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先进文化责无旁贷
莫世行
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大发展,而改革则需要创新
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理解做好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已全面铺开,在四川出版集团范围内已局部进行。实践充分证明,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大发展,而改革则需要创新。
创新已经成为一种生存手段,不断翻新的技术变革创造着日新月异的经营模式,催生着新的消费群体和市场空间,网络、手机等传播载体给书报刊等传统载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四川出版集团成立两年多来,集团党委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在人事、经营、管理和党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好的效果,资源潜能开始释放,国有资产达到了两位数的保值增值。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集团的改革处于起步阶段,与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差距还很大,制约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种种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滞后,发展不足依然是最大的问题。因此,集团要认真贯彻“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方针.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工夫。
在推进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上下工夫。认真搞好新华厂、物资公司的改制工作,积极探索出版社转企改制工作。
坚持在大集团带大产业的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资源整合上下工夫。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鼓励各成员单位积极探索以资产或业务为纽带,通过兼并、联合、参股、重组等方式,拉长产业链条,完善产业网络,增大产业规模,不断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使集团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
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上下工夫。我们要密切关注科技发展的趋势,熟悉和掌握科技新成果,不断增强用先进科技手段推进产业发展的能力。积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出版创作生产模式,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延伸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内容。
在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发展格局。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上下工夫。我们要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完善文化企业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推动国有文化资本向市场前景好、社会效益高的领域集中,充分发挥国有文化资本的市场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在不断强化品牌意识,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上下工夫。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经营。充分发挥巴蜀文化资源,研究人民群众新的文化需求,借鉴国际文化产品生产的新形式,鼓励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高的文化精品,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出版品牌。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把艰苦奋斗作为集团的长期工作方针。在新的形势下。赋予艰苦奋斗新的内容,既要把消费节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与单位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还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坚决反对贪图享乐、奢侈浪费、讲排场、讲阔气的不良作风;同时建立健全经费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按制度办事。
搭建“三个平台”提高“三种能力”
刘 霞
通过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邛崃市委组织部的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
邛市委组织部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搭建了组工干部成长平台,促进了组工干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执行能力的提高,找到了一条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全面提升组织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搭建学习平台。提高组工干部的学习力。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和机制,搭建组工干部学习平台,提高教育培训实效。一是“内外”相结合。每月至少与各区市县开展一次横向互访交流学习,每月举办一期专题业务知识培训。二是“考学”相结合。坚持“一周一学”制度,每周五集中学习半天,及时传达学习重要会议、文件精神,随时更新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建立“一月一考”制度,每月由部领导组织全体组工干部进行一次政策业务知识考试,考试结果记入组工干部的学习档案。作为年终评优的重要依据。三是“听说”相结合。建立“能力建设论坛”机制,每季度在全体干部之间开展一次能力建设双向互动大讨论活动,每季度组织组织科和干部科的同志进行一次业务交流,搭建组工干部思想成长和能力建设的平台。
搭建实践平台。提高组工干部的实践力。针对实践锻炼机会相对较少的实际,建立“三大机制”,搭建组工干部实践锻炼的平台。促进组工干部的全面成长。一是建立组工干部外派锻炼机制。每年分批下派干部到镇乡锻炼、上挂干部到省市组织部门跟班学习,外派干部到沿海地区学习锻炼。去年以来,已分批派出11名组工干部外出学习锻炼。二是建立轮岗锻炼机制。去年以来,共有6名同志进行部内轮岗,5名同志交流到镇乡、部门,6名镇乡、部门干部进入组织部,并先后抽调10名干部到组织部学习锻炼,全面提升了组工干部综合业务能力。三是建立对口帮扶机制。与邛崃市油榨乡川王村建立对口帮扶关系,由工作人员分别对口帮助一名贫困党员发展生产。同时,下派2名组工干部驻村蹲点指导党建示范村建设。
搭建竞争平台,提高组工干部的执行力。开展“两大比拼”活动,搭建竞争平台,在全市组工干部中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提升组工干部的执行力。一是开展“零距离”、“零差错”服务质量大比拼活动。聘请8名高素质的在职老干部为部风监督员.定期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公布服务质量投诉电话、部长信箱等。敞开大门接受群众监督和接收群众意见建议;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凡因工作差错或服务态度被服务对象投诉的,按照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年底召开一次“双零”服务质量测评会,按照得分高低评选一批“零距离”、“零差错”服务明星。二是开展组工干部业务能力大比拼活动。对科室和工作人员实行项目化管理,年终按照《科室细化目标考核办法》进行考核,评选先进科室和个人;鼓励组工干部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年终以上级肯定和群众认可为标准评选组织工作创新奖。
通过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组织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邛崃市委组织部在2004年、2005年目标考核中都列全市党群系统第2名;近两年来。多次受到中央组织部、省委组织部及成都市委组织部的表彰;在2006年上半年组织部门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中.邛崃市委组织部群众满意度达100%。
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源
绵阳组
人才引领发展,创新改变世界。创新使一大批人才如一粒粒种子,在绵阳这片沃土上成长。如今,万马奔腾的人才大军呈现出蓬勃生机,正成为推进绵阳跨越式发展的磅礴力量!
