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社会大背景下,校外教育迎来了全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同时社会也对校外教育寄予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作为县(市)级校外教育机构,应该坚持怎样的服务方向,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建立什么样的运行机制,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功能,才能充分体现校外教育的宗旨,成为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几年来,我们以国家级课题研究为引领,以“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开展我市校外教育的探索和实践,积极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我们遵循“立足一体化,面向一体化,服务一体化”的宗旨,不断加强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全面开创我市“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新局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面谈一下实践的体会和所取得的成果。
一、科学构筑了“一体化”校外教育运行网络体系
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协调理顺各方关系,发挥利用各方作用,构筑起了科学高效的“一体化”校外教育运行网络体系,为统一、有序、高效地开展全市各类校外教育活动提供了保证。(见运行网络体系图)
该网络体系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01
1.互动性
在该网络中,我们青少年活动中心(下简称“中心”)作为城乡一体化龙头主阵地,在教育局领导、联席会议统筹下,具体负责校外教育计划的实施,对城乡中小学这一地域性主阵地直接负有业务指导责任,但两者之间不是绝对的线性关系,而是在互动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生共长。这两个阵地的互动生成,使整个网络流程不但顺畅而且富有成效。
2.交融性
突出表现在落实到任何实施点,都是两者合作性的结果,并且将这种有效合作贯彻始终,形成单位与单位、人与人、师与生、生与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全面和谐合作。
3.主体性
两者的互动交融均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使学生这一连结主体成为整个网络的起始点和终极点,真正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该网络涵盖了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参与一体化校外教育的各方主体明晰,环节相扣,运行顺畅。
二、成功构建了“一体化”校外教育活动系列
“活动育人”是校外教育的显著特点和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多层面、多元化、立体型的校外教育活动体系,将各类校外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等整合成有机的统一体,使校外教育活动系统化、合理化、科学化,是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的重要保证。通过整体规划,专题实施,整体推进和全面提升,我们在全市范围内成功地构建了“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的活动体系,并形成了五大活动板块,使全市形成了既精彩纷呈,又协调和谐的城乡校外教育活动整体联动的良好态势。(见活动网络体系图)
02
该活动体系具有全面性、广泛性的显著特征,充分体现了校外教育的目标及实践性、体验性、探究性的特点。五大活动板块各具特色又互为影响、相互渗透。充分体现了普及与提高、共性和个性、整体与局部等辩证关系。
我们在设计和构建这个活动系列时强化了三大原则:第一,层次性原则。既有青少年活动中心直接组织的全市性的大型活动,又有在“中心”指导下的各相关组织主体开展的各类中小型活动;既有带有指令性的统一活动,例如劳动实践活动、军训等,又有学校、学生自主选择的活动,例如各校组织的特色活动,学生的兴趣活动;既有经常性、大众化活动,例如群众性的主题活动、团队特色活动、各类竞技活动等,又有提高性活动,例如社团活动、特色特长提高活动,等等,这样让学生都能在校外教育活动中找到合适的位置。第二,实践性原则。实践性是校外教育活动的根本特点。五大板块的活动组成,都是基于少年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生理心理特点,坚持“做中学、学中做”。例如体验活动板块中,我们加入了专项实践活动,强调根据新课程要求,各校增加了德育、科学、文史、艺术、体育等方面课程的实践环节,充分利用校外活动场所,开展现场教学活动;我们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加强了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对接,我们结合学校的课程设置,精心设计、适时调整各种实践活动的安排。我们结合我市中小学新课程实施的情况,开展“实践体验营”活动,开设了木工、编织、陶艺制作、刺绣、模型制作、丝网印花、布艺玩具、棒针创意制作、摄影、跆拳道等10多个实践体验室,让学生自主选择,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探索、感悟,收到了极大的成效。第三,重点性原则。校外教育活动纷繁复杂,面广量大,只有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才能真正保持校外教育活动城乡一体化良好的发展态势。
我们把学生的需求作为开展各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发展学生。还对活动组织的主体进行了功能定位,明确了“青少年活动中心与学校互动融合”的运行模式,即两者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价值是相互转换的。如果是“中心”直接组织实施的活动,学校主要是配合、协调工作;如果是学校组织实施的活动,“中心”则起到指导、服务的作用。
