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流而下(短篇)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yufe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朝阳小区门口的煎饼摊已经在那里有些年头了。
   每天早晨,一波又一波穿着黑色外套和灯芯绒长裤的女人们,拎着碧绿的芹菜和掺着血丝的肉末走进小区,阳光打在她们蜡黄浮肿的脸上,腻在眼睛边上的眼屎发出透明的光。骑着电瓶车的年轻人睡眼惺忪地从她们身边经过,车把上挂着热腾腾的早点。小区的贵宾狗蹦蹦跳跳地散着步,偶尔踱到草地上,蹲下来又或是抬起一条腿留下一串标记。穿着棉质睡衣的主人无精打采地跟在它们身后,眼神涣散地盯着远方,偶尔张大嘴巴打个哈欠,浑浊的气味从嘴巴喷出,化成白雾消失在空中。
   一切都像是刚苏醒的样子,那对夫妻的煎饼摊却早已生气勃勃地在小区门口伫立着了。噼里啪啦的煎油声和各种食物混合的香味不断从红色的餐车上传出来,伴随着朝阳和余晖,被定格在每一个朝阳小区住户忙碌离开的早晨和疲惫归来的傍晚之中,和卖水果的老张、看大门的老马,还有开小超市的庆香阿婆一起,成了小区充满烟火气味的一道风景。
   摊煎饼的女人名叫高腊梅,长着一张和善的脸,白白胖胖、身材矮小,终年扎着个低马尾,围一条绛红色的围裙。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能看到她站在餐车后面手脚麻利地抹面团。和小区附近其他做生意的夫妻档不一样,高腊梅不爱说话,做什么都是无声的,只有手里的刀铲时不时地发出刮擦刮擦的响声。倒是她旁边同样矮胖的男人,和谁都像是老朋友,总能搭上几句话——和买菜经过的阿婆互相抱怨几句不断上涨的菜价;和胳肢窝下面夹着公文包的男人讨论绿得如同韭菜苗一样的股票;和骑着三轮车经过的小贩闲聊几句做生意的不易;就连那些赶着去上学的、还没餐车高的小朋友们,他也能聊得十分投机。
   “这个书包妈妈新给你买的吧?真漂亮!”男人笑眯眯的,嘴唇上的八字胡跟着一动一动,很是滑稽。高腊梅在一旁不声不响,默默把火腿肠压进饼里面,再撒上一把葱花。
  
   煎饼摊晚上是不营业的,每当夜幕降临,那辆红色的餐车就停在小区楼下的车库前面,车库里面住着摊煎饼的夫妻俩。晚上八点,夫妻两人吃过晚饭,就各自在小区里找寻属于自己的娱乐活动。男人喜欢扎进小区里的棋牌室打牌,他的牌瘾很大,有时候下午打得开心了,傍晚的煎饼摊上就只有高腊梅在了。黄昏的余晖下,女人矮胖的身影孤零零地伫立在红色餐车后面,一手摊饼、一手加料,碰上整钱需要找零的,就努努嘴巴示意顾客自己在零钱桶里拿。一晚上下来,那个桶里倒也能比刚来时多出很大一叠散碎零钱。每次收摊后,高腊梅都会再另做一张加了两个鸡蛋和火腿肠的超大煎饼,给在棋牌室的男人送过去。有时送完煎饼,她也会默默站在男人旁边看会儿牌,觉得没意思了,就走两步到庆香阿婆的小卖部,和一群小区里年纪差不多的女人坐着聊天。
