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次三番查获
民国木器
也许是某家千金出阁时的陪嫁樟木箱,或者是漆器洗澡盆,看似不起眼,实则——是文物!近日,连续两批计268件家具产品被宁波海关截获,限制出境。据宁波海关透露,这是“一些不法分子瞄准中国文物在欧美市场的巨大获利空间,不惜铤而走险违规出口”。
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厦门某外贸公司向宁波海关申报出口一批木家具和塑料藤椅。查验时,海关人员闻到一股浓重的油漆味,看起来似乎只是普通家具。海关关员打开箱柜后发现,有些呈椭圆状的木盆,大小不一。大的足够给婴儿洗澡,小的比舀水的木瓢大一点,看起来很旧。并且所有的木盆都是一体成型,没有切割拼凑的缝隙,可以断定是由原木凿刻而成。“那么大的树木,现在应该不允许被砍伐。”查验人员感到蹊跷。随后,查验关员还发现了两个古色古香的木柜,“表面油漆已经脱落,还有很多磕碰缺损的痕迹。但棱角处细腻光亮,摸上去不像短期内打磨的。柜门上的图案表面有黑渍,像是发霉后的痕迹,颜色也有剥落。”
带着怀疑,查验关员拆开更多的包装,又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木箱。这些木箱在颜色、尺寸、构造、箱锁上都有或大或小的区别,有的看起来明显是一对,大多数则是单个的,有的带有华美却不精致的图案,有的还是用藤条编制的。所有的木箱残旧、破损情况各不相同。与其说是成批仿古做旧,更像是从不同地方采购的。如此大费周章收购,其价值必定在仿古家具之上。海关于是将这批木器扣下,报送浙江省文物部门鉴定得出结论,这批货物中有256件古家具是民国时期的文物!
此前,宁波海关在另一批出口木家具中截获了12件国家限制出境的民国时期文物。这批木家具是上海一家贸易公司以“旧木家具”的名义申报出口,数量一共84件,有文物出境许可证,但12件没有出境火漆标志。
目前,宁波海关已经对这两批文物立案调查。
这绝不是个案。早在2009年,宁波海关就曾成功查获38件限制出境的民国时期家具,其中包括大小衣柜13件,木桶和木篮等12件,木床1件,木制桌椅3件,木箱和脸盆架9件。宁波海关当初如此宣布——“经过风险分析认定这批货物存在较大的文物走私嫌疑,经文物鉴定结果,全部属于限制出境的民国时期家具,出口目的地是法国。” 这批“偷渡”文物是深圳某贸易公司以一般贸易方式申报出口的。引起查验关员注意的是,这些木制家具的申报重量为6吨,而集装箱过磅后的重量仅为870公斤。此外,这家公司以往很少从事家具贸易。
据了解,在宁波口岸查获的文物走私出口案件中,从民间收集来的民国时期古旧家具、陶瓷制品等限制类文物占较大比例。据统计,2003年至今,宁波海关先后查获走私文物案件近30起,截获国家禁止、限制出境文物达2000余件,均已移交相关文物保护部门。
海关提醒企业,《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如要出口一般文物,必须取得文物出境鉴定书,并能和实际物品上的鉴定标签对应。否则,即构成文物走私违法行为。
至于查获文物的归宿,从以往的案例分析,大多会将文物送交博物馆。2011年以来,宁波海关已先后多次向北仑博物馆移交查获的各类走私文物近300件。比如2012年7月13日,宁波海关就曾向宁波市北仑博物馆移交查获的走私文物60件。这批移交的文物由宁波海关在2012年上半年“国门之盾”行动中查获,包括雕刻五斗柜、格子窗片等,大多为清朝年间和民国时期的古家具。经浙江省文物局鉴定,这些文物均属于限制出境的文物,大多具有典型的浙江地域特点,能够较好地展示清末民初时期浙江民俗特色。将这些文物移交至博物馆,不仅能丰富博物馆馆藏,增加宁波文化积淀,更能有效地宣传保护历史文物的重要意义。
报关花样百出皆为走私
宁波海关今年2月查获的两起走私民国文物,好歹报关单上写着“木家具和塑料藤椅”、“旧木家具”,2009年查获的38件民国文物,报关单上也写着“木制家具”。而2008年夏天,宁波海关查获的243件国家禁止、限制出境文物,报关单上竟然写着“申报出口至墨西哥的塑料花盆”!