几年来,学生通过这五大系列活动,在不断的实践和感悟中,思想情操、意志品质、实践能力、合作精神等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和提高,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呈现出全面育人、育人全面的佳境。
三、重点打造了一批“一体化”校外教育特色基地
校外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校外活动场所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如果光依靠我们“中心”及社会上各类校外教育资源(如德育教育基地、生产劳动基地、工厂企业、街道社区等)显然不能满足全市广大学生对校外教育的需求,也无法实现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的目标。而学校现有的软硬件设施是开展校外教育活动的极为珍贵的资源。为此,我们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校外特色基地的创建工作。我们采取了有目的地引导、有计划地部署。在普遍发动学校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组织专项性调查摸底,确定特色创建方向,特色创建的措施等,并强化了机制体制的作用。我们运用考评机制、激励机制等保证高标准高成效建成特色基地。从而使全市广大中小学校根据本地本校的资源状况,主动创建了具有个性化特色的校外教育活动基地。至今,我们基本形成了惠及全市广大少年儿童的校外教育活动基地群列。其中特色明显、成效显著的专项性校外教育特色基地21个。例如我们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江苏省舞蹈教育基地”、“江苏省书画教育基地”及“电脑培训基地”,明德学校系列的机器人研制基地,荣文学校的民乐培训基地,实验小学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基地,朱棣文小学的科技教育基地,经贸小学的科技小制作基地(主要是“三模”),城一小的英语学习基地,浏家港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南郊小学、沙一小的书画艺术教育基地,陆渡小学的少年军校,新区第二小学的天文气象知识普及教育基地,浮桥小学的体育教育基地,沙二小的武术教育基地,双凤小学的家庭教育基地,鹿河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新塘学校、直塘小学的作文教学基地,沙二中的桥牌教育基地,等等。他们的共同经验是:第一,立足学校自身特色资源。这些学校在依托自身较好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特色优势,采用一定的措施,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在校内构建起校外特色教育专项基地,并不断加以开发建设,使特色逐步彰显,例如利用课余和节假日,开放体育活动室、图书馆、电脑室、美术室、实验室等,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经常性校外教育活动;第二,依托地方校外教育特色资源。太仓是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荟萃之地,各地都有人文、科学、历史名人等方面的特色资源,而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活动受到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及家长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所以,依托这些特色资源,就近就便就利,为校外特色教育活动的形成和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条件。
在学校校外特色基地的创建过程中,我们“中心”在业务上给予指导,我们的专业教师对各学校的专业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开展校外特色活动的能力;我们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专家前来指导及组织学校领导和教师参观考察,提升他们的理念,提高他们对校外教育的认识。
特色基地系列的成功打造,大大拓展了校外教育的时空和内涵,使城乡学生在各类校外教育活动中健康快乐成长,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四、全面提升了“中心”的功能和作用
在开展课题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中心”的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在全市各类校外教育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已承担起了指导、统筹全市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重任。我们本着“立足一体化、面向一体化、服务一体化”的宗旨,全面组织开展各类校外教育活动。主要体现在:
(1)各类大型活动和比赛
我们负责承办两年一度的全市性的“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和“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开展一系列的科技、艺术的展览、表演和比赛,它们已成为检验我市学生科技、艺术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
(2)各类德育教育实践活动
我们利用我市一些人文、历史景观及其他教育场所,积极开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建立了八个德育教育基地(如吴健雄纪念馆、郑和下西洋纪念馆、张傅故居、王锡爵旧居、吴晓邦艺术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充分发挥它们的教育功能,让学生从小受到良好思想的熏陶,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我们还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组织各类参观活动以及各种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影评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和道德水平。这些活动由我们策划、宣传、发动,各基地组织学生参加,使各项教育活动体现系统性、整体性、多样性,凸现校外教育活动性、实践性的特点,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各类兴趣社团活动