   庆香阿婆的小卖部就开在小区另一幢楼的车库里。每天吃好晚饭,小区里的女人们就在那里准时集合,坐在门口的绿色大遮阳伞下面,嗑着瓜子,跷着二郎腿讲闲话。庆香阿婆的小卖部就像小区的情报站一样,谁家儿媳妇和婆婆又干仗啦,谁家老公出轨被抓到啦,谁家做生意赔了本、欠了一屁股债被债主找上门来啦……这些小区里的一手消息,统统都是从庆香阿婆的小卖部散播出去的。女人们每天在这里交换着各种情报,再回家讲给自己的男人听,日复一日,乐此不疲。
   和摊煎饼的时候一样,高腊梅很少讲话,也不发表什么意见。偶尔去棋牌室看牌,也是站在男人背后默默地看,男人一连输了好几把她也不着急,气定神闲地继续看,气得男人回家破口大骂:“你是呆子啊,对家手里还有那么多炸弹你一点提示都不给我,死人一样就看着?”她也不辩解,笑笑就过去了。
   就连坐在那一堆叽叽喳喳的侦察队中间,她也有本事保持缄默。有时候旁边的人实在忍不住了,和她搭话:“阿梅你说说看,这家人家的儿媳妇是不是太蛮不讲理了,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女人啊!”她也只是笑笑,说句:小年轻嘛,难免不懂事的。嘴巴便闭上了。剩下搭话的那个人,自讨没趣地扭过脸去,不再睬她。
   高腊梅就像一座沉默的雕像,经年累月地杵在朝阳小区的各个角落,久而久之人们也就习惯了。偶尔在小区碰到,有什么烦心事反而也愿意和她说说。反正她的嘴巴就像上了保险栓一样,怎么也撬不开的,什么秘密在她这里都安全得很。
  
   煎饼摊的女人不爱说话,煎饼摊的男人倒是像个机关枪,突突突突地什么话都往外说。两个人不是真夫妻这件事,就是从男人的嘴巴里说出去的。
   “我家那个,我以前在北京打工的时候认识的。她和她前头那个男人开了家小饭店,我每天都来她店里吃饭。我看她三天两头脸上有伤,熟了之后,有天实在忍不住就问了她,才知道她那个男人哦,真不是个东西,一喝酒就打老婆,她三天两天被打得鼻青脸肿,有时候还一瘸一拐的。
   “后来我实在看不过去了,就和她说,你跟我走,反正我这儿的活也要结束了,我带你去别的城市,一起做点小生意,搭伙过日子,总比在这里被打死强。”男人一边说,一边甩出了一副同花顺,见没人能接,高兴得小胡子一翘一翘。
   “说得好听,我看你就是看上人家老婆了,非要带人家走吧。”邻桌今天手气不好,吃了好几次瘪,这会儿正好逮着机会调侃他。
   “放你妈的屁,我虽然没什么钱,好歹是正儿八经和前头那个离了婚的吧。要不是看她可怜,干吗要別人家的老婆?”男人急得立刻反驳。
   “那你就不怕她男人找过来?”看牌的当中有个人忍不住问了一句。
   “怕什么!北京离这好几百公里呢。真要找到了,大不了把老婆还给他呗。”男人头也不抬地回答道,一副满不在乎的语气。
   众人发出一阵哄笑,男人也跟着笑了,洗牌的声音、搓麻将的声音一起哗啦作响。
  
   丈夫们从棋牌室回到家,把今天听到的爆炸新闻说给自己的老婆听。女人们听到这个惊天大八卦,第二天自然是要一起在庆香阿婆店门前的根据地互相分享的。    “这个高腊梅,看不出来哇。平时不说话,一脸的老实样,想不到胆子这么大的哦,还没离婚就跟着别的男人跑了。”
   “话也不是这么说的呀,她也可怜的,被老公这样打。要是换作我,我肯定也要跑的。”
   “也不知道她跟前头那个男人有小孩没有?”
   “四十好几的人了,怎么可能没小孩?”
