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月我在广州文化创意园区“红专厂”举办了画广州回忆的木炭画展,开幕那天,雷电交加、狂风暴雨,来参加开幕的人比发了邀请的人数少了一点,注意一看,艺术界的人缺得多一点,但是广州设计界的主要人物依然全都来了,有年轻人问我为什么会如此,我说“圈子”关系。我是设计圈子的,大家就是“老友记”,漫说下雨,就是下冰雹他们还是会来。我尽管和艺术界关系好,但不是那个圈子的,自然就没有那么紧密了。
我是1982年进入设计圈子的,直到现在还是在那个圈子里面,因而在设计界要做事情就比较容易,呼朋唤友,喝茶吹牛很容易,找谁也容易找得到。出了这个圈子,就困难多了。上几个月,某市有个市里的秘书,托了常委的话,说请我去商量一下怎么帮他们市里设计官方的礼品和包装,找了一批局长来开会,我还真是认真做了笔记,回去之后组织人开会讨论、做了好多方案,到第二次带了各种方案去汇报,就那个秘书出来见我们,三言两语敷衍过去,方案也就没有收了。这件事是一个为政府形象的公益活动,没有经济、社会利益可言,之所以结果如此,是因为我们这群大学的设计人员全部是他们政府那个圈子的圈外人,无需尊重,可以使唤,圈子水深,可见一斑。
在文化界,我是一个晚辈,国学浅薄、西学不深,年轻的时候不巧把所有国内的政治运动都赶上了,耽误了好多时间,总是一个遗憾。多年从事设计、艺术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其实也是勉为其难,力不从心的。如果说自己有点长处,我看就是走的地方多、乱七八糟读书,因此知识很庞杂,是个杂家类型的人,在任何一个专业领域内都不是专家,不过综合了解的东西多了,反而有一种跨学科的特殊能力。
我有自知之明,不在任何一个专业里面称专家,刻意研究上、写作上都走边缘路线,使得自己对各个专业的粗浅了解能够得到综合的使用,其实是自己知道短处,才不得已走的一条不同的路。这并非优势。一方面可以说是熟悉大文化圈子,因为多少年来一直和这个大圈子打交道,但是同时也可以说是这个大圈子外的人,两个星期前我和香港文化人马家辉先生有一个关于微博的对话,他提到他接触到的台湾、香港的文化人,一个一个的圈子,其中有些人我自己也认得,但是却没有办法好像马先生那样熟稔,因为他在里面时间长,熟悉了,广东人说的同声同气,我只有羡慕的份。属于我自己的圈子,还是设计,特别是设计教育这个小圈子,大不了的。
还有一个圈子,是经历所致,老同学、老同事,多年交往,大家了如指掌,关系深,这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有的圈子,后天补不出来、后人也挤不进去的。
大家意气相投、说话投机、交往频繁,也能够成圈子。1990年代,因为工作关系和中央美术学院一批老艺术教育家认识了,当时中央美院正在筹备开始设计学科,靳尚谊院长带了戴士和、张宝玮、杜健几位老师来美国访问我的学院,之后我也每年都去他们那里讲课。从王府井到花家地再到现在的新校区,来来往往,熟悉了,也就入了他们的圈子。我在北京住在美院里面,隔壁是老先生们的宿舍,每次回来,钟涵先生肯定请到家里包饺子,靳尚谊、朱乃正、杜健、邵大箴这些先生没有事都来,大家海阔天空,无话不谈,这样的关系一直维持到现在,去年我在新美院附近的酒店请这几位老师吃饭聊天,大家都来了,开心得很,饭后张宝玮老师说老先生们说还没有聊够呢!因此我现在到美院去,很多人很奇怪我为什么能够和他们这些老先生这么融洽,我说这也是一个圈子啊!
