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所教授的学生,尤其是小学段的孩子,年龄尚小,自我意识强,缺乏良好控制能力和道德经验,认识水平比较低,经常会犯一些这样那样的错误。 比如:拿了别人的东西,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损坏公物,打架等过错行为。面对这些,大多数教师都会不自觉地在意识中摒弃那句古人之语,缺乏冷静地采用严厉批评或请家长的形式加以惩戒。殊不知这样的处理方式看似见效快,效果却维持不了几天,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久而久之,在教师一味盲目地指责和告状下,犯错的学生往往会自尊心和自信心严重受挫,对教师怀有惧怕和仇视的心理,甚至有些学生还消极地产生放任自流的心态。面对如此结果,教师无奈之余总会灌于过错学生“屡教不改”“无可救药”等评价,同时在自己的主观行为上表现出听之任之的放弃之举。
面对上述情况,作为教师,难免会心中有愧。那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究竟该如何正确,理智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呢?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出现大声斥责的地方,就有粗鲁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大声斥责表现出最原始本能的反应,每个教师心灵中所具有的情感素养的种种都会在这种反应丧失殆尽。”我想,对待学生的错误,千万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我们应挖掘出现错误的具体原因,采用有效地方式把它转化为教育资源。对过错学生的思想教育,也一定要注意淡化教育痕迹,宽容地进行模糊处理。依本文观点,就是要做到“淡化批评”。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效实行“淡化批评”呢?下面摘取我在学生管理上的几个片段进行浅谈。
1 教师要率先垂范,淡化批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教师的言行举止,总是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教师好的言行所起的作用往往比上百句批评来得更快,更明显些,而且还会对学生的品格塑造产生良好的助动作用。
我班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而主人翁精神则很是欠缺。有时教室里有纸片,学生竟熟视无睹。面对学生如此无责任感之举,我多次采用了批评、罚扫地的方法。虽说即见成效,却总是维持不了几天。怎么办呢?静下心来想一想,与其天天骂、天天说,强制性地要求其维持教室卫生,不如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入手以行动来感染学生。于是,我不再动辄责骂学生。每当看到地上有纸屑,我会弯下身去捡起;每当看到地面污浊,我会拿起拖把去拖……时间久了,默默然中我发现每当我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总会有几个学生参与进来,还有些学生都会条件反射般地低头四顾,确保自己的座位周围无事。虽然这样的举动还没有涉及到全班学生,但对我来说却是极大的惊喜。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面对学生主人翁意识的欠缺,我由起初的“批评”转向“率行”,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行为感染中,学生逐渐正视了自己的错误,自觉形成了对自己的品质培养。
2 教师要赋爱于其中,淡化批评
以爱动其心,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的成长是教师所具备的道德规范之一。“爱在举手投足间,轻风无语花自开”,将这种爱施用于对学生错误的处理上,效果往往令人惊叹。
记得一次,我班的两名男生因在讲台上玩,不小心将板凳磕在了黑板上,把黑板砸了一个小坑。事后我发现后,火冒三丈,询问当天值日生,竟无人承认和指证。无奈之下,我采用了值日生承担连带责任,每人都处以罚款的决定,结果使他们“供”出了那两名男生。两名男生在班中承认了错误后被叫到办公室,听说黑板罚款数额很高,却又立刻“翻供”互相推诿责任。面对他们的不坦诚,这时对其进行更为严厉的批评教育,我想并不能很好的使其在主观上清醒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沉思片刻,我对他们说:“这样吧,我作为你们的班主任,在管理上出现疏忽也是有责任的。如果要罚款,我掏50%,你们俩各摊25%,行吗?”谁知这样一说,两名男生刚才还是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此时却流下了眼泪。而且很利索地向我承认了错误,并表示愿意承担罚款,而我也相机对其深入进行了一次有关于诚实,知错就改的谈话。
何谓晓之于情,动之于理,我认为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我得到了验证。在学生犯错误时,不要一味地责骂。淡化批评,试着用一颗宽厚的心去包容,试着用一个爱的举动去感染,学生反而会给你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3 教师要巧妙用法,淡化批评
“巧”即为在班级管理中要方法得当。面对学生的种种错误,教师一定要懂得变通,巧妙地处理,既不伤害到学生,还要有良好的效果。鲁莽之举,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反作用。