   “那这样说,小孩子肯定是跟着爸爸了。”
   “我听我家那口子说,她前头男人还是个酒鬼,发起酒疯来吓死人哦。小孩跟着这样一个爸,真是作孽啊。”
   “就是讲呀。”
   ……
   侦察队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眼角瞥见主人公远远地走过来了,众人立刻面色如常,不动声色地打着招呼:“阿梅,夜饭吃好啦?今天怎么吃得这么早啊?侬坐呀。”大家七手八脚地抢着搬凳子,热络地招呼她坐下。
   高腊梅接过凳子,说了几句今天没什么生意、晚饭就吃得早之类的寒暄话,便同往常一样,准备安静地坐在一旁充当观众。众人照例聊些无关紧要的小区逸闻,抱怨几句自己的糟心事,话题便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她身上。
   “阿梅啊,听你家男人说,你跟他是后头认识的?”
   高腊梅显然没料到会问她这个,愣了几秒,轻声应了声,算是承认了。
   “那你前头老公打你,是真的假的啊?”得到了确切消息后,大家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坐在一旁的李婶凑近了她,附在她耳边神神秘秘地发问。
   “嗯,他喜欢喝酒。喝多了脾气不好。”高腊梅手指搅了搅衣角,显然有些局促不安。
   “吃饱老酒就要打人啦?真不是个东西。你也可怜的,忍了这么多年,好在现在熬出头了。”李婶情真意切地为她抱不平,亲昵地挽了挽她的手臂。周围人也纷纷发出理解的声音。
  
   女人和女人是最容易共情的,你无论和她们诉什么苦,她们都能适时地找到角度切入,加入到你的痛苦当中去,挽着你的手,陪你掉几滴眼泪,说着女人多么不容易之类的体己话,一来二去彼此就能敞开心扉了。
   此刻高腊梅坐在一群婆婆婶婶中间,听着她们你一句我一句义愤填膺的指责,不安早就减轻了许多,她甚至开始感动了,可能是太久没有和别人诉说了,承认这一切之后,竟然有些如释重负。
   “那你和他,有小孩哇?”气氛恰到好处,众人的疑问自然也就脱口而出。
   “有的,有一个儿子。今年都上高三了。”说到这里,高腊梅的神色黯淡了下去。
   “那怎么不带他一起走的啦?”
   “没办法,我也想的。但是我家男人死活不肯,他说他只能带我一个人走,他养不起两个人。”
   女人们齐刷刷地叹气。
   “我家儿子真的是懂事的,我前头那个男人每次打我的时候,他都站出来挡在我前面。我走的时候他才刚上高一,在寄宿学校,那天我还答应他礼拜天接他回来,给他做狮子头吃的。要不是我实在过不下去了,我也不会……”
   高腊梅说到这里说不下去了,低着头有些哽咽。
   “那你这两年有没有联系过他啊?”仿佛早有准备,纸巾适时地递了上来。
   “那肯定的呀,我每个礼拜都偷偷打电话给他的。一开始他都不接,后来干脆叫我别打过来了,说他不认我这个妈了。”啜泣声更大了。
   周围人又叹了口气,最终还是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来。女人们难得无声地坐在一起,时不时地传来高腊梅吸鼻涕的声音,伴随着一两声叹息。
   埋在躺椅里的王婶率先打破了沉默:“要我说啊,我们女人就是命苦。你看我,每天伺候着这么一大家子,到头来也落不着他们半句好话。能怎么办呢?过日子啊,能过一天是一天吧。”
   “说得就是呀。就说我家老头子,别的本事没有,挑起毛病来倒是一套一套的,菜烧得稍微咸了点就要对我甩脸子,我在这个家真是成天看他的脸色、受他的气。”李阿姨也忍不住埋怨道。
