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环节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有客人老师一到崧厦,就问老师,你们崧厦的特产是什么呀?如果是你,会怎么回答?
生:霉千张。
师:绍兴很多地方有霉千张,不是太特别。
生:霉干菜。
师:霉干菜除了崧厦有,整个绍兴乃至浙江都有。
师:老师来告诉大家,崧厦的特产就是(教师用方言唱诵):“月亮婆婆,侬有几个囡,我有十个囡……”你知道是什么了吗?
生:方言。
师:是啊,崧厦真正的特产就是崧厦的方言。其他地方的老百姓说的都是崧厦的方言吗?
生:不是。
师:这下大家应该明白了吧,只有方言才是一个地方最正宗的——
生:特产。
师:用我们好听的崧厦方言大声地来念一念这个家乡的童谣。
师:这个方言,不但可以唱,还可以玩。老师和大家一起玩用方言做的游戏——《侬朵荷花几时开》。
(生长于斯,方言保存着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因子。所谓“乡音未改鬓毛衰”,方言是每个人最具“乡愁”的记忆。如果说使用规范普通话是为了民族的认同和更好的交流,那么,记住方言则是来自故土家园的精神皈依。何老师的这一课前谈话,给我们诸多超越语文教学的启发,同时也为引出后面的民间故事进行了很好的预热。)
【课堂环节二】学习民间故事《拆我的那一层》
师:唱完了童谣说故事,有一类故事不是作家写的,而是民间老百姓自己编的、口头讲的,我们把这类故事叫作民间故事。
师(出示图片):这是一个藏在包装盒里的民间故事,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生:《八仙过海》。
师(播放动画片段):猜猜这个动画片讲的是哪个民间故事。
生:《花木兰》。
师:竖起耳朵听老师唱:“我骑着心爱的小毛驴,心中多欢喜,太阳对我眯眯笑,鸟儿为我啼。”猜猜是什么民间故事?
生:《阿凡提》。
师:阿凡提的故事有很多很多,这节课啊,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请大家拿出故事纸,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作——《拆我的那一层》。(学生默读)
师:故事是有魔力的,它就像老师手中的遥控器一样,会遥控着咱们的心情,让你滑稽得想笑,高兴得想跳,痛苦得想哭,气愤得想骂……你读了这个故事后,心情是怎样的?
生:很想笑。
师:你觉得哪里让你发笑?
生:阿凡提拆自己的那一层,不是巴依的那一层,让巴依用200枚金币买他的那一层。
师:你关注的是故事的情节。大家知道,所有的故事其实都是表现人的,这个故事里面主要讲了哪几个人?
生:阿凡提和巴依。
师:你能不能来概括一下这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
生:阿凡提机智幽默,巴依奸诈,但也很愚蠢。
师:你一下子抓住了人物的特点。阿凡提的随机应变体现在哪里?
生:巴依要霸占阿凡提的一层,阿凡提马上想出了对策。
师:他的对策是什么?
生:用拆一层的方法逼巴依买一层。
师:你带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那就是拆掉一层。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细节,被你捕捉到了。一个会关注细节的孩子是真正会读故事的孩子。老师还有一个地方想请教大家,这个故事里面一直在讲巴依,巴依是谁?(学生交流)
师:巴依是维吾尔族地区的方言,指的就是财主、地主这样有钱有势的人。民间故事,都是有自己的身份证的,这个故事的出生地是哪里?
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民间故事自由、欢乐,充满着游戏精神。本处教学何老师基于学生“读得想发笑”这一阅读的原初体验,引领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人物及文本细节,逐步丰满学生的阅读体验,渗透故事阅读的基本策略,体现了民间故事的阅读教学价值。)
师:老百姓说山歌要靠唱,故事要靠讲。我们把故事分成上、下两个部分,请同学来讲。讲故事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有感情。
生:要绘声绘色。
师:讲的时候还要注意你的面部表情、手势,让人一听,就感觉你浑身都在讲故事。
(学生练习。教师请学生上台讲故事的上半部分。发现学生讲故事之前没有介绍开场白,教师打断)
师:讲故事要注意讲故事的架势。比方说,我叫某某某,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学生讲故事)
师:太棒了,她不但讲得流利,还加入了自己的语言,我觉得你讲故事的起步价至少值阿凡提的那顶小帽子。(学生笑)
(教师接着请学生讲下半部分的故事。学生讲得绘声绘色)
师:你不但讲得自然流畅,还绘声绘色,简直就是一个表演艺术家。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把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个故事的起步价至少值一头小毛驴。(学生笑)
(儿童喜欢听故事、读故事,也喜欢讲故事。儿童天然与故事亲近。一个会讲故事、愿讲故事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开朗阳光、内心丰富的孩子。何老师深谙其理。此处的指导评价虽用时不多,却可圈可点!)
【课堂环节三】学习《聪明的牧童》
(学生阅读《聪明的牧童》)
师:大家觉得这个牧童聪明在哪里?
生:国王问他的问题,他都能回答。
生:国王的问题都很刁,根本不能有答案的,但是牧童以牙还牙,以“不能”对“不能”。
(师生交流回顾两处体现牧童聪明的回答)
师:大家觉得这个爱刁难别人的国王,他问了两个问题以后会就此罢休吗?文章的结尾是省略号,故事又会如何发展?接下去请拿出作业纸,设计一个“牧童三斗国王”的故事情节。(学生练笔之后交流)
师:今天有客人老师一到崧厦,就问老师,你们崧厦的特产是什么呀?如果是你,会怎么回答?
