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学生法治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教育教学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更是发挥德育学科育人功能、彰显魅力的“利器”,课堂教学效率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构建德育高效课堂迫在眉睫。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初中阶段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德育教育的好坏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提高初中德育的教育效果是每一个初中班主任老师都不能推卸的责任。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老师我们应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优化德育教学手段,提升德育教学效果。
对一个初中班主任来说,德育是一门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一门系统性的工作。初中生正处于其自我意识的觉醒阶段,也是其人生的叛逆期。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受其自身生理因素的影响,情绪不稳定,极易冲动,因此,初中生出现德育问题的几率是非常大的。与此同时,德育工作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在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会面临这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现状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等等,如果不能对这些矛盾进行梳理,就会引发一系列的教学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德育教育现状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提升初中德育教学效果呢?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具体的阐述。
1 趣味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作为教学活动的开端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德育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教学的目标和新课的主要内容来设计导入环节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来选择导入的方式,包括组织游戏、融入故事、直观展示、角色扮演等形式,实现导入的趣味化,以充分吸引学生分散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这时教师便可以抓住时机引入到新课的正式教学中。
例如,在教授《周末巧安排》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笔者为学生们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内容如下:在一次周末,小明早早便起床洗漱,虽然今天是周末,不用上课,但是小明不想把时间浪费掉,所以他约了好朋友一起去爬山。到了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小明和他的好朋友们一起回到了家,在路上,正好遇到了小辉,小辉抱怨着说:周末时间过得太快了。这个时候,小明和他的朋友们说道:如果你把周末的时间安排一下,制定出时间作息表,你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了?那么周末的时间该如何安排呢?随即,笔者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这样,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笔者通过趣味课堂导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转变个人身份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要想建立良好的德育关系首先就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们“亲其师”,就要转变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让自己从高高在上的教育者的神坛上走下来,变成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和指引者。这样,才能及时的了解学生们的生活情况,倾听学生们的内心疑惑,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将德育问题消灭于未然。
例如:我们班一直几个“大哥大”式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课上睡觉、课下活跃、欺负同学、顶撞老师,在班级管理期间,我经常会收到其他科任老师和同学们的“投诉”,开始的时候我也只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对其进行说服教育,但是这些孩子根本不听进去,依旧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试图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但是多次联络都没有回应。后来,我通过家长委员会辗转了解到了这些孩子们的家庭情况。原来这几个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极少回家,对孩子疏于管理,这几个孩子从小就混在一起,还有个“四小魔王”的绰号。于是,我及时转变工作方法,一方面和各科老师商议不再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另一方面我特意抱着篮球去他们经常训练的场地,以打球的方式与他们建立关系,并将四个人推荐到了校篮球队。此后,四人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上课纪律也好了很多。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走入学生的世界,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关心和呵护,从而萌生出积极学习观念,改正自身的问题,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3 教师引导是孩子思想形成的必要条件
网络的普及,让农村小学生也有机会了解外面的世界。智能手机的人手一部,让现在的小学生智能手机操作水平比大人还厉害。小学生和网络的零距离,让小学生过早的接触外面的世界。社会新闻不再新,娱乐新闻不再远。诱惑也在家长防不胜防的地方侵害这学生,无法想象的伤害正通过网络接近小学生。小学生由于网络过早的接触社会,对许多问题都有所了解。现在小学生知道的比二十年前多得多。二十年前的农村小学生可以说什么都不懂,不知道理想为何物?不明白为何学习,只知道学习才能离开农村。但现在在孩子家庭条件好了,没有那么强烈离开农村的想法了,只能通过老师的引导树立思想。
社會的进步没有相应基础设施相匹配,就会滋生新的致富方式。当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向城市,随之而来的教育问题就越发突出。孩子上学没人管,吃住及放学后到家长下班这段时间成了人们致富的新宠儿。这给县里、镇里的班主任提供了一个发财致富的途径,班主任招住宿生,招写作业的学生,教师付出家长认可无可厚非。但就有那么一些教师,为了想全班都住宿,竟然课下讲课,让家长有苦说不出。而且老师家住宿的学生吃的还不好,让学生在这样不健康的环境里学习的孩子,对老师能有好印象吗?对孩子判断对错,对孩子的世界观都有影响。
