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说人物的真实影像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out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误解或歪解人物形象,肤浅地认识人物形象。比如,在解读《范进中举》时,有的学生认为范进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从二十岁考到五十多岁,不言放弃,说明他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在解读《我的叔叔于勒》时,有的学生认为小说中的菲利普夫妇金钱至上,作者仅仅就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就小说而言,名家名作里总是包含着作者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形象的语言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中心要素,作者会通过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人物形象分析是小说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也是理解小说主题的一个必然的途径。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领学生通过文字描述和作者有一次跨越时空的心灵沟通,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中探寻小说人物的真实影像,真正认识他们,继而从他们身上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这样做,可以避免开头所提到的现象的发生,增强人物形象分析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小说阅读效率。
  具体可以这样做,在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时,教师宜引导学生围绕人物形象,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作者为什么要让这个人物有这样的装扮?” “作者为什么要让这个人物说这样的话?” “作者为什么要让这个人物做这样的事?” “作者为什么让人物处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作者为什么给人物安排这样的命运结局?”等等。这些带着“为什么”的问题将会激发学生对文本作出更全面或深入一步的解读,也使他们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把握认识更准确、更全面或更深入。
  例如,阅读《范进中举》,教师引导学生揣摩吴敬梓为什么精心刻画范进的疯态,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写周围人对范进的态度变化,即可知范进在热衷功名富贵的风气中“执著追求”是多么地可悲可鄙的。
  学生在阅读《我的叔叔于勒》时,若能揣摩莫泊桑为什么把年轻时的于勒设计为游手好闲的败家子形象,为什么开篇对菲利普一家生活的拮据状况要作一番描述,他们对菲利普夫妇就会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像菲利普夫妇这样的人一方面是自私虚荣的,另一方面又有着小人物的心酸和无奈。
  再如,阅读《孔乙己》,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鲁迅为孔乙己设计的用双手撑着“走”进“坟墓”的悲惨结局,揣摩作者最后为什么说孔乙己是“大约”“的确”“死了”,学生的思维触角很自然地被引向了历史的纵深,小说中个人命运与时代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孔乙己的死是必然的,“大约”不仅仅指猜测,还传达着这样的信息:孔乙己是无人关注的,谁也不知道他的下落,也不会去关心他的死活。孔乙己被旧的时代给吞噬了。学生似乎也听到了鲁迅的呐喊:觉醒吧,中国人!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仅从文字上看,香菱对诗的追求、对美的追求达到如此痴迷的地步,她完全就是一个刻苦学习的完美形象,如果能追问曹雪芹为什么偏偏为命运悲惨、身份卑微的香菱精心创造这样一次学诗的机会,学生即能从香菱的遭遇与追求的强烈反差中迅速体会到作者对她的深切的赞叹和同情。“美好的东西总是在黑暗不公的世道中被摧残、被毁灭。”这是作者的悲天长叹,也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认识。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应该尊重这些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各种认识和见解。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读者是阅读行为活动的中心,毫无疑问,作为读者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完全自由状态下的阅读和课堂上的文本解读是有区别的,前者对文本理解的对错深浅,只要存在就是合理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后者是在要达成一定的阅读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的,既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还要立足文本。立足文本的阅读分析其实不仅包括表面的文字内容,还包括作者写下这些文字的理由,没有前者,那是架空分析,没有后者,分析则会浮于表面或导致荒谬。根据自己的体验解读人物和根据作者的意图分析人物是不矛盾的,属于殊途同归。对于阅读者来说,能读懂作品,和作者产生共鸣,也是一件幸事,总比曲解误解作品的“个性”阅读要强到不知多少倍了。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阅历和阅读经验都相对较少,他们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只有这样,他们的阅读积淀才会越来越深厚,阅读理解水平才能不断得到提高,个性化的阅读才会真正放射异彩。
其他文献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普遍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深刻认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朗读的功能价值是每个语文教师亟待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目的性不强,对朗读的认识不足;朗读的范围、方式选择不当;缺乏正確的朗读指导;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什么对策呢?我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提高教师对朗读教学的认识  朗读是把
期刊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指学生以教师设计的“活动单”为媒介,在“活动”中进行合作探究、自主交流,实现教学目标。然而有时学生的探究并不能如课前预设的那样完整全面,那样准确到位,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机智的衔接过渡。  在教学《幽径悲剧》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阅读课文,请找出文中表现被毁之前藤萝之美的语句,并说说你所感受到的美。根据提出的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地与文本对话,努力地寻找着那些符合要求的句子。徘徊在课堂
期刊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爱学生,这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基础薄弱生,他们学习成绩差,受同学歧视,家长的讽刺,老师的指责、批评成了家常便饭,时间长了,表面上变得麻木,满不在乎,其实,他们内心深处很痛苦。他们对赞美的渴望如同久旱的禾苗盼甘露,所以,我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赞美”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例如,我班金达同学,入学时学习成绩很差,习惯很不好,语文基础
期刊
一套普通的两居室,被温馨的话所环绕,到处都洋溢着温暖,这就是我家。女儿已经上中学了,我和老公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家庭经济并不是很优裕,但我们一家三口有团结的心,有良好的心态,面对困难,我们全家人能携手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播下幸福的种子,放长目光面对将来。  2012年1月27日即大年初五的中午,大家还都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之中,一场厄运此时正悄无声息的降临到我们全家人身上,中午12点多我们一家三口从
期刊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确立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明教学目标,钻研《新课程》和教材,联系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知识能力和水平,确立既符合《新课程》要求,又兼顾教材具体要求的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人教版语文教材有六个单元,内容有关爱、民俗、大自然等方面,对于
期刊
教学实践活动从本质上说,是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这一特殊情境中的自主探究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但是长期以来,教学实践却成了无人的程序性劳动.教师面对权威的教材束缚了自己的思维,学生则成了被动吸收的机器。所以国家和地方将课程权力适当让给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就不再只是既定课程计划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开发者和教学设计者。因此,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应该更趋于
期刊
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语文新课程理念已逐渐为广大语文教师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又产生了一种困惑:花了大量时间、精力研究文本、教法、手段,教学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关键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心理。  教学内容是客观的,须经心理状态这一中介才能内化于学习主体,而教学策略的最终价值,是创造出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门,也是教者真正走进新课程的成功之
期刊
近几年,中考作文以命题或半命题为主。学生作文中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生活和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具有清新气息和真情流露的作文并不多,而故作煽情,拿腔作调文章却屡见不鲜。不加选择,流水叙事,毫无情节“裸奔”之作也俯首皆是。究其原因是科学主义告诉我们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健康的东西,要写有意义的事,要有思想性,不能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能胡思乱想,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应该开头写什么,中间 写什么
期刊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思想感情,从而艺术的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  所以,小说教学常常从分析小说三要素入手,最后来探讨作品的主旨,一篇小说的教学课时往往至少四节课以上。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快速阅读一篇小说呢?可以引导他们顺“因”摸“旨”读
期刊
《香菱学诗》是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本名英莲,是“应怜”的谐音。这名字暗示她将一生坎坷。她出身于乡宦诗书之家,五岁时被人贩子拐去,稍长,被卖给小乡绅之子冯渊。拐子收了冯家的银钱,却又将英莲偷卖给薛蟠。无法无天的薛蟠怎把冯渊搁在眼里,钱多又有亲戚撑腰的薛蟠几下子就要了冯渊的小命。眼看就要 “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