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问学力”的挖掘与培养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00638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和哲学家,面对什么都很好奇,由“问”到“学”,是儿童建构知识的自然过程。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儿童成为他自己,当我们顺应儿童的需要,促使儿童自我建构知识,引导儿童因“问”而“学”,以“问”促“学”,“学”以致“问”,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問学力”。
  一、 “问学力” 的提出与内涵
  课改以来,课堂已从“教师讲授”到“教师导学”,发生着积极而又深刻的变化。但不能否认的是,在不少课堂里话语权仍掌控在教师手中,儿童缺少主动提问、主动探索的机会。长此以往,就会抹杀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教育专家袁振国在《反思科学教育》中这样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所以学生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所以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实际上,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见,中国的教育家自古以来就重视疑、思、问、学。基于此,在学校积极倡导“问学课堂”的理念下,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儿童问中学,学中问;因学而好问,因问而深学,促使儿童形成了一定的“问学力”。
  “问学力”是问与学的综合能力,是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由问学意识、问学动力、问学能力三个要素组成。问学意识是指学习主体自觉自愿地去问学,在学习中表现为“敢问”“想学”;问学动力是指驱使学习主体问和学的各种动力,由此问学才真正发生,在学习中表现为“善问”“会学”;问学能力是指学习主体问和学的综合能力,即创造性地去问学,善于将知识转化成生命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能量,在学习中表现为“问学合一”“问学相长”。
  二、 挖掘和培养儿童“问学力”的价值分析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挖掘和培养儿童的“问学力”,蕴含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1. 从“不敢问”到“敢问”“善问”,让儿童成为他自己。儿童是成长发展中的人,他们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们的成长具有某种可能。怀特海曾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当教育顺应了儿童的天性,尊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就会在无声之中将儿童成长发展的这种可能性转化为一种现实性,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自己。儿童的学习,有异于成人:成人的学习始于“学”,而后“问”;儿童的学习则始于“问”,而后“学”。这种学习是从问题开始,在问题的驱动下自主探究,在探究中解疑,在解疑中生智。以“问”为发端的学习,合乎儿童的天性,顺应儿童发展,强调的是儿童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儿童永远站在“课中央”。然而,当下的语文课堂,教育者没有给予儿童“问”的时间和空间,儿童不敢“问”、不会“问”、无权“问”,“问”成了教师的一种特权。教师要把“问”的权利还给儿童,增强儿童“敢问”“善问”的意识,提高儿童的“问学力”,让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呵护,让儿童个性得以张扬,让儿童的灵性得以生长,让儿童真正成为他自己。
  2. 从“被动学”到“想学”“会学”,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传统的语文教学,儿童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他们总是被老师提出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牵”着走,课堂就是在解决老师准备好的“问题”。至于儿童到底需要什么,有什么疑问,是否真的有收获,却被漠视了。美国课程学家拉尔夫·泰勒曾说:“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这里强调的是教师要退位让学,要充分依靠儿童这一学习主体的主动性,让儿童快乐地“学”。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问”是思维的起点,真问题是思维的助推器。只有学生的真问题存在,才能点燃求知的欲望,促进儿童“想学”。语文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围绕问题开展自主开放、合作探究的学习,让儿童自己读懂文本、发现文本奥秘,真正让儿童“会学”。儿童由“问”发端,而又“想学”“会学”,就会砥砺儿童的“问学动力”,儿童的“问学力”得以提升,学习得以真正发生。
  3. 从“问学合一”到“问学相长”,让生命学会创造。教育要重视儿童这一独立生命个体的存在,注重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问学合一”就是要提升儿童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问学品质和创新精神。古人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礼记·中庸》)“试将此酒反观我,胸中问学当日新。”(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六)……所诠释的就是“问学合一”之道。语文课堂是儿童智慧生长的地方。儿童的创造性生长在“问”与“学”之间,生长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之间。从“问学合一”到“问学相长”,既是预设,也有生成;问学过程中,问题不断生成,知识、情感、态度等的不断提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又必然产生新的问题,这样周而复始。“问学能力”赋予儿童由问学文本,到问学生活,再到问学世界的能力,让儿童能够独立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从而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会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