生:霉千张。
师:绍兴很多地方有霉千张,不是太特别。
生:霉干菜。
师:霉干菜除了崧厦有,整个绍兴乃至浙江都有。
师:老师来告诉大家,崧厦的特产就是(教师用方言唱诵):“月亮婆婆,侬有几个囡,我有十个囡……”你知道是什么了吗?
生:方言。
师:是啊,崧厦真正的特产就是崧厦的方言。其他地方的老百姓说的都是崧厦的方言吗?
生:不是。
师:这下大家应该明白了吧,只有方言才是一个地方最正宗的——
生:特产。
师:用我们好听的崧厦方言大声地来念一念这个家乡的童谣。
师:这个方言,不但可以唱,还可以玩。老师和大家一起玩用方言做的游戏——《侬朵荷花几时开》。
(生长于斯,方言保存着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记忆和精神因子。所谓“乡音未改鬓毛衰”,方言是每个人最具“乡愁”的记忆。如果说使用规范普通话是为了民族的认同和更好的交流,那么,记住方言则是来自故土家园的精神皈依。何老师的这一课前谈话,给我们诸多超越语文教学的启发,同时也为引出后面的民间故事进行了很好的预热。)
【课堂环节二】学习民间故事《拆我的那一层》
师:唱完了童谣说故事,有一类故事不是作家写的,而是民间老百姓自己编的、口头讲的,我们把这类故事叫作民间故事。
师(出示图片):这是一个藏在包装盒里的民间故事,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生:《八仙过海》。
师(播放动画片段):猜猜这个动画片讲的是哪个民间故事。
生:《花木兰》。
师:竖起耳朵听老师唱:“我骑着心爱的小毛驴,心中多欢喜,太阳对我眯眯笑,鸟儿为我啼。”猜猜是什么民间故事?
生:《阿凡提》。
师:阿凡提的故事有很多很多,这节课啊,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请大家拿出故事纸,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作——《拆我的那一层》。(学生默读)
师:故事是有魔力的,它就像老师手中的遥控器一样,会遥控着咱们的心情,让你滑稽得想笑,高兴得想跳,痛苦得想哭,气愤得想骂……你读了这个故事后,心情是怎样的?
生:很想笑。
师:你觉得哪里让你发笑?
生:阿凡提拆自己的那一层,不是巴依的那一层,让巴依用200枚金币买他的那一层。
师:你关注的是故事的情节。大家知道,所有的故事其实都是表现人的,这个故事里面主要讲了哪几个人?
生:阿凡提和巴依。
师:你能不能来概括一下这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
生:阿凡提机智幽默,巴依奸诈,但也很愚蠢。
师:你一下子抓住了人物的特点。阿凡提的随机应变体现在哪里?
生:巴依要霸占阿凡提的一层,阿凡提马上想出了对策。
师:他的对策是什么?
生:用拆一层的方法逼巴依买一层。
师:你带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那就是拆掉一层。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细节,被你捕捉到了。一个会关注细节的孩子是真正会读故事的孩子。老师还有一个地方想请教大家,这个故事里面一直在讲巴依,巴依是谁?(学生交流)
师:巴依是维吾尔族地区的方言,指的就是财主、地主这样有钱有势的人。民间故事,都是有自己的身份证的,这个故事的出生地是哪里?
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民间故事自由、欢乐,充满着游戏精神。本处教学何老师基于学生“读得想发笑”这一阅读的原初体验,引领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人物及文本细节,逐步丰满学生的阅读体验,渗透故事阅读的基本策略,体现了民间故事的阅读教学价值。)
师:老百姓说山歌要靠唱,故事要靠讲。我们把故事分成上、下两个部分,请同学来讲。讲故事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有感情。
生:要绘声绘色。
师:讲的时候还要注意你的面部表情、手势,让人一听,就感觉你浑身都在讲故事。
(学生练习。教师请学生上台讲故事的上半部分。发现学生讲故事之前没有介绍开场白,教师打断)
师:讲故事要注意讲故事的架势。比方说,我叫某某某,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学生讲故事)
师:太棒了,她不但讲得流利,还加入了自己的语言,我觉得你讲故事的起步价至少值阿凡提的那顶小帽子。(学生笑)
(教师接着请学生讲下半部分的故事。学生讲得绘声绘色)
师:你不但讲得自然流畅,还绘声绘色,简直就是一个表演艺术家。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把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个故事的起步价至少值一头小毛驴。(学生笑)
(儿童喜欢听故事、读故事,也喜欢讲故事。儿童天然与故事亲近。一个会讲故事、愿讲故事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开朗阳光、内心丰富的孩子。何老师深谙其理。此处的指导评价虽用时不多,却可圈可点!)
【课堂环节三】学习《聪明的牧童》
(学生阅读《聪明的牧童》)
师:大家觉得这个牧童聪明在哪里?
生:国王问他的问题,他都能回答。
生:国王的问题都很刁,根本不能有答案的,但是牧童以牙还牙,以“不能”对“不能”。
(师生交流回顾两处体现牧童聪明的回答)
师:大家觉得这个爱刁难别人的国王,他问了两个问题以后会就此罢休吗?文章的结尾是省略号,故事又会如何发展?接下去请拿出作业纸,设计一个“牧童三斗国王”的故事情节。(学生练笔之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