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台湾念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是军人子弟,他的父亲退伍后务农为生,日子过得很贫苦,家里陈设极其简朴,却总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每次到他家吃饭,我都震慑于老伯伯一口洪亮的山东腔和他那威严的仪容。而他的孩子,我这位同学,尽管一身旧衣早就洗得发白,却永远穿戴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最近偶尔忆起童年往事,我才赫然想起,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清贫”。清贫,也就是贫而不贱,且有一股自重自尊的清气。这种人穷则穷矣,然尊严所在,绝不容人轻视贬抑半分,不食嗟来之食,不以媚色示人,任何人见他,都还得敬他三分。
前不久,我与陈丹青先生参加一场活动。活动快开始了,门外还站着一大堆人。陈丹青问场地经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后者说是为了安全,不能让人人入场。进得会堂,我们发现空间其实多得是,于是陈丹青出去交涉,要求放人进来,我则请前排观众一起挪椅子,好腾出位置让其他人有地方站。正当大家开始动手搬座椅之际,现场的保安突然用手按住站起来的观众,大喝:“干什么!统统不许动,回去!回去!”态度相当粗悍。场面开始变得有点混乱,管理人员闻声而至,动气的我告诉经理:“你的保安骂人呀!”于是管理人员对着一位保安随手一指:“你!撤!”这时,一位冷静的观众适时指出我的错误:“他并没有骂人。”没错,那位保安的确没开口骂人,他只不过是气势有点凶、语气有点暴罢了。说他骂人,只是我实在看不惯。然而,我又怎么会看不惯呢?全国各地,这类保安的粗野言行我早就碰到过不知多少回了。有人告诉我,城里这些保安多半是农村来的民工,他们只能依照上级指示维护“安全”,不敢自己做主变通。因为他们从来不被赋予这种权力,他们的工作就是听话。每次执行任务,他们的方法往往就是高声叱喝越出界限的人群,甚至动手拉扯不守规矩的家伙,他们不知道还有其它更加温和的表达方式,因为他们自己平常就是被人这样子对待的(我想起了那一声“你!撤!”)。
几天之后,我在一家餐馆吃饭,去洗手间的时候路过一间房门半开的包间,里头传来阵阵怒吼。房里一位喝红了脸的客人正在痛骂一个低着头的服务生:“我这身衣服你赔得起吗?你老板还得叫我大爷呢!你这XX混蛋!”我马上就想起那天那位尽忠职守的保安,不是因为他当时的态度很接近眼前这位“大爷”,而是他的样子很像这个吓得缩起了身子的服务员。
两年前,清华大学的孙立平教授写过一篇很好的文章,题目叫做《穷人的尊严与不羞辱》。他认为贫富差距的恶化,使得很多弱者根本连饭碗都很难保得住,更不用说要保住自己的尊严了。当今中国,不仅存在权力与财富的分野,更有尊严分配的区别;穷人与弱者的尊严,就和他们的财产一样稀缺。
因为《公共人的衰落》而渐为中国读者认识的社会思想家桑内特,还有另外一本广受好评的著作:《尊敬》。尽管他主要谈的是西方社会,但是我们读来却一点也不陌生,那种尊严丧尽的情况原来大家都有。只不过中国的问题或许还要更严重些,比较类似苏联当年的情况:“不相连与疏离标志了苏维埃帝国的日常生活……旁观成为一种生存之道。”每一个人都变成孤立的原子,传统的守望相助退化成冷漠相对,只剩下权力高低之间的从属关系还在发挥作用,究竟是不是人本身由内向外自然生发的尊严还很难说。