  三、 语文教学中,挖掘和培养儿童“问学力”的实践策略
  (一) 营造问学氛围,培养问学意识,鼓励儿童“敢问”“想学”。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和谐轻松的问学氛围,为学生的问学意识提供良好的生成环境,鼓励儿童“敢问”“想学”。
  1. 学贵有疑,鼓励儿童“敢问”。
  (1) “问什么”——问源、问流、问法。“学贵有疑”,只要问题缘起儿童的思考,无论问什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教师要启发儿童多问。一要问源,就是要有刨根问底的意识,追求知识的本源。如,本课所学重点在哪?我最大困惑在哪?等等;二要问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和追问,勾连新旧知识的联系。如,对于所学内容,我理解了吗?我又有新的发现了吗?等等;三要问法,学习同伴提问的方法,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我同意他的思考吗?我这样回答正确吗?等等。   (2) “向谁问”——问同伴、问师长、问专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启发儿童遇到问题,要养成随时随地请教别人的习惯,让儿童认识到只要能给以启发,无论是谁都可以成为老师,可以问同伴、问师长、问专家,甚至可以问教材、问自己、问网络、问社会……营造问学氛围,鼓励儿童不拘对象地问。
  (3) “何时问”——课前问、课中问、课后问。“不懂就问”,儿童问学,可以在课前问,在预习的基础上,带着问题进课堂与老师、同学共同探讨;可以在课中问,对所学内容提出质疑,并带着问题潜心探究,并与老师、同伴一起分享;可以在课后问,由所学知识产生新的问题,在课后不断探究,开启新的学习。
  2. 由疑而学,鼓励儿童“想学”。
  (1) “学什么”——所疑即所学。由“问”到“学”,有什么疑惑,就学习什么,学习自然发生。文本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中有可疑之处,都可学习。教师要打通语文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让学习成为儿童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生活的享受。
  (2) “怎么学”——自学与互学。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要通过实践和训练,习得知识和本领。对于个人的小疑惑,要放手让儿童自学自悟;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依靠小组讨论解决;而对于全班的共性问题,则要组织全班的研讨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解除疑惑,获得新知。
  (3) “评价学”——及时而多元。对于儿童“问学”的评价,要做到及时而多元,从多角度去评价儿童。不仅要评价儿童的学习结果,更要评价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等,从而调动儿童的积极情绪,激发儿童的自信。教师可以捕捉儿童问学中的一个闪光点,及时称赞,甚至可以组织一个简单的仪式,让儿童产生一定的兴奋记忆,达到激励效果,促使儿童“想学”。
  (二) 创设问学情境,激发问学动力,引导儿童“善问”“会学”。语文学习是一种探索实践,是一个求知过程。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引导儿童“善问”“会学”,让儿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也更好地激发问学动力。
  1.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儿童“善问”。
  (1) 启发引导,寻找“问”的节点。教材文本,文字优美,蕴意深刻,具有一定教学价值和审美意义。要启发和引导儿童,把握“问”的节点,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引导儿童可以抓住课题、主题发问,可以抓住文章重点词句发问,也可以在空白处、矛盾处、反复处发问,还可以抓住文章表达方式发问。例如,在教学《桃花心木》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抓住“我越来越感到奇怪” 这一关键词句,激发儿童提出质疑的欲望:“同学们,你们也感到奇怪吗?是否有什么问题要问种树人?”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提出了“种树人,请问你为什么不每天都来浇水?是想偷懒吗?”“种树人,你为什么每次浇水的量不确定?”“种树人,难道树苗枯萎了,你不心疼吗?”等许多问题。
  (2) 循序渐进,提升“问”的层次。学生“问”的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有问题的意识,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第二层次是所提问题有针对性,能体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较好地展现自己的思考过程;第三层次是会梳理、甄别、筛选问题,能和老师一起参与教学目标设计,从而确定一个引领课堂阅读的主问题。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儿童“问”的能力,提升“问”的层次。随着“问学力”的培养,儿童所提问题会更有针对性,也会更有深度,所提问题经过师生讨论,筛选出主问题,对于促进阅读学习大有裨益。
  (3) 对比提升,精准“问”的表述。儿童的“会问”不仅体现在能针对不懂的问题发问,还表现在表述问题的具体准确,不一味地简单使用“为什么”“怎么样”来发问,最好能表述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而这需要比较和反思,在向同伴学习和反思自我的过程中进行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已经能提出一些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如《少年王冕》一课,有学生问:“这篇文章简短,但写了王冕12年的生活经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是怎样做到的?”
