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管理及教学方法,教师们喜欢沿用老套路,原因是这样做省时省事。但这样做结果是效益差,工作老停滞不前。笔者从一次教师参赛选手选拔中得到了启示,从内容处理、教法选择、环节处理等方面用对比的方法加以阐述,列举三个论点,即:教学内容不贪多求全,教法选择要适宜适合,环节处理须常中求变。探索怎么常中求变,让教学管理者、教师也从中受到启发。
[关键词]:常中求变适宜适合注重细节
听完了三位老师同课异构的课——《草船借箭》第一课时,翻翻记得整页满满的听课笔记,多遍回放三位老师上课的情景,比较他们各环节处理方法的得与失,笔者颇受启发。下面从内容处理、教法选择、环节处理等方面加以阐述,求教于诸位同仁。
一、教学内容不贪多求全
教材处理情况在课堂中的体现就是教学内容环节上的安排。下面为了叙述的方便,把三位老师分别称为:A、B、C(下同)。
A老师除了揭题,检查生字外,主要环节是抓住课文后面的“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一句,此句为课文中心句,再要求学生回扣全文,自由读看看诸葛亮是怎样神机妙算的。由于学生只是在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没有较完整把握,只能拼命找证据来验证问题。学生缺乏必要的内容铺垫,谈得很散也很乱。
B.、C老师也是揭题,检查预习,但他们只选择了课文第1~2自然段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效果都比A老师好。
可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学内容选择是不可贪多贪全的,否则就会“消化不良”,吸收的养分自然就少了。再一个是教材处理上,除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外,教材本身的特性也是应该重点考虑的因素。《草船借箭》主体内容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第一课时安排教起因部分,从总体来看,是比较合适的。
二、教法选择要适宜适合
A老师采用倒序法,抓住课文后面的“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这一中心句后,读读议议。因时间限制,学生回答又是东一榔头西一镐的,一节课下来,教学的有效性并不高。此法不是不好,而是用早了,放在第二课时,效果肯定会好得多。
B老师采用“读——议”法,让学生带着老师预设好问题充分的读,再根据自学题提问学生,学生都能回答出来,都理解了课文内容,也相应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C老师采用了综合的“三段式导读”法,吸收了一些流派的精华,已初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她也让学生充分的读,但却是有层次有目的的读。先了解内容大意,再揣摩内心,感悟人物形象,后深入品读,存活形象。层层拔高,步步到位,不把内容理解作为唯一目的,而是“三维”并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三位老师课文内容部分阅读教学选用三种不同的教法,教学效果差别很大。给人的启示是:㈠、“怎么教”受到“教什么”的制约,教师要先想好准备“教什么”——内容,再想“怎么教”——方法。有时候,“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㈡、教法的选择要适宜适合,完全搬用别人(包括特级教师)的方法,不考虑实际情况(学生、教师、教材),效果肯定是不好的。㈢、让学生读要充分,要舍得花时间,读要有目的、有层次。学生独立、充分的读是深层感悟的基础。㈣、不能把理解内容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崔峦老师曾说过:“不堵住内容理解的路,就迈不开语文教学改革的路”。这道出了普遍存在的事实,也是他语重心长的呼吁。
三、环节处理须常中求变
要有特色,有风格就必须“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常中求变”,教学上也是如此。A、B两位老师在教学细节处理上都有一些值得称道之处,在此略去不谈,重点说说C老师在教学环节处理上的做法,是怎样“常中求变”,于细微处匠心独运的。
(1)揭题
揭题,大部分老师喜欢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了当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哪课,然后板书课题,生齐读一遍。这样平淡如水的操作不可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更不可能做到“课开始,趣就生”。
C老师用了两招:
1、以“聊”引入。让学生自由汇报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收获,以“聊”为题,轻松愉快地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入课堂,既是给学生课外阅读创设了自我展示的平台,也是为本节课教学做好铺垫,使课外阅读效果得以在课堂上呈现,C老师恰到好处的友好亲切的点评、鼓励,使学生更加兴趣盎然,倍感振奋,体现在课堂上的是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畅谈所读、所得。
