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教书育人,德育为本。职业教育也是如此。从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看,我们要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多出人才”,不但体现在学生牢固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顶岗工作的需要,还应该体现在学生的思想素质上。因此,办好职教,必须结合教学抓好德育教育。绝不能因为课时紧专业训练任务重而忽视、削弱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专业特点,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学
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围绕着学校的培养目标进行。一所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学校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做为中专性质的职业学校,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达到高中文化水平,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身体健康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他们毕业后,将直接参加祖国祖国现代化建设,因此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较高的法则观念,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加强德育教育。
从学生所处的环境看,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应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路子,形成合力,建立德育影响一体化的机制。必须看到,学生是社会一员,对学生产生德育影响的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结构。作为整体系统结构的每一个子系统,每一个组成因素,包括学校德育影响,社会德育影响,家庭德育影响等。德育影响的总效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整个系统结构的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要加强德育教育,就必须在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上做文章,确立学校教育为主渠道,社会教育为依托,家庭教育为基础,其他课外活动为载体的教育工作新格局。
搞好“三结合”的德育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发挥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学生接受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学校教育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它包括课堂系统理论知识教育,课下校规、校纪、校训、校歌对学生的约束性、激励性教育,还包括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和各方面能力的熏陶和培养,这三个方面在德育中协调一致才能使德育事业事半功倍。
首先是在学校教学中注意德育渗透。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德育渗透,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搞好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要加强德育渗透的自觉性,自觉地认识教书与育人地辩证关系,把学科中渗透德育当成教学过程应承担的任务。掌握教学渗透德育的原则,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处理好智育和德育的关系、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质量观。掌握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规律一句不同学科的性质、任务、目的、内容,有机地进行渗透。同时还应联系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思想实际,深入研究教法、发挥教法的德育职能,使学生对所渗透的德育内容感兴趣,喜欢并愿意接受。做为学校还必须加强检查,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效果,真正把德育教育摆在应有的位置。
其次,在班集体建设中注意德育渗透。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基地。班主任为人师表的示范性,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重视班主任建设和班干部培训,抓好学生班集体建设。抓好班集体建设,要从坚定学生学生社会主义信仰入手,加强对马列主义的灌输和“两史一情”的教育,使学生逐步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要加强榜样教育,教育学生向英雄模范学习,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先进思想实质。注意引导学生学雷锋,从“怎样做人”学起,使学生一言一行闪现共产主义火花,并通过检查、评比,使学生自觉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优化自身素质,启发他们做好人好事,自觉地为人民服务。
再次,在校园文化中注意德育渗透。社会主义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它对培养学生各项岗位能力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学校应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除此,学校还应对校园环境、校园布置、教学楼、教室的布置有统一的要求,并通过墙报、橱窗、广播、悬挂伟人画像、名言等多种形式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使他们领略艺术上的享受,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第二,社会教育具有充分的德育资源,要发挥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作用。
社会是学生获得大量信息的来源地,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影响力更大。为使教育影响的到最佳效应。学校应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加入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四化”;阵地网络化。做到学工、学农、社会调查多种形式相配合,建设好校外实习基地;内容系统化。根据实践内容,挖掘德育教育的资源,制定教育方案;活动多样化。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访问考查,现场参观,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等活动;管理制度化,为搞好社会实践,学校要制定各种规则,确定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定性、定量考核,并组织论文答辩。
第三,家庭的德育教育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要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
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的举止,生活作风、思想观念、道德意识都在家庭环境中得到如实体现,对孩子有巨大感染力。为克服家庭教育的盲目性,学校可以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家长联系手册,定期不定期的举办《教育学》、《心理学》讲座,向家长宣传《德育大纲》,使学校与家庭要求相一致,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在职业学校进行德育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这样才能体现出德育的整体功能和效应,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加速德育工作科学化的进程,使广大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家庭讲伦理道德,在社会讲社会公德,将来到工作岗位讲职业道德,真正成为让家长、学校放心,让工作单位满意的合格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学
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围绕着学校的培养目标进行。一所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学校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做为中专性质的职业学校,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达到高中文化水平,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身体健康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他们毕业后,将直接参加祖国祖国现代化建设,因此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较高的法则观念,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加强德育教育。
从学生所处的环境看,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应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路子,形成合力,建立德育影响一体化的机制。必须看到,学生是社会一员,对学生产生德育影响的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结构。作为整体系统结构的每一个子系统,每一个组成因素,包括学校德育影响,社会德育影响,家庭德育影响等。德育影响的总效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整个系统结构的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要加强德育教育,就必须在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上做文章,确立学校教育为主渠道,社会教育为依托,家庭教育为基础,其他课外活动为载体的教育工作新格局。
搞好“三结合”的德育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发挥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学生接受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学校教育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它包括课堂系统理论知识教育,课下校规、校纪、校训、校歌对学生的约束性、激励性教育,还包括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和各方面能力的熏陶和培养,这三个方面在德育中协调一致才能使德育事业事半功倍。
首先是在学校教学中注意德育渗透。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德育渗透,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搞好学科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要加强德育渗透的自觉性,自觉地认识教书与育人地辩证关系,把学科中渗透德育当成教学过程应承担的任务。掌握教学渗透德育的原则,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处理好智育和德育的关系、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质量观。掌握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规律一句不同学科的性质、任务、目的、内容,有机地进行渗透。同时还应联系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思想实际,深入研究教法、发挥教法的德育职能,使学生对所渗透的德育内容感兴趣,喜欢并愿意接受。做为学校还必须加强检查,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效果,真正把德育教育摆在应有的位置。
其次,在班集体建设中注意德育渗透。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基地。班主任为人师表的示范性,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重视班主任建设和班干部培训,抓好学生班集体建设。抓好班集体建设,要从坚定学生学生社会主义信仰入手,加强对马列主义的灌输和“两史一情”的教育,使学生逐步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要加强榜样教育,教育学生向英雄模范学习,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先进思想实质。注意引导学生学雷锋,从“怎样做人”学起,使学生一言一行闪现共产主义火花,并通过检查、评比,使学生自觉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优化自身素质,启发他们做好人好事,自觉地为人民服务。
再次,在校园文化中注意德育渗透。社会主义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它对培养学生各项岗位能力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学校应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除此,学校还应对校园环境、校园布置、教学楼、教室的布置有统一的要求,并通过墙报、橱窗、广播、悬挂伟人画像、名言等多种形式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使他们领略艺术上的享受,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第二,社会教育具有充分的德育资源,要发挥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作用。
社会是学生获得大量信息的来源地,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影响力更大。为使教育影响的到最佳效应。学校应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加入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四化”;阵地网络化。做到学工、学农、社会调查多种形式相配合,建设好校外实习基地;内容系统化。根据实践内容,挖掘德育教育的资源,制定教育方案;活动多样化。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访问考查,现场参观,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等活动;管理制度化,为搞好社会实践,学校要制定各种规则,确定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定性、定量考核,并组织论文答辩。
第三,家庭的德育教育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要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
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的举止,生活作风、思想观念、道德意识都在家庭环境中得到如实体现,对孩子有巨大感染力。为克服家庭教育的盲目性,学校可以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家长联系手册,定期不定期的举办《教育学》、《心理学》讲座,向家长宣传《德育大纲》,使学校与家庭要求相一致,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在职业学校进行德育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这样才能体现出德育的整体功能和效应,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加速德育工作科学化的进程,使广大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家庭讲伦理道德,在社会讲社会公德,将来到工作岗位讲职业道德,真正成为让家长、学校放心,让工作单位满意的合格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