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视野下,基础教育应侧重于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知识积累转化为学习能力,并结合学科核心素养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与品质。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以往以“传授教材知识、培养应试能力”的教学倾向,而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教育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上。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品质是课程改革的主流趋势,旨在于以提高学生内部行为动机为基础促进他们构建自立性、自为性、自律性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自主學习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062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素养要求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重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索能力与独立思考意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原本《思想品德》教材的补充编写,其在单一的道德知识层面融入了法治相关内容,以新课程改革为目标融合了心理健康、法治观念、文化自信等方面的拓展知识,相较于传统《思想道德》课程更突出人文精神的综合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要让学生落实在生活实践中,这更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促使他们能够掌握运用教材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自主能力,进而实现“知行统一”的蜕变,切实提升自身道德思想观念与道德实践能力。
一、创设情境,提升感悟,丰富学生自主活动经验
有教育专家认为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产生质疑精神,并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这种具有浓郁感情色彩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助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为让学生了解社会与法治方面的基础内容,由此来构建对社会的初步认知。为此,教师要立足于提升学生的生活感悟,创设生活化情境,以此为桥梁帮助学生建立已有经验和未知内容的联系,从而丰富他们的自主活动经验。
例如:在学习“周末巧安排”这课时,笔者首先利用《大卫不可以》的绘本故事作为导入,让学生讨论书中小朋友的心情,听听大家在周末有哪些被家长“不可以”的事情,从而引出本课话题“周末的安排”。接下来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回顾自己在周末都有哪些活动,并通过讨论思考自己的周末安排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最终结合学生创意开展情境活动,让学生模拟周末在活动安排、内容选择与时间分配上的具体活动。
二、拓展课堂,设计作业,指导学生自主运用策略
基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具体分为探究策略、交流策略与总结策略三方面。从道德与法治学科特性为切入点,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探究意识、辩证思维与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他们体验自主学习策略。由此出发,教师可利用拓展课堂,设计趣味性作业,让学生活动性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判断现实世界中各种纷繁复杂的道德与法治问题。
例如:笔者设计“网上辩论”作业模式,让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中对时政热点话题进行辩论,这个过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关于道德问题的两难境地,另一方面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辩题为:“目前各大超市和市场都取消了免费塑料袋的供应,但这一举措得到了两种反映,你更支持哪种呢?谈谈理由。”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可以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整理。
三、课前探究,课后自测,完善学生自主监督进程
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较差,以至于他们普遍缺少自主监督的意志。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态度,教师不应将自主能力的培养内容局限在学习活动和学习策略中,还要完善学生自主监督进度,重视他们的自主评价效果。为此,教师可利用课前自主探究导学案和课后自主评价单辅助学生的自主监督,并保障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完整性。
例如:在学习“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课时,在课堂伊始让学生用已事先发放的导学案进行自主探究,导学案以“塑料制品的性能”为探究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探究塑料制品的优良性能,接下来引入另一个议题“塑料垃圾的危害”,从这部分增强学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随后进入第三个探究议题“争做环保卫士”,展开关于环境保护策略的探究式学习。最后利用课后自主评价单进行课末总结,培养学生的自主反思能力。
总而言之,自主学习的概念界定为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调节与自我反思,并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探索学习方法,由此形成“能学”“想学”“会学”的自我发展意识,并以此为依据,逐渐形成“坚持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本身就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其本质是使学生在认识社会道德的过程中形成“知行统一”的行为蜕变,真正成为有道德意识、有法治观念、有社会责任感、有践行能力的新时代社会公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激发他们的质疑精神与处理问题能力,可提高学生自主发展的质量与对道德法治的社会践行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成会.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师,2018(29):58-59.
[2]赵彦.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探索[J].现代教学,2019(20):36-38.
安徽宿州市萧县特殊教育学校 安徽 宿州市 萧县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自主學习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6-062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素养要求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重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索能力与独立思考意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原本《思想品德》教材的补充编写,其在单一的道德知识层面融入了法治相关内容,以新课程改革为目标融合了心理健康、法治观念、文化自信等方面的拓展知识,相较于传统《思想道德》课程更突出人文精神的综合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要让学生落实在生活实践中,这更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促使他们能够掌握运用教材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自主能力,进而实现“知行统一”的蜕变,切实提升自身道德思想观念与道德实践能力。
一、创设情境,提升感悟,丰富学生自主活动经验
有教育专家认为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产生质疑精神,并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这种具有浓郁感情色彩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助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为让学生了解社会与法治方面的基础内容,由此来构建对社会的初步认知。为此,教师要立足于提升学生的生活感悟,创设生活化情境,以此为桥梁帮助学生建立已有经验和未知内容的联系,从而丰富他们的自主活动经验。
例如:在学习“周末巧安排”这课时,笔者首先利用《大卫不可以》的绘本故事作为导入,让学生讨论书中小朋友的心情,听听大家在周末有哪些被家长“不可以”的事情,从而引出本课话题“周末的安排”。接下来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回顾自己在周末都有哪些活动,并通过讨论思考自己的周末安排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最终结合学生创意开展情境活动,让学生模拟周末在活动安排、内容选择与时间分配上的具体活动。
二、拓展课堂,设计作业,指导学生自主运用策略
基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具体分为探究策略、交流策略与总结策略三方面。从道德与法治学科特性为切入点,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探究意识、辩证思维与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他们体验自主学习策略。由此出发,教师可利用拓展课堂,设计趣味性作业,让学生活动性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判断现实世界中各种纷繁复杂的道德与法治问题。
例如:笔者设计“网上辩论”作业模式,让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中对时政热点话题进行辩论,这个过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关于道德问题的两难境地,另一方面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辩题为:“目前各大超市和市场都取消了免费塑料袋的供应,但这一举措得到了两种反映,你更支持哪种呢?谈谈理由。”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可以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整理。
三、课前探究,课后自测,完善学生自主监督进程
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性较差,以至于他们普遍缺少自主监督的意志。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态度,教师不应将自主能力的培养内容局限在学习活动和学习策略中,还要完善学生自主监督进度,重视他们的自主评价效果。为此,教师可利用课前自主探究导学案和课后自主评价单辅助学生的自主监督,并保障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完整性。
例如:在学习“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课时,在课堂伊始让学生用已事先发放的导学案进行自主探究,导学案以“塑料制品的性能”为探究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探究塑料制品的优良性能,接下来引入另一个议题“塑料垃圾的危害”,从这部分增强学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随后进入第三个探究议题“争做环保卫士”,展开关于环境保护策略的探究式学习。最后利用课后自主评价单进行课末总结,培养学生的自主反思能力。
总而言之,自主学习的概念界定为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调节与自我反思,并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探索学习方法,由此形成“能学”“想学”“会学”的自我发展意识,并以此为依据,逐渐形成“坚持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本身就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其本质是使学生在认识社会道德的过程中形成“知行统一”的行为蜕变,真正成为有道德意识、有法治观念、有社会责任感、有践行能力的新时代社会公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激发他们的质疑精神与处理问题能力,可提高学生自主发展的质量与对道德法治的社会践行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成会.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师,2018(29):58-59.
[2]赵彦.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探索[J].现代教学,2019(20):36-38.
安徽宿州市萧县特殊教育学校 安徽 宿州市 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