  2. 丰富学习活动,引导儿童“会学”。
  (1) 游戏活动式学习。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语文问学课堂中,要开展充满儿童情趣的游戏活动,将课堂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儿童的一种游戏活动,让儿童学会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如在教学《烟台的海》一课时,一个学生提出:“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海?说说理由。”由这个问题,教师组织开展游戏活动,把学生按照“喜欢哪个季节海的分成一组,比比哪个季节的海最有魅力”来分组活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分别用诵读、说感悟、当小导游等形式来展现不同季节烟台的海的魅力,让学习生动而高效。
  (2) 开放式学习。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学习就有多广阔。“问学”中的学习,就是要向着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心灵打开的,以问促学,学中有问,新的问题不断拓展学习的外延。如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后,一个学生对林冲的武器——棒很感兴趣,提出了“在《水浒传》一百零八位好汉中,还有使棒的好汉吗?”这一问题。于是,将学习引向课外,以武器和武艺为主题的《水浒传》阅读开始了。
  (3) 合作探究式学习。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问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和发现的探索活动。要鼓励小组学习、组间交流,合作交流,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如教学《晏子使楚》时,对于“晏子凭什么赢得楚王的尊重?”这一问题,先小组内研究,很多小组认为是因为晏子勇敢和口才好。有学生质疑:“即使晏子再勇敢,口才再好,楚王都可杀之而后快,为何会有所忌惮呢?”于是进行小组间互动合作,再次走进文本,找到“不得不”“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等关键语句,探究明白“强大的国家作后盾,才是一个外交家赢得尊重”的真正原因。
  (三) 關注问学主体,提高问学能力,促进儿童“问学合一”。“问学力” 培养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儿童具有“问学合一”的能力。即儿童能在问中学,在学中问;因学而好问,因问而深学。“问”为“学”指明了方向,是“学”的思维起点;“学”是对“问”的探索,是经历解惑的过程,能够促进思维的发展,催生人的智慧,获得解惑的快乐,“问”“学”相融,相辅相成、螺旋上升,同构共生。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儿童这一学习主体,以问启学,并根据教学现场儿童的学习情况,点拨追问,以达到以问致学的目的,最后充分挖掘儿童的潜力,以问延学,最终达到“问学相长”。下面就《理想的风筝》一课的教学,来谈谈如何促进儿童的“问学合一”。   1. 开启儿童的思维,以问启学。在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我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他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涉及文本内容、文本表达和文章主旨等方面。如:文章展现了一个怎样的刘老
  师?第4、5自然段最后一句说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第4、5自然段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本文是一篇寫人的文章,为何要用“理想的风筝”做题目?等等。
  对于这么多问题,先启发学生在小组内互学,凡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解决。而对于需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梳理、甄别、选择、取舍,共同确定一个主问题,作为“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在教学中,我启发学生:“同学们没解决的问题,更多的是关于文章的写法。这很好,六年级的我们,已经由关注文章内容到关注文章的表达方法了。你关注到作者的什么写法?”这样,同学们开始聚焦细节描写,最终提出了一个主问题:“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的描写,给我们展现了刘老师的生命顽强和热爱生活?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些细节的?”这个主问题既关注了文本写了什么,更关注了怎么写,兼顾了内容和形式,充分挖掘了文章的教学价值,用这个主问题开启儿童“学”的思维,解决学生们关于“文章的表达形式”的诸多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深入研讨,有关“文章主旨” 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2. 启迪儿童的智慧,学以致问。
  [教学片段1]
  师:同学们,刚才的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你一定很有收获吧?你在学习中关注了怎样的细节?作者又是怎样去描写这个细节的呢?
  生:我关注到“他在讲女娲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这个“笑”字,让我感觉到刘老师对腿疾毫不在意,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这是抓住了刘老师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
  师:说得非常好,特别是你这种抓住关键词体会的读书方法很好,一个“笑”字把刘老师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全部表达出来了。
  生:我发现“笑声”“酸涩”“尊敬”写出了同学们的情感变化,可以看出这些同学是很懂事的,是热爱刘老师的。
  师:这种热爱之情,作者用一个字就表达出来了,是哪个字?
