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说题意,说数量关系,说思考方法,说操作过程,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学生善说、乐说,努力把数学中的感性知识转化为理性知识,通过“说”的过程使思维过程明确化、深刻化,从而强化其认识过程,来培养思维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思维训练;说话
【中图分类号】G623.5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说必有思,会说必会思,要说必先思”。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说题意,说数量关系,说思考方法,说操作过程,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学生善说、乐说,来培养思维能力。
一、说思路,思维有形
应用题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寻找合理的解题途径。学生说思路的过程就是进一步强化数量关系。分析解题途径的过程,也是深化思维的过程。故应用题教学重点也就是落在训练说“思路”上来。如教学“学校合唱队有男生2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倍,合唱队一共有多少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说出这道题思路: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必须先求出女生有多少人,即25×2=50(人),再求一共有多少人,即25+50=75(人)。
在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把审题,分析数量关系,设计解题思路的情况及算式叙述出来,有利于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补充条件的训练。如,草地上有27只灰兔,9只白兔,---?要求学生根据条件补充问题。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问题:①灰兔和白兔一共多少只?②灰兔比白兔多几只?白兔比灰兔少几只?③灰兔是白兔的几倍,等等;可见,说思路的训练扩展了学生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
二、说方法,思维有路
思维方法有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在思维活动中,这些思维方法经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时,可以借助于直观形象手段,诱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有条有理地归纳出计算法则。⑴分一分:把46根小棒(4捆+6根)平均分成2份,怎么分?结果怎样?①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几根?(3根)②把4捆小棒(每捆10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捆?(2捆)就是几十根?(20根)③上面两部分小棒合起来共是多少根?(23根)⑵引一引:刚才我们是怎样分46根小棒的?会列算式吗?这是一道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用竖式又该怎样算呢?⑶算一算:谁能根据分小棒的过程说出46÷2的计算方法?⑷说一说:商十位上的“2”是怎么得来的?这个“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个位上为什么是“3”?谁能完整地说出计算方法?⑸试一试:把46÷2依次改为42÷2、68÷2、36÷3、88÷4等,让学生随着题目的变化进行完整的试算练习。⑹想一想:①上面几道题我们都是怎么算的?②一位数除两位数,先除___位上的数,商就写在___,再除___、商___。通过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教给他们正确的思维方法,逐步引导他们从一些具体的数学事实,数学现象中把握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总结出数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从而使其认知水平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循序渐进地获得数学理论知识。
三、说算理,思维有据
思维具有逻辑性,因此表达要有条理、有根有据、前后连贯、符合逻辑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条理。如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时,要求学生说出8+5的算理,同学们是这样思考的:因为8和2凑成10,所以把5分成2和3,8和2凑成10,10+3=13,所以8+5=13。通过说算理,使学生条理清晰,思维深刻,计算准确。
算理的抽象性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要尽可能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明确算理。再如,在教学24×13时,先出示一幅挂图,每盒有24支彩色笔,共有13盒。然后问学生: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共有多少支彩色笔吗?学生观察直观图,通过积极思考想出了数数,分盒计算多种方法,其中一种就是:先算3盒有72支,再算10盒有240支。把两者相加得312支。算式是24×3+24×10=312(支)。在肯定学生想法的同时,让他们观察乘法竖式:用3乘24就是先算3盒的支数,再用十位上1即10去乘24,得240,就是10盒的支数,然后把两者相加。这两种计算方法的算理是一致的。通过挂图的辅助,不仅得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而且使学生由具体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有话可“说”
创设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以较快的速度、较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来。在课堂上,教师应创设出一种欢快、愉悦的情境,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想“说”、敢“说”。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中,教师从课前谈话“你喜欢什么玩具呢?”就蕴含了针对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境,从而引出“小汽车30元一辆,玩具熊26元一只,布娃娃12元一个。小明只带8元钱,请你帮小明想想再添多少元才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举起来,抢着要说自己的想法,同时说出了算式:12-826-830-8。接着积极探究算法。这样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使学生有问题可想,有话可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智慧潜力,培养了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说”的训练,精心设计数学语言的阶梯,引导学生将“日常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再将“数学语言”抽象出“数学式子”,努力把数学中的感性知识转化为理性知识,通过“说”的过程使思维过程明确化、深刻化,从而强化其认识过程,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思维训练;说话