中国的圈子虽然多,真要进入还是很难。照理说,只要是移民成分多的城市,圈子就容易进,但当下中国的大城市基本是移民构成,圈子却比西方的更难进入。国内这些大城市和纽约、洛杉矶这类移民城市不同的是,美国的这些移民城市是全世界的人混合而成,没有复杂的官僚机构以及由此形成的等级概念,圈子虽有,但是比较容易参与进去;国内的城市有另外一层关系约束着,就是由官僚机构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形成的网络,而且这个网络概念完全渗透到民众的意识里面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还不止一个,难的是企图进入一个不属于你的圈子,有些人问我怎么能够进入顶级设计圈、文化圈啊,我总是说到火候的时候就进入了,这是急不来的,完全是恰到好处的结果。现在多了网络、博客、微博、facebook、twitter,圈子就大了,很多年轻人也就不在乎那些旧的文化、艺术、设计圈子了。
我是1982年进入设计圈子的,直到现在还是在那个圈子里面,因而在设计界要做事情就比较容易,呼朋唤友,喝茶吹牛很容易,找谁也容易找得到。出了这个圈子,就困难多了。上几个月,某市有个市里的秘书,托了常委的话,说请我去商量一下怎么帮他们市里设计官方的礼品和包装,找了一批局长来开会,我还真是认真做了笔记,回去之后组织人开会讨论、做了好多方案,到第二次带了各种方案去汇报,就那个秘书出来见我们,三言两语敷衍过去,方案也就没有收了。这件事是一个为政府形象的公益活动,没有经济、社会利益可言,之所以结果如此,是因为我们这群大学的设计人员全部是他们政府那个圈子的圈外人,无需尊重,可以使唤,圈子水深,可见一斑。
在文化界,我是一个晚辈,国学浅薄、西学不深,年轻的时候不巧把所有国内的政治运动都赶上了,耽误了好多时间,总是一个遗憾。多年从事设计、艺术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其实也是勉为其难,力不从心的。如果说自己有点长处,我看就是走的地方多、乱七八糟读书,因此知识很庞杂,是个杂家类型的人,在任何一个专业领域内都不是专家,不过综合了解的东西多了,反而有一种跨学科的特殊能力。
我有自知之明,不在任何一个专业里面称专家,刻意研究上、写作上都走边缘路线,使得自己对各个专业的粗浅了解能够得到综合的使用,其实是自己知道短处,才不得已走的一条不同的路。这并非优势。一方面可以说是熟悉大文化圈子,因为多少年来一直和这个大圈子打交道,但是同时也可以说是这个大圈子外的人,两个星期前我和香港文化人马家辉先生有一个关于微博的对话,他提到他接触到的台湾、香港的文化人,一个一个的圈子,其中有些人我自己也认得,但是却没有办法好像马先生那样熟稔,因为他在里面时间长,熟悉了,广东人说的同声同气,我只有羡慕的份。属于我自己的圈子,还是设计,特别是设计教育这个小圈子,大不了的。
还有一个圈子,是经历所致,老同学、老同事,多年交往,大家了如指掌,关系深,这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有的圈子,后天补不出来、后人也挤不进去的。
大家意气相投、说话投机、交往频繁,也能够成圈子。1990年代,因为工作关系和中央美术学院一批老艺术教育家认识了,当时中央美院正在筹备开始设计学科,靳尚谊院长带了戴士和、张宝玮、杜健几位老师来美国访问我的学院,之后我也每年都去他们那里讲课。从王府井到花家地再到现在的新校区,来来往往,熟悉了,也就入了他们的圈子。我在北京住在美院里面,隔壁是老先生们的宿舍,每次回来,钟涵先生肯定请到家里包饺子,靳尚谊、朱乃正、杜健、邵大箴这些先生没有事都来,大家海阔天空,无话不谈,这样的关系一直维持到现在,去年我在新美院附近的酒店请这几位老师吃饭聊天,大家都来了,开心得很,饭后张宝玮老师说老先生们说还没有聊够呢!因此我现在到美院去,很多人很奇怪我为什么能够和他们这些老先生这么融洽,我说这也是一个圈子啊!
中国的圈子虽然多,真要进入还是很难。照理说,只要是移民成分多的城市,圈子就容易进,但当下中国的大城市基本是移民构成,圈子却比西方的更难进入。国内这些大城市和纽约、洛杉矶这类移民城市不同的是,美国的这些移民城市是全世界的人混合而成,没有复杂的官僚机构以及由此形成的等级概念,圈子虽有,但是比较容易参与进去;国内的城市有另外一层关系约束着,就是由官僚机构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形成的网络,而且这个网络概念完全渗透到民众的意识里面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还不止一个,难的是企图进入一个不属于你的圈子,有些人问我怎么能够进入顶级设计圈、文化圈啊,我总是说到火候的时候就进入了,这是急不来的,完全是恰到好处的结果。现在多了网络、博客、微博、facebook、twitter,圈子就大了,很多年轻人也就不在乎那些旧的文化、艺术、设计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