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新教材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更加明确。新教材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自主研究,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锻炼学生的思考、观察、分析能力及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创新教学模式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初中数学新教材的作用,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以下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思维,滔滔不绝地将知识讲解一遍,学生在台下被动地听,会带来很多弊端,让学生在课堂中缺乏参与感,缺少思考、质疑的机会,缺乏主动探究欲望和能力,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课堂主体,将主体角色变为学生。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时间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时间,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充分地研究、思考,让他们做到有思想地“学”,这样才能将知识纳为自己所有。
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课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新知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以《正数和负数》一节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这节内容,并制作微课辅助学生学习,在微课中对正数、负数的概念和意义进行分析。然后,教师再布置作业,让学生标注、总结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没有掌握和理解的知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引导,让学生最终通过自主分析理解知识,帮助学生完善对知识的认识、梳理解题思路。
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一直是影响学生主动性、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元素。在学习效果上,有兴趣和缺乏兴趣存在很大的差别。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那么他们学习仅仅是因为责任、压力、要求,学习时的状态是紧张、焦虑的,而且是被动的,甚至是自我强迫的,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思维就不能充分拓展。如果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学习时是热情、积极、主动的,即便遇到困难,他们也会努力克服并且不觉得累,学习时状态轻松,思维活跃,学习效率和质量都达到最佳,这就是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兴趣的原因。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要从学生身心特点及爱好考虑,在教学中引入学生喜爱的趣味性元素。这样的方式并不少,有游戏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情景化教学等。比如,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采取抢答的方式回答,予以答对的学生奖励,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对抗这种竞争类游戏。游戏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方式,能带给学生激情、欢乐。再如,在《轴对称》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举例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轴对称图形。这种生活化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能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起来。又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一节时,内容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形象的图形旋转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冲击学生视觉,增加学生兴趣。
对学生予以分层教学
学生的理解能力、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学科成绩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存在差异是正常的,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必然。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发展,不以成績区别对待,要正确地看待这种差异,就像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一样,学生的能力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教师不应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如果面对所有学生讲授相同的课程、布置相同的任务、依据相同的评价体系,虽然对待学生无差别,但学生能力不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统一的教学模式对有的学生可能并无效果。因此,教师要用同样的态度对待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这就是分层教学的出发点。比如,在《角的运算》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高、中、低三个层次分别布置相应难度的作业,并针对各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在各层次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要给予相同的肯定,促使各层次学生均能收获知识,有所成长。
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之路还很长,在该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困难,教师需要鼓起勇气,不断转变自己的思维,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找到更多有益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礼县白河农业中学)
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思维,滔滔不绝地将知识讲解一遍,学生在台下被动地听,会带来很多弊端,让学生在课堂中缺乏参与感,缺少思考、质疑的机会,缺乏主动探究欲望和能力,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课堂主体,将主体角色变为学生。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时间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时间,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充分地研究、思考,让他们做到有思想地“学”,这样才能将知识纳为自己所有。
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课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新知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以《正数和负数》一节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这节内容,并制作微课辅助学生学习,在微课中对正数、负数的概念和意义进行分析。然后,教师再布置作业,让学生标注、总结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没有掌握和理解的知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引导,让学生最终通过自主分析理解知识,帮助学生完善对知识的认识、梳理解题思路。
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一直是影响学生主动性、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元素。在学习效果上,有兴趣和缺乏兴趣存在很大的差别。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那么他们学习仅仅是因为责任、压力、要求,学习时的状态是紧张、焦虑的,而且是被动的,甚至是自我强迫的,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思维就不能充分拓展。如果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学习时是热情、积极、主动的,即便遇到困难,他们也会努力克服并且不觉得累,学习时状态轻松,思维活跃,学习效率和质量都达到最佳,这就是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兴趣的原因。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要从学生身心特点及爱好考虑,在教学中引入学生喜爱的趣味性元素。这样的方式并不少,有游戏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情景化教学等。比如,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采取抢答的方式回答,予以答对的学生奖励,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对抗这种竞争类游戏。游戏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方式,能带给学生激情、欢乐。再如,在《轴对称》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举例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轴对称图形。这种生活化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能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起来。又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一节时,内容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形象的图形旋转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冲击学生视觉,增加学生兴趣。
对学生予以分层教学
学生的理解能力、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学科成绩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存在差异是正常的,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必然。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发展,不以成績区别对待,要正确地看待这种差异,就像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一样,学生的能力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教师不应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如果面对所有学生讲授相同的课程、布置相同的任务、依据相同的评价体系,虽然对待学生无差别,但学生能力不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统一的教学模式对有的学生可能并无效果。因此,教师要用同样的态度对待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这就是分层教学的出发点。比如,在《角的运算》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高、中、低三个层次分别布置相应难度的作业,并针对各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在各层次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要给予相同的肯定,促使各层次学生均能收获知识,有所成长。
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之路还很长,在该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困难,教师需要鼓起勇气,不断转变自己的思维,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找到更多有益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礼县白河农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