4 发挥环境熏陶
“入芝兰之室,久之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之不闻其嗅。”环境对人的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能够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轻抚初中生心灵,让美好的品德犹如春草出生那样在初中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彰显其蓬勃而又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要想提高初中德育教学效果,我们不妨以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的方式,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班级德育管理过程中,我就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作用,采取各种德育措施,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在班级布置方面:我精心选取了德育小故事,并将他们以教室张贴画、黑板报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趣味性的德育小故事,传播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了学生们美好品德的培养。
在班级管理方面:我建立了德育评分制度,根据学生们的日常表现决定对学生们进行加分或者减分。在期末的时候,对德育得分总分最高的学生提出表扬,并予以相应的奖励。
在自我约束方面:我始终坚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从细节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们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在这样的班级管理模式之下,我为学生们营造了良好的德育环境,发挥了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让学生们在榜样的力量之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了班级德育教学目标,提升了中学德育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中学德育工作是中学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中学德育教学质量既是强化班级管理,为学生们的营造良好的知识学习环境的需要,也是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中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教学的价值追求和重要目标。但是当前仍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效率低、效果差。因此,小学德育教师应该贯彻落实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通过观念的转变、方法的创新和模式的变革来着力构建高效的德育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5 班级风气是学生思想形成的土壤
班级风气是一个孩子习惯养成的沃土,积极向上的班级里同学行为大多乐观,极少数不乐观的学生也比较容易矫正。环境是习惯养成的外部条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思想养成过程中只是一个促进因素。老师在营造良好环境中起关键作用,作为德育的实施者,小学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思想正则行为顺,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强调的是基础的重要性。所以,小学阶段的德育尤为重要。
每个人的成长或多或少都会受他人的影响,特别是儿童时期的影响,很多时候会左右一个人的抉择,会影响他对社会、人生的认知。孩子的世界是比较单纯的,对错好坏没有大人那么多的顾虑,如果家庭和学校给他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他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时,就会有更多的奉献精神。但是如果家庭成员整天就是斤斤计较,天天算计如何占便宜,若学校又没有注重学生德育,那孩子性格中自私的成分就会相当高,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幸福感就会很低。这只说了不良思想中的一方面,若多数学生有不止一方面的问题,那后果不堪设想。
6 多媒体直观展示,加快学生理解速度
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很难对德育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和直观的认知,这便大大影響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抑制了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小学德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起具有直观性、即时性特征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德育相关知识以图片、动画、视频或者音频等形式,直观形象且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官刺激,帮助学生构建起对德育相关知识更加直观的认知,从而加快学生知识理解的速度,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提问是教师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方式,也是推动教学进程开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小学德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提问的作用,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特点来进行问题的精心设计,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层次性和探究性。同时,教师也要设计好问题提出的方式,从而确保问题能够成为课堂的驱动力,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驱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探究,最终推动德育教学进程的开展,保障高效课堂的构建。
7 强化自我管理
德育的最高要求是要做到“慎独”,所谓的“慎独”,就是要在独处的时候,依旧保持翩翩的君子风度、依旧保持着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那么在初中德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才能培养学生们的慎独意识呢?要培养学生们的慎独意识,首先就要增强学生们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意识,而要想增强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和约束意识,就要赋予学生们一定的使命,学会在班级管理中“放手”,落实学生们的班级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
例如:在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我就是以“全员班干部”的班级管理方式,强化学生们自我管理,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和慎独意识的。