兴趣社团活动是开展各类校外活动的主要途径。随着基地建设的开展,各类兴趣活动有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活动中心的兴趣社团活动也得以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近两年来,我们的兴趣社团由原来的3个发展到现在的10个。参与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社团活动的数量、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已基本形成了学校普及为主,“活动中心”提高、拔尖为主的兴趣活动和社团活动的新格局,使更多城乡地区的特长学生得到发现、培养和提高。由于社团活动质量的提高,其品牌效应也逐渐显现。我们的市中小学生艺术团、市青少年科技协会、市中小学生书画协会、“小荷”文学社、英语沙龙等学生社团在社会上已享有良好的声誉。我们社团参加各类大型演出和比赛、对外交流等更加频繁,不少社团人才辈出,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社团活动的开展,使我们校外教育的活动更加多姿多彩,同时也使我们活动中心的活动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4)活动中心自身的基地建设
作为校外教育的主阵地,我们活动中心自身的基地建设也同样重要。我们是省科普教育基地、省舞蹈教育基地、英特尔电脑教育基地、书画教育基地等。在校外教育新格局下,我们在功能定位方面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变,除了让我们的基地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场所外,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基地的指导和辐射功能,即通过我们活动中心,指导全市校外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组织师资培训,提高各基地教师的专业理论和教学水平,提高他们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能力。
(5)发挥“中心”的自身优势
我们“中心”在软硬件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我们积极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我们主动与学校综合实践课程对接,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我们利用电影院开展全市免费电影周、优秀儿童剧展演等活动;我们在中心广场上经常性开展“快乐星期天”游艺活动;我们对贫困家庭的孩子实施免费兴趣培训;我们还免费开放阅览室、展览厅、科普厅等场所。总之,我们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搭建发展平台,让孩子们充分享受校外活动的无穷乐趣。
通过城乡一体化课题的实践,“中心”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我们的成果在校外教育界赢得了巨大的反响,被誉为“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太仓模式”,它为新时代校外教育开拓了一条新路。
我们将继续不断探索和实践,让校外教育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基。■
几年来,我们以国家级课题研究为引领,以“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开展我市校外教育的探索和实践,积极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我们遵循“立足一体化,面向一体化,服务一体化”的宗旨,不断加强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全面开创我市“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新局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面谈一下实践的体会和所取得的成果。
一、科学构筑了“一体化”校外教育运行网络体系
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协调理顺各方关系,发挥利用各方作用,构筑起了科学高效的“一体化”校外教育运行网络体系,为统一、有序、高效地开展全市各类校外教育活动提供了保证。(见运行网络体系图)
该网络体系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01
1.互动性
在该网络中,我们青少年活动中心(下简称“中心”)作为城乡一体化龙头主阵地,在教育局领导、联席会议统筹下,具体负责校外教育计划的实施,对城乡中小学这一地域性主阵地直接负有业务指导责任,但两者之间不是绝对的线性关系,而是在互动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生共长。这两个阵地的互动生成,使整个网络流程不但顺畅而且富有成效。
2.交融性
突出表现在落实到任何实施点,都是两者合作性的结果,并且将这种有效合作贯彻始终,形成单位与单位、人与人、师与生、生与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全面和谐合作。
3.主体性
两者的互动交融均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使学生这一连结主体成为整个网络的起始点和终极点,真正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该网络涵盖了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参与一体化校外教育的各方主体明晰,环节相扣,运行顺畅。
二、成功构建了“一体化”校外教育活动系列
“活动育人”是校外教育的显著特点和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多层面、多元化、立体型的校外教育活动体系,将各类校外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等整合成有机的统一体,使校外教育活动系统化、合理化、科学化,是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的重要保证。通过整体规划,专题实施,整体推进和全面提升,我们在全市范围内成功地构建了“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的活动体系,并形成了五大活动板块,使全市形成了既精彩纷呈,又协调和谐的城乡校外教育活动整体联动的良好态势。(见活动网络体系图)