海关关员在查验中发现,集装箱内全为木制旧家具,而且不同款式。后经浙江省文物鉴定中心鉴定,该批货物中混有限制出境的民国时期的文物共计242件及禁止出境的清光绪六年木桶一个。
甚至古朴的民国五斗桌,可以以时尚电脑桌的名义申报出境。2011年,绍兴某家具公司申报出口的一票报关单上写着“木家具”还备注“普通家用(新)”,可是对应实际货物却全是旧家具。经过宁波海关仔细辨别,这批所谓的木家具都经过上漆处理,除新增的金属滑轨和胶合板之外,主体部分年代都比较久远。海关查验关员初步判断,这批木家具极有可能是经过翻新的文物,于是果断下达入库指令,并立即联系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经过专家鉴定,这批木家具全部为民国时期的雕刻五斗桌,属于国家限制出境的一般文物。据违法当事人交代,改装后的电脑桌在国外市场很畅销。这批五斗桌就是应一个法国客户的需求,在河南省信阳县农村地区采购的,单张成本不足400元。这批五斗桌的翻新工程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去掉抽屉,安上金属滑轨,装个胶合板的键盘架子,再刷点漆。但是一旦走私成功,在法国市场上可以卖到600至700欧元,价格翻了不止10倍。
1949年是“分水岭”
据宁波海关关员介绍,在一次查获的文物中,有173件家具虽然经过浙江省文物鉴定中心鉴定,并贴有文物部门的鉴定标签,但申报时并未提供《浙江省文物监管物品出境鉴定书》和《申报明细单》。可见,假若是文物,也未必不能出口,只要符合相关法律,并合法申报,还是可以出口的。文物出口和个人携带文物出境,都必须事先向海关申报,经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鉴定,并发给文物出口特许证,出口时须从指定口岸报关。
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有——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历史上各时代的珍贵艺术品、工艺品、美术品;反映历史上各个时代的、各民族社会制度、生产、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化石。 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是指上述文物中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品。 有人会问,民国时期距今并不久远,为何那时候的木器,许多已成为文物了呢?
记者走访相关法律人士得知,根据国家规定,1911年以前的文物为禁止出境文物,1949年以前的重要文物,如工艺大师制作的珍品也属于禁止出境文物。企业如出口一般文物,必须取得文物出境鉴定书,并能和实际物品上的鉴定标签对应,否则即构成走私违法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以海关仅仅5%的抽查率,我国有的海关一天还可以查出千余件走私文物。很难想象,以此类推,中国文物每年大约会流失多少?
民国家具,有范儿!
《民国家具的鉴赏与收藏》一书的作者姜维群是国内较早研究、收藏民国家具的藏家。姜维群认为,民国家具从五个方面表现出它收藏的价值——年代、材质、品相、稀有性和完整性。
民国至今将近百年了,清末民初正是中国几千年来未有之大变革,人们的政治观念在变,对西方的政治文化由抵制变为“西为中用”。从国家体制,到服饰发型、建筑家具都出现了巨大的改变。民国家具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的。短短四十多年间形成了一种时尚,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追捧,有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符号和审美体系。而在清末民国初期,家具的用料还是承袭清代的酸枝木、花梨木为主的格局。但此间原本不被我们中国人所重视的榉木、柚木家具都逐渐风行起来,这完全是洋为中用的结果。