   周围传来阵阵附和声。都一样的,活着真真是一点意思都没有的,还是回去困觉吧,梦里什么烦心事都没有了。女人们这样说着,起身拍了拍裤子,拉上高腊梅,三三两两地一起结伴回家了。
   夜幕慢慢落下,树叶沙沙作响,路灯把她们相似的体态重重叠叠地映在了花岗岩石板路上。走着走着,她们很快又重新变得快乐了起来,叽叽喳喳地聊着天——明天买些什么菜好呢?听说鸡蛋和猪肉马上要涨价了,得抓紧囤一点儿;家里的老头子这会儿准斜躺在沙发上,开着电视呼呼大睡呢;孙子今天在幼儿园当众尿了一裤子,一到家就吵着不愿意再去上学了……夜里她们的笑声带着一种无所畏惧的张狂,刺破夜空,投射在云层上面,微风浮动,一切都甜蜜又幸福。
  二
   摊煎饼的女人的八卦就像一粒石子投进了湖里,泛起了好大一片涟漪。但是没过多久,湖面就恢复了平静,被小区里一波接一波新的八卦所取代。日子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高腊梅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的女人,大清早准时出现在小区门口,日复一日地摊着她的煎饼,闲暇时去棋牌室看男人打牌,偶尔坐在叽叽喳喳的侦察队中间听她们聊家常……只是小区的女人在聊到谁家儿子怎么不争气的时候,总会下意识停下来看看她,生怕她受到什么刺激似的。高腊梅自己倒是没什么大的反应,只是继续寡言少语地坐着,夜晚的灯光把她的影子幻化成了一座小山。
  
   转眼到了六月份,天气越来越热,早上吃煎饼的人也越来越少。高腊梅夫妻俩不知道从哪里进了一车西瓜,用硬纸板写着一块五毛钱一斤,就摆在煎饼车的旁边。西瓜又甜又脆,渐渐地吸引了很多回头客,每天买的人络绎不绝。
   男人在棋牌室泡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每天吃完午饭,嘴巴上的油还没抹干净,他就拿着一缸茶急匆匆地去报到了。于是高腊梅独自摊煎饼的身影就变成了独自坐在阴凉地方、守着一堆碧绿西瓜的身影,男人带着河南口音的“正宗冰糖麒麟王,不甜不要錢”的口号不停地从大喇叭里流淌出来,在静谧的午后像一群聒噪的知了。    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的。高腊梅喃喃自语着,陶醉地闭上了眼睛。
  
   转眼到了新年,小区里比往常热闹了许多。那些平常总被阿婆婶婶们挂在嘴边的儿子女儿,一波接一波提着大包小包拖家带口地赶回来看望父母。小区的女人们急匆匆地在小区忙进忙出,张罗着各色的吃食,牵着孙女孙子四处玩耍,脸上的笑容挡也挡不住。
   女人们沉浸在家庭团圆、阖家欢乐的氛围之中时,冷不丁就会想到一个人在出租屋冷冷清清的高腊梅。于是她们心照不宣地带上一两个菜,火急火燎地赶到那个寒气逼人的出租屋,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热切笑容,一个又一个,竞赛一般地,把各式碟子汤盆不由分说地放上油腻腻的餐桌。
   “腊梅啊,家里菜烧多了,给你带点,你一个人在家省得做饭了。”女人们说着类似的开场白,桌子上很快就摆满了。
   高腊梅刚从外面扫地回来,手上还拿着一个铁皮簸箕,她的颧骨被冻得通红,卡其色的工作服上满是污渍。此刻她倚在门框上,不好意思地看着周围叽叽喳喳的一群女人,倒显得像是个格格不入的客人。
   “你们真是太客气啦。不过我过两天就要走了,这么多菜吃不了浪费的,你们还是拿回去吧。谢谢你们,心意我领啦。”高腊梅打招呼道。
   众人有些诧异。