02
该活动体系具有全面性、广泛性的显著特征,充分体现了校外教育的目标及实践性、体验性、探究性的特点。五大活动板块各具特色又互为影响、相互渗透。充分体现了普及与提高、共性和个性、整体与局部等辩证关系。
我们在设计和构建这个活动系列时强化了三大原则:第一,层次性原则。既有青少年活动中心直接组织的全市性的大型活动,又有在“中心”指导下的各相关组织主体开展的各类中小型活动;既有带有指令性的统一活动,例如劳动实践活动、军训等,又有学校、学生自主选择的活动,例如各校组织的特色活动,学生的兴趣活动;既有经常性、大众化活动,例如群众性的主题活动、团队特色活动、各类竞技活动等,又有提高性活动,例如社团活动、特色特长提高活动,等等,这样让学生都能在校外教育活动中找到合适的位置。第二,实践性原则。实践性是校外教育活动的根本特点。五大板块的活动组成,都是基于少年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生理心理特点,坚持“做中学、学中做”。例如体验活动板块中,我们加入了专项实践活动,强调根据新课程要求,各校增加了德育、科学、文史、艺术、体育等方面课程的实践环节,充分利用校外活动场所,开展现场教学活动;我们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加强了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对接,我们结合学校的课程设置,精心设计、适时调整各种实践活动的安排。我们结合我市中小学新课程实施的情况,开展“实践体验营”活动,开设了木工、编织、陶艺制作、刺绣、模型制作、丝网印花、布艺玩具、棒针创意制作、摄影、跆拳道等10多个实践体验室,让学生自主选择,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探索、感悟,收到了极大的成效。第三,重点性原则。校外教育活动纷繁复杂,面广量大,只有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才能真正保持校外教育活动城乡一体化良好的发展态势。
我们把学生的需求作为开展各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发展学生。还对活动组织的主体进行了功能定位,明确了“青少年活动中心与学校互动融合”的运行模式,即两者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价值是相互转换的。如果是“中心”直接组织实施的活动,学校主要是配合、协调工作;如果是学校组织实施的活动,“中心”则起到指导、服务的作用。
几年来,学生通过这五大系列活动,在不断的实践和感悟中,思想情操、意志品质、实践能力、合作精神等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和提高,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呈现出全面育人、育人全面的佳境。
三、重点打造了一批“一体化”校外教育特色基地
校外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校外活动场所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如果光依靠我们“中心”及社会上各类校外教育资源(如德育教育基地、生产劳动基地、工厂企业、街道社区等)显然不能满足全市广大学生对校外教育的需求,也无法实现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的目标。而学校现有的软硬件设施是开展校外教育活动的极为珍贵的资源。为此,我们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校外特色基地的创建工作。我们采取了有目的地引导、有计划地部署。在普遍发动学校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组织专项性调查摸底,确定特色创建方向,特色创建的措施等,并强化了机制体制的作用。我们运用考评机制、激励机制等保证高标准高成效建成特色基地。从而使全市广大中小学校根据本地本校的资源状况,主动创建了具有个性化特色的校外教育活动基地。至今,我们基本形成了惠及全市广大少年儿童的校外教育活动基地群列。其中特色明显、成效显著的专项性校外教育特色基地21个。例如我们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江苏省舞蹈教育基地”、“江苏省书画教育基地”及“电脑培训基地”,明德学校系列的机器人研制基地,荣文学校的民乐培训基地,实验小学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基地,朱棣文小学的科技教育基地,经贸小学的科技小制作基地(主要是“三模”),城一小的英语学习基地,浏家港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南郊小学、沙一小的书画艺术教育基地,陆渡小学的少年军校,新区第二小学的天文气象知识普及教育基地,浮桥小学的体育教育基地,沙二小的武术教育基地,双凤小学的家庭教育基地,鹿河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新塘学校、直塘小学的作文教学基地,沙二中的桥牌教育基地,等等。他们的共同经验是:第一,立足学校自身特色资源。这些学校在依托自身较好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特色优势,采用一定的措施,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在校内构建起校外特色教育专项基地,并不断加以开发建设,使特色逐步彰显,例如利用课余和节假日,开放体育活动室、图书馆、电脑室、美术室、实验室等,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经常性校外教育活动;第二,依托地方校外教育特色资源。太仓是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荟萃之地,各地都有人文、科学、历史名人等方面的特色资源,而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活动受到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及家长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所以,依托这些特色资源,就近就便就利,为校外特色教育活动的形成和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条件。
