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学生,平时讲话特别多,甚至上课都说个不停,这些学生常常成为令老师头疼的“纪律破坏分子”。然而到了作文课,他们却突然耍起了“酷”,不论你怎么开导,他就是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他们总是千方百计拖到作文课下课,然后回家从作文书上找篇范文抄了交過来。这些学生生活中滔滔不绝,写起作文来无言以对的现象,长期困扰着我们这些语文教师。
大家知道,作文来自生活,一个会说话的人应该也是一个会作文的人。有话说就应该有东西写,这是必然的。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学生把上作文课当作煎熬,不写自己的话而情愿冒着被老师批评的风险用课外时间去抄范文呢?——经过仔细分析和对学生们的了解,我觉得,这不并是一个懒惰的问题,而是学生们根本没把他们说的话,心里的想法同要写的作文联系起来,从而导致了“无话可说”,于是只有去抄冷冰冰的范文。
我记得有一个外国作家曾经说:“其实每个人都是散文家,因为我们日常所说的话便是散文。”我觉得,要让学生们认识到他们平时说的话和他们写的作文是密切相关的,从而让他们的作文有话可说,最简单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把我们的作文教学课堂,从传统的“‘写’作文”,变成我所提倡的“‘说’作文”!即让学生们把自己要写的作文在写之前“说”出来,然后再整理成文字。“说”的过程注重内容的生动和层次的清晰。慢慢让学生意识到“说”和“写”是密切相关的,意识到写作文其实也和说话一样简单,从而渐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培养起对作文的兴趣。
下面,我举例说明一下,这个“‘说’作文”我是怎么操作。
第一次“‘说’作文”,当然要从容易的来,也就是从学生们身边的事情、感触较多的题材来说。第一次带领学生们“‘说’作文”,我就选择了让学生们写一篇题为《童年趣事》的文章。
到了作文课,我一开始根本就没提要写作文的事,而是说,这次课我们来讲一讲大家小时候经历过的好玩新鲜的事情。结果我话刚一说完寂静的课堂马上吵开了。我示意学生们安静后,交代给他们五分钟的时间思考,然后自由发言。
没想到三分钟不到,就有学生站起来遥想当年自己的“英雄”往事。教室里很快就笑声一片,沉闷的课堂气氛一下子融洽起来。很多学生讲完他们的故事,听的学生都笑得前仰后合。这些满意的笑声,实际上是对发言的学生的极大的鼓舞,是对他们劳动成果最大的肯定。很快他们就忘了这是一堂作文课,从而回归到了最自然实际上也是最佳的创作状态了。每个人都成了故事家,谁都不甘示弱,谁都有话可说了。到后来,每次一个学生发言过后,都同时有几个学生举手要求接着发言。我都为难了,不知道该先让谁说。不过我的心里却非常的高兴,因为这是以前从没见过的情形——我还没上过这么活跃和成功的作文课。到后来,我不得不多抽出一节课来让想发言的学生都最少有一次“‘说’作文”的机会。作文课结束后,我问学生们还记不记得刚刚说过的话,学生们都热情高涨,异口同声的说记得。然后我说,那就好,请大家课后把自己说过的话写下来,题目就叫《童年趣事》,其他相近的题目也可以。然后尽快交给我。
这一次作文课后,虽然我没给这次作文限定上交最后期限,但却是整个学年以来作文作业交得最快最齐,平均篇幅最长,平均作文水平最高的一次——“‘说’作文”初次实验就这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后来,我多次试验,“‘说’作文”确实比以前的哑巴作文——“‘写’作文”——这种孤军奋战、埋头苦干的作文形式要好很多,大家的写作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调动,很多学生都开始主动把自己写的文章交给我修改。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学生都开始觉得作文并不难——不过是记录一下要说的话罢了。
经过我的实践,我发现,“‘说’作文”优点有三:
第一,“说”的过程带动了学生思考。学生们在发言之前,必须组织素材,理清思路,编排语言。这其实就是一次作文过程,不过没有用笔记录下来罢了。
第二,学生们都有争强好胜的心里。看到别人的发言得到了学生的掌声,得到了学生的赞赏,自己也免不了跃跃欲试。实际上学生们在一起,“随心所欲”地“说”作文而不是各自一言不发的“写”作文,在无形中创造了一个友好活跃的竞争氛围。激发了学生们的思考。
第三,大家在一起各抒胸臆的时候,一个活跃、友好和开放的良好的思维环境已经形成了。学生们的思维自然从“被要求说”到“想说”到“自己要求说”,不同学生的不同角度的思考大大开阔了学生们的思想视界,启迪、拓展了思维。另外,学生们的认可也培养了他们的作文兴趣。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说’作文”这种新的作文教学方法,让学生们从厌恶和害怕作文到喜欢作文、盼望作文、主动作文,这是最让我感到欣慰的事情。因此写下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成果。我想,这种新的作文教学方式对于各位语文教师甚至是学生家长都有一些帮助和启发,可以为开启学生们、孩子们的作文兴趣和培养作文能力取到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学生,平时讲话特别多,甚至上课都说个不停,这些学生常常成为令老师头疼的“纪律破坏分子”。然而到了作文课,他们却突然耍起了“酷”,不论你怎么开导,他就是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他们总是千方百计拖到作文课下课,然后回家从作文书上找篇范文抄了交過来。这些学生生活中滔滔不绝,写起作文来无言以对的现象,长期困扰着我们这些语文教师。