间屋子、几台电脑、一颗火热的心、一个充满智慧的大脑, 转眼之间,埋首书斋的儒雅书生“摇身一变”成了集团统帅、资本富豪……在绵阳市高新区,一个个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在科技浪潮的搏击中,冲上了市场经济的风口浪尖。
如今,“两院”院士来了,博士后留下了,海外学子回来了,一大批军工科研人员走出“深闺”……八方人才正源源不断地汇聚绵阳这块热土并融入经济建设之中,充足的人才资源正成为绵阳跨越式发展的新的动力源。而这一“动力源”之所以能够动力强劲,靠的是两个字:创新!
樊篱-破天地宽。创新体制和机制,集聚人才、释放人才潜能的障碍——消除
几年前,绵阳市中心医院“高职低聘事件”曾掀起轩然大波。1999年,绵阳市中心医院启动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推进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改革后,69人次被低职高聘,218人次被高职低聘,36人次被转岗,12人次被待聘“以观后效”。
现在绵阳人对这种做法早就习以为常。事实上,为促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绵阳市一直在改革原有相对固定和僵化的用人机制。2001年,为解决部分单位人才断层问题,绵阳出台了《绵阳科技城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实施细则》,一批有才华的年轻人得以崭露头角;1999年以来,绵阳率先在全省开展以岗位管理和聘用制为核心的新型用人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对新进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考”。
是否有利于促进科技人才成长?是否有利于促进科技人才创新?是否有利于促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这些,都是绵阳全面增强科技人才队伍活力,切实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绵阳拥有各类工程技术人员达17万人之众,“两院”院士就有26名,高科技人才大多云集于国防单位。3年多来,绵阳已有1200余名国防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直接投身科技产业。中物院环保产业技术、烟气脱硫技术等200余项有市场潜力的科研成果在绵阳开发推广,迅速产业化,形成了电子信息技术、环境科学、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群。2005年实现产值223亿元,仅长虹、九洲、华丰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就达30%以上。
体制创新促进机制转化,机制创新激发人才活力。如今在绵阳,“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已经形成。
“条条道路通罗马”。创新培养模式,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了科技拔尖人才
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在于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在人才开发中,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始终是人才开发的永恒主题。
默默无闻的何建,是四川农业大学99届硕士毕业生,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刚一毕业,就被民营企业四川铁骑力士集团冯光德实验室把他“挖”了过去,首先为他从事生物技术研发提供1000万元科研启动资金,还承担他攻读国内外任何一所大学博士学位的全部费用。
铁骑力士对何建的培养方式,仅是绵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一例。事实上,绵阳在培养人才中十分重视“实战能力”。
近年来,绵阳市采取联合办班、以老带新、对外交流等多种形式,强化科技人才的业务知识更新,努力提高科技人才的学习能力、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绵阳市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精心打造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拓宽选拔范围,创新选拔方式,在全市广泛开展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评选工作。通过这些举措,全市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
开渠引得活水来。创新工作平台,优化“聚才”环境,科技城建设急需紧缺人才纷至沓来
“搭台引才”是绵阳最娴熟的手法之一。近年来,绵阳先后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7个,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1个,综合孵化器4个、专业孵化器5个,创建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38个,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0个。另外还建立了绵阳国家军转民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绵阳产业化园区。通过为各类优秀人才搭建创新创业的平台,吸引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科技部在绵阳设立的总额度1亿元的“专项创新基金”更被绵阳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今来绵阳科技城创办企业和实施项目的外地博士、硕士就有280余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长虹、西南科技大学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共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150余家。
绵阳还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紧密结合,先后邀请了美国、日本、以色列等7个国家共70多名高级技术和管理专家来绵,为该市国有、民营企业无偿进行短期技术指导,提供咨询服务,举办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先进科技知识培训讲座。
另外,绵阳还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机关干部、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成员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骨干企业的高学历复合型人才30余人,来绵阳挂职送才。
人才推动发展,发展积聚人才。近年来,绵阳市共引进各类人才1_3万余人,其中海外留学人员107人,博士、硕士及副高以上职称人才562人,本科6220人。
莫世行
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大发展,而改革则需要创新
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理解做好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已全面铺开,在四川出版集团范围内已局部进行。实践充分证明,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大发展,而改革则需要创新。
