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涂鸦是一种抒发内心情感的语言符号,就其表征来说:它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发展了想象力和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高中涂鸦是具有“弹性的课堂”,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的个性化予以正视和辨析,促进德育与美育之间的相互串联,涂鸦使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更好的融会贯通,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关键词:美术涂鸦;弹性的课堂;串联;寓教于乐
美术涂鸦对于增强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都有非常重要意义,涂鸦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利用不同形式提高学生的基础实操的技能,使学生在高压的课业压力之下抒发自我压力,建构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也增强美术涂鸦对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的新模式。
一、美术涂鸦的潜在作用
涂鸦是一种随意且自由的绘画方式,美术涂鸦是学生通过对物体的直观感觉,经过头脑中网状式的过滤和筛选进行思维加工后,学生通过感知的反映和变化,再通过画笔自主的释放出对这一个新的物象表现手法的过程,这是将学生的审美直觉和创作能力相协调统一的结果,两者存在着相互协调和统一的关系,能更好的建构出新的涂鸦美术的创造行直觉思维模式。美术涂鸦具有不可预估且神秘性的创作过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涂鸦式美术教育。学生喜欢具有趣味性的物质,通过自由随性和童真趣味的美术涂鸦教育,通过手中的画笔宣泄心中的情绪,将心中所想以视觉符号呈现与纸上,对于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学生,将不愿向父母与教师表达的语言以涂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形式既尊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二、美术涂鸦式的创造
丰富且独具创新的创作可以使学生敞开心扉的表达,美术涂鸦是学生心理想法最真实的艺术直觉,他是真实情感和情绪表达的最好的手段。
(一)美术涂鸦的语言符号
美术涂鸦是以图片为载体存在的语言文字,通过语言让学生认识发现学习,以情境性的引导学生主导内驱力加之教师鼓励,增强自信心去完成这个作品,从而更好的接受学习。美术涂鸦语言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美术涂鸦具有视觉性、可操作性和情感性等表现符号,具有丰富的教学形式,可以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内心世界和情感的体验。美术涂鸦是学生语言交流的纽带,两者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涂鸦和语言的发展存在这对立且统一的关系。美术涂鸦语言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和更好的创意思维能力,从而提升自信心和将各种语言符号相融合使用。
(二)创设一个“有准备的环境”
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富有弹性的准备环境”可以促进学生自由的表达纬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爱憎分明。”[1]所以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可以让教师更好的成为一个倾听者和引导着的身份,给予学生更多表达情感的空间,将美术涂鸦教育的价值能使教学更好的进行。
1、教学、教具的开发和使用
对于美术涂鸦课程曾经是固定的教学材料,通过相同形式的创作手法表现出异曲同工的效果,限制了学生的创作思维,让学生在不知所措的过程中迷失自我认知,以按部就班的形式去开展涂鸦创作,使涂鸦美术缺少了原有的韵味。由于高中学业压力的重担,而忽视美术教育,这种行为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笔者工作的艺术高中,它以美术作为主导,对于教学的开发以及教具的使用都具有一定的有利条件,在这种情境下,为学生的参加的比赛、视野和经验都提供了便利。对于之后实践操作也带来了无限可能。一个好的课堂少不了一个好的准备和环境的衬托,所以创新开发和使用是当今时代最鲜明的代名词。
2、涂鸦教育实践价值
美术涂鸦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方式,具有其自身独特的韵味和调性。美术涂鸦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由于学生处于学业高压期,学生在一个有规则并且有压力的条件下,学生处于一个紧张的环境中,对于涂鸦的兴趣点将会降低,无法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局限于完成任务的去临摹或者模仿教师的作品,从而桎梏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开始走向固话思维,创造性思维开始减退。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如学校的“十米画布”和“T恤衫”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创设一个放松且有技巧的环境中,利用开放式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更多的是在尝试实践中得到答案,使学生的思维发散和辩证的思考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加强学生独立坚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动手能力及提高综合素质的本领。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看问题,利用“平行视角”更好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如此才能将教育的价值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