进入六年级,我班的一小半学生可以说已进入了青春期,个别男女生还产生了对异性的喜欢。新年快到了,同学们纷纷互赠贺卡。一日,班中一女生拿着一张贺卡走进办公室让我看,贺卡最后竟赫然写着“I LOVE YOU!”该女生惶恐地告诉我是哪个男生赠与她的。虽然我着为生气,但潜意识告诉我坚决不能按以往的方法简单粗暴处理。上课了,我即时把语文课调成一节主题班会课。我在黑板上大大的写上了“I LOVE YOU!”的字样。当时有几个学生还在座位下窃窃私笑。我首先让学生大声地读出这句话,然后说明了它的意思。然后我说:“生活中,身边的有许多人值得让我们说出这句话,想一想,你想对谁大声的喊出‘I LOVE YOU!’”听我这样一说,学生的思维立刻扩散开了,纷纷回答是妈妈、是爸爸、是老师……最后,我向学生谈及了爱的责任和如何处理男女生关系,并要求学生给自己想要感谢的人送一份贺卡,并全部要写上“I LOVE YOU!”就这样,一个敏感的话题被演变为一次感恩教育,涉入事件的两人也摆脱了尴尬的状态。事后我想,如果我当时严词厉色地把那位男生批评一顿,并要求其向那位女生道歉,再深一步地要求其请家长,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会伤害二者。而由于事情的不能公开性,也不能对其余起到良好的引导与教育作用。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正是巧妙地采用了一种柔性策略,淡化批评,同时借机将此事件由点扩展到面,将学生内心认为隐秘的话题公开化、拓展化、明朗化,有效地解决了问题。
4 教师不妨装傻,淡化批评
精明固然是好事,但过于精明往往会给旁人造成一定的压力感。教师同样如此,在管理学生中倘若过于洞悉一切,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防范心理,不愿意接近你,更不愿意给你说真话。
记得一次在上班的路上,我班一位学生的家长拦住我,告诉我班里的一位学生经常向其儿子要钱,上星期还问其要了25元钱。其儿子因为胆小害怕,也没向老师提起。听完这件事,我一片愕然。如果这是事实,那位男生就可谓是“敲诈勒索”了。考虑到该男生岁数较大,平时自尊心极强,很少与他人交流,我在课堂上并没有提及此事。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没待他说话,我开口第一句就笑着问他:“你是不是借了XXX25元钱?你看,借了钱就要及时归还,老师这里有钱,你先拿去还给他,好吗?”说完,我掏出了钱给了那位男生。他很快把钱还给了XXX,两人后来还成了好朋友,当然也再没有出现上述家长所说的索钱之事了。
不管是“讹钱”还是“借钱不还”,在对待这样一个特殊学生的错误上,我并没有追根求源,盘问指责。我只是在假定事实成立的情况下,故意充了一回傻。这样的淡化处理,既没有伤害其自尊心,也没有让其在同学跟前抬不起头,同时还巧妙地化解了他与另一位当事人的矛盾。
5 教师要以“退”为进,淡化批评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运用于教育教学中,也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在我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管理中最为突出的瓶颈,应该就是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和学生学习态度无法转变。这两种现象看似简单,处理起来却很难。面对这些,教师以往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责骂学生、找家长谈话、告状。这其实从一定程度上对学生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慌。
如何对学生普遍性的错误此加以改正,此时教师不妨放下进攻的势头,放下强势的盘问,改进为退。学生未能按时完成作业时,我们温婉地问他何时能完成?然后再给他一定的宽松时间;学生不能达到你预期的教学目标时,我们适当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让其主动地为自己设立学习目标……只要我们耐心等候,久而久之,过错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就会慢慢被激发,我们也随之收获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而我们在退的过程中,其实达到了进的目的。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以身作则。可见,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思想的教育书,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个微笑,一个眼光都能对学生起教育作用。因此,在面对学生所犯的种种错误时,教师千万不可“火冒三丈”“喋喋不休”而过度地指责学生。我们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善化人者,基于教育的目的,抱以诚恳的态度,以对学生真诚、平等的爱为基本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最终目的,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教师是在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自己。用爱滋润他们的心田、启迪他们的智慧,使他们有不断地进步。同时,在引导学生反省改过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反观内省,在分析、研究学生过错的时候,发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无明,努力学习,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提升我们的教育智慧和能力。
