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以课后练习确定教学内容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ei52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应是我们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凭借。课后练习为教学指明了方向,既提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暗示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
  一、以课后练习确定话题生发点
  在课后练习中的问题,许多都富有思维含量,教师可以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催生出课堂教学话题,来确定教学内容。如苏教版五上《黄山奇松》一文的课后第4题是:“默读课文,说说黄山奇松‘奇’在哪里。”教学时,教师以这个问题为抓手,统领全篇学习,来组织课堂教学环节:录像导课,欣赏“奇”;读通理顺,感知“奇”;批注阅读,体会“奇”;指导背诵,强化“奇”;总结延伸,升华“奇”。教师抓住“奇”字,抽丝剥茧地引导学生体会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奇”,一步一步地深层体会黄山松的“奇”。
  二、以课后练习确定方法习得点
  课后练习是我们实施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依据。教师在教学中应依据课后练习的要求钻研教材,挖掘课程内容,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如苏教版三上《哪吒闹海》一文课后第4题:“练习讲一讲‘哪吒闹海’的故事,看谁讲得最生动。”特级教师薛法根根据这个习题的要求来确定怎样讲故事。他将这课教学的流程组成了四大板块:一是朗读板块,引领着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懂意思,读清思路;二是概述板块,将一篇课文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述成三句话,既有方法的引领,又有实践的指导;三是讲述板块,由概述到扩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思维、表达,巧妙地进行了基于文本的训练;最后是转述板块,通过不同人物、不同立场转述同一故事,训练了学生多角度表述的能力,明确了神话故事“扬善惩恶”的主旨。薛老师的这个课例,让我加深了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根据习题要求确定教学内容不仅是“教课文”,还是引导学生用课文来“学语文”。
  三、以课后练习确定语言训练点
  课后练习是我们确定语言训练的一个重要依据,为语言训练提供了导向,而且在“怎样练”方面为我们提示了步骤和方法。如苏教版四上《泉城》一课的课后第4题:“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同是写泉水的流动,为什么用的词语不同。”(4个句子略)题干中包含有三层意思,一读,二想,三说。这是训练的步骤。题干中“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告诉学生读什么,怎样读,“读一读”是一遍一遍地读,边读边想。“说说同是写泉水的流动,为什么用的词语不同”是先想后说,想是思考,说是表达。一个“同是”提示学生想时要善于比较,还要联系所有写泉水的文字,即“上下文”,直至弄清楚“为什么用的词语不同”。以上这些就是训练的方法。仔细研读题干,既懂得了“练什么”,又明白了“怎么练”。在教学时,放手让学生品味和讨论,感受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味,感受作者描绘的真切、细腻。根据课后练习确定课文语言训练内容,既让我们明白了教什么,又让我们明白了怎么教。
  四、以课后练习确定思维培植点
  课后练习中的辩论性疑问习题应是我们确定学生思维训练的一个“拐杖”。如苏教版三上《三袋麦子》一文课后第4题:“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如果是你,会怎样做?”在备课时,我认为同学们一定是最喜欢小猴的做法。可学生讨论结果与我的预设大相径庭,他们有的喜欢小牛的做法,因为这样最节俭;有的最喜欢小猪的做法,因为小猪憨厚可爱;有的最喜欢小猴的做法,因为这样做,麦子永远吃不完。“如果是你,会怎样做?”学生的答案也是精彩纷呈,有的说要学小猪,有的要学小牛留着慢慢吃,有的甚至提出了不同于三个角色的做法,要留一半,种一半。学生们各抒己见,交流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从而获得思想的启迪。
  (作者单位:无锡市北塘区教育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笔者认为,把目光盯住单篇课文设计、展开教学是有局限性的,如若统整几篇或整单元课文展开“模块”教学未尝不是一条好的选择。  一、“模块”教学理念  “模块”,是指完成特定功能的单元、部件或者子程序,这本是一个信息科学的概念,引用在这里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的体现。小学语文“模块教学”的理念应该厘定如下:  1.整体教学观的树立。一个“模块”的教学应该是一个整体,每一个环节应该是一个个具体的点:整体预习、初
当我们遇到小语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时,如何发挥评价中的那“灵机一动”,捕捉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使教师的教学更有智慧?如何让准确得体、生动丰富、机智巧妙、含蓄幽默的课堂评价,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结合我校进行的《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行为改革的研究》这一课题,从巧用评价、精彩生成这个纬度,结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谈一谈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行为方面的初步探索。  【案例】  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
如今,学生的习作患上了“贫血症”,他们虽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社会,却看不到自然的美,生活的趣,反之,套话、假话、空话连篇。如何治好习作“贫血症”,让我们的习作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对习作充满信心呢?  一、奠定扎实的阅读基础  大量的阅读积累,会给习作充足的“营养补给”,所以,习作的“根”是阅读。没有积累一定的阅读“营养”,学生的习作只能是“贫血”的。  1.在课内阅读中得法,学会表达的方式。课文是最好
如东县化肥厂党委扶正压邪,为先进人物撑腰鼓劲,带动了中间和后进职工,全厂出现了蓬勃向上的新风气,提前七十六天完成了合成氨的全年生产计划,八大经济指标都创造了历史最高
文章贵在以情感人,习作教学要让学生抒发童情,反映童心,显现智慧的闪光和创新的萌芽。要让学生打开心门,任多姿多彩的情感尽情流淌,奏响“激情——悟情——抒情”习作三部曲。  一、激情——优化氛围,激发情感  教师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1.建立活泼的课堂形式。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学生可以根据习作要求进行一定的组合,几个人自由组合坐成一桌,或三五成群围
一、体验生活——习作的源泉  1.善于观察。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这才是解决学生习作缺乏材料即“治本”的有效措施。如习作要写《一种水果》,我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入手,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实践,着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2.乐于体验。在学生学会观察,善于时时留心周围事物的基
耳鸣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发病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科学研究表明,利用某些相似不重复的音乐可缓解耳鸣。通过混沌系统直接映射合成的音乐虽整体符合相似不重复特性,
在“生命语文”的空间里,“生命”不仅是教学的内容,也是一种教学的形式,更是贯穿始终的教学精神气质。是对语文学科“人文性”这一特点的进一步诠释。为此,我在“生命语文”的实践中,努力站在生命的高度审视语文,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抒发人文情怀。  一、于教材中汲取  作为教材的文章往往浸透着先哲对生命的思考,是前人留给学生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如何合理地使用教材,提取教材中生命信息的精粹?我们认为,好
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善于从学生言语细节的动态变化中,生成教学资源,组织引导他们进行言语实践,激活言语灵性。因此,在文本与学生的心灵交融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智落差,察觉言语冲动,捕捉言语天性,营造富有言语灵性的语文课堂。  一、关注情智落差,形成阅读动力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阅历、心境与情怀有所不同,阅读的感受、见解、情感也会有所不同。在与学生对话交流时,教师一方面要把握
在习作教学中,如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我们备课组尝试着上了一节习作课,试图呈现一节“为学生服务”的课。  一节精心策划的习作指导课  为了让这节课充分体现“服务性”,除了备课,我们还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作为课前的启动。  1.调查摸底:主要是深入四年级的学生群体,询问学生对哪些讨论话题感兴趣?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网络话题非常感兴趣,但谈不出什么经验。这让们我感到非常欣慰,认为选择的教学内容比较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