说到品相,姜维群认为,民国家具可以说是20世纪初叶的“混血儿”,既有豪华富贵洋里洋气的,也有俗里俗气的,更有非驴非马不可思议的。按品相,可分为三类:(1)复制派。民国家具很大程度上是欧式古典家具在中国的复制。人们追捧西式家具,文化阶层追求原汁原味。很多家具是直接按照外国杂志上的照片生产出来的。在民国家具中,流传最多的就是在国外被称为“边椅”的餐用椅,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样式繁多,不可胜计。与国外不同的是,民国时期的餐椅酸枝木、花梨木占了很多,而国外的餐用椅多是桃花心木、椴木等。另一种纯舶来的复制家具是沙发。现在看到的老家具中凡是沙发都是民国时期的产物。(2)改良派。以海派家具为主,即俗称的上海老家具。民国海派家具不仅代表一个时代,也代表这个时代中国家具的最高水平。其在用料上延续了明清家具的理念,以硬木为主、酱红底色雍容富贵。造型款式吸收西方式样,品种有三门大橱、五斗橱、梳妆台、三摇镜、玻璃橱、窗头柜、独脚圆台和床等。卧室里床由繁变简,床从单边上改为双边上,强调舒适和实用,梳妆台变繁复,椅子脱离了明清“灯挂”样式,椅背欹斜、椅腿或“三弯”或用机械镟木等,另有牌桌、大衣柜的引进,器形尺码较之原先均放大,如大衣柜、陈列柜等高都在两米多,这与洋建筑的房间宽大有关。此外像西洋彩玻璃、磨边镜子、西洋花饰等也被大量采用。海派家具不仅领导了时尚,也体现了中国工匠的智慧,为中国传统家具注入了新鲜的血液。(3)杂交派。多指一些土洋结合的家具,中西元素糅合地相当生硬,艺术水准很低。
“家具不仅能使用,还有鉴赏价值和升值潜力,因此我建议大家在换新房的时候把祖传的家具保留下来,不要随便处理了,没准你就损失了一大笔。”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古典家具委员会主任顾汶如是说。
顾汶认为,与瓷器、字画、玉器、青铜器等传统收藏门类相比,古典家具进入收藏领域的历史较短,过去人们购置家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用和摆设。“文革”浩劫使大批古典家具散落民间,且价格不高,从而进入一些藏家的视线,“1980年代初进入古典家具收藏界的几位玩家,如今大多成为中国古典家具的收藏大家。到了1990年代中期,明清古典家具已成为收藏领域的主流藏品。”
而记者了解到,来自台湾,目前在上海从事西洋古典家具收藏的林明洋,1992年到上海的时候,就花了十年时间,搜罗到一批民国时期上海滩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家具。林明洋透露:“当时上海人当我傻子,200块钱就把家里的老家具卖给我。他们大量抛售,以旧换新。2003年东大名路拆迁,是我收获最大的一次,动迁户纷纷将家里的旧货发送给我。”如今,林明洋再也遇不上这样的好事了,他虽然遗憾,却对国人日益增强的文物意识感到欣慰。如今,林明洋更多得是从海外收购西方的古典家具。他认为,未来这会是一个热点。
民国木器
也许是某家千金出阁时的陪嫁樟木箱,或者是漆器洗澡盆,看似不起眼,实则——是文物!近日,连续两批计268件家具产品被宁波海关截获,限制出境。据宁波海关透露,这是“一些不法分子瞄准中国文物在欧美市场的巨大获利空间,不惜铤而走险违规出口”。
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厦门某外贸公司向宁波海关申报出口一批木家具和塑料藤椅。查验时,海关人员闻到一股浓重的油漆味,看起来似乎只是普通家具。海关关员打开箱柜后发现,有些呈椭圆状的木盆,大小不一。大的足够给婴儿洗澡,小的比舀水的木瓢大一点,看起来很旧。并且所有的木盆都是一体成型,没有切割拼凑的缝隙,可以断定是由原木凿刻而成。“那么大的树木,现在应该不允许被砍伐。”查验人员感到蹊跷。随后,查验关员还发现了两个古色古香的木柜,“表面油漆已经脱落,还有很多磕碰缺损的痕迹。但棱角处细腻光亮,摸上去不像短期内打磨的。柜门上的图案表面有黑渍,像是发霉后的痕迹,颜色也有剥落。”
带着怀疑,查验关员拆开更多的包装,又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木箱。这些木箱在颜色、尺寸、构造、箱锁上都有或大或小的区别,有的看起来明显是一对,大多数则是单个的,有的带有华美却不精致的图案,有的还是用藤条编制的。所有的木箱残旧、破损情况各不相同。与其说是成批仿古做旧,更像是从不同地方采购的。如此大费周章收购,其价值必定在仿古家具之上。海关于是将这批木器扣下,报送浙江省文物部门鉴定得出结论,这批货物中有256件古家具是民国时期的文物!