创新已经成为一种生存手段,不断翻新的技术变革创造着日新月异的经营模式,催生着新的消费群体和市场空间,网络、手机等传播载体给书报刊等传统载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四川出版集团成立两年多来,集团党委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在人事、经营、管理和党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好的效果,资源潜能开始释放,国有资产达到了两位数的保值增值。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集团的改革处于起步阶段,与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差距还很大,制约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种种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滞后,发展不足依然是最大的问题。因此,集团要认真贯彻“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方针.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工夫。
在推进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上下工夫。认真搞好新华厂、物资公司的改制工作,积极探索出版社转企改制工作。
坚持在大集团带大产业的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资源整合上下工夫。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鼓励各成员单位积极探索以资产或业务为纽带,通过兼并、联合、参股、重组等方式,拉长产业链条,完善产业网络,增大产业规模,不断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使集团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
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上下工夫。我们要密切关注科技发展的趋势,熟悉和掌握科技新成果,不断增强用先进科技手段推进产业发展的能力。积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出版创作生产模式,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延伸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内容。
在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发展格局。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上下工夫。我们要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完善文化企业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推动国有文化资本向市场前景好、社会效益高的领域集中,充分发挥国有文化资本的市场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在不断强化品牌意识,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上下工夫。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经营。充分发挥巴蜀文化资源,研究人民群众新的文化需求,借鉴国际文化产品生产的新形式,鼓励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高的文化精品,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出版品牌。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把艰苦奋斗作为集团的长期工作方针。在新的形势下。赋予艰苦奋斗新的内容,既要把消费节制在合理的限度内,与单位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还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坚决反对贪图享乐、奢侈浪费、讲排场、讲阔气的不良作风;同时建立健全经费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按制度办事。
搭建“三个平台”提高“三种能力”
刘 霞
通过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邛崃市委组织部的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
邛市委组织部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搭建了组工干部成长平台,促进了组工干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执行能力的提高,找到了一条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全面提升组织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搭建学习平台。提高组工干部的学习力。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和机制,搭建组工干部学习平台,提高教育培训实效。一是“内外”相结合。每月至少与各区市县开展一次横向互访交流学习,每月举办一期专题业务知识培训。二是“考学”相结合。坚持“一周一学”制度,每周五集中学习半天,及时传达学习重要会议、文件精神,随时更新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建立“一月一考”制度,每月由部领导组织全体组工干部进行一次政策业务知识考试,考试结果记入组工干部的学习档案。作为年终评优的重要依据。三是“听说”相结合。建立“能力建设论坛”机制,每季度在全体干部之间开展一次能力建设双向互动大讨论活动,每季度组织组织科和干部科的同志进行一次业务交流,搭建组工干部思想成长和能力建设的平台。
搭建实践平台。提高组工干部的实践力。针对实践锻炼机会相对较少的实际,建立“三大机制”,搭建组工干部实践锻炼的平台。促进组工干部的全面成长。一是建立组工干部外派锻炼机制。每年分批下派干部到镇乡锻炼、上挂干部到省市组织部门跟班学习,外派干部到沿海地区学习锻炼。去年以来,已分批派出11名组工干部外出学习锻炼。二是建立轮岗锻炼机制。去年以来,共有6名同志进行部内轮岗,5名同志交流到镇乡、部门,6名镇乡、部门干部进入组织部,并先后抽调10名干部到组织部学习锻炼,全面提升了组工干部综合业务能力。三是建立对口帮扶机制。与邛崃市油榨乡川王村建立对口帮扶关系,由工作人员分别对口帮助一名贫困党员发展生产。同时,下派2名组工干部驻村蹲点指导党建示范村建设。
搭建竞争平台,提高组工干部的执行力。开展“两大比拼”活动,搭建竞争平台,在全市组工干部中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提升组工干部的执行力。一是开展“零距离”、“零差错”服务质量大比拼活动。聘请8名高素质的在职老干部为部风监督员.定期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公布服务质量投诉电话、部长信箱等。敞开大门接受群众监督和接收群众意见建议;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凡因工作差错或服务态度被服务对象投诉的,按照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年底召开一次“双零”服务质量测评会,按照得分高低评选一批“零距离”、“零差错”服务明星。二是开展组工干部业务能力大比拼活动。对科室和工作人员实行项目化管理,年终按照《科室细化目标考核办法》进行考核,评选先进科室和个人;鼓励组工干部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年终以上级肯定和群众认可为标准评选组织工作创新奖。
通过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组织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邛崃市委组织部在2004年、2005年目标考核中都列全市党群系统第2名;近两年来。多次受到中央组织部、省委组织部及成都市委组织部的表彰;在2006年上半年组织部门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中.邛崃市委组织部群众满意度达100%。
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源
绵阳组
人才引领发展,创新改变世界。创新使一大批人才如一粒粒种子,在绵阳这片沃土上成长。如今,万马奔腾的人才大军呈现出蓬勃生机,正成为推进绵阳跨越式发展的磅礴力量!