首先,我将本班的班级职责进行细化处理。将教室内的花草、黑板、桌椅、地面卫生、门窗、讲桌等分给专人管理,并将这些管理的责任与学生们的期末成绩评定挂钩。在每周的周一,我都会从教务管理处的老师那里调取本周班级扣分记录表,并向扣分最多的板块负责人了解情况,然后,让全班学生一起分析该板块扣分的原因,共同商定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现班级共治的教学目的。与此同时,我还建立了班干部述评制度,每隔三个月,我都会召集主题班会,让班长、学委、体委等学生管理委员会核心成员进行述职,系统的总结自己在这一任的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就。然后由全体师生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对其是否继续任职进行投票,得票超过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则获得继续任职的资格。
在这一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以班级责任细化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来,培养了学生们班级责任意识,让学生们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动之下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了学生们的自我约束能力,提升了中学德育教学效果。
8 创设生活情境,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也是知识的最终归宿,只有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构建高效的德育课堂。因此,小学德育教师要将生活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以此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能够产生对德育知识更加深刻地认知,明白德育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运用的能力,为德育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构建高效的小学德育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小学德育教师必须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优化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快学生知识理解的速度,最终构建起小学德育的高效课堂,为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中国古语有云:“三岁看到老”,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未来从三岁小孩子的言谈举止就能预测到。纵观现在的小学教育,有理想的孩子要比没有理想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更能做到游刃有余。性格积极向上的比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在社会上受重视得多,更有存在感,生活要幸福得多。
9 家庭熏陶是孩子养成的基础
家庭学习气氛浓,孩子也会慢慢爱上学习的。一天二十四小时,学生8小时在学校,其余时间都在家。学生在家接触什么不可控,农村孩子更是脱缰野马。大多数家长只是问问:“作业写完了吗?”,大多数孩子都不爱学习,更不爱写作业。所以他们会回答写完了,具体写没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农村家长大多数人没有时间陪着孩子写作业及游戏,若开始学生不写作业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共同重视,学生回家第一时间写作业的思想就能逐渐形成。若家长对孩子写不写作业这件事不在意,老师发现时进行教育,会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由于老师的批评之后好好写作业,进而养成回家第一时间写作业的思想。其余不写作业的学生可能因为家长的纵容,可能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或其他什么原因,继续不写作业,久而久之不爱学习的思想就养成了。越不写作业就越不想学习,久而久之一个不爱学习的差生就诞生了,家长认为老师教的不好,老师觉得家长不在乎学生学习,长此以往,中国的基础教育能得到提升吗?特别的农村的基础教育,就毁在了那些口头重视孩子教育,但从来不行动的家长手里。
10 德育教育是学习知识的基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更多的来关心学生的德育教育,更多的关心学生性格养成。我们教师是园丁,而园丁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浇水施肥,而是修剪枝叶。剔除学生成长中的思想问题,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关于德育教育,很多人认为小学生不懂得什么理想?没有必要在小学阶段和他们說,但是现在网络比较发达,学生很多认知都是从网络上熟悉的。小学生现在还不能分辨什么是非,不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这个时候才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耐心指导,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教师平时都在教授学生以知识,都在小心翼翼地工作,社会大环境早就没有了教师任意挥洒一腔豪情的地方。教师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做教育,很多时候教师都无能为力。这种无能为力是教育的无奈,教师的尴尬。这时,家长就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孩子的习惯大多数都是在家形成的。也许是家长粗心大意,也许是家长把孩子的行为当做乐事,不以为然。孩子的坏习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养成的,一些是非观念也在悄悄地形成,思想的雏形就是这样一天天的成长的。而家长却想当然的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应该对学生行为负责。
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师应该做个翻译家。很多人难免心中有疑问,为何是翻译家?如何做呢?所谓翻译家,就是教师应该把浅显的思想道理和知识,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说出来让道理更具有人的亲近感。让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这样学生学习就不用死记硬背,或是费劲背下来后也不会变通,不会举一反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德育教育应该从小学抓起,应该把性格养成教育当成比知识更重要的课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张冲.正心立德劳动树人:破解立德树人难题[J].中国特殊教育,2016(06).
[2]赵敬梅.放开眼量,立德树人——谈学校德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
[3]梁宇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75-76.
[4]徐华.多策并举打造高效课堂[J].名师在线,2018(14):14-15.
[5]张红.探究中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74.