【中图分类号】G623.5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说必有思,会说必会思,要说必先思”。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说题意,说数量关系,说思考方法,说操作过程,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学生善说、乐说,来培养思维能力。
一、说思路,思维有形
应用题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寻找合理的解题途径。学生说思路的过程就是进一步强化数量关系。分析解题途径的过程,也是深化思维的过程。故应用题教学重点也就是落在训练说“思路”上来。如教学“学校合唱队有男生2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倍,合唱队一共有多少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说出这道题思路: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必须先求出女生有多少人,即25×2=50(人),再求一共有多少人,即25+50=75(人)。
在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把审题,分析数量关系,设计解题思路的情况及算式叙述出来,有利于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补充条件的训练。如,草地上有27只灰兔,9只白兔,---?要求学生根据条件补充问题。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问题:①灰兔和白兔一共多少只?②灰兔比白兔多几只?白兔比灰兔少几只?③灰兔是白兔的几倍,等等;可见,说思路的训练扩展了学生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
二、说方法,思维有路
思维方法有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在思维活动中,这些思维方法经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时,可以借助于直观形象手段,诱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有条有理地归纳出计算法则。⑴分一分:把46根小棒(4捆+6根)平均分成2份,怎么分?结果怎样?①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几根?(3根)②把4捆小棒(每捆10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捆?(2捆)就是几十根?(20根)③上面两部分小棒合起来共是多少根?(23根)⑵引一引:刚才我们是怎样分46根小棒的?会列算式吗?这是一道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用竖式又该怎样算呢?⑶算一算:谁能根据分小棒的过程说出46÷2的计算方法?⑷说一说:商十位上的“2”是怎么得来的?这个“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个位上为什么是“3”?谁能完整地说出计算方法?⑸试一试:把46÷2依次改为42÷2、68÷2、36÷3、88÷4等,让学生随着题目的变化进行完整的试算练习。⑹想一想:①上面几道题我们都是怎么算的?②一位数除两位数,先除___位上的数,商就写在___,再除___、商___。通过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教给他们正确的思维方法,逐步引导他们从一些具体的数学事实,数学现象中把握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总结出数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从而使其认知水平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循序渐进地获得数学理论知识。
三、说算理,思维有据
思维具有逻辑性,因此表达要有条理、有根有据、前后连贯、符合逻辑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条理。如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时,要求学生说出8+5的算理,同学们是这样思考的:因为8和2凑成10,所以把5分成2和3,8和2凑成10,10+3=13,所以8+5=13。通过说算理,使学生条理清晰,思维深刻,计算准确。
算理的抽象性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要尽可能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明确算理。再如,在教学24×13时,先出示一幅挂图,每盒有24支彩色笔,共有13盒。然后问学生: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共有多少支彩色笔吗?学生观察直观图,通过积极思考想出了数数,分盒计算多种方法,其中一种就是:先算3盒有72支,再算10盒有240支。把两者相加得312支。算式是24×3+24×10=312(支)。在肯定学生想法的同时,让他们观察乘法竖式:用3乘24就是先算3盒的支数,再用十位上1即10去乘24,得240,就是10盒的支数,然后把两者相加。这两种计算方法的算理是一致的。通过挂图的辅助,不仅得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而且使学生由具体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有话可“说”
创设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以较快的速度、较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来。在课堂上,教师应创设出一种欢快、愉悦的情境,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想“说”、敢“说”。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中,教师从课前谈话“你喜欢什么玩具呢?”就蕴含了针对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境,从而引出“小汽车30元一辆,玩具熊26元一只,布娃娃12元一个。小明只带8元钱,请你帮小明想想再添多少元才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举起来,抢着要说自己的想法,同时说出了算式:12-826-830-8。接着积极探究算法。这样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使学生有问题可想,有话可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智慧潜力,培养了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说”的训练,精心设计数学语言的阶梯,引导学生将“日常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再将“数学语言”抽象出“数学式子”,努力把数学中的感性知识转化为理性知识,通过“说”的过程使思维过程明确化、深刻化,从而强化其认识过程,发展思维,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