间屋子、几台电脑、一颗火热的心、一个充满智慧的大脑, 转眼之间,埋首书斋的儒雅书生“摇身一变”成了集团统帅、资本富豪……在绵阳市高新区,一个个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在科技浪潮的搏击中,冲上了市场经济的风口浪尖。
如今,“两院”院士来了,博士后留下了,海外学子回来了,一大批军工科研人员走出“深闺”……八方人才正源源不断地汇聚绵阳这块热土并融入经济建设之中,充足的人才资源正成为绵阳跨越式发展的新的动力源。而这一“动力源”之所以能够动力强劲,靠的是两个字:创新!
樊篱-破天地宽。创新体制和机制,集聚人才、释放人才潜能的障碍——消除
几年前,绵阳市中心医院“高职低聘事件”曾掀起轩然大波。1999年,绵阳市中心医院启动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推进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改革后,69人次被低职高聘,218人次被高职低聘,36人次被转岗,12人次被待聘“以观后效”。
现在绵阳人对这种做法早就习以为常。事实上,为促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绵阳市一直在改革原有相对固定和僵化的用人机制。2001年,为解决部分单位人才断层问题,绵阳出台了《绵阳科技城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实施细则》,一批有才华的年轻人得以崭露头角;1999年以来,绵阳率先在全省开展以岗位管理和聘用制为核心的新型用人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对新进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考”。
是否有利于促进科技人才成长?是否有利于促进科技人才创新?是否有利于促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这些,都是绵阳全面增强科技人才队伍活力,切实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绵阳拥有各类工程技术人员达17万人之众,“两院”院士就有26名,高科技人才大多云集于国防单位。3年多来,绵阳已有1200余名国防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直接投身科技产业。中物院环保产业技术、烟气脱硫技术等200余项有市场潜力的科研成果在绵阳开发推广,迅速产业化,形成了电子信息技术、环境科学、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群。2005年实现产值223亿元,仅长虹、九洲、华丰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就达30%以上。
体制创新促进机制转化,机制创新激发人才活力。如今在绵阳,“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已经形成。
“条条道路通罗马”。创新培养模式,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了科技拔尖人才
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在于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在人才开发中,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始终是人才开发的永恒主题。
默默无闻的何建,是四川农业大学99届硕士毕业生,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刚一毕业,就被民营企业四川铁骑力士集团冯光德实验室把他“挖”了过去,首先为他从事生物技术研发提供1000万元科研启动资金,还承担他攻读国内外任何一所大学博士学位的全部费用。
铁骑力士对何建的培养方式,仅是绵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一例。事实上,绵阳在培养人才中十分重视“实战能力”。
近年来,绵阳市采取联合办班、以老带新、对外交流等多种形式,强化科技人才的业务知识更新,努力提高科技人才的学习能力、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绵阳市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精心打造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拓宽选拔范围,创新选拔方式,在全市广泛开展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评选工作。通过这些举措,全市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
开渠引得活水来。创新工作平台,优化“聚才”环境,科技城建设急需紧缺人才纷至沓来
“搭台引才”是绵阳最娴熟的手法之一。近年来,绵阳先后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7个,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1个,综合孵化器4个、专业孵化器5个,创建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38个,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0个。另外还建立了绵阳国家军转民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绵阳产业化园区。通过为各类优秀人才搭建创新创业的平台,吸引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科技部在绵阳设立的总额度1亿元的“专项创新基金”更被绵阳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今来绵阳科技城创办企业和实施项目的外地博士、硕士就有280余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长虹、西南科技大学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共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150余家。
绵阳还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紧密结合,先后邀请了美国、日本、以色列等7个国家共70多名高级技术和管理专家来绵,为该市国有、民营企业无偿进行短期技术指导,提供咨询服务,举办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先进科技知识培训讲座。
另外,绵阳还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机关干部、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成员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骨干企业的高学历复合型人才30余人,来绵阳挂职送才。
人才推动发展,发展积聚人才。近年来,绵阳市共引进各类人才1_3万余人,其中海外留学人员107人,博士、硕士及副高以上职称人才562人,本科62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