面对上述情况,作为教师,难免会心中有愧。那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究竟该如何正确,理智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呢?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出现大声斥责的地方,就有粗鲁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大声斥责表现出最原始本能的反应,每个教师心灵中所具有的情感素养的种种都会在这种反应丧失殆尽。”我想,对待学生的错误,千万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我们应挖掘出现错误的具体原因,采用有效地方式把它转化为教育资源。对过错学生的思想教育,也一定要注意淡化教育痕迹,宽容地进行模糊处理。依本文观点,就是要做到“淡化批评”。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效实行“淡化批评”呢?下面摘取我在学生管理上的几个片段进行浅谈。
1 教师要率先垂范,淡化批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教师的言行举止,总是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教师好的言行所起的作用往往比上百句批评来得更快,更明显些,而且还会对学生的品格塑造产生良好的助动作用。
我班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而主人翁精神则很是欠缺。有时教室里有纸片,学生竟熟视无睹。面对学生如此无责任感之举,我多次采用了批评、罚扫地的方法。虽说即见成效,却总是维持不了几天。怎么办呢?静下心来想一想,与其天天骂、天天说,强制性地要求其维持教室卫生,不如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入手以行动来感染学生。于是,我不再动辄责骂学生。每当看到地上有纸屑,我会弯下身去捡起;每当看到地面污浊,我会拿起拖把去拖……时间久了,默默然中我发现每当我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总会有几个学生参与进来,还有些学生都会条件反射般地低头四顾,确保自己的座位周围无事。虽然这样的举动还没有涉及到全班学生,但对我来说却是极大的惊喜。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面对学生主人翁意识的欠缺,我由起初的“批评”转向“率行”,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行为感染中,学生逐渐正视了自己的错误,自觉形成了对自己的品质培养。
2 教师要赋爱于其中,淡化批评
以爱动其心,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的成长是教师所具备的道德规范之一。“爱在举手投足间,轻风无语花自开”,将这种爱施用于对学生错误的处理上,效果往往令人惊叹。
记得一次,我班的两名男生因在讲台上玩,不小心将板凳磕在了黑板上,把黑板砸了一个小坑。事后我发现后,火冒三丈,询问当天值日生,竟无人承认和指证。无奈之下,我采用了值日生承担连带责任,每人都处以罚款的决定,结果使他们“供”出了那两名男生。两名男生在班中承认了错误后被叫到办公室,听说黑板罚款数额很高,却又立刻“翻供”互相推诿责任。面对他们的不坦诚,这时对其进行更为严厉的批评教育,我想并不能很好的使其在主观上清醒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沉思片刻,我对他们说:“这样吧,我作为你们的班主任,在管理上出现疏忽也是有责任的。如果要罚款,我掏50%,你们俩各摊25%,行吗?”谁知这样一说,两名男生刚才还是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此时却流下了眼泪。而且很利索地向我承认了错误,并表示愿意承担罚款,而我也相机对其深入进行了一次有关于诚实,知错就改的谈话。
何谓晓之于情,动之于理,我认为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我得到了验证。在学生犯错误时,不要一味地责骂。淡化批评,试着用一颗宽厚的心去包容,试着用一个爱的举动去感染,学生反而会给你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3 教师要巧妙用法,淡化批评
“巧”即为在班级管理中要方法得当。面对学生的种种错误,教师一定要懂得变通,巧妙地处理,既不伤害到学生,还要有良好的效果。鲁莽之举,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反作用。