   高腊梅进门放下了簸箕,一边擦手一边喜气洋洋地对众人解釋:“嗐!我儿媳妇刚生了个大胖小子,我儿子都催了好多次了,要我去南京帮他们带孩子呢。对了,你们都帮我留意下啊,我这个餐车留着也浪费,看谁想要的,我就便宜卖了。”
   众人愣了下,隔了这么久,这还是第一次听高腊梅提起自己儿子呢。不过听高腊梅这么说,想必是母子关系修复如初了。到底是成了家懂事了,懂得谅解母亲了,大家纷纷感慨道,真心实意地为高腊梅感到高兴。
   一股满足感充斥着高腊梅的胸腔,仿佛下一刻就要溢出来了。以往总是听到小区里的其他女人谈论自己的儿子女儿,现在终于轮到她了。高腊梅挺直了身子,清了清喉咙里的痰,好像得了期盼已久的奖项,即将要发表获奖感言一般,开场白呼之欲出。
   “说起我儿子啊,可真是争气,在机关单位工作,穿制服的。他们领导可器重他了,还让他陪着一起出差呢。你看,还有合照呢。”高腊梅在自己裤子上擦了擦手,便掏出手机,挤进女人中间,给她们看自己从儿子朋友圈保存下来的照片。
   大家纷纷夸奖着,说着羡慕的话语。喜悦洋溢在高腊梅的脸上,她扬着头笑得一脸满足,眼神里闪烁着光芒。
  
   转眼春节过去了,儿女们纷纷退场,继续奔赴五湖四海,留下的人们继续以朝阳小区为圆心旋转着,日复一日过着相似的生活。
   高腊梅也和那群人一起,继续留在了朝阳小区。她脸上的皱纹因为风吹日晒而愈发明显了,好像在朝阳小区的日子每过几天,时间的刻刀就会在她脸上留下一道记号,沟壑一般地嵌在脸上。偶尔一两个熟人从她身边经过,停下来和她寒暄几句,关切地询问她准备什么时候出发时,高腊梅总是笑眯眯地解释道:“过段日子。儿子单位太忙了,没空来车站接我,怕我一个人走丢了,所以让我过段时间再去。”人们恍然大悟地“哦”一声,表示理解。
   久而久之,便不再有人问高腊梅什么时候离开了,倒是她每每在小区遇见认识的人时还会主动提起,满是肯定的神色,“我家儿子,说不准什么时候要来接我的。也许过段日子,又也许明天就来了。”
   “说不准的。”她又重复一句,自言自语一般。
   人们应付着点点头,便匆匆往家里走,只留下高腊梅一个人站在原地,眯着眼睛抬头望着天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责任编辑:李璐)
其他文献
1    预定花圈的人是金的朋友。金最后一次见他,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朋友仅凭声音就听出来是金,并且没有再次确认——或许他就是这种粗心大意的性格——直接说明了病人的情况。他既没有对金表示问候,也没有礼节性地寒暄。金听了好一会儿,才明白打来电话的是自己的老朋友,卧病在床的是二人关系亲近时经常拜访的老人。金诧异朋友如何打听到自己才接手不久的花店的电话号码,回想着弥留之际的老人的年纪——终究没能
期刊
昆璐不知道是什么把他们关进了同一个笼子。她把仓鼠取出,换上干净的砂草。仓鼠还活着,握在手里,宛如弋晓辰柔嫩的脸蛋。昆璐摩挲着仓鼠宛如苔藓般的皮毛,毛隙间闪过粉色的腿状蜷曲。她将仓鼠轻轻地塞回笼子,关上了副驾驶座的车门。换作以前,是弋晓辰坐在此处的。她坐在驾驶座静静地描眉,悬珠笔,横折钩,圆规一撇,双曲线上o点与p点的距离。她手一抖动,x轴上的抛物线滑落到了第四象限。弋晓辰摊开红润的手掌。她的掌纹成
期刊
第一封信  亲爱的秋:   你们要去优胜美地,我真羡慕呀。虽然我身在西藏,可是不能跟爱人同在,任什么景色都显得荒凉。不管是加州北部峻峭的海岸沿线,还是东边的优胜美地这样的山地国家公园,当时在饱览风光的时候,心中也带着些惆怅——如果能有心意相通的爱人一起在此,想必壮丽的更壮丽、恬静的更恬静吧。咱们恋爱之后,还一直私心惦念着能和你一起再次经历这些地方呢。好吧,优胜美地又只能遥遥地想象着你去的场景了。