[6]陈武耕,张多来.新时代中学教师“以德育德”小议[J].文教资料,2018(26):161-163.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初中阶段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德育教育的好坏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提高初中德育的教育效果是每一个初中班主任老师都不能推卸的责任。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老师我们应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优化德育教学手段,提升德育教学效果。
对一个初中班主任来说,德育是一门基础性的工作,也是一门系统性的工作。初中生正处于其自我意识的觉醒阶段,也是其人生的叛逆期。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受其自身生理因素的影响,情绪不稳定,极易冲动,因此,初中生出现德育问题的几率是非常大的。与此同时,德育工作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在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会面临这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现状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等等,如果不能对这些矛盾进行梳理,就会引发一系列的教学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德育教育现状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提升初中德育教学效果呢?下面我将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具体的阐述。
1 趣味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作为教学活动的开端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德育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教学的目标和新课的主要内容来设计导入环节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来选择导入的方式,包括组织游戏、融入故事、直观展示、角色扮演等形式,实现导入的趣味化,以充分吸引学生分散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这时教师便可以抓住时机引入到新课的正式教学中。
例如,在教授《周末巧安排》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笔者为学生们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内容如下:在一次周末,小明早早便起床洗漱,虽然今天是周末,不用上课,但是小明不想把时间浪费掉,所以他约了好朋友一起去爬山。到了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小明和他的好朋友们一起回到了家,在路上,正好遇到了小辉,小辉抱怨着说:周末时间过得太快了。这个时候,小明和他的朋友们说道:如果你把周末的时间安排一下,制定出时间作息表,你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了?那么周末的时间该如何安排呢?随即,笔者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这样,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笔者通过趣味课堂导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转变个人身份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要想建立良好的德育关系首先就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们“亲其师”,就要转变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让自己从高高在上的教育者的神坛上走下来,变成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和指引者。这样,才能及时的了解学生们的生活情况,倾听学生们的内心疑惑,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将德育问题消灭于未然。
例如:我们班一直几个“大哥大”式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课上睡觉、课下活跃、欺负同学、顶撞老师,在班级管理期间,我经常会收到其他科任老师和同学们的“投诉”,开始的时候我也只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对其进行说服教育,但是这些孩子根本不听进去,依旧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试图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但是多次联络都没有回应。后来,我通过家长委员会辗转了解到了这些孩子们的家庭情况。原来这几个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极少回家,对孩子疏于管理,这几个孩子从小就混在一起,还有个“四小魔王”的绰号。于是,我及时转变工作方法,一方面和各科老师商议不再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另一方面我特意抱着篮球去他们经常训练的场地,以打球的方式与他们建立关系,并将四个人推荐到了校篮球队。此后,四人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上课纪律也好了很多。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走入学生的世界,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关心和呵护,从而萌生出积极学习观念,改正自身的问题,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3 教师引导是孩子思想形成的必要条件
网络的普及,让农村小学生也有机会了解外面的世界。智能手机的人手一部,让现在的小学生智能手机操作水平比大人还厉害。小学生和网络的零距离,让小学生过早的接触外面的世界。社会新闻不再新,娱乐新闻不再远。诱惑也在家长防不胜防的地方侵害这学生,无法想象的伤害正通过网络接近小学生。小学生由于网络过早的接触社会,对许多问题都有所了解。现在小学生知道的比二十年前多得多。二十年前的农村小学生可以说什么都不懂,不知道理想为何物?不明白为何学习,只知道学习才能离开农村。但现在在孩子家庭条件好了,没有那么强烈离开农村的想法了,只能通过老师的引导树立思想。
社會的进步没有相应基础设施相匹配,就会滋生新的致富方式。当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向城市,随之而来的教育问题就越发突出。孩子上学没人管,吃住及放学后到家长下班这段时间成了人们致富的新宠儿。这给县里、镇里的班主任提供了一个发财致富的途径,班主任招住宿生,招写作业的学生,教师付出家长认可无可厚非。但就有那么一些教师,为了想全班都住宿,竟然课下讲课,让家长有苦说不出。而且老师家住宿的学生吃的还不好,让学生在这样不健康的环境里学习的孩子,对老师能有好印象吗?对孩子判断对错,对孩子的世界观都有影响。
4 发挥环境熏陶
