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浅析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1984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应力求精要与美观,既醒目又悦目,才能对语文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从板书设计原则、艺术技巧、注意事项等方面给出了建议如何使板书恰到好处、自然而然,更有效地发挥其功用。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教学 板书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眼睛”和“灵魂”。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应力求精要与美观,既醒目又悦目,才能对语文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板书的重点也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一般包括文章的题目、作者、体裁、思路、结构,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的重点内容亦即文章的主旨、语言写作特色等等。板书的形式,尽力做到词语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形象直观,扣紧文题,形式优美,富有文采,而不是一课下来满黑板全是字,甚至照搬教参,使得学生“望板兴叹”。那么板书设计应遵循什么原则呢?
  
  一、板书设计的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板书是一种直观性教学活动,是教师语言教学的有利补充。它通过简洁的语言文字、形象的教学符号等形式,将语文教学的课堂内容、结构特点、写作技巧及语法修辞等内容清晰、准确、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易于感知、理解和记忆。所以,直观性是板书设计的重要原则。
  (二)形象性原则。板书是一种视觉性艺术。它通过字的形体变化、色彩的搭配以及图表的构建等形象化辅助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所以,板书设计应力求形象。
  (三)简约性原则。板书是教师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时间进行的教学活动。因此,板书内容应力求简洁、提纲挈领。
  
  二、板书设计的艺术
  
  (一)板书内容方面:板书的内容应是一堂语文课教学内容的核心。它既包含一堂课的框架结构,也需体现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在板书设计时应注意:
  1.抓住重点。板书内容必须是课堂内容的精华,它必须体现出教学的目的、教学的重点、难点。板书就是一堂课的关键词,通过它让学生迅速领会课堂内容。因此,教师的板书设计必须深入教材,认真研究,务必抓到重点。
  2.力求简洁。根据板书的简约性原则,语文教学的板书应力求简洁。这就要求教师在板书设计时,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力求做到语言简洁,言简意赅。板书语言,力求字字千钧,画龙点睛。
  3.系统条理。板书内容,要按一定的层次和顺序组织起来。条理的板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系统的内容,便于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记忆网络,提高记忆的效率。
  (二)板书形式方面:优美的板书形式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也能成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
  1.便于运用。教学中,教学内容不同板书内容也不同。为方便板书,教师在板书时可把黑板分为主版和副版两部分。主版部分内容相对固定,体现板书内容的核心;副版部分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使用。
  2.布局合理。板书设计要注意构图美。合理的结构布局,是板书艺术的重要内容。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条理清晰;板书的主板、副板搭配得当;构图上下左右边距合理,大小匀称,协调美观。
  3.书写优美。教师的板书应力求书写正确、工整、美观。工整的书写、优美的字体和变化的字型,都能激發起学生的美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板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板书内容切忌随意。教师上课时,板书内容有时随着教学的深入而信手拈来,讲到哪,写到哪,随意性太强,会让学生抓不住教学的重点而疲于应付,从而降低板书的作用。
  (二)板书书写切忌满板飞。板书书写一定要有所规划,切忌满板飞。教师上课时,有时或因习惯原因,有时或为了节约时间,板书内容随处书写。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同样会降低学生对板书内容的兴趣。
  (三)板书书写切忌潦草。潦草的板书,不仅使学生的认知有困难,降低学习的效率;也不利于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还要育人;所以,教师要以身示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人、做事的习惯。
  (四)板书也应有创意,因地制宜,灵活应用。即使是事先设计得十分周到的板书,也要在实践中根据具体教学氛围随时加以必要的修正,这是驾驭课堂、驾驭教学进程的基本功之一。班级不同,学习的主体不同,板书就应该不同,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在进行板书设计的时候,也会把课序因素考虑进去,让课堂板书更切合教学实际,让其最大限度地体现自然美。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板书能达到美观、实用,它才能真正成为美的典范,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载体。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讲授新课,如果教法过于死板、单调,学生就不但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且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这对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带来了阻碍。所以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演义结合 兴趣盎然    我在这些年的的语文教学当中,尝试了在人物对话多的课文中采用“读演议”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有滋有味地读    曾记得,教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阶段逐步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也在逐渐发展,发展性质量观在高等教育学科研究层面具有重要地位。大学生发展能力是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的综合能力。因此,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应重视大学生发展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 大学生发展能力 培养策略    一、发展性质量观与大学生发展能力    发展性质量观的内涵可以分为
期刊
摘 要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自主 合作 探究 活动单导学模式    一、“活动单导学”重在“导”    传统的语文课堂,我们往往重在教师的“讲”,重在教师讲得是否精彩,是否充满激情,教师对教材的挖掘是否有深度,设计是否能让人耳目一新。
期刊
摘 要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辅助者。要有效地培养儿童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让他们在开心、愉快的环境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让他们大胆地表现自我,大胆地异想天开,大胆地创新,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 创造能力 学习环境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绿色化学理念开始逐步渗入到整个化学教育理念當中。新课改下的化学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过程中始终灌输着绿色化学思想,让学生充分理解绿色化学,进而树立起绿色环保意识。文章通过对新课改下绿色化学理念进行剖析,并发表一些浅见。  关键词新课程 绿色化学 化学理念改革    新课程改革下的绿色化学理念不但能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同时还能带动社会经济效益的
期刊
摘 要 当前新教材的重要特点:是较大幅度地降低了纯知识性要求的难度,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于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多手段 培养 创新能力    一、增强自主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教学时,教师要重视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内心感到学数学乐趣无穷。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学生存在着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导游人员以“回扣”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现实问题出发,通过对旅行社、导游自身、旅游市场三方面的分析总结出当前导游薪酬体制形成的客观原因,结合现行导游薪酬体制的危害,从物质和非物质两方面提出了改革现行导游薪酬体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导游 回扣 薪酬体制    一、现行导游薪酬体制下的导游收入状况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导游人员相对短缺,享有较优厚的薪酬待遇,导游薪酬由工资、奖金、出团补
期刊
摘 要 校长作为学校主管领导,只有在工作中严格自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做到既规范管理,又不失人本,才能促使学校科学发展,提高办学水平。  关键词 教育 管理 自律 以人为本    校长作为学校的主管领导,要切实做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水平”的目标,就要以人为本,严格自律,做到“五要五不要”。  一、要有教育思想,不要人云亦云  作为一名校长,最重要的是应该有自己的
期刊
摘 要 分辨生态学与教育生态学,生态教育学与教育生态学两对基本概念,分析介绍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从教育生态学出发提议建立新的大学教育模式。  关键词 生态教育学 教育生态学 大学教育    一、基本概念介绍  “生态学”是由博物学家索罗于1858年提出的。但是直到1868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卡尔才对生态学下了如下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教育生态学这一科学术
期刊
摘 要 新的体育课程是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全新的教育理念基础上的,课改的新课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对农村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和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结合农村实际特点和条件找到较为合适的解决方法,以期对农村体育教师能尽快适应新课程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基本理念 对策     一、在新课程标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与“健康第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