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形象 读出体会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真正的教育是一场师生精神的相融,那么,这相融的前提该是教师真诚倾听的姿态与真诚对话的态度,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片段一】走进人物,触摸人性
  师:读了“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抓住“挺”“歪”,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洪教头?
  生:自以为是。
  生:看不起别人。
  师:概括为如此这般狂妄。(板书)
  师:萍水相逢,按理说应该客气,可这洪教头不仅不想让,还说了这样一番话呢!读一读。(师出示洪教头的三句话,生读后,师扣住“犯人”“厚待”“何故”“冷笑”“跳起来”等分析,展现了洪教头活脱脱一个狂妄、无礼、骄横的形象,使学生对其印象逐步走向清晰)
  师:面对洪教头如此狂妄、无礼、骄横,人家林冲却说——
  生:不敢,不敢。
  师:戴罪之人,枷还在脖子上啊!通过对林冲的描写,从中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生:谦虚、知礼。
  生:忍让。
  【赏析】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笔者想起了一句名言:“读书在于明理,学习在于致用。”教师纵有千般能,学生没有明理与致用,那也是不成功的教学。明什么理?明人性之理。怎样致用?以思维的变化用于对事物的判断。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窦老师围绕着“朗读就是理解”这一理念,引导学生读书。不是一读了之,不是为读而读,而是直奔人物形象。在读中做人性的触摸、价值的取舍,这里面包含了思维方式和人性评价的两种调整。这样,生本运动与文本生动点再次达到一个平衡点,而统摄其中的依然是朗读。由此,我们看到了朗读带来的课堂生动。
  【片段二】入情入境,品读悟情
  师:请看洪教头出场。
  (课件出示: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来!”)
  师:同学们做个脱衣裳的动作,读——(生读)
  师:你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洪教头?
  生:急不可耐。
  师:同学们做拿起棒掂量一番的动作,读——(生读)
  师: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洪教头?
  生:傲气。
  师:我们一起来读“喝道”的话,读——(生读)
  师:你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洪教头?
  生:霸气。
  师:我发现你们很有创造,大家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读。
  (生读,各有特色。由高到低读:来!来!来!由低到高读:来!来!来!前面相连:来来!来!后面相连:来!来来!连珠炮似:来来来!一时,课堂精彩纷呈)
  【赏析】创新的思想往往起始于形象思维,从多角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论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以此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多角度”和“有创意”是同一层面的,“有创意”的阅读往往源自一种新的角度,而“多角度”阅读往往能催生创意。“棒打部分”是课文的重点,窦老师没有直接进入打斗场面,而是引领学生进入当时场景,渐入佳境,以自己的方式读课文。无论哪一种读法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理解,读出了体会,读出了形象,读出了情景,读出了见解,读出了宽度和厚度,读出了语文味。
  【片段三】起伏有致,余音绕梁
  师: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了,打不打?
  生:打!
  师:快看!
  (大屏幕出示:战了四五个回合……说着将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生读)
  师: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读起来。
  (生读:洪教头恼恨林冲……哈哈大笑起来)
  (师在大屏幕上将一段话拆解为三个回合。学习第一二个回合中对洪教头的描写,学生带着动作读,有的如泰山压顶,有的如滚滚长江之势。接着全班起立做动作体会这恼怒的洪教头。对林冲呢,教师则轻描淡写,“一横”和“拨草寻蛇”而已,但蓄势待发)
  师:第一回合,没分胜负,第二回合,洪教头要置林冲于死地呀!那是拼尽了力气哟。
  (师生一起跳起来体会洪教头)
  师:林冲——如猛虎下山,且一退。万般忍耐,该出手时就出手,读——(生读)
  师:第三回合,洪教头一棒……棒也。想看这精彩一幕吗?读书中的描写,再看大屏幕。结果——洪教头措手不及……(看CAI图,生读)
  【赏析】语文教学的价值是什么?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现语言的特殊魅力。窦老师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过多、过细分析的做法,尽量少讲,空出时间让学生去多读。围绕课文三个回合以及一个“打”字,窦老师“武戏文唱”,做足了功夫。她如评书艺人一般,将打斗描绘得淋漓尽致,通过演绎把人物活化。这“活”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境界,是一种功到自然成的生命状态。在这样的课堂,学生发现,原来课文如此生动,于是,来自生本的朗读欲望被激发,与之对应的必然是文本生动的再发现。朗读着落至此,余音绕梁,高潮来了:静止的图、急骤的声、澎湃的心,有声有色,干脆利落,好生过瘾!