进入六年级,我班的一小半学生可以说已进入了青春期,个别男女生还产生了对异性的喜欢。新年快到了,同学们纷纷互赠贺卡。一日,班中一女生拿着一张贺卡走进办公室让我看,贺卡最后竟赫然写着“I LOVE YOU!”该女生惶恐地告诉我是哪个男生赠与她的。虽然我着为生气,但潜意识告诉我坚决不能按以往的方法简单粗暴处理。上课了,我即时把语文课调成一节主题班会课。我在黑板上大大的写上了“I LOVE YOU!”的字样。当时有几个学生还在座位下窃窃私笑。我首先让学生大声地读出这句话,然后说明了它的意思。然后我说:“生活中,身边的有许多人值得让我们说出这句话,想一想,你想对谁大声的喊出‘I LOVE YOU!’”听我这样一说,学生的思维立刻扩散开了,纷纷回答是妈妈、是爸爸、是老师……最后,我向学生谈及了爱的责任和如何处理男女生关系,并要求学生给自己想要感谢的人送一份贺卡,并全部要写上“I LOVE YOU!”就这样,一个敏感的话题被演变为一次感恩教育,涉入事件的两人也摆脱了尴尬的状态。事后我想,如果我当时严词厉色地把那位男生批评一顿,并要求其向那位女生道歉,再深一步地要求其请家长,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会伤害二者。而由于事情的不能公开性,也不能对其余起到良好的引导与教育作用。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正是巧妙地采用了一种柔性策略,淡化批评,同时借机将此事件由点扩展到面,将学生内心认为隐秘的话题公开化、拓展化、明朗化,有效地解决了问题。
4 教师不妨装傻,淡化批评
精明固然是好事,但过于精明往往会给旁人造成一定的压力感。教师同样如此,在管理学生中倘若过于洞悉一切,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防范心理,不愿意接近你,更不愿意给你说真话。
记得一次在上班的路上,我班一位学生的家长拦住我,告诉我班里的一位学生经常向其儿子要钱,上星期还问其要了25元钱。其儿子因为胆小害怕,也没向老师提起。听完这件事,我一片愕然。如果这是事实,那位男生就可谓是“敲诈勒索”了。考虑到该男生岁数较大,平时自尊心极强,很少与他人交流,我在课堂上并没有提及此事。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没待他说话,我开口第一句就笑着问他:“你是不是借了XXX25元钱?你看,借了钱就要及时归还,老师这里有钱,你先拿去还给他,好吗?”说完,我掏出了钱给了那位男生。他很快把钱还给了XXX,两人后来还成了好朋友,当然也再没有出现上述家长所说的索钱之事了。
不管是“讹钱”还是“借钱不还”,在对待这样一个特殊学生的错误上,我并没有追根求源,盘问指责。我只是在假定事实成立的情况下,故意充了一回傻。这样的淡化处理,既没有伤害其自尊心,也没有让其在同学跟前抬不起头,同时还巧妙地化解了他与另一位当事人的矛盾。
5 教师要以“退”为进,淡化批评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运用于教育教学中,也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在我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管理中最为突出的瓶颈,应该就是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和学生学习态度无法转变。这两种现象看似简单,处理起来却很难。面对这些,教师以往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责骂学生、找家长谈话、告状。这其实从一定程度上对学生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慌。
如何对学生普遍性的错误此加以改正,此时教师不妨放下进攻的势头,放下强势的盘问,改进为退。学生未能按时完成作业时,我们温婉地问他何时能完成?然后再给他一定的宽松时间;学生不能达到你预期的教学目标时,我们适当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让其主动地为自己设立学习目标……只要我们耐心等候,久而久之,过错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就会慢慢被激发,我们也随之收获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而我们在退的过程中,其实达到了进的目的。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以身作则。可见,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思想的教育书,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个微笑,一个眼光都能对学生起教育作用。因此,在面对学生所犯的种种错误时,教师千万不可“火冒三丈”“喋喋不休”而过度地指责学生。我们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善化人者,基于教育的目的,抱以诚恳的态度,以对学生真诚、平等的爱为基本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最终目的,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教师是在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自己。用爱滋润他们的心田、启迪他们的智慧,使他们有不断地进步。同时,在引导学生反省改过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反观内省,在分析、研究学生过错的时候,发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无明,努力学习,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提升我们的教育智慧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