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调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究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和具体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在语言性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十分关键。因此,保证阅读教学质量是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大多采取直接讲解的方式,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多有忽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在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教师想要更好的保证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就需要充分意识到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将合作学习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更好的保证阅读教学效果。
1.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将合作学习引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当前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其一,教师对合作学习重视度不高。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应用时间比较久,对教育工作者的影响也比较大,因此当前虽然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作用,但是对合作学习的重视度依然不够高,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依然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大多数合作学习仅仅流于形式和表面,难以真正起到合作学习的效果[1] 。其二,在合作分工中出现问题。想要将合作学习充分运用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还需要教师掌握科学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分配技巧。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分配的时候,对成员分配的重视度不高,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本情况,导致合作氛围不佳,合作学习效果也不好。
2.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其一,能够提升阅读教学效率。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自身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阅读教学效率也普遍较低。将合作学习引入到小学高年级阅文阅读教学中之后,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的调动起来,学生在合作学习模式当中,积极主动去参与课堂学科,其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2] 。其二,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两个主要教学目标,将合作学习引入其中后,学生发言更为积极,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思考和讨论,通过组员共同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学习效率和积极性将会更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同时学生在发言时,需要学会正确组织语言,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和提升。
3.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加强情感阅读
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提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具备主体地位,而合作學习的核心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3] 。所以,教师在将合作学习充分应用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时候,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并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更好的融入自身情感,与文章作者发生情感共鸣,阅读理解也会更加深刻。而想要加强学生情感教育,教师应该先改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然后加强自身对合作学习的研究,掌握更多合作学习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合作素养。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还需要将教师、学生、课堂等充分地结合起来,引入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保证阅读教学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概故事内容。然后从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入手,向学生提问“当做成功一件事,同学们希望得到怎样的评价?又希望父母怎么评价?”学生的回答大多都会是“表扬、夸赞、鼓励等”,教师再问“如果父母的评价截然相反,同学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做好课堂导入,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也能更好的理解文章作者当时的情感。
3.2注重角色身份转变,教师适度参与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学习依赖心比较强,导致阅读教学质量普遍不高[4] 。因此,教师在将合作学习引入到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时候,还需要充分重视自身角色身份的转变,承担起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在合作阅读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控制好自己的参与度,适度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给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阅读方向,促进合作学习开展。
例如,在人教版《牧童》一课阅读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古诗朗读技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写作风格和诗歌的意境,然后将班上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去查找有关于这首诗的资料,包括古诗的大意、创作背景、诗人的生平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观察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引导小组之间有效的互动交流,从而让学生更好的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锻炼学生阅读能力。
3.3引入适当的课堂评价,培养学习信心
在任何学科教学中,教学评价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也需要更加重视教学评价方法的选择[5] 。教师要改变传统评价模式中,只看重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评价引入到阅读教学中,保证教学评价更加全面、科学,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
例如,教师可以将“小组积分”评价模式引入到合作学习中,积分内容包括学生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成绩等多个方面,然后定期进行优秀学习小组评比,通过小组竞争的方式,将学生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方式能够更好的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合作学习与阅读教学的融合,通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角色身份转变、引入适当的课堂评价等方式,做好合作学习,进一步锻炼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德庆.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文存阅刊,2018,25(17):97-97.
[2] 周盛芳.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祖国,2017,03(10):236-236.
[3] 王爱婷.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17(5):38-39.
[4] 高凤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28(08):101.
作者简介:
梁欢(1988.11)女,汉族,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山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尧都区三元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作者单位:尧都区三元小学)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在语言性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十分关键。因此,保证阅读教学质量是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大多采取直接讲解的方式,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多有忽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在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教师想要更好的保证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就需要充分意识到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将合作学习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更好的保证阅读教学效果。
1.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将合作学习引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当前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其一,教师对合作学习重视度不高。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应用时间比较久,对教育工作者的影响也比较大,因此当前虽然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作用,但是对合作学习的重视度依然不够高,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依然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大多数合作学习仅仅流于形式和表面,难以真正起到合作学习的效果[1] 。其二,在合作分工中出现问题。想要将合作学习充分运用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还需要教师掌握科学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分配技巧。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分配的时候,对成员分配的重视度不高,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本情况,导致合作氛围不佳,合作学习效果也不好。
2.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其一,能够提升阅读教学效率。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自身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阅读教学效率也普遍较低。将合作学习引入到小学高年级阅文阅读教学中之后,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的调动起来,学生在合作学习模式当中,积极主动去参与课堂学科,其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2] 。其二,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两个主要教学目标,将合作学习引入其中后,学生发言更为积极,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思考和讨论,通过组员共同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学习效率和积极性将会更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同时学生在发言时,需要学会正确组织语言,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和提升。
3.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加强情感阅读
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提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具备主体地位,而合作學习的核心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3] 。所以,教师在将合作学习充分应用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时候,首先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并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更好的融入自身情感,与文章作者发生情感共鸣,阅读理解也会更加深刻。而想要加强学生情感教育,教师应该先改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然后加强自身对合作学习的研究,掌握更多合作学习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合作素养。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还需要将教师、学生、课堂等充分地结合起来,引入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保证阅读教学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概故事内容。然后从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入手,向学生提问“当做成功一件事,同学们希望得到怎样的评价?又希望父母怎么评价?”学生的回答大多都会是“表扬、夸赞、鼓励等”,教师再问“如果父母的评价截然相反,同学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做好课堂导入,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也能更好的理解文章作者当时的情感。
3.2注重角色身份转变,教师适度参与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学习依赖心比较强,导致阅读教学质量普遍不高[4] 。因此,教师在将合作学习引入到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时候,还需要充分重视自身角色身份的转变,承担起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在合作阅读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控制好自己的参与度,适度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给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阅读方向,促进合作学习开展。
例如,在人教版《牧童》一课阅读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古诗朗读技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写作风格和诗歌的意境,然后将班上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去查找有关于这首诗的资料,包括古诗的大意、创作背景、诗人的生平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观察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引导小组之间有效的互动交流,从而让学生更好的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锻炼学生阅读能力。
3.3引入适当的课堂评价,培养学习信心
在任何学科教学中,教学评价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也需要更加重视教学评价方法的选择[5] 。教师要改变传统评价模式中,只看重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评价引入到阅读教学中,保证教学评价更加全面、科学,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
例如,教师可以将“小组积分”评价模式引入到合作学习中,积分内容包括学生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成绩等多个方面,然后定期进行优秀学习小组评比,通过小组竞争的方式,将学生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方式能够更好的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合作学习与阅读教学的融合,通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角色身份转变、引入适当的课堂评价等方式,做好合作学习,进一步锻炼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德庆.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文存阅刊,2018,25(17):97-97.
[2] 周盛芳.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祖国,2017,03(10):236-236.
[3] 王爱婷.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17(5):38-39.
[4] 高凤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28(08):101.
作者简介:
梁欢(1988.11)女,汉族,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山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尧都区三元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作者单位:尧都区三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