2、“借”题质疑。在理解课题时,C老师能抓住题眼“借”,让学生各抒己见地讲出为什么要用“借”,而不用“骗”,在让学生讲出了“借”是要还的,而“骗”是不用还的后,C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谁向谁借箭?”“借了以后怎样还?”“又是怎样借的?”……从而引发学生读文的欲望,把学生引入文本,也为深入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做好伏笔。这样的“导”不但给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而且也引导了学生领会,掌握读书方法应该具有的思考方法和思考角度。有意识地让自己少教,放手让学生多学。
(2)生字词教学:
C老师不是泛泛地抽读生字词读音,提问字形结构、词语意思,而是让学生上台——“我来教”,让学生当一回让他引以为荣的小老师;“友情提醒”更是让易混易错字彻底显形。更妙的是教完生字词,不是就此打住,而是让学生来挑战——用上生字新词简要地说说课文的梗概,自然而巧妙地了解掌握了学情。
(3)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可以说是大部分老师的软肋,课堂上不敢范读,指导有感情朗读不到位时,为了赶时间,采用齐读一带而过。
C老师采用的朗读形式多样,有自读、品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学生自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人物的表情、动作,从而感悟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周瑜的心胸狭窄、妒贤嫉能。想像当时表情,互相交流、评价。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分角色试读时,诸葛亮和周瑜的心理活动,学生都准确揣摩出来,表情、动作也想象到位,可由于年龄、心理等方面条件的限制,还是不能用读把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C老师选用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影视材料,先让学生观看一遍后,关掉配音,让学生上台比赛为电视剧配音,学生跃跃欲试,配得维妙维肖。
(4)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精华,但大部分教师操作起来,却显得生硬、机械,效果不好。怎么做到自然、有机又巧妙呢?课快结束时,C老师让学生寻找诸葛亮话语中露出的破绽——“三天”、“江边。”而此时,周瑜已被妒忌心理蒙蔽了双眼,蒙蔽了心智。他毫无察觉,且沾沾自喜。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周瑜的谋士,你会怎样向周瑜进言、献策?然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又会怎样应对?通过想象写话、交流,体现了读写结合,又立足教材超越教材。
……
在比武场上,C老师以“质朴——清新——深邃”的教学风格,得到县级评委的一致好评,荣获语文组一等奖。常中求变,铸就了精彩。
[关键词]:常中求变适宜适合注重细节
听完了三位老师同课异构的课——《草船借箭》第一课时,翻翻记得整页满满的听课笔记,多遍回放三位老师上课的情景,比较他们各环节处理方法的得与失,笔者颇受启发。下面从内容处理、教法选择、环节处理等方面加以阐述,求教于诸位同仁。
一、教学内容不贪多求全
教材处理情况在课堂中的体现就是教学内容环节上的安排。下面为了叙述的方便,把三位老师分别称为:A、B、C(下同)。
A老师除了揭题,检查生字外,主要环节是抓住课文后面的“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一句,此句为课文中心句,再要求学生回扣全文,自由读看看诸葛亮是怎样神机妙算的。由于学生只是在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没有较完整把握,只能拼命找证据来验证问题。学生缺乏必要的内容铺垫,谈得很散也很乱。
B.、C老师也是揭题,检查预习,但他们只选择了课文第1~2自然段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效果都比A老师好。
可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学内容选择是不可贪多贪全的,否则就会“消化不良”,吸收的养分自然就少了。再一个是教材处理上,除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外,教材本身的特性也是应该重点考虑的因素。《草船借箭》主体内容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第一课时安排教起因部分,从总体来看,是比较合适的。
二、教法选择要适宜适合
A老师采用倒序法,抓住课文后面的“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这一中心句后,读读议议。因时间限制,学生回答又是东一榔头西一镐的,一节课下来,教学的有效性并不高。此法不是不好,而是用早了,放在第二课时,效果肯定会好得多。