“入芝兰之室,久之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之不闻其嗅。”环境对人的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能够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轻抚初中生心灵,让美好的品德犹如春草出生那样在初中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彰显其蓬勃而又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要想提高初中德育教学效果,我们不妨以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的方式,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班级德育管理过程中,我就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作用,采取各种德育措施,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在班级布置方面:我精心选取了德育小故事,并将他们以教室张贴画、黑板报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趣味性的德育小故事,传播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了学生们美好品德的培养。
在班级管理方面:我建立了德育评分制度,根据学生们的日常表现决定对学生们进行加分或者减分。在期末的时候,对德育得分总分最高的学生提出表扬,并予以相应的奖励。
在自我约束方面:我始终坚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从细节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们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在这样的班级管理模式之下,我为学生们营造了良好的德育环境,发挥了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让学生们在榜样的力量之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了班级德育教学目标,提升了中学德育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中学德育工作是中学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中学德育教学质量既是强化班级管理,为学生们的营造良好的知识学习环境的需要,也是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中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教学的价值追求和重要目标。但是当前仍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效率低、效果差。因此,小学德育教师应该贯彻落实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通过观念的转变、方法的创新和模式的变革来着力构建高效的德育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5 班级风气是学生思想形成的土壤
班级风气是一个孩子习惯养成的沃土,积极向上的班级里同学行为大多乐观,极少数不乐观的学生也比较容易矫正。环境是习惯养成的外部条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思想养成过程中只是一个促进因素。老师在营造良好环境中起关键作用,作为德育的实施者,小学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思想正则行为顺,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强调的是基础的重要性。所以,小学阶段的德育尤为重要。
每个人的成长或多或少都会受他人的影响,特别是儿童时期的影响,很多时候会左右一个人的抉择,会影响他对社会、人生的认知。孩子的世界是比较单纯的,对错好坏没有大人那么多的顾虑,如果家庭和学校给他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他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时,就会有更多的奉献精神。但是如果家庭成员整天就是斤斤计较,天天算计如何占便宜,若学校又没有注重学生德育,那孩子性格中自私的成分就会相当高,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幸福感就会很低。这只说了不良思想中的一方面,若多数学生有不止一方面的问题,那后果不堪设想。
6 多媒体直观展示,加快学生理解速度
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很难对德育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和直观的认知,这便大大影響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抑制了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小学德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起具有直观性、即时性特征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德育相关知识以图片、动画、视频或者音频等形式,直观形象且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官刺激,帮助学生构建起对德育相关知识更加直观的认知,从而加快学生知识理解的速度,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
提问是教师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方式,也是推动教学进程开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小学德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提问的作用,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特点来进行问题的精心设计,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层次性和探究性。同时,教师也要设计好问题提出的方式,从而确保问题能够成为课堂的驱动力,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驱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探究,最终推动德育教学进程的开展,保障高效课堂的构建。
7 强化自我管理
德育的最高要求是要做到“慎独”,所谓的“慎独”,就是要在独处的时候,依旧保持翩翩的君子风度、依旧保持着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那么在初中德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才能培养学生们的慎独意识呢?要培养学生们的慎独意识,首先就要增强学生们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意识,而要想增强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和约束意识,就要赋予学生们一定的使命,学会在班级管理中“放手”,落实学生们的班级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
例如:在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我就是以“全员班干部”的班级管理方式,强化学生们自我管理,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和慎独意识的。