大家知道,作文来自生活,一个会说话的人应该也是一个会作文的人。有话说就应该有东西写,这是必然的。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学生把上作文课当作煎熬,不写自己的话而情愿冒着被老师批评的风险用课外时间去抄范文呢?——经过仔细分析和对学生们的了解,我觉得,这不并是一个懒惰的问题,而是学生们根本没把他们说的话,心里的想法同要写的作文联系起来,从而导致了“无话可说”,于是只有去抄冷冰冰的范文。
我记得有一个外国作家曾经说:“其实每个人都是散文家,因为我们日常所说的话便是散文。”我觉得,要让学生们认识到他们平时说的话和他们写的作文是密切相关的,从而让他们的作文有话可说,最简单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把我们的作文教学课堂,从传统的“‘写’作文”,变成我所提倡的“‘说’作文”!即让学生们把自己要写的作文在写之前“说”出来,然后再整理成文字。“说”的过程注重内容的生动和层次的清晰。慢慢让学生意识到“说”和“写”是密切相关的,意识到写作文其实也和说话一样简单,从而渐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培养起对作文的兴趣。
下面,我举例说明一下,这个“‘说’作文”我是怎么操作。
第一次“‘说’作文”,当然要从容易的来,也就是从学生们身边的事情、感触较多的题材来说。第一次带领学生们“‘说’作文”,我就选择了让学生们写一篇题为《童年趣事》的文章。
到了作文课,我一开始根本就没提要写作文的事,而是说,这次课我们来讲一讲大家小时候经历过的好玩新鲜的事情。结果我话刚一说完寂静的课堂马上吵开了。我示意学生们安静后,交代给他们五分钟的时间思考,然后自由发言。
没想到三分钟不到,就有学生站起来遥想当年自己的“英雄”往事。教室里很快就笑声一片,沉闷的课堂气氛一下子融洽起来。很多学生讲完他们的故事,听的学生都笑得前仰后合。这些满意的笑声,实际上是对发言的学生的极大的鼓舞,是对他们劳动成果最大的肯定。很快他们就忘了这是一堂作文课,从而回归到了最自然实际上也是最佳的创作状态了。每个人都成了故事家,谁都不甘示弱,谁都有话可说了。到后来,每次一个学生发言过后,都同时有几个学生举手要求接着发言。我都为难了,不知道该先让谁说。不过我的心里却非常的高兴,因为这是以前从没见过的情形——我还没上过这么活跃和成功的作文课。到后来,我不得不多抽出一节课来让想发言的学生都最少有一次“‘说’作文”的机会。作文课结束后,我问学生们还记不记得刚刚说过的话,学生们都热情高涨,异口同声的说记得。然后我说,那就好,请大家课后把自己说过的话写下来,题目就叫《童年趣事》,其他相近的题目也可以。然后尽快交给我。
这一次作文课后,虽然我没给这次作文限定上交最后期限,但却是整个学年以来作文作业交得最快最齐,平均篇幅最长,平均作文水平最高的一次——“‘说’作文”初次实验就这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后来,我多次试验,“‘说’作文”确实比以前的哑巴作文——“‘写’作文”——这种孤军奋战、埋头苦干的作文形式要好很多,大家的写作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调动,很多学生都开始主动把自己写的文章交给我修改。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学生都开始觉得作文并不难——不过是记录一下要说的话罢了。
经过我的实践,我发现,“‘说’作文”优点有三:
第一,“说”的过程带动了学生思考。学生们在发言之前,必须组织素材,理清思路,编排语言。这其实就是一次作文过程,不过没有用笔记录下来罢了。
第二,学生们都有争强好胜的心里。看到别人的发言得到了学生的掌声,得到了学生的赞赏,自己也免不了跃跃欲试。实际上学生们在一起,“随心所欲”地“说”作文而不是各自一言不发的“写”作文,在无形中创造了一个友好活跃的竞争氛围。激发了学生们的思考。
第三,大家在一起各抒胸臆的时候,一个活跃、友好和开放的良好的思维环境已经形成了。学生们的思维自然从“被要求说”到“想说”到“自己要求说”,不同学生的不同角度的思考大大开阔了学生们的思想视界,启迪、拓展了思维。另外,学生们的认可也培养了他们的作文兴趣。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说’作文”这种新的作文教学方法,让学生们从厌恶和害怕作文到喜欢作文、盼望作文、主动作文,这是最让我感到欣慰的事情。因此写下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成果。我想,这种新的作文教学方式对于各位语文教师甚至是学生家长都有一些帮助和启发,可以为开启学生们、孩子们的作文兴趣和培养作文能力取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