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让学生一“探”到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ay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都呼吁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将学生视为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进入中学之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认知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因此,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就成为了课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式。本文提出要践行对比策略,落实探究性学习;借力资料拓展,延伸探究性学习;借助课堂练习,强化探究性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对比策略 延伸探究 资料拓展 探究学习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都呼吁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将学生视为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进入中学之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认知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因此,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就成为了课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式。笔者即以《太平天国》这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在这方的思考与实践。
  一、践行对比策略,落实探究性学习
  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辨析。对比,是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策略,更是借助其他对象和资源深入感知所学内容本质的重要方式。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与教学内容较为相近的材料,为学生的深入探究提供了辨析的资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太平天国中《天朝田亩制度》的内涵和特点,教师并没有直接引领学生进行感知评价,而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资政新篇》这一内容,从时间、内容、评价和结果等四个维度,为学生列出对比表格。
  学生深入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假想:如果你是梦想观察团成员,你会更加倾向于哪种方案?学生形成了不同的认知:有的青睐于《资政新篇》,主要因为这一方案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上,都是向欧洲学习,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有的学生则比较倾向于《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在于这一制度反应的是农民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农民长期斗争产生的结果。其中一位学生还特意指出:《资政新篇》这一方案没有提出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脱离了农民战争的实际,而且迫于当时残酷的战争环境,此方案尽管提出向西方学习但并没有实施。这一真知灼见,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
  二、借力资料拓展,延伸探究性学习
  中学生学习历史,需要的是客观公正的立场、理性严谨的思维。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用自己的主观情绪影响学生的认知判断,也不能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局限在教科书中,而是要借助多种资源和材料,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和维度进行感知。这就意味着教师应该向学生多拓展一些相关资料,形成课堂教学的体系群。
  如在教学“太平天国梦灭”这一部分时,教师引领学生先从太平天国运动最初的梦想开始,为后续认知梦想破灭的原因奠定基础。随后,教师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洪秀全生活的腐败,分别运用了张德坚《贼情汇纂》中描述的语句:“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让学生认识到洪秀全及其追随者们在追梦的过程中生活腐化,等级森严,逐渐背离的当初的梦想,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最终将其失败的根源定位在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紧接着,为了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教师分别引用了如下资料:(1)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殖民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2)徐中约《中国的奋斗》:“太平天国成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灵感来源。12岁时就立志做洪秀全第二……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
  这一板块的教学,教师在教材之外进行了丰富的拓展与延伸,为学生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认知資源,历练了学生评判分析的意识与能力,促进了探究性学习向深处漫溯。
  三、借助课堂练习,强化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历史学科绝不是一门简单地积累知识和信息的学科,而是要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性思维的课程。因此,教师不能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要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促发学生的认知思考,将学生主体地位落在实处,强化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深入。
  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练习题: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你如何看待这句话?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革命高潮,但它只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其主要依据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哪里?而在学习完了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透彻地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教师则又设置了这样的练习:同中国古代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新的时代特点?为什么?试从治国方案、担负任务、失败原因等不同的维度展开。
  这样的练习伴随着课堂的新授环节,不仅明确了学生思考的方向,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了学生探究性思维的深入,可谓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历史教学需要记忆与积累,更分析与思考,教师必须要充分落实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提升自身的辨析与判断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内容被逐渐丰富,教学观念也逐渐发生着改变。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引领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关键词】学生分层 目标分层 作业分层  古有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孔子的这种教学理念也体现了一种尊重学生差异的教学思想。高中物理是一门难度较高的学科,学生们的成绩水平差异很大,而真
一、理念翻转——化教为学  由“讲堂”到“学堂”的转身,就是一次“翻转”,因为传统意义上的讲堂强调的是师道尊严,以教为主的模式把学生已经固化成学习是被动的学习,真实意义上的学习并没有发生在学生身上,学生只需接受即可。而“学堂”却实现了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翻转,教师的“引导自学”就是“化教为学”,特别是“引导自学”课型中的“围绕重点自学”和“交流自学情况”这两个环节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动
【内容摘要】高效的教学离不开高质量的提问,通过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完善他们的知识系统。当然,民族的课堂中的提问应该是相互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发起提问,还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们喜欢提问并善于提问。  【关键词】问题意识 问题设计 提问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提出了有效教学。何谓有效教学?在这样的教学课堂,学生不应该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他们的大脑应该处于活跃的状态,不仅能够对教师讲解的
【内容摘要】近几年来,国外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逐渐进入我国的教学体系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比较具有创造力以及想象力的教学方法,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學理念,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在音乐演奏中,逐渐掌握音乐节奏感以及旋律美。幼儿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引导地位,所以必须加强引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贯彻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才能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于学生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开始推行课程改革试验,在这种背景下,为解决学生在物理实验学习中被动学习、缺乏自主性意识、反思意识淡薄等问题,开始主张“物理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即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们亟需探讨研究的一个问题。从本质上来讲,核心素养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极大地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更进一步的凸显
【内容摘要】“一滴水”能折射出一个世界,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从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出发,留心关注生活中的细节,紧扣焦点、热点来创设情境,以一件文物、一个人物、一张照片等生活细节为线索,生动、形象的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推进学生思考和探究,在讨论中碰撞出对历史的所思所想。  【关键词】历史教学 教学情境 教学过程 教学手段  初中历史教学的《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要求
[内容摘要]传统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令学生倍感枯燥乏味,本文将从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媒,文言文的教学与表演、绘画等相结合,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和充分利用自读课文,大胆尝试“师生换位”从而教学相长等三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使文言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的做法。  [关键词]文言文 多媒体 培养能力 教学相长  传统的文言文的教学强调“字字落实,句句弄清”,在词义、旬意活用现象上纠缠不清,学生听的是
提高高中数学思维可对学生理性认知达到提升作用,教师采取比较、归纳与分析的教学方式,对高中数学的知识重点进行判断与推理,从而在数学知识中获得一定的认知。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先将较为简单的数学知识点传授于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进行消化,以提升学生对知识深化的了解与掌握,教师再对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能力的引导,且依据思考与理解养成数学独特的思维能力即可对高中数学达到活学活用与思维能力快的作用。 
【内容摘要】要上好思想品德课,就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这思品老师在课堂上要重视的问题。本人认为导语是一堂课的起点,一节课的开头,上好一堂新课,导语的巧妙设计和运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酝酿课堂学习的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对书本知识、课堂学习的热情。导课不但开启新的话题,而且能吸引学生,不由自主地点燃学生对书本知识学习的“欲望”,在轻松和谐快乐的气氛中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是本
【内容摘要】搭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桥梁,释放“潜力股”选修课的“红利”,让其成为语文教学的后方补给站,培养阅读的重要训练场,学生作文的创作素材库,传统文化的有效来源地。开展语文选修的“供给侧改革”,优化配置,提升质量,实现选修课教学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挖掘 发挥 选修课 潜能  选修课是语文教学中的“潜力股”,魅力无穷,活力无尽,潜力无限。如一位无言的大师,似一座丰富的宝藏,像一幅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