生学得有趣、生动,对蚯蚓的体验更深,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例二]画苹果的启示
有则发人深思的故事,说的是日本、美国、中国的孩子画苹果的事,由于教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一样。中国的孩子画苹果,是由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标准苹果,规定出先画左后画右,这里涂红,那里涂绿;日本的孩子画苹果,由教师拿鲜苹果—个,孩子们观赏后作画;美国的孩子画苹果,教师提一筐鲜苹果来,由孩子们任拿一个作画。结果,中国孩子笔下的苹果最像苹果。
从这两则例子中,我们可以明显得出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别,虽然中国孩子的苹果画得最像,但只是机械的模仿而已,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的教育以灌输为主,严重压抑学生的创造精神。相反,美国的教育是以调动学生自主性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据说美国教师对学生画画的评价只说“好不好”,从来不说“像不像”。因为“好不好”是指创造得如何,“像不像”是指复印得如何。中美两国的教育用黄全愈博士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初级教育就似往那超大车箱里尽可能多地添加重物;而美国的做法则更像是不大考虑重量,而是让车子“顺其自然”地往前跑,并时刻注意给油箱加油,让车跑得更稳、更快,后劲更足……。”
基于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和对新型人才的期盼,我国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使人的整体素质获得提高。人的素质就是人能拥有的‘本质力量’,是主体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实现自身价值的身心能动力量。”其中,“创造性,是人的最本质的特征之—,是人的素质中最深层,最有价值的能动力量。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需不断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创造性。”也就是说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能否有效地培养创造力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二、实施素质教育要进行创造性教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中认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要培养创造精神就必须进行创造性教学。因为创造性是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从教师那里传给学生,也就是说它不能像学习一些基础知识一样通过死记硬背来完成,它更不可能通过举办一两次学习创造性思维理论速成班就学会创造。创造性是不能教的,只能培养,并且要从小培养。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也就是必须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学。
1.解放思想,教师要变“教”为“导”。
创造性教学要求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对学生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思维,要启发学生善于学习、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动手、勇于探索。教师要明确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要反对以往“填鸭式”和“保姆式”的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教师只充当“导演”。
2.创造性教学应遵循几条教学原则
(1)启发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围绕学习认识任务,激发学习动机,创设问题情景,以疑激思,以疑引思,让学生学会思考,懂得解疑。
(2)多样化原则。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允许不同风格,鼓励不同风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不要让标准答案束缚住儿童飞翔的翅膀,让学生走进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学习境界。
(3)知识性与创造性并重原则。创造并非空中楼阁,无中生有,创造是以扎实的知识作为基础的。许多专家发现创造力高的人智力一定高,但智力高的人创造力却不一定高。因此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时一定不能架空,要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加工。
(4)以考核能力为核心的评价原则。假如国家高考的指挥棒依旧是以学生考试的分数来择优录取,那学校、家长肯定也只能对学生采取“应试教育”的手段。由此可见,要使学校、家庭学生解放思想,减轻负担,自由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国家从上到下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以考核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评价原则。唯有这样才能弱化学生的分数观念,彻底摆脱腐朽的“应试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性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
〖注 释〗
1 陈钟梁文.文汇报,1996.12.2
2 时和畅文.教时报,1997.2.1
3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154
4 论教育的创造性与创造性教育.教育研究,199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