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_lu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当前影响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着重从学生的主观因素、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等方面寻求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主观因素 应对策略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经常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以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常听到学生们说这样一句话:为什么我上课能听得懂,课后做练习却不知从何下手?同仁也时常抱怨:为什么上课时讲过的例题,学生也做过类似的问题。然而,一旦到了考试的时候,同样的问题却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会做。甚至有的学生高中三年下来,对数学仍然是一知半解,不知道怎么学。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和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呢?我根据从教近二十年的经验,通过本文对影响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应对策略。
  一、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直接影响学习数学的效果
  1.学习习惯差,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学习的自主性较差,缺乏思维的严谨性和前后连贯性。他们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做到的仅仅是上课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只会死记硬背课本上的定义、公式、定理等,将这些知识孤立地贮存在头脑中,新旧知识往往联系不上,掌握显得松散零乱,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只停留于表面,理解不深。这样,学生必然是上课能听得懂,会解一些相对简单和能力要求较低的题目,一旦遇到综合性较强要求较高的题目,就不知从何下手。他们的解题只能是“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了。
  2.学习动机不明,缺乏兴趣,自卑感强。这些学生往往学习动机不明,不认为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能把学习与自己未来的成长、生活、工作、事业的发展联系起来。他们一直以来就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浓。初中阶段数学就没学好,在数学教师和同学面前有很强的自卑感。再加上从外界如家长、老师、高年级同学那儿得知有关高中数学比较难学的说法的影响,在未接触到高中数学知识之前,就已经对它产生了恐惧感,敬而远之。一旦接触到这些知识,稍微遇到挫折,便自暴自弃,认为数学不是他能学好的,最终失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3.智力水平的差异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心理学研究和来自大量的教学实践都证明学生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既不能回避,又不能夸大差异,对此要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我们学习的进程。智力因素作为心理过程中的认识过程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活动。国内外学者的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智力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着高度相关。智力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速度、深度和灵活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可教育性程度。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智力水平差异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未来事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二、充分调动学生主观因素的积极作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1.关心爱护学生,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我从教近二十年,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给某位学生多一些关爱,学生对你的感情就会深一些,他就会对你教的学科感兴趣一些,学习效果也就更好一些。因此,教师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之外,还要关心爱护与学生,时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爱因斯坦说过,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是教师的德和才。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身的“德和才”让学生心悦诚服。数学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要重视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和运用能力等。针对这些学生学习数学时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特点,数学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养成成课前预习、上课做笔记、课后复习巩固的习惯;养成解题后进行总结、归纳、反思、努力寻求最优解答的习惯;养成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类比、归纳和整理、推广和引申,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等科学的学习方法。此外,数学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数学地思考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在他的演讲中指出:如何去思考,如何以创造性的,而且是非常严谨、认真的方式去思考,这是哈佛大学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东西。为了避免这些学生在学习时盲目思考,消除他们由于无效思维造成的倦怠情绪,教师要注重启发,耐心引导,让这些学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断、去推理,逐步让他们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品质,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2.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激励原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因素,激发勤奋好学的精神。心理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罗森塔尔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应多激励、表扬学生。数学教学需要激励,数学教师尤其应该懂得激励的艺术。激励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信心激励。能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力量和未来的希望,鼓起他走向成功、不怕困难与艰辛的信心。②目标激励。通过设置合适的目标,或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奋斗目标来达到激励的目的。只有目标明确才能下大决心,一切积极的目标都可以使人更清楚地看到未来的价值前景,给人以更切实的希望和强大的吸引力与鼓舞。③理解激励。希望得到理解是人的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一个人的激励力量与其所体验到的教师、同学对自己的理解程度一般是成正比的,理解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④成就激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可以引发最强烈的学习动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也认为,对成就的需要能使人兴奋愉快。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学习中能积极地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取得成就,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⑤评语激励。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利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在课后批改作业和试卷的同时,针对学生学习态度、个性特点、作业情况等给出一个恰如其分的评语,就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习方法,沟通师生的感情,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献:
  [1]张奠宇,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
  [2]叶一舵.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心理学教程.
  [3]余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1999年至今关于高校学生评价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只限于理论层面,实践中没有多大的改进,以量化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仅仅有量化评价不足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文章结合具体案例讨论了高校学生的评价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学生评价 问题 改进意见    从1999年至今关于学生评价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不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如何在素
摘 要: 根据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和发展的要求,本文提出,高职数学教学应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开展数学建模竞赛,并指出竞赛对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数学建模 竞赛    一、数学建模及竞赛介绍  数学建模是根据客观的实际问题抽象出它的数学形式,用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它强调的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背景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手段。  我国部分高校于1989年参加了国际大学生
如今,新课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许多教师都在学习各种教学模式,如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等。教师们都是想在课改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而我刚刚参加工作几年,对化学教学并没有多少经验可谈,却是长期以来生活在传统教学模式里,对于传统的教学印象颇深。在我的印象中,以前我的老师们都高高在上,好像一位天才的演讲家,一上课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就像一个专业的演员,在尽情地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才能,却不顾座位上
摘 要: 分层教学的教学实践,是为了检验分层教学策略对大面积提高机械加工实习教学质量的作用及对诸如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造性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影响。实施分层教学,不仅能提高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机械加工实习成绩,改善其非智力因素,对优秀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实施分层教学能够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充分地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班内隐式分层教学 机械加工实习 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生活处处有语文”。因此,属于语文课程一部分的家庭作业,完全可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走向生活,取得新颖灵活、切实高效、提高素养的效果,成为语文从课堂走向生活的桥梁。  一、广开渠道,丰富实践活动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悲”与“秋”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宋玉以后,悲秋成为古代诗词“原型”,被历代诗人广泛接受和普遍传唱。从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抒思妇之怨,到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亡国丧家之痛;从岑参“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的生命悲叹,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表羁旅无涯、游子之苦,产生了数不胜数的悲秋作品。古代诗人每每将自己感悟的人生千愁百绪表征为“草木摇落而变衰”的秋的意象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时事案例既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优良传统,又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更是“化学新课标”的改革需要。实践证明,将时事案例引入化学课堂既能达到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又能达到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心社会、关注民生优良品质的德育目标。下面我以上海“11·15”特大火灾案例运用于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教学
摘 要: 在新一轮课改理念指导下,政治教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苦练内功,使政治课教学更具特色和活力。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思想品德课 “三个实现”    新课改以来,我参与了从七年级到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在教与学中,领略了其中的得与失,也享受了其中的苦与乐。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小小的收获与快乐,与大家共享。  一、要重视“生命点”,实现学生的主体化  美国教育学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因此,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 历史学科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历史这门学科对于现代的中学生来说既枯燥又乏味。因为它是阐述自然界和人类发展过程的一门学科,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主要是过去的人物或事件,距离现实比较遥远,无法与现实接轨,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大力提倡人本主义的教学方式。作为新时期的一名语文教师,本文作者就人本主义思想的内涵,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人本主义教学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本主义 语文教师    新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给日新月异的课文教学吹来了一股春风,而在这股春风中,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无疑让人感受最深。    一、课程标准的人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