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育才学校是一所既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学校。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拥有8处校区13个学部的教育集团,涵盖了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的各个层次。初中部语文教研组是学校教师团队中的一分子。
教研组立足学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争创新、出成果、赢荣誉、全方位提高团队软实力。教研组十五名教师中有两人曾在全国中语会的教改新星评比和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荣誉,在代表学校参加的沈阳市三届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均获一等奖。教研组曾荣获全国第十一届语文报杯作文大赛特别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多次代表省市接待青海、贵州等地区汉语文骨干教师代表听课、学习,多次选派教师在省市教学观摩课上执教公开课,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营造阳光课堂
阳光课堂就是要从课程的高度营造教师更有动力、学生更有活力、课程更有生命力的课堂。
(一)从2006年开始,教研组在组内开展了文言文、小说、散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等多种课型的典型课例研究。教研流程分以下9步:
1、确定课型:选定一种课型作为一个学期的研究内容。
2、理念更新:收集国内对于该课型的最新研究成果。
3、研究范例:收集国内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了解他们驾驭这种课型的思路和方法。
4、讨论交流:请专家和教师一同发表对于这种课型的思路认知,激发教师思维上的碰撞。
5、归纳总结:逐步形成每种课型的教学原则和有效思路。
6、实践检验:组织教师上组内研究课,应用研究成果,大家在听课中反思、研究、调整。
7、讨论交流:组织教师对于理论和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原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更新。
8、再次实践,形成示范:再次对研究成果进行课堂呈现,请专家听课、评课,请所有教师评课,形成示范课,作为大家日常教学的样本。
9、理论成果呈现:将最终研究成果以文字表述方式呈现出来。
典型课例教学实施了四年时间,最大的成效是促进了组内青年教师的跨越式成长。他们对语文教学开始有章可循,摆脱了早期教学的焦躁情绪,以一种阳光的心态走进课堂。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教师自己营造的空间中,课堂教学开始逐渐朝着个性化发展。这时,我们又适时提出了每个教师的课堂要能彰显自己的风格,追求富有魅力的课堂教学。
(二)世纪之初的课程改革以来,教研组在教学上着力于阅读课程的全面创新。2005年起,我们在初中各个年级,每周专门开设一节阅读课。教研组把阅读课程分解为“读报拓展课”“美文欣赏课”“必读名著课”,形成了“读报”“读文”“读书”三位一体的阅读课程框架。
1、读报拓展课(读报)
让学生在报刊中广泛涉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包括科技前沿、社会民生、奥运体育、环球扫描、传统文化、故事哲思等。依托的报纸杂志包括《环球时报》《语文报》《科技博览》《小故事大道理》《中华活页文选》等。给学生提供最广泛的阅读空间,让他们做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新闻旧闻博闻强识。每学期用四至五课时的时间选择四至六个专题,采取教师整理和学生自己归纳相结合的形式,以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学生读书读报的良好习惯。利用班级后面的宣传板,每学期出一至二期的阅读成果展。
2、美文欣赏课(读文)
在美妙的音乐中聆听,在抑扬的吟诵中审美。把心交给悠悠古韵,把情融入篇篇美文。通过美文欣赏课,提高学生阅读的品位,培养学生审美的情趣。选择《子午书简》等音像素材,配发相应的文章,把听读、欣赏、感悟联系起来。
3、必读书目课(读书)
为学生开设两组书目。第一组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名著为主,第二组以励志成才类畅销书为主。以课堂时间为主阵地,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形成记笔记和摘要的能力。
(三)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如何从学生主体出发,让语文课更有阳光的味道呢?初中部语文教研组在本地区率先开设了戏剧课,并排练话剧在全校上演。《雷雨》《茶馆》《威尼斯商人》《歌剧魅影》《西厢》等在学生每年一度的艺术节舞台上演出,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教研组致力于学生主体课程建设。提出要给学生留下空间,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要求课程具有选择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空间。在学生的主体课程中,学生更有自主权。他们通过读书报告会、辩论赛、演讲比赛、“育才杯”作文大赛等多种形式,让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充分展示。