(三)建构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
由于受到学业压力的限制,往往家长和教师会忽视对美育的培养,美术涂鸦是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学科之间的串联,促进科科之间主观结构下的有意义学习。
1、美术涂鸦行为视域下的有意义学习
美术涂鸦行为在学生的世界中是快乐、随性且具有新鲜感的活动,在这种视域下教师要将教学与活动相结合,如:学校组织学生为校庆画涂鸦墙绘时,学生们都畅所欲言,利用手中的画笔谱写自己心中的学校。所以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引导和实践,可以说明活动是喜闻乐见的一种进步的方式,通过有新意、多色彩、多创新等带有正能量的活动给予学生不同的展示空间,加强集体之间的交流和解决矛盾的能力,可以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动手实践,促进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与集体的合作能力。在有意义学习的平台上,缺少不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师的合作帮助,营造一个好的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氛围可促进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2、主动形成的感知结构
对于高中学生的教育,更多以引导为主,让儿童在自我感知中自觉形成感知结构,通过集体合作实践的方式促进学生集体合作与发散思维的培养。在这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期,作为家长与教师要正确的指导学生。美术涂鸦作为新时期的视觉语言符号,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去引导学生能更好地让学生培养自我的认知能力,在自然而然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建构其自我的感知结构。
(四)高中涂鸦教育的延伸和展望
美术涂鸦是一个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投入的一個活动,以自由、随性的个性吸引学生的眼球,在美术涂鸦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了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于教师更多是建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具备齐全的设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及师资力量等,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民主的教学模式,要以鼓励和赞美为主,让学生建立自信从而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涂鸦美术既能丰富学习生活,也能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将德育与美育相联系,以多体验生活、关注生活,刺激儿童的感知能力等方式让学生劳逸结合。让学生在快乐放松的环境中释放他们的“童心”,更好的通过绘画表达他们内心最初的想象。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8
[2] 刘晓东.DBAE理论额源起及其影响.外国中小学教育[J].2004(6):40
作者简介:俞雯洁(1994.12—),女,汉族,福建三明人,三明九中美术老师,硕士学位,专业:学科教学(美术)。
关键词:美术涂鸦;弹性的课堂;串联;寓教于乐
美术涂鸦对于增强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都有非常重要意义,涂鸦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利用不同形式提高学生的基础实操的技能,使学生在高压的课业压力之下抒发自我压力,建构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也增强美术涂鸦对学生创造思维培养的新模式。
一、美术涂鸦的潜在作用
涂鸦是一种随意且自由的绘画方式,美术涂鸦是学生通过对物体的直观感觉,经过头脑中网状式的过滤和筛选进行思维加工后,学生通过感知的反映和变化,再通过画笔自主的释放出对这一个新的物象表现手法的过程,这是将学生的审美直觉和创作能力相协调统一的结果,两者存在着相互协调和统一的关系,能更好的建构出新的涂鸦美术的创造行直觉思维模式。美术涂鸦具有不可预估且神秘性的创作过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涂鸦式美术教育。学生喜欢具有趣味性的物质,通过自由随性和童真趣味的美术涂鸦教育,通过手中的画笔宣泄心中的情绪,将心中所想以视觉符号呈现与纸上,对于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的学生,将不愿向父母与教师表达的语言以涂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形式既尊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二、美术涂鸦式的创造
丰富且独具创新的创作可以使学生敞开心扉的表达,美术涂鸦是学生心理想法最真实的艺术直觉,他是真实情感和情绪表达的最好的手段。
(一)美术涂鸦的语言符号
美术涂鸦是以图片为载体存在的语言文字,通过语言让学生认识发现学习,以情境性的引导学生主导内驱力加之教师鼓励,增强自信心去完成这个作品,从而更好的接受学习。美术涂鸦语言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美术涂鸦具有视觉性、可操作性和情感性等表现符号,具有丰富的教学形式,可以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内心世界和情感的体验。美术涂鸦是学生语言交流的纽带,两者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涂鸦和语言的发展存在这对立且统一的关系。美术涂鸦语言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和更好的创意思维能力,从而提升自信心和将各种语言符号相融合使用。
(二)创设一个“有准备的环境”
