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对写作文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对写作兴味索然,视作文为畏途,写作文时常常冥思苦想,落笔千斤,写出的作文空洞无物,枯燥无味,甚至有的语不成句。究其原因,主要是平时不注意积累所致。为了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我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1 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我们知道,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写作材料,才能为文章的内容提供取之不竭的源泉,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要写好作文,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识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生活的积累。作文教学中,我很注重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校园内甘为人梯、呕心沥血的教师和那许许多多勤奋好学、勇于攀登、聪明活泼的学生;校园外,那些战斗在各行各业不辞辛劳、乐于奉献的叔叔阿姨,以及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事件,还有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都可以从一定的角度,以一定的方式摄入我们的脑海,成为编织文章的素材。每次作文前,我都要根据本次作文的需要,要么让学生先去生活中观察,要么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体会,要么打开他们记忆的闸门,去回忆,追寻过去的往事。作文时,先引导他们说,再指导他们写。这样,就解决了学生作文空洞无物的问题。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桂林山水》写漓江的水一段,开头一句从侧面写;用‘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来映衬漓江水,这一动一静的两个画面,真是绝妙。接着从正面写,漓江的水本来是动的,作者却首先写它的‘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的流动……‘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是动中见静。桂林的山,本来是静态,作者却选用了‘拔地而起,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是静中有动。这是描写动的词语,都是绝妙的。又如《草原》一课,写草原上的小丘,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一个‘流’字用得真好,把静物写活了;下面接着写:‘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句话动中有静,韵味无穷。”
2 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说明创作的冲动来源于对生活的热情。如果在写作前没有对事物的认识,没有心灵的体验,没有感情的波澜,就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没有写的欲望,却偏要写,硬要写,心里一片空荡荡的,那怎么能够写好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情感体验。
冬天的一个早晨,学生在上早读,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他们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还有的小声说着。看那神情,他们是多么喜欢呀。我说:“美丽的雪花在向小朋友们招手,小朋友们的心已飞向雪花。我们现在就出去看,但要看清楚、想清楚;雪花怎么飘下来的?你怎么接住的?接到的雪花是怎样的心情?接不到又是怎样的心情?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后来有什么变化?其他同学是怎么做的?等会儿请同学们说说、写写。”同学欢呼雀跃,跑向操场,有的用手接,有的用伞接,有的用帽子、围巾接,有的在追着雪花,操场上一片欢笑声。随后学生口述自己观察所得,然后写下来。这次作文充满情趣,写得特别成功。一位学生写到;“那雪花就像跟我捉迷藏,我去追它,它又轻悠悠地往上飘,我只好静静的等,我仰着脸,它亲吻着我,有时又很淘气,钻进我的脖子,冰凉冰凉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雪花的感情。
由于有了观察,有了体验,学生在作文中很自然地流露出自己当时的各种不同感受,表达了真实感情。
3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结合作文教学,我不仅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还借科技课、劳动课,结合其它科的教学,指导学生做小制作,小实验或其它实践活动。每次活动前要求学生留心观察,活动中,我还给学生作适当的观察指导,活动后,让学生把印象最深,自己觉得最精彩,最有趣的写下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写好一篇作文,我带学生到当地的“大伾山”游览了一下,我在旁边指导,同学们边看边记录了游览过程及他们的细心观察到的和当时的感受。这篇游记孩子们写的比较成功。
4 要多动笔。要提高写作能力,最关键还是要多练。要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能你开始时写的不够好,但这不要紧,只要你肯动手,你的写作水平就会在与日俱增。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让学生把日记本当成知心朋友,当成倾诉对象,把个人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轻诉于日记本中,日积月累,日记本越积越厚,不知不觉间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日记的篇幅变长了,文字表达变巧妙了,对生活的观察力和适应力也增强了。同时对自己看到、读到的好的文章、好词、好句要用一个本子记下来。写日记的好处很多,日记的种类也较多,这里我只着重谈“观察日记’。观察日记就是把每天观察发现的新现象、新事物记下来,有时候还可以把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用日记一篇一篇记下来。这就叫“系列观察日记”,像电视连续剧似的。例如:月亮圆缺的变化,候鸟秋去春来的变化,花草树木四季的变化,“暴风雨前后的变化等等。
我也常拿一些写有“观察卡片”四个字的卡片给同学们看,上面画了眼睛、耳朵和手。并要求同学们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记在上面。每天写一句两句就可以了。事多,每次多写一两句;事少,只填写一个栏或两个栏也可以。还要把年、月、回填上。这种观察卡片积累不少材料。“材料多了,还要归类整理一下就更好了,把一些价值大的,集中起来归类,也可以按积累的资料分类整理。最好还能经常翻一翻,看一看。这些东西零零碎碎,它们可是你的一笔宝贵财富啊。写起作文来,它们就会从你记忆的仓库里跑出来,派上用场。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现在我班学生言之无物的难题得到了解决,学生普遍乐于作文。写出的文章不仅有内容,而且真实感人,生动有趣。