首先,我将本班的班级职责进行细化处理。将教室内的花草、黑板、桌椅、地面卫生、门窗、讲桌等分给专人管理,并将这些管理的责任与学生们的期末成绩评定挂钩。在每周的周一,我都会从教务管理处的老师那里调取本周班级扣分记录表,并向扣分最多的板块负责人了解情况,然后,让全班学生一起分析该板块扣分的原因,共同商定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现班级共治的教学目的。与此同时,我还建立了班干部述评制度,每隔三个月,我都会召集主题班会,让班长、学委、体委等学生管理委员会核心成员进行述职,系统的总结自己在这一任的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就。然后由全体师生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对其是否继续任职进行投票,得票超过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则获得继续任职的资格。
在这一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以班级责任细化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来,培养了学生们班级责任意识,让学生们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动之下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了学生们的自我约束能力,提升了中学德育教学效果。
8 创设生活情境,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也是知识的最终归宿,只有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构建高效的德育课堂。因此,小学德育教师要将生活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以此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能够产生对德育知识更加深刻地认知,明白德育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运用的能力,为德育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构建高效的小学德育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小学德育教师必须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优化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快学生知识理解的速度,最终构建起小学德育的高效课堂,为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中国古语有云:“三岁看到老”,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未来从三岁小孩子的言谈举止就能预测到。纵观现在的小学教育,有理想的孩子要比没有理想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更能做到游刃有余。性格积极向上的比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在社会上受重视得多,更有存在感,生活要幸福得多。
9 家庭熏陶是孩子养成的基础
家庭学习气氛浓,孩子也会慢慢爱上学习的。一天二十四小时,学生8小时在学校,其余时间都在家。学生在家接触什么不可控,农村孩子更是脱缰野马。大多数家长只是问问:“作业写完了吗?”,大多数孩子都不爱学习,更不爱写作业。所以他们会回答写完了,具体写没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农村家长大多数人没有时间陪着孩子写作业及游戏,若开始学生不写作业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共同重视,学生回家第一时间写作业的思想就能逐渐形成。若家长对孩子写不写作业这件事不在意,老师发现时进行教育,会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由于老师的批评之后好好写作业,进而养成回家第一时间写作业的思想。其余不写作业的学生可能因为家长的纵容,可能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或其他什么原因,继续不写作业,久而久之不爱学习的思想就养成了。越不写作业就越不想学习,久而久之一个不爱学习的差生就诞生了,家长认为老师教的不好,老师觉得家长不在乎学生学习,长此以往,中国的基础教育能得到提升吗?特别的农村的基础教育,就毁在了那些口头重视孩子教育,但从来不行动的家长手里。
10 德育教育是学习知识的基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更多的来关心学生的德育教育,更多的关心学生性格养成。我们教师是园丁,而园丁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浇水施肥,而是修剪枝叶。剔除学生成长中的思想问题,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关于德育教育,很多人认为小学生不懂得什么理想?没有必要在小学阶段和他们說,但是现在网络比较发达,学生很多认知都是从网络上熟悉的。小学生现在还不能分辨什么是非,不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这个时候才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耐心指导,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教师平时都在教授学生以知识,都在小心翼翼地工作,社会大环境早就没有了教师任意挥洒一腔豪情的地方。教师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做教育,很多时候教师都无能为力。这种无能为力是教育的无奈,教师的尴尬。这时,家长就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孩子的习惯大多数都是在家形成的。也许是家长粗心大意,也许是家长把孩子的行为当做乐事,不以为然。孩子的坏习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养成的,一些是非观念也在悄悄地形成,思想的雏形就是这样一天天的成长的。而家长却想当然的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应该对学生行为负责。
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师应该做个翻译家。很多人难免心中有疑问,为何是翻译家?如何做呢?所谓翻译家,就是教师应该把浅显的思想道理和知识,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说出来让道理更具有人的亲近感。让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这样学生学习就不用死记硬背,或是费劲背下来后也不会变通,不会举一反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德育教育应该从小学抓起,应该把性格养成教育当成比知识更重要的课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张冲.正心立德劳动树人:破解立德树人难题[J].中国特殊教育,2016(06).
[2]赵敬梅.放开眼量,立德树人——谈学校德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
[3]梁宇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75-76.
[4]徐华.多策并举打造高效课堂[J].名师在线,2018(14):14-15.
[5]张红.探究中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74.
[6]陈武耕,张多来.新时代中学教师“以德育德”小议[J].文教资料,2018(26):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