期刊
文本:故事一则    夜是黑的。风吹树叶沙沙作响。   倏忽间,云层遮挡住了天空一轮弯月,月光在云朵间忽隐忽现。   树下立着一人,俊眉朗目,气宇不凡,下颌几缕银髯随风飘摆,一看便知是位睿智博学之士。   熟悉他的朋友,都管他叫元常。元常立于树下良久,忽然抬头看了一眼云中月华,仿佛要做出重大行动之前,都要对天象有所了解一般,然后他凝视远方的夜色,举起右手,打了个手势,身后立刻出现四五位短
期刊
一   几天前预报的台风又扑了空,在日本海打了个弯就消失无踪。今年入夏晚,隔三岔五的雨水让人时节错乱,落叶纷飞,恍惚有入秋的错觉。大暑之前几天,天空每天阴沉沉的,空气像要闷出水来,而后,真正的夏天就猝然而至,气温每日直线上升,直蹿三十七八度。八点出门上班,已经是明晃晃热辣辣地睁不开眼,之前潮湿的黄梅天已是一去不返的好天氣了。   今年的天气很像三年前。先冷了很久,而后黄梅天倏忽而过,气温突然就
期刊
第一封信  亲爱的秋:   你相信吗?我终于又当相声演员了。哈哈哈!没想到在三亚还能说上相声。之前跟你说过,是二狗喊我到这小渔村来玩,但是说相声的事儿我先没跟你说。怕说不好,但又想说好。   二狗喊我来,是觉得我可以一边玩,一边干点儿拍照的活儿。二狗极力推荐的渔村距离一个著名的海湾景区很近,藏在景区边儿上一个小小的浅浅的海湾旁。这小湾不仅水清沙白、两岬礁石耸峙,风景绝佳,而且难得的是地势和水势
期刊
宁静   寒夜绽放,似甜美葬礼。   自然死了,人活了下来,   新法则已诞生。   细雨中,无名的你不知与谁搏斗着,   感到这远不止是苦果,   却是你唯一能得的宁静。  胜利   从青年起,他一直追求胜利,   想作为一个诗人,奥古斯都那样举起手。   此时,天快亮了,   一直坐着的他站起来,走到窗前,   又一次,想要奥古斯都那样举起手,   却感到身体在老去。 
期刊
根据德勒兹的说法,有一种文学叫“小文学”(Minor Literature)。有些文学天然高瞻远瞩、纵横捭阖,提供主流的总体性视野,其中也带着独断论甚至话语暴力。然而还有些文学,隐约对大文学形成冒犯、挑战与重组。它可能是一种地方性知识,一套在地的、差异的对世界与人的看法。大文学与小文学,就这样形成了冲突、矛盾,形成喧哗与复调。小文学并不必然“小”,它的意义可以很“大”。放置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大背
期刊
“进去看看,给爸爸买件衬衣。”   “不去不去,这里衣服太贵了。”   “爸爸经常出差,得穿得上档次一点……要想马儿跑得快,不给马儿吃草怎么行?”   “草要吃的,但不用吃太好。”   “你这个小东西啊!”   “呵呵呵……”   “哈哈哈……”   万华广场一楼某个男装品牌店门口,我们俩前拉后扯,嘻嘻哈哈,没大没小。   彼时,你和我一样高了,陪我逛街只是偶尔对我的“赏赐”,你不
期刊
小时候,走路上幼儿园,街边种着高大的木棉。摸不准哪一天,红透的花被风摇下来,就啪嗒砸中脑袋,超痛的。小说钻进脑中,大概也是这样的感觉。   那天晚上,我只是想去便利店买根珍奶雪糕,耳机里听着摇摆的闽南语歌曲《金包银》:“别人的性命,是镶金又包银,我的性命不值钱……”可这夏夜猛然落雨,树枝子乱晃,潮湿气味,正面袭来。   我突然看到脑海中漂浮着一个雨中老厝,浸透樟脑丸的气息。水滴闪光,在屋檐流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