此前,宁波海关在另一批出口木家具中截获了12件国家限制出境的民国时期文物。这批木家具是上海一家贸易公司以“旧木家具”的名义申报出口,数量一共84件,有文物出境许可证,但12件没有出境火漆标志。
目前,宁波海关已经对这两批文物立案调查。
这绝不是个案。早在2009年,宁波海关就曾成功查获38件限制出境的民国时期家具,其中包括大小衣柜13件,木桶和木篮等12件,木床1件,木制桌椅3件,木箱和脸盆架9件。宁波海关当初如此宣布——“经过风险分析认定这批货物存在较大的文物走私嫌疑,经文物鉴定结果,全部属于限制出境的民国时期家具,出口目的地是法国。” 这批“偷渡”文物是深圳某贸易公司以一般贸易方式申报出口的。引起查验关员注意的是,这些木制家具的申报重量为6吨,而集装箱过磅后的重量仅为870公斤。此外,这家公司以往很少从事家具贸易。
据了解,在宁波口岸查获的文物走私出口案件中,从民间收集来的民国时期古旧家具、陶瓷制品等限制类文物占较大比例。据统计,2003年至今,宁波海关先后查获走私文物案件近30起,截获国家禁止、限制出境文物达2000余件,均已移交相关文物保护部门。
海关提醒企业,《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如要出口一般文物,必须取得文物出境鉴定书,并能和实际物品上的鉴定标签对应。否则,即构成文物走私违法行为。
至于查获文物的归宿,从以往的案例分析,大多会将文物送交博物馆。2011年以来,宁波海关已先后多次向北仑博物馆移交查获的各类走私文物近300件。比如2012年7月13日,宁波海关就曾向宁波市北仑博物馆移交查获的走私文物60件。这批移交的文物由宁波海关在2012年上半年“国门之盾”行动中查获,包括雕刻五斗柜、格子窗片等,大多为清朝年间和民国时期的古家具。经浙江省文物局鉴定,这些文物均属于限制出境的文物,大多具有典型的浙江地域特点,能够较好地展示清末民初时期浙江民俗特色。将这些文物移交至博物馆,不仅能丰富博物馆馆藏,增加宁波文化积淀,更能有效地宣传保护历史文物的重要意义。
报关花样百出皆为走私
宁波海关今年2月查获的两起走私民国文物,好歹报关单上写着“木家具和塑料藤椅”、“旧木家具”,2009年查获的38件民国文物,报关单上也写着“木制家具”。而2008年夏天,宁波海关查获的243件国家禁止、限制出境文物,报关单上竟然写着“申报出口至墨西哥的塑料花盆”!
海关关员在查验中发现,集装箱内全为木制旧家具,而且不同款式。后经浙江省文物鉴定中心鉴定,该批货物中混有限制出境的民国时期的文物共计242件及禁止出境的清光绪六年木桶一个。
甚至古朴的民国五斗桌,可以以时尚电脑桌的名义申报出境。2011年,绍兴某家具公司申报出口的一票报关单上写着“木家具”还备注“普通家用(新)”,可是对应实际货物却全是旧家具。经过宁波海关仔细辨别,这批所谓的木家具都经过上漆处理,除新增的金属滑轨和胶合板之外,主体部分年代都比较久远。海关查验关员初步判断,这批木家具极有可能是经过翻新的文物,于是果断下达入库指令,并立即联系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经过专家鉴定,这批木家具全部为民国时期的雕刻五斗桌,属于国家限制出境的一般文物。据违法当事人交代,改装后的电脑桌在国外市场很畅销。这批五斗桌就是应一个法国客户的需求,在河南省信阳县农村地区采购的,单张成本不足400元。这批五斗桌的翻新工程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去掉抽屉,安上金属滑轨,装个胶合板的键盘架子,再刷点漆。但是一旦走私成功,在法国市场上可以卖到600至700欧元,价格翻了不止10倍。
1949年是“分水岭”
据宁波海关关员介绍,在一次查获的文物中,有173件家具虽然经过浙江省文物鉴定中心鉴定,并贴有文物部门的鉴定标签,但申报时并未提供《浙江省文物监管物品出境鉴定书》和《申报明细单》。可见,假若是文物,也未必不能出口,只要符合相关法律,并合法申报,还是可以出口的。文物出口和个人携带文物出境,都必须事先向海关申报,经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鉴定,并发给文物出口特许证,出口时须从指定口岸报关。
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有——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历史上各时代的珍贵艺术品、工艺品、美术品;反映历史上各个时代的、各民族社会制度、生产、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化石。 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是指上述文物中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品。 有人会问,民国时期距今并不久远,为何那时候的木器,许多已成为文物了呢?