  生:我觉得是“泛”字,一开始学生还沉浸在幽默的故事中,可一想到刘老师的腿疾,那种酸涩的感觉就从心里慢慢升腾。
  师:不错,这个字的表达效果体会出来了。
  主问题确定后,要引导儿童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以上片段中师生、生生的交流,始终围绕着“表达方法”这一主问题进行,这样的教学,是用“问”来引领“学”,是用“学”来解答“问”,真正做到了“学以致问”。儿童的智慧在“问”与“学”之间生长,加之老师的点拨追问,让儿童实现集中的、深层次的思维碰撞,获得智慧的启迪。
  3. 激发儿童的潜能,以问延学。
  [教学片段2]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问学”,不仅认识了一个顽强乐观的刘老师,还明白了作者写作的奥秘——睹物思人、夹叙夹议、细节描写。相信此刻,你一定会想起作者,就让我们来学学苏叔阳,来构思如何写自己印象深刻的人。(出示)
  [1. 看到(听到)了 ,我就想到了 。
  2. 一想起 ,一个个难忘的画面便浮现在眼前: 。
  3. 想起那些往事,有许多细节难以忘怀:
  。\&]
  (学生根据提纲,选择一题快速构思,写下来)
  师:谁愿意把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人与大家一起分享呢?(生朗读写作片段)
  师:课上到这里,同学们,你们还有问题吗?也欢迎你提出新的问题。
  “问”和“学” 的过程是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激发儿童的潜能,通过“问题”可进行相关联的内容的迁移和拓展,把学生的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达到以问延学的目的。这个教学片段,是教者充分依托学生的“问”——“ 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的?”在“学”得文章写法后,进行的写法上的拓展迁移,最后,教师又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从而达到问学合一、问学相长的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中只有培养儿童的“问学力”,让儿童自由地“问”,快乐地“学”,语文学习才能真实发生。而这种“问学力”作为一种学习力,面向未来儿童个性化学习需求,聚焦儿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终生发展所必备的核心素养。教育者要在儿童学习的各种学科、各项学习活动中,挖掘和培养儿童的“问学力”,让儿童真正成为自由、幸福、发展的人。
  (作者单位: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
其他文献
文后思考题,它是教材编者依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的问题,它是重要的文本教学资源。我们探究它、认识它、实践它,对于组织课堂有效对话,开发文本资源价值,实现编者设计意图,达成《课标》相应要求,具有深远的意义。考量教材文本的课后思考题,有两种呈现方式:其一,显性呈现(也称直接呈现,指那些以文体学法要点中的某些要点为原点,直接转化为思考题的表达方式);其二,隐性呈现(也称间接呈现,指文体
期刊
【教学实录】  一、 揭示课题善质疑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一篇散文,谁来读读文章题目。  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师:听出来了吗?他在读文章题目的时候,哪些词特别突出?  生:他特别突出了“自己”和“别人”。  师:大家都再读读课题,你会不会生出什么疑惑来呢?  生:自己的花为什么要让别人看?  生:这是在哪个国家呀,这么做让人觉得挺奇怪的。  师:是啊,哪个国
期刊
教学过程:  一、 交流阅读地图,回顾课文大意。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石头书》(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读懂了课文,还画了阅读地图。咱们来看看哪位小朋友画得最好?  交流欣赏两位学生的阅读地图。  生:她们一位同学画得简洁,另一位同学画得很生动形象。  师:从她们的地图里,你读懂课文写了什么吗?  生:课文写了石头书样子像书,这石头书有字,有画,有用。  师:看,好的阅读地图,就
期刊
生本作业应联系《课标》,以学段目标为导向关注文本,以文本特点为基础,联系学生的实际,着眼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的能力。生本作业扩大了作业的功能,作业不再仅仅是课后练习,它是教学的辅助,是教学的支撑,也是教学的延伸,实现了教学过程课内课外连续、整合的一以贯之与一气呵成,它在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 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在先学中提升能力  1. 自主解决各自现有发展区内的问题。
期刊
(一)  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全国大型培训是享誉全国的。原因当然很多,而被教材实验区的同行最为称道的,还是内在的培训质量,诸如专家的学术报告,教材编委的教材辅导,一线教师的研究课等等。特别是来自各实验区的研究课,是教师们十分关注和欢迎的。因此,我们培训部对于每次培训展示的研究课,都非常重视,通过分散、集中等不同形式,参与其备课研究。随着教材实验的深入推进,第八次的西安培训备课当
期刊
编者按: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领课堂教学改革方向,指导中小学教师准确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解决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实施质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启动“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项目。受委托,江苏、江西、安徽三省语文教研员组织教学骨干组成研究团队,共同承担了“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的子项目。这一项目的主要成果即将出版,这里
期刊
我校地处溧阳,学生生活、成长在具有浓厚文化背景的环境中,学校以“感恩信义”为主题,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合理移植、渗透到习作教学中,改造现有习作课程,融入到校本课程之中。我校实施的特色主题习作校本课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1. 阅读迁移。将现有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梳理,筛选出与“感恩信义”主题有关的课文,进行序列化整理,以读后感、续写、改写、缩写、扩写等形式进行读写结合迁移训练。  2. 主题渗透。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是的,语文实践主要是言语实践,离开“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这个根本,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言语实践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本职工作”。执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笔者试图基于文本语言,教会学生习得言语,领会文章深刻要义。  一、 一词一句总关情  课文第3自然
期刊
“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是《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重要理念,更是2011年版的《课标》修订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每一个”的意涵是写字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全学段、全过程予以重视;“写好”,则是指教师需确保学生课堂习字的时间,帮助学生通过日常书写练习,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循序渐进,逐步掌握书写的技能,做到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呢?  
期刊
山东省即墨市是青岛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因为其是青岛市较早使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实验区,所以,我和高林生老师2004年之前,已经两次来为他们进行教材培训,并承诺适当的时候,带领名师送课上门。应他们邀请,2005年3月12日,我和高林生、于永正两位老师再赴即墨,给他们作第一二学段下册教材培训。  于永正老师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坛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是新世纪教育部推出的“跨世纪名师工程”首位名师,因此,即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