1 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我们知道,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写作材料,才能为文章的内容提供取之不竭的源泉,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要写好作文,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识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生活的积累。作文教学中,我很注重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校园内甘为人梯、呕心沥血的教师和那许许多多勤奋好学、勇于攀登、聪明活泼的学生;校园外,那些战斗在各行各业不辞辛劳、乐于奉献的叔叔阿姨,以及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事件,还有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都可以从一定的角度,以一定的方式摄入我们的脑海,成为编织文章的素材。每次作文前,我都要根据本次作文的需要,要么让学生先去生活中观察,要么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体会,要么打开他们记忆的闸门,去回忆,追寻过去的往事。作文时,先引导他们说,再指导他们写。这样,就解决了学生作文空洞无物的问题。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桂林山水》写漓江的水一段,开头一句从侧面写;用‘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来映衬漓江水,这一动一静的两个画面,真是绝妙。接着从正面写,漓江的水本来是动的,作者却首先写它的‘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的流动……‘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是动中见静。桂林的山,本来是静态,作者却选用了‘拔地而起,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是静中有动。这是描写动的词语,都是绝妙的。又如《草原》一课,写草原上的小丘,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一个‘流’字用得真好,把静物写活了;下面接着写:‘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句话动中有静,韵味无穷。”
2 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说明创作的冲动来源于对生活的热情。如果在写作前没有对事物的认识,没有心灵的体验,没有感情的波澜,就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没有写的欲望,却偏要写,硬要写,心里一片空荡荡的,那怎么能够写好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情感体验。
冬天的一个早晨,学生在上早读,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他们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还有的小声说着。看那神情,他们是多么喜欢呀。我说:“美丽的雪花在向小朋友们招手,小朋友们的心已飞向雪花。我们现在就出去看,但要看清楚、想清楚;雪花怎么飘下来的?你怎么接住的?接到的雪花是怎样的心情?接不到又是怎样的心情?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后来有什么变化?其他同学是怎么做的?等会儿请同学们说说、写写。”同学欢呼雀跃,跑向操场,有的用手接,有的用伞接,有的用帽子、围巾接,有的在追着雪花,操场上一片欢笑声。随后学生口述自己观察所得,然后写下来。这次作文充满情趣,写得特别成功。一位学生写到;“那雪花就像跟我捉迷藏,我去追它,它又轻悠悠地往上飘,我只好静静的等,我仰着脸,它亲吻着我,有时又很淘气,钻进我的脖子,冰凉冰凉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雪花的感情。
由于有了观察,有了体验,学生在作文中很自然地流露出自己当时的各种不同感受,表达了真实感情。
3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结合作文教学,我不仅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还借科技课、劳动课,结合其它科的教学,指导学生做小制作,小实验或其它实践活动。每次活动前要求学生留心观察,活动中,我还给学生作适当的观察指导,活动后,让学生把印象最深,自己觉得最精彩,最有趣的写下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写好一篇作文,我带学生到当地的“大伾山”游览了一下,我在旁边指导,同学们边看边记录了游览过程及他们的细心观察到的和当时的感受。这篇游记孩子们写的比较成功。
4 要多动笔。要提高写作能力,最关键还是要多练。要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能你开始时写的不够好,但这不要紧,只要你肯动手,你的写作水平就会在与日俱增。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让学生把日记本当成知心朋友,当成倾诉对象,把个人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轻诉于日记本中,日积月累,日记本越积越厚,不知不觉间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日记的篇幅变长了,文字表达变巧妙了,对生活的观察力和适应力也增强了。同时对自己看到、读到的好的文章、好词、好句要用一个本子记下来。写日记的好处很多,日记的种类也较多,这里我只着重谈“观察日记’。观察日记就是把每天观察发现的新现象、新事物记下来,有时候还可以把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用日记一篇一篇记下来。这就叫“系列观察日记”,像电视连续剧似的。例如:月亮圆缺的变化,候鸟秋去春来的变化,花草树木四季的变化,“暴风雨前后的变化等等。
我也常拿一些写有“观察卡片”四个字的卡片给同学们看,上面画了眼睛、耳朵和手。并要求同学们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记在上面。每天写一句两句就可以了。事多,每次多写一两句;事少,只填写一个栏或两个栏也可以。还要把年、月、回填上。这种观察卡片积累不少材料。“材料多了,还要归类整理一下就更好了,把一些价值大的,集中起来归类,也可以按积累的资料分类整理。最好还能经常翻一翻,看一看。这些东西零零碎碎,它们可是你的一笔宝贵财富啊。写起作文来,它们就会从你记忆的仓库里跑出来,派上用场。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现在我班学生言之无物的难题得到了解决,学生普遍乐于作文。写出的文章不仅有内容,而且真实感人,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