  有人说,要把课堂由“教师的舞台”变为“学生的舞台”,这自然好。但是,往深处一想,理想的课堂不应该是舞台,因为它不是任何人表演与展示的地方,它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生命的场。(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逸夫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其他文献
古人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关注细节来源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来源于教师与文本先期对话的深度与广度。在《理想的风筝》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特级教师丁雪飞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的高度研读文本,发掘与把握文本提供的教学资源,精心预设教学细节,从而收获精彩生成。  细节一:关注标点的妙用  (出示:倘若不幸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不,他不会的)  师: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生:已经近30年不见刘老
期刊
“静影沉璧”一词出自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二泉映月》,学生在阅读时较难理解。王文丽、王崧舟、薛法根三位名师依据学情,运用多种方式解词,使“静影沉璧”成为学生心中诗意、醇美的独特风景。  【片段一】(王文丽)  师:对于“静影沉璧”,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生:某个人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了。  师:他认为是影子投在了墙壁上。请你仔细看一看,是哪个“bì”?  生:带有玉字底的璧。  师:这个“璧
期刊
各市、县(区)教育局:  为了全面贯彻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激发中小学生(幼儿)对优秀课外读物的阅读兴趣,强化广大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推动读刊用刊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充分发挥优秀教育期刊的育人功能,经研究,决定举办2012年“新蕾杯”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师生优秀教育期刊读刊用刊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读刊用刊活动
期刊
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它要求写文章时,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子那样充实,有丰富的内容;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其实,语文课堂何尝不是如此。两位特级教师孙双金和孙建锋,在“同课异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的教学时,诠释着这一语文阅读教学新主张。  一、凤头——不一样的导入形式,引入相同的教学内容  1.孙双金执教。  师: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听一支
期刊
特级教师郑大明通过创设数学情境,借助 “○”与“□”的拼摆活动,让学生自主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效建构数学模型,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数学体验,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片段一 有形的游戏活动,无声数学思想的渗透  师:我们来做个抢凳子的游戏,请4位同学上台来。我先给大家编个号,不然一会儿谁赢了都不知道。  (教师在学生胸前贴号牌。学生第一轮抢凳子……)  师:如果我们还要继续做游戏,这次游戏的
期刊
有幸聆听了四川省特级教师郑大明执教的“○与□玩数学”一课,很受启发。他大胆地对教材资源与学生经验资源重新整合,利用○和□学具,带领三年级学生将第一学段已学过“比差”与“比倍”关系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构建并符号化陈述,有效诠释符号化思想的渗透方法。听后让笔者感受到:数学的抽象符号,原来也妙而可“言”。纵观此节课,体现了前瞻性、系统性、延续性。  片段一 玩中感知对应,言之有“实”  课前,组织学生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学习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在获取感性知识的同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积累经验。  1.
期刊
张庆老师在《倡简、务本、求实、有度》一文中说:“阅读感悟忌琐碎,要提倡整体感悟,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关键词语来切入。”文本中那些精彩、传神的关键词语,如同一颗颗美丽的珍珠,特级教师薛法根十分精当、巧妙地“串珠成线”,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发。  【片段一】提炼主线,整体感知课文(《雾凇》)  师:课文中出现了水汽、雾气、霜花这几种事物。根据课前预习,你能说说“雾气”
期刊
走过百年办学历程的余江县第一小学秉持“追求教育解放、增值教育幸福”的教育理念,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创建“温馨的休闲小屋”、打造“追梦的精神家园”和拥有“闲适的日常生活”等举措强化师德建设、细化教育管理、深化教育科研、优化生活质量,促进教师在学习、实践、反思中全面提高专业水平,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学校教师们常常自诩是“自奋蹄”的学习人
期刊
教师是教育的脊梁,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到国家、社会,小至学校、家长,对教师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些,对教师都形成不小的压力。当然,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名师大家,但怎样扮演好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为师者的追求。本期我们聚焦这一话题,看了以下几位作者的文章,您认为,怎样才能扮演好教师的角色呢?  该出手时要“露一手”  乐军  为人师者,大概总希望能给所教学生留下一个无所不知、无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