其实,真正的尊严与尊敬一定是双向的:“以敬待人不能单靠命令就会自动出现,它还是种互相承认。”用大白话讲,就是给面子。当那位“大爷”当众羞辱服务生的时候,他也许不知道这种粗暴本身就是很丢脸的行为。弱者饱遭欺凌,并不表示欺人的强者就因此得到尊严;恰恰相反,尊严与面子是人际的舞蹈,任何一个剥夺他人尊严的人,都不可能是个体面的君子。难怪这个社会不只难得再见“清贫”,而且连“富贵”也几近消亡。富贵也者,既富且貴。今日中国,有多少富人身上是带着贵气的呢?所以,我愿意为孙立平的观点添上一笔注脚:除了穷人与弱者,现在的富豪和强者其实也不见得很有尊严。
责任编辑 刘荣
前不久,我与陈丹青先生参加一场活动。活动快开始了,门外还站着一大堆人。陈丹青问场地经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后者说是为了安全,不能让人人入场。进得会堂,我们发现空间其实多得是,于是陈丹青出去交涉,要求放人进来,我则请前排观众一起挪椅子,好腾出位置让其他人有地方站。正当大家开始动手搬座椅之际,现场的保安突然用手按住站起来的观众,大喝:“干什么!统统不许动,回去!回去!”态度相当粗悍。场面开始变得有点混乱,管理人员闻声而至,动气的我告诉经理:“你的保安骂人呀!”于是管理人员对着一位保安随手一指:“你!撤!”这时,一位冷静的观众适时指出我的错误:“他并没有骂人。”没错,那位保安的确没开口骂人,他只不过是气势有点凶、语气有点暴罢了。说他骂人,只是我实在看不惯。然而,我又怎么会看不惯呢?全国各地,这类保安的粗野言行我早就碰到过不知多少回了。有人告诉我,城里这些保安多半是农村来的民工,他们只能依照上级指示维护“安全”,不敢自己做主变通。因为他们从来不被赋予这种权力,他们的工作就是听话。每次执行任务,他们的方法往往就是高声叱喝越出界限的人群,甚至动手拉扯不守规矩的家伙,他们不知道还有其它更加温和的表达方式,因为他们自己平常就是被人这样子对待的(我想起了那一声“你!撤!”)。
几天之后,我在一家餐馆吃饭,去洗手间的时候路过一间房门半开的包间,里头传来阵阵怒吼。房里一位喝红了脸的客人正在痛骂一个低着头的服务生:“我这身衣服你赔得起吗?你老板还得叫我大爷呢!你这XX混蛋!”我马上就想起那天那位尽忠职守的保安,不是因为他当时的态度很接近眼前这位“大爷”,而是他的样子很像这个吓得缩起了身子的服务员。
两年前,清华大学的孙立平教授写过一篇很好的文章,题目叫做《穷人的尊严与不羞辱》。他认为贫富差距的恶化,使得很多弱者根本连饭碗都很难保得住,更不用说要保住自己的尊严了。当今中国,不仅存在权力与财富的分野,更有尊严分配的区别;穷人与弱者的尊严,就和他们的财产一样稀缺。
因为《公共人的衰落》而渐为中国读者认识的社会思想家桑内特,还有另外一本广受好评的著作:《尊敬》。尽管他主要谈的是西方社会,但是我们读来却一点也不陌生,那种尊严丧尽的情况原来大家都有。只不过中国的问题或许还要更严重些,比较类似苏联当年的情况:“不相连与疏离标志了苏维埃帝国的日常生活……旁观成为一种生存之道。”每一个人都变成孤立的原子,传统的守望相助退化成冷漠相对,只剩下权力高低之间的从属关系还在发挥作用,究竟是不是人本身由内向外自然生发的尊严还很难说。
其实,真正的尊严与尊敬一定是双向的:“以敬待人不能单靠命令就会自动出现,它还是种互相承认。”用大白话讲,就是给面子。当那位“大爷”当众羞辱服务生的时候,他也许不知道这种粗暴本身就是很丢脸的行为。弱者饱遭欺凌,并不表示欺人的强者就因此得到尊严;恰恰相反,尊严与面子是人际的舞蹈,任何一个剥夺他人尊严的人,都不可能是个体面的君子。难怪这个社会不只难得再见“清贫”,而且连“富贵”也几近消亡。富贵也者,既富且貴。今日中国,有多少富人身上是带着贵气的呢?所以,我愿意为孙立平的观点添上一笔注脚:除了穷人与弱者,现在的富豪和强者其实也不见得很有尊严。
责任编辑 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