B老师采用“读——议”法,让学生带着老师预设好问题充分的读,再根据自学题提问学生,学生都能回答出来,都理解了课文内容,也相应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C老师采用了综合的“三段式导读”法,吸收了一些流派的精华,已初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她也让学生充分的读,但却是有层次有目的的读。先了解内容大意,再揣摩内心,感悟人物形象,后深入品读,存活形象。层层拔高,步步到位,不把内容理解作为唯一目的,而是“三维”并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三位老师课文内容部分阅读教学选用三种不同的教法,教学效果差别很大。给人的启示是:㈠、“怎么教”受到“教什么”的制约,教师要先想好准备“教什么”——内容,再想“怎么教”——方法。有时候,“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㈡、教法的选择要适宜适合,完全搬用别人(包括特级教师)的方法,不考虑实际情况(学生、教师、教材),效果肯定是不好的。㈢、让学生读要充分,要舍得花时间,读要有目的、有层次。学生独立、充分的读是深层感悟的基础。㈣、不能把理解内容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崔峦老师曾说过:“不堵住内容理解的路,就迈不开语文教学改革的路”。这道出了普遍存在的事实,也是他语重心长的呼吁。
三、环节处理须常中求变
要有特色,有风格就必须“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常中求变”,教学上也是如此。A、B两位老师在教学细节处理上都有一些值得称道之处,在此略去不谈,重点说说C老师在教学环节处理上的做法,是怎样“常中求变”,于细微处匠心独运的。
(1)揭题
揭题,大部分老师喜欢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了当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哪课,然后板书课题,生齐读一遍。这样平淡如水的操作不可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更不可能做到“课开始,趣就生”。
C老师用了两招:
1、以“聊”引入。让学生自由汇报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收获,以“聊”为题,轻松愉快地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入课堂,既是给学生课外阅读创设了自我展示的平台,也是为本节课教学做好铺垫,使课外阅读效果得以在课堂上呈现,C老师恰到好处的友好亲切的点评、鼓励,使学生更加兴趣盎然,倍感振奋,体现在课堂上的是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畅谈所读、所得。
2、“借”题质疑。在理解课题时,C老师能抓住题眼“借”,让学生各抒己见地讲出为什么要用“借”,而不用“骗”,在让学生讲出了“借”是要还的,而“骗”是不用还的后,C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谁向谁借箭?”“借了以后怎样还?”“又是怎样借的?”……从而引发学生读文的欲望,把学生引入文本,也为深入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做好伏笔。这样的“导”不但给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而且也引导了学生领会,掌握读书方法应该具有的思考方法和思考角度。有意识地让自己少教,放手让学生多学。
(2)生字词教学:
C老师不是泛泛地抽读生字词读音,提问字形结构、词语意思,而是让学生上台——“我来教”,让学生当一回让他引以为荣的小老师;“友情提醒”更是让易混易错字彻底显形。更妙的是教完生字词,不是就此打住,而是让学生来挑战——用上生字新词简要地说说课文的梗概,自然而巧妙地了解掌握了学情。
(3)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可以说是大部分老师的软肋,课堂上不敢范读,指导有感情朗读不到位时,为了赶时间,采用齐读一带而过。
C老师采用的朗读形式多样,有自读、品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学生自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人物的表情、动作,从而感悟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周瑜的心胸狭窄、妒贤嫉能。想像当时表情,互相交流、评价。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分角色试读时,诸葛亮和周瑜的心理活动,学生都准确揣摩出来,表情、动作也想象到位,可由于年龄、心理等方面条件的限制,还是不能用读把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C老师选用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影视材料,先让学生观看一遍后,关掉配音,让学生上台比赛为电视剧配音,学生跃跃欲试,配得维妙维肖。
(4)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精华,但大部分教师操作起来,却显得生硬、机械,效果不好。怎么做到自然、有机又巧妙呢?课快结束时,C老师让学生寻找诸葛亮话语中露出的破绽——“三天”、“江边。”而此时,周瑜已被妒忌心理蒙蔽了双眼,蒙蔽了心智。他毫无察觉,且沾沾自喜。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周瑜的谋士,你会怎样向周瑜进言、献策?然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又会怎样应对?通过想象写话、交流,体现了读写结合,又立足教材超越教材。
……
在比武场上,C老师以“质朴——清新——深邃”的教学风格,得到县级评委的一致好评,荣获语文组一等奖。常中求变,铸就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