记者走访相关法律人士得知,根据国家规定,1911年以前的文物为禁止出境文物,1949年以前的重要文物,如工艺大师制作的珍品也属于禁止出境文物。企业如出口一般文物,必须取得文物出境鉴定书,并能和实际物品上的鉴定标签对应,否则即构成走私违法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以海关仅仅5%的抽查率,我国有的海关一天还可以查出千余件走私文物。很难想象,以此类推,中国文物每年大约会流失多少?
民国家具,有范儿!
《民国家具的鉴赏与收藏》一书的作者姜维群是国内较早研究、收藏民国家具的藏家。姜维群认为,民国家具从五个方面表现出它收藏的价值——年代、材质、品相、稀有性和完整性。
民国至今将近百年了,清末民初正是中国几千年来未有之大变革,人们的政治观念在变,对西方的政治文化由抵制变为“西为中用”。从国家体制,到服饰发型、建筑家具都出现了巨大的改变。民国家具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的。短短四十多年间形成了一种时尚,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追捧,有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符号和审美体系。而在清末民国初期,家具的用料还是承袭清代的酸枝木、花梨木为主的格局。但此间原本不被我们中国人所重视的榉木、柚木家具都逐渐风行起来,这完全是洋为中用的结果。
说到品相,姜维群认为,民国家具可以说是20世纪初叶的“混血儿”,既有豪华富贵洋里洋气的,也有俗里俗气的,更有非驴非马不可思议的。按品相,可分为三类:(1)复制派。民国家具很大程度上是欧式古典家具在中国的复制。人们追捧西式家具,文化阶层追求原汁原味。很多家具是直接按照外国杂志上的照片生产出来的。在民国家具中,流传最多的就是在国外被称为“边椅”的餐用椅,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样式繁多,不可胜计。与国外不同的是,民国时期的餐椅酸枝木、花梨木占了很多,而国外的餐用椅多是桃花心木、椴木等。另一种纯舶来的复制家具是沙发。现在看到的老家具中凡是沙发都是民国时期的产物。(2)改良派。以海派家具为主,即俗称的上海老家具。民国海派家具不仅代表一个时代,也代表这个时代中国家具的最高水平。其在用料上延续了明清家具的理念,以硬木为主、酱红底色雍容富贵。造型款式吸收西方式样,品种有三门大橱、五斗橱、梳妆台、三摇镜、玻璃橱、窗头柜、独脚圆台和床等。卧室里床由繁变简,床从单边上改为双边上,强调舒适和实用,梳妆台变繁复,椅子脱离了明清“灯挂”样式,椅背欹斜、椅腿或“三弯”或用机械镟木等,另有牌桌、大衣柜的引进,器形尺码较之原先均放大,如大衣柜、陈列柜等高都在两米多,这与洋建筑的房间宽大有关。此外像西洋彩玻璃、磨边镜子、西洋花饰等也被大量采用。海派家具不仅领导了时尚,也体现了中国工匠的智慧,为中国传统家具注入了新鲜的血液。(3)杂交派。多指一些土洋结合的家具,中西元素糅合地相当生硬,艺术水准很低。
“家具不仅能使用,还有鉴赏价值和升值潜力,因此我建议大家在换新房的时候把祖传的家具保留下来,不要随便处理了,没准你就损失了一大笔。”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古典家具委员会主任顾汶如是说。
顾汶认为,与瓷器、字画、玉器、青铜器等传统收藏门类相比,古典家具进入收藏领域的历史较短,过去人们购置家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用和摆设。“文革”浩劫使大批古典家具散落民间,且价格不高,从而进入一些藏家的视线,“1980年代初进入古典家具收藏界的几位玩家,如今大多成为中国古典家具的收藏大家。到了1990年代中期,明清古典家具已成为收藏领域的主流藏品。”
而记者了解到,来自台湾,目前在上海从事西洋古典家具收藏的林明洋,1992年到上海的时候,就花了十年时间,搜罗到一批民国时期上海滩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家具。林明洋透露:“当时上海人当我傻子,200块钱就把家里的老家具卖给我。他们大量抛售,以旧换新。2003年东大名路拆迁,是我收获最大的一次,动迁户纷纷将家里的旧货发送给我。”如今,林明洋再也遇不上这样的好事了,他虽然遗憾,却对国人日益增强的文物意识感到欣慰。如今,林明洋更多得是从海外收购西方的古典家具。他认为,未来这会是一个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