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大胆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寓学于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主动接受教育,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改形势下,面对新教材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生 数学 兴趣 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数学课一改以往枯燥无味的教师讲解模式,许多教师探索出了使数学课堂生动与活泼起来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数学课堂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大增强了,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质的转变。但是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每个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学习困难生,他们怕学数学,怕上数学课、做数学作业,甚至有的还发展为怕见数学教师。其实他们并不笨,只是对学习数学有消极情绪,只要能调动起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数学成绩也是可以提高的。那么在课改形势下,面对新教材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我在数学教学中尽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有趣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如在教学《几分之一》的概念时,我借助一个同学过生日,班上为他开生日PARTY ,要分蛋糕给大家吃,怎么分这一个同学感兴趣的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怎么分蛋糕,半个怎样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几分之一是用来表示怎么样的一个数,怎么样折出一张纸的几分之一……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在实际教学的每节课,我都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全程参与、充分感受,一次又一次地体验成功的快乐,继而学习的劲头高涨,越学越想学,越愿学。
二、探究生活化问题,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数学教学中应注重联系实际,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
如我在教学《步测和目测》一课时,先组织学生到跑道上测量出一段60米的距离,让学生用平常走路的速度走两三次,并计算出自己平均每一步的长度, 然后提问:知道了自己的平均一步长度,要步测出教学楼到学校大门口的距离必须怎么办?(必须步测出教学楼到学校大门口有多少步。)因此我顺势利导的布置了课后作业:步测出教学楼到学校大门口的距离(或学校到家的距离、教室到食堂的距离等等),任学生选做一项作业,然后互相交流结果。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还通过小组合作自我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实施鼓励性评价和适当分层数学
多年的数学教学使我明白了对于学生应少批评多表扬,且批评留有余地,让他们感到批评也是一种激励,在失败和不良习惯反复时,多鼓励、多信任他们。作业评价、考试评价采用模糊的等级制,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原来60分带回家还要挨训,现在卷面一个“及格”,分数模糊了,家长认为及格总比60分强,不但不批评,还会鼓励自己的孩子下次争取良好。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放宽他们的等级评比。长期下来他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自信心则油然而生,决定从头开始,去努力、去拚博。同时考虑到学生群体间的差异,适当地进行分层教学,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的练习量,使他练一题有一题的收获,解一题有一题的提高。这样,学生真正就成了学习的主人,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水平,随时获得成功的喜悦,学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四、重视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因此,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从尊重、爱护、体贴学生的角度给以引导,将失败的阴影消除,将成功的喜悦放大,将好奇的心理引导至主动探索,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教师只要能够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那么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正确引导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总之,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甚至会达到入迷入神的状态,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学生就能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索,并在探索中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生 数学 兴趣 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数学课一改以往枯燥无味的教师讲解模式,许多教师探索出了使数学课堂生动与活泼起来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数学课堂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大增强了,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质的转变。但是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每个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学习困难生,他们怕学数学,怕上数学课、做数学作业,甚至有的还发展为怕见数学教师。其实他们并不笨,只是对学习数学有消极情绪,只要能调动起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数学成绩也是可以提高的。那么在课改形势下,面对新教材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我在数学教学中尽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有趣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如在教学《几分之一》的概念时,我借助一个同学过生日,班上为他开生日PARTY ,要分蛋糕给大家吃,怎么分这一个同学感兴趣的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怎么分蛋糕,半个怎样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几分之一是用来表示怎么样的一个数,怎么样折出一张纸的几分之一……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在实际教学的每节课,我都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全程参与、充分感受,一次又一次地体验成功的快乐,继而学习的劲头高涨,越学越想学,越愿学。
二、探究生活化问题,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数学教学中应注重联系实际,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
如我在教学《步测和目测》一课时,先组织学生到跑道上测量出一段60米的距离,让学生用平常走路的速度走两三次,并计算出自己平均每一步的长度, 然后提问:知道了自己的平均一步长度,要步测出教学楼到学校大门口的距离必须怎么办?(必须步测出教学楼到学校大门口有多少步。)因此我顺势利导的布置了课后作业:步测出教学楼到学校大门口的距离(或学校到家的距离、教室到食堂的距离等等),任学生选做一项作业,然后互相交流结果。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还通过小组合作自我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实施鼓励性评价和适当分层数学
多年的数学教学使我明白了对于学生应少批评多表扬,且批评留有余地,让他们感到批评也是一种激励,在失败和不良习惯反复时,多鼓励、多信任他们。作业评价、考试评价采用模糊的等级制,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原来60分带回家还要挨训,现在卷面一个“及格”,分数模糊了,家长认为及格总比60分强,不但不批评,还会鼓励自己的孩子下次争取良好。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放宽他们的等级评比。长期下来他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自信心则油然而生,决定从头开始,去努力、去拚博。同时考虑到学生群体间的差异,适当地进行分层教学,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的练习量,使他练一题有一题的收获,解一题有一题的提高。这样,学生真正就成了学习的主人,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水平,随时获得成功的喜悦,学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四、重视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因此,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从尊重、爱护、体贴学生的角度给以引导,将失败的阴影消除,将成功的喜悦放大,将好奇的心理引导至主动探索,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教师只要能够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那么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正确引导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总之,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甚至会达到入迷入神的状态,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学生就能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索,并在探索中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