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提倡创新教学方式,更新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改变注重知识传播、忽视学生探索和交互的情况,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创新和实践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小学合作在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物理;探究教学
小组合作指的是为了实现某些教学目标,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将小组合作运用在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互,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1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现状
虽然学生在小学已经积累了一些物理方面的知识,但初中物理在小学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注重探究教学。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的教师都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认为探究教学浪费课上时间,导致学生对物理现象认识地不全面,无法培养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初中物理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的非常紧密,学生对这些知识也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在探究教学中多下功夫,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缩小学生间的差距,促进班级整体水平的提升。
2 小组合作在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1 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开展小组合作的前提
想要实现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共同探究初中物理知识。科学合理的分组则是开展高效教学的前提,初中物理教师应从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进行合理的愤怒值。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强的异质性,需要根据互补的原则划分小组,保证每个小组中既要有学生成绩优秀的学生,也要有学习能力超差的学生,以此来实现小组合作的互补作用,保持组内学习水平的平衡,还能够增强小组间的竞争意识。最后,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优势进行分工。如果小組内没有组织领导者,学生在讨论环节机会显得过于随意,有些学生会一直发表自己的想法,内向的学生得不到说话的机会,小组讨论的内容也会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因此,教师可以用民主的方式让每组推选出一名小组长辅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协调组员之间的任务分工,使每位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能得到进步和成长。
2.2 设计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合作的意识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问题不能设计得太过随意,要仔细斟酌每个问题的目的,保证问题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因此,教师要保证课堂问题的层次性,突出问题的知识点,保证问题与教学内容有紧密的联系,才能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加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如果只是向学生讲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强调它的重要性和特点无法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引发小组合作学习,先为学生播放相关课件,让学生思考自由摆动的秋千为什么会停下来,草地上滚动的球为什么会停下来等,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对力和运动的关系展开探究。之后为学生展示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实验,提问学生两个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分别是哪些,从而使学生得出对牛顿第一定律形成初步的认识,接着提问学生若受到的阻力消失了小车将怎样运动,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合作探究,从而理解牛顶第一定律的内容。引导性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避免学生合作探究的内容偏离教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
2.3 及时进行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的评价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评價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侧重学生个体在教学中的表现,习惯为学生排名,没有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在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小组整体的学习情况,重视对小组合作的过程进行评价,分析组员是否积极参与到了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没有主动交互,组员关系是否融洽等。还要评价学生物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回答问题情况和随堂测验等进行评价。另外,还要建立起小组合作奖励机制,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和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3 结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合理分组,提出引导性的问题,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还要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提高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俊生.初中物理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目标和原则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8).
[2] 李光霞.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模式[J].学周刊,2018(08).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物理;探究教学
小组合作指的是为了实现某些教学目标,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将小组合作运用在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互,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1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现状
虽然学生在小学已经积累了一些物理方面的知识,但初中物理在小学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注重探究教学。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的教师都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认为探究教学浪费课上时间,导致学生对物理现象认识地不全面,无法培养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初中物理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的非常紧密,学生对这些知识也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在探究教学中多下功夫,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缩小学生间的差距,促进班级整体水平的提升。
2 小组合作在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1 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开展小组合作的前提
想要实现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共同探究初中物理知识。科学合理的分组则是开展高效教学的前提,初中物理教师应从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进行合理的愤怒值。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强的异质性,需要根据互补的原则划分小组,保证每个小组中既要有学生成绩优秀的学生,也要有学习能力超差的学生,以此来实现小组合作的互补作用,保持组内学习水平的平衡,还能够增强小组间的竞争意识。最后,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优势进行分工。如果小組内没有组织领导者,学生在讨论环节机会显得过于随意,有些学生会一直发表自己的想法,内向的学生得不到说话的机会,小组讨论的内容也会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因此,教师可以用民主的方式让每组推选出一名小组长辅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协调组员之间的任务分工,使每位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能得到进步和成长。
2.2 设计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合作的意识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问题不能设计得太过随意,要仔细斟酌每个问题的目的,保证问题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因此,教师要保证课堂问题的层次性,突出问题的知识点,保证问题与教学内容有紧密的联系,才能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加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如果只是向学生讲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强调它的重要性和特点无法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引发小组合作学习,先为学生播放相关课件,让学生思考自由摆动的秋千为什么会停下来,草地上滚动的球为什么会停下来等,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对力和运动的关系展开探究。之后为学生展示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实验,提问学生两个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分别是哪些,从而使学生得出对牛顿第一定律形成初步的认识,接着提问学生若受到的阻力消失了小车将怎样运动,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合作探究,从而理解牛顶第一定律的内容。引导性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避免学生合作探究的内容偏离教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
2.3 及时进行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的评价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评價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侧重学生个体在教学中的表现,习惯为学生排名,没有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在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到小组整体的学习情况,重视对小组合作的过程进行评价,分析组员是否积极参与到了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没有主动交互,组员关系是否融洽等。还要评价学生物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回答问题情况和随堂测验等进行评价。另外,还要建立起小组合作奖励机制,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和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3 结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合理分组,提出引导性的问题,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还要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提高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俊生.初中物理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目标和原则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8).
[2] 李光霞.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小组合作高效课堂模式[J].学周刊,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