教研组实现了“国本课程校本化”,现在已经制定了《东北育才学校初中语文课程纲要》,作为指导学校语文教学的基本纲目。
阳光课堂,这是我们教研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研成长的节点。我们在阳光下,和学生一道找寻生命的方向和价值。
二、开展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是弘扬中华文化、承传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东北育才学校初中部把“国学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国学教育有两块阵地:国学讲堂和国学课程。我们在教师当中开设国学讲堂,并把它作为校区教师研训活动的一部分。“育才园里穿长衫”,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要让每个语文老师都打下国学的底蕴,以传统文化的风雅点缀教师精神的底色。语文教研组承担了学校的研训任务。国学讲座“国学与当代教师的人格建构”从国学与国学热、国学与当代教师人格的关系等方面切入,对国学的基本内涵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对国学的文化实质作了精辟解析,并从当代教师的视角,阐明一个当代中国合格的教师应该怎样在国学上获得精神的支撑。
教研组着力开发针对各个年段的国学课程。目前已开发了如下课程:《礼记选读》(校本教材,初三使用),《古文观止》(三秦出版社,初三使用),《先秦诸子名句》(三秦出版社,初二试用),《弟子规》(语文出版社,初一试用)。我们从初一开始选择合适的范本对学生进行国学的启蒙教育。让学生在吟诵中领悟国学经典的深刻思想内涵,加深对儒学的了解,内化传统文化礼仪和行为规则。让学生熟读并理解,记诵其中的主要段落。配合学校行为发展指导处完成新生的行为礼仪导航。每个初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都要搞一次国学名篇吟诵会。初三年级开设的《礼记选读》,基本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特殊目标是适应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夯实文化功底。
我们把国学教育课程与学生的学科活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每年三月开展“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汉语言文化活动月,把国学知识竞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阳光课堂、国学教育只是我们教师团队教研工作的一个生长点。接下来,我们会以语文的名义,一路前行,探寻更美妙的风景。
教研组立足学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争创新、出成果、赢荣誉、全方位提高团队软实力。教研组十五名教师中有两人曾在全国中语会的教改新星评比和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荣誉,在代表学校参加的沈阳市三届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均获一等奖。教研组曾荣获全国第十一届语文报杯作文大赛特别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多次代表省市接待青海、贵州等地区汉语文骨干教师代表听课、学习,多次选派教师在省市教学观摩课上执教公开课,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营造阳光课堂
阳光课堂就是要从课程的高度营造教师更有动力、学生更有活力、课程更有生命力的课堂。
(一)从2006年开始,教研组在组内开展了文言文、小说、散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等多种课型的典型课例研究。教研流程分以下9步:
1、确定课型:选定一种课型作为一个学期的研究内容。
2、理念更新:收集国内对于该课型的最新研究成果。
3、研究范例:收集国内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了解他们驾驭这种课型的思路和方法。
4、讨论交流:请专家和教师一同发表对于这种课型的思路认知,激发教师思维上的碰撞。
5、归纳总结:逐步形成每种课型的教学原则和有效思路。
6、实践检验:组织教师上组内研究课,应用研究成果,大家在听课中反思、研究、调整。
7、讨论交流:组织教师对于理论和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原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更新。
8、再次实践,形成示范:再次对研究成果进行课堂呈现,请专家听课、评课,请所有教师评课,形成示范课,作为大家日常教学的样本。
9、理论成果呈现:将最终研究成果以文字表述方式呈现出来。
典型课例教学实施了四年时间,最大的成效是促进了组内青年教师的跨越式成长。他们对语文教学开始有章可循,摆脱了早期教学的焦躁情绪,以一种阳光的心态走进课堂。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教师自己营造的空间中,课堂教学开始逐渐朝着个性化发展。这时,我们又适时提出了每个教师的课堂要能彰显自己的风格,追求富有魅力的课堂教学。