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富有弹性的准备环境”可以促进学生自由的表达纬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爱憎分明。”[1]所以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可以让教师更好的成为一个倾听者和引导着的身份,给予学生更多表达情感的空间,将美术涂鸦教育的价值能使教学更好的进行。
1、教学、教具的开发和使用
对于美术涂鸦课程曾经是固定的教学材料,通过相同形式的创作手法表现出异曲同工的效果,限制了学生的创作思维,让学生在不知所措的过程中迷失自我认知,以按部就班的形式去开展涂鸦创作,使涂鸦美术缺少了原有的韵味。由于高中学业压力的重担,而忽视美术教育,这种行为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笔者工作的艺术高中,它以美术作为主导,对于教学的开发以及教具的使用都具有一定的有利条件,在这种情境下,为学生的参加的比赛、视野和经验都提供了便利。对于之后实践操作也带来了无限可能。一个好的课堂少不了一个好的准备和环境的衬托,所以创新开发和使用是当今时代最鲜明的代名词。
2、涂鸦教育实践价值
美术涂鸦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方式,具有其自身独特的韵味和调性。美术涂鸦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由于学生处于学业高压期,学生在一个有规则并且有压力的条件下,学生处于一个紧张的环境中,对于涂鸦的兴趣点将会降低,无法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局限于完成任务的去临摹或者模仿教师的作品,从而桎梏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开始走向固话思维,创造性思维开始减退。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如学校的“十米画布”和“T恤衫”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创设一个放松且有技巧的环境中,利用开放式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更多的是在尝试实践中得到答案,使学生的思维发散和辩证的思考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加强学生独立坚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动手能力及提高综合素质的本领。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看问题,利用“平行视角”更好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如此才能将教育的价值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
(三)建构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
由于受到学业压力的限制,往往家长和教师会忽视对美育的培养,美术涂鸦是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学科之间的串联,促进科科之间主观结构下的有意义学习。
1、美术涂鸦行为视域下的有意义学习
美术涂鸦行为在学生的世界中是快乐、随性且具有新鲜感的活动,在这种视域下教师要将教学与活动相结合,如:学校组织学生为校庆画涂鸦墙绘时,学生们都畅所欲言,利用手中的画笔谱写自己心中的学校。所以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引导和实践,可以说明活动是喜闻乐见的一种进步的方式,通过有新意、多色彩、多创新等带有正能量的活动给予学生不同的展示空间,加强集体之间的交流和解决矛盾的能力,可以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动手实践,促进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与集体的合作能力。在有意义学习的平台上,缺少不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师的合作帮助,营造一个好的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氛围可促进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2、主动形成的感知结构
对于高中学生的教育,更多以引导为主,让儿童在自我感知中自觉形成感知结构,通过集体合作实践的方式促进学生集体合作与发散思维的培养。在这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期,作为家长与教师要正确的指导学生。美术涂鸦作为新时期的视觉语言符号,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去引导学生能更好地让学生培养自我的认知能力,在自然而然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建构其自我的感知结构。
(四)高中涂鸦教育的延伸和展望
美术涂鸦是一个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投入的一個活动,以自由、随性的个性吸引学生的眼球,在美术涂鸦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了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于教师更多是建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具备齐全的设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及师资力量等,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民主的教学模式,要以鼓励和赞美为主,让学生建立自信从而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涂鸦美术既能丰富学习生活,也能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将德育与美育相联系,以多体验生活、关注生活,刺激儿童的感知能力等方式让学生劳逸结合。让学生在快乐放松的环境中释放他们的“童心”,更好的通过绘画表达他们内心最初的想象。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8
[2] 刘晓东.DBAE理论额源起及其影响.外国中小学教育[J].2004(6):40
作者简介:俞雯洁(1994.12—),女,汉族,福建三明人,三明九中美术老师,硕士学位,专业:学科教学(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