在学校校外特色基地的创建过程中,我们“中心”在业务上给予指导,我们的专业教师对各学校的专业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开展校外特色活动的能力;我们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专家前来指导及组织学校领导和教师参观考察,提升他们的理念,提高他们对校外教育的认识。
特色基地系列的成功打造,大大拓展了校外教育的时空和内涵,使城乡学生在各类校外教育活动中健康快乐成长,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四、全面提升了“中心”的功能和作用
在开展课题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中心”的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在全市各类校外教育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已承担起了指导、统筹全市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重任。我们本着“立足一体化、面向一体化、服务一体化”的宗旨,全面组织开展各类校外教育活动。主要体现在:
(1)各类大型活动和比赛
我们负责承办两年一度的全市性的“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和“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开展一系列的科技、艺术的展览、表演和比赛,它们已成为检验我市学生科技、艺术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
(2)各类德育教育实践活动
我们利用我市一些人文、历史景观及其他教育场所,积极开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建立了八个德育教育基地(如吴健雄纪念馆、郑和下西洋纪念馆、张傅故居、王锡爵旧居、吴晓邦艺术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充分发挥它们的教育功能,让学生从小受到良好思想的熏陶,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我们还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组织各类参观活动以及各种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影评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和道德水平。这些活动由我们策划、宣传、发动,各基地组织学生参加,使各项教育活动体现系统性、整体性、多样性,凸现校外教育活动性、实践性的特点,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各类兴趣社团活动
兴趣社团活动是开展各类校外活动的主要途径。随着基地建设的开展,各类兴趣活动有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活动中心的兴趣社团活动也得以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近两年来,我们的兴趣社团由原来的3个发展到现在的10个。参与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社团活动的数量、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已基本形成了学校普及为主,“活动中心”提高、拔尖为主的兴趣活动和社团活动的新格局,使更多城乡地区的特长学生得到发现、培养和提高。由于社团活动质量的提高,其品牌效应也逐渐显现。我们的市中小学生艺术团、市青少年科技协会、市中小学生书画协会、“小荷”文学社、英语沙龙等学生社团在社会上已享有良好的声誉。我们社团参加各类大型演出和比赛、对外交流等更加频繁,不少社团人才辈出,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社团活动的开展,使我们校外教育的活动更加多姿多彩,同时也使我们活动中心的活动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4)活动中心自身的基地建设
作为校外教育的主阵地,我们活动中心自身的基地建设也同样重要。我们是省科普教育基地、省舞蹈教育基地、英特尔电脑教育基地、书画教育基地等。在校外教育新格局下,我们在功能定位方面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变,除了让我们的基地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场所外,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基地的指导和辐射功能,即通过我们活动中心,指导全市校外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组织师资培训,提高各基地教师的专业理论和教学水平,提高他们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能力。
(5)发挥“中心”的自身优势
我们“中心”在软硬件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我们积极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我们主动与学校综合实践课程对接,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我们利用电影院开展全市免费电影周、优秀儿童剧展演等活动;我们在中心广场上经常性开展“快乐星期天”游艺活动;我们对贫困家庭的孩子实施免费兴趣培训;我们还免费开放阅览室、展览厅、科普厅等场所。总之,我们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搭建发展平台,让孩子们充分享受校外活动的无穷乐趣。
通过城乡一体化课题的实践,“中心”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我们的成果在校外教育界赢得了巨大的反响,被誉为“城乡一体化校外教育太仓模式”,它为新时代校外教育开拓了一条新路。
我们将继续不断探索和实践,让校外教育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