(二)世纪之初的课程改革以来,教研组在教学上着力于阅读课程的全面创新。2005年起,我们在初中各个年级,每周专门开设一节阅读课。教研组把阅读课程分解为“读报拓展课”“美文欣赏课”“必读名著课”,形成了“读报”“读文”“读书”三位一体的阅读课程框架。
1、读报拓展课(读报)
让学生在报刊中广泛涉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包括科技前沿、社会民生、奥运体育、环球扫描、传统文化、故事哲思等。依托的报纸杂志包括《环球时报》《语文报》《科技博览》《小故事大道理》《中华活页文选》等。给学生提供最广泛的阅读空间,让他们做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新闻旧闻博闻强识。每学期用四至五课时的时间选择四至六个专题,采取教师整理和学生自己归纳相结合的形式,以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学生读书读报的良好习惯。利用班级后面的宣传板,每学期出一至二期的阅读成果展。
2、美文欣赏课(读文)
在美妙的音乐中聆听,在抑扬的吟诵中审美。把心交给悠悠古韵,把情融入篇篇美文。通过美文欣赏课,提高学生阅读的品位,培养学生审美的情趣。选择《子午书简》等音像素材,配发相应的文章,把听读、欣赏、感悟联系起来。
3、必读书目课(读书)
为学生开设两组书目。第一组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名著为主,第二组以励志成才类畅销书为主。以课堂时间为主阵地,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形成记笔记和摘要的能力。
(三)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如何从学生主体出发,让语文课更有阳光的味道呢?初中部语文教研组在本地区率先开设了戏剧课,并排练话剧在全校上演。《雷雨》《茶馆》《威尼斯商人》《歌剧魅影》《西厢》等在学生每年一度的艺术节舞台上演出,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教研组致力于学生主体课程建设。提出要给学生留下空间,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要求课程具有选择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空间。在学生的主体课程中,学生更有自主权。他们通过读书报告会、辩论赛、演讲比赛、“育才杯”作文大赛等多种形式,让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充分展示。
教研组实现了“国本课程校本化”,现在已经制定了《东北育才学校初中语文课程纲要》,作为指导学校语文教学的基本纲目。
阳光课堂,这是我们教研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研成长的节点。我们在阳光下,和学生一道找寻生命的方向和价值。
二、开展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是弘扬中华文化、承传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东北育才学校初中部把“国学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国学教育有两块阵地:国学讲堂和国学课程。我们在教师当中开设国学讲堂,并把它作为校区教师研训活动的一部分。“育才园里穿长衫”,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要让每个语文老师都打下国学的底蕴,以传统文化的风雅点缀教师精神的底色。语文教研组承担了学校的研训任务。国学讲座“国学与当代教师的人格建构”从国学与国学热、国学与当代教师人格的关系等方面切入,对国学的基本内涵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对国学的文化实质作了精辟解析,并从当代教师的视角,阐明一个当代中国合格的教师应该怎样在国学上获得精神的支撑。
教研组着力开发针对各个年段的国学课程。目前已开发了如下课程:《礼记选读》(校本教材,初三使用),《古文观止》(三秦出版社,初三使用),《先秦诸子名句》(三秦出版社,初二试用),《弟子规》(语文出版社,初一试用)。我们从初一开始选择合适的范本对学生进行国学的启蒙教育。让学生在吟诵中领悟国学经典的深刻思想内涵,加深对儒学的了解,内化传统文化礼仪和行为规则。让学生熟读并理解,记诵其中的主要段落。配合学校行为发展指导处完成新生的行为礼仪导航。每个初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都要搞一次国学名篇吟诵会。初三年级开设的《礼记选读》,基本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特殊目标是适应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夯实文化功底。
我们把国学教育课程与学生的学科活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每年三月开展“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汉语言文化活动月,把国学知识竞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阳光课堂、国学教育只是我们教师团队教研工作的一个生长点。接下来,我们会以语文的名义,一路前行,探寻更美妙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