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zyl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血性脑血管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48-89%。临床和实验均证明中药大黄对胃肠功能衰竭的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为此,我们于2008年起应用中药大黄与奥美拉唑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并与单纯应用奥美拉唑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组120例系2008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住院的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40-76岁,平均64.6±8.62岁,出血在基底节者38例,丘脑者13例,小脑者11例,颞叶者2例。对照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42-73岁,平均61.2±10.8岁,病情病程、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与观察组相似,两组具有可比性。
  临床表现: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胃管内抽出血性胃内容物,排黑便,大便潜血试验阳性(+++以上)并表现贫血;血红蛋白和血压均进行性下降,呈休克状态。上消化道出血均在出血性中风发病后72小时内出现。
  2、治疗方法
  治疗组:生大黄粉20克,用生理盐水50毫升调和由胃管内注入,每日3次,奥美拉唑20毫克由胃管内注入,12小时1次。对照组:奥美拉唑用法同治疗组。两组均同时辅以补充血容量等综合治疗。
  3、疗效判定
  显效:用药后12-24小时呕吐停止,休克纠正,36-48小时黑便停止;有效:36小时呕吐停止,血压稳定,72小时黑便停止;无效:72小时仍呕血或黑便,血压有波动。
  结果: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64
  54(84.37)
  8(12.5)
  2(3.13)
  96.87%
  对照组
  56
  29(51.79)
  12(21.43)
  15(26.79)
  73.22%
  治疗组显效率为84.37%,有效率为12.5%,总有效率96.87%。对照组显效率51.79%,有效率21.43%,总有效率73.22%。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
  讨论:
  严重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脑出血后发生的应激性溃疡所致,发生应激性溃疡的病理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由于脑出血后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等形成强烈的应激因素,直接或间接侵及和影响了下丘脑、脑干和边缘系统,通过神经内分泌和消化系统的相互作用,使得维持胃十二指肠粘膜完整性的攻击因子和保护因子之间的平衡破坏,最终导致广泛性的粘膜发生病变,形成应激性溃疡。某些神经肽类物质能影响胃粘膜的血管舒缩功能,参与应激性溃疡的形成。此外,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而胃酸与胃蛋白酶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因素。胃肠道的氧自由基大量产生,破坏粘膜细胞的完整性,使胃粘膜失去对氢离子的抵抗力促使粘膜糜烂,形成溃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而中药大黄能明显改变胃肠粘膜血流灌注,缓解其缺血缺氧状态,改变胃肠运动功能,并消除自由基及抗菌止血作用。研究表明,其有效止血成分主要是а-儿茶素与没食子酸及丰富的与凝血有关的钙、铁离子等,并可使胃肠道接触药物的局部血管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但在酸性环境下,血小板的凝集和凝血块形成均受到明显抑制,同时形成的血凝块在胃液PH小于0.5时,也会被迅速消化溶解。奥美拉唑是一种H+K+ATP酶抑制剂,能选择性浓集于壁细胞上使胃酸分泌几乎全部被抑制,鼻饲后可以迅速与胃粘膜接触,强烈地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液的PH值,消除了胃酸对血凝块的消化溶解,起到迅速止血作用。奥美拉唑同时还具有明显促进胃粘膜下血流量功能,消除攻击因子对胃粘膜的损害,加速粘膜脱落再生和修复,使出血进一步控制。本研究显示,中药大黄和奥美拉唑并用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符合其发病机制,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液PH值的作用,为大黄提供了有利的止血环境,两者相辅相成,止血作用快,总有效率(96.87%),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奥美拉唑(73.22%),P<0.01,差别显著,且使用方便安全,无明显副作用,因此,我们认为,中药大黄和奥美拉唑并用不失为抢救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4-392
  [2]郭昭伦,30例消化性溃疡奥美拉唑治疗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16期
  [3]宋平,王科兵,冯习坤,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经济学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03期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社会医疗技术和水平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然而当前我国不少医院手术室还是经常发生护理工作不当问题,这些都导致医院医疗事故纠纷的增多。对此,不少医院都纷纷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来构建合适的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和体系,强化手术室及其相关护理实践中各项规定、流程,加强医院监督管理作用,来全面提升护理人员水平,并降低手术室安全意外事故。经过实践发现护理安全干预机制能够使得手术室护理各项制度流程更加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物质生活的富裕和生活发生发生改变,使得当前肥胖儿童的数量与日俱增,而在儿童期肥胖容易导致其患有成年期的一些疾病,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对肥胖儿童进行健康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对肥胖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本文将针对该问题展开深入探讨,研究对象为普通学校的肥胖学生群体,寻找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肥胖;健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明确团队合作过程中各小组所必须承担的管理职责、完成的工作内容、负责的主要任务以及必须具备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意识。结果:通过开展糖尿病护理团队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于风险的认识和理解,并且能够积极的参与到风险管理过程中,不断地规范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整个医院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专业素质,使得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积极的应对风险,改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改善酒精肝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酒精肝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护理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健康饮食、戒酒、运动、正确用药这四个方面来看,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差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骨科护理工作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过去两年间我院所收治的骨科患者84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2名,依次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的风险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工作中的投诉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对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0例肾内科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内科病房的护理工作中有效落实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系数,从而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所提高。  关键词:肾内科;风险管理;护理  所谓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存在直接或者间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程序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应用机械通气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给予4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42例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程序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用时、监护用时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用时、监护用时平均值均比对照组短(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家属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3年7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透析期间,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12周,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自我管理能力、疾病知识问卷调查及病人的生化指进
期刊
摘要:目的:加强低年资护士危机管理意识的培养,有效应对危机,防止危机发生。精神疾病患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可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和特殊行为(自伤、自杀、伤人、毁物、外走等),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对病房安全管理造成极大的隐患。如何提高精神科低年资护士管理危机的意识、强化管理危机的制度、有效规避病房管理的风险,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及护理人员的生命安全是精神科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危机
期刊
摘要:目前,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并呈现出“四高一低”的现象,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卫生费用支出高和控制率低。因此,加强对慢性病的防治,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慢性病的防治主要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防治的质量取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性病防治专业人员的素质。本文主要分析社区慢性病防治的全科医疗模式。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