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法”的“减法”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aom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通过初三思品课程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在江苏省“五严禁令”的大背景下,基于校情的初三思品学科教学新举措,努力实践“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的转变。
  关键词:整合 加法 减法 高效
  众所周知,以往按框题授课的教学思维其哲学依据是量的积累达成质变;“整合式教学”思维的哲学依据是调整内部结构达成质变。“五严禁令”下,量的积累已成为不可能,调整内部结构的“整合式教学”思维或许才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新教学的新呼唤。从教育发展史来看,真正的有效基于高效的“分工协作”:教师的“教”要明确指向学生的“惑”才会有效;教师的“教”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螺旋上升式培育才会高效。“整合式教学”是从课堂有效到课堂高效的时代要求。
  在初三思品教学的实践中,我总结出了“基于加法的减法教学”的教学方法。现作介绍如下:
  (一)以整合的形式做“加法”
  1、整合学科内知识:就九年级思品课而言,教材内知识点多有相通之处,因此也可以作巧妙整合。如第四课了解国策与战略,即可以将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三个国策整合,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战略相整合,进行整合式教学。再如可以将第九课“理想”和第十课“人生”进行整合,整合为:个人的理想是什么(未来道路我选择)国家民族的理想是什么(我们共同的理想)如何实现理想(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理智面对学习压力)畅想未来(拥抱美好未来)。
  2、整合学生力量:在进行知识点整合学习的同时,可以整合学生的力量。课中通过“学生话题讨论”和“实践活动”环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科兴趣和学习力、促使学生从被动到主动转变。比如:课前,教师首先将要学习的版块分割,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预习,且要求小组内意见统一。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汇报竞赛,比哪一小组完成的最好,由教师负责点评和完善等,还原了课堂,增添了课堂中的乐趣。
  (二)以精讲的形式做“减法”
  1、只讲最需要的:道德:思品课除了作为一门中考课程外,还有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德育功能。因此教师在讲授课程的同时,一定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个人认为思想品德课程的考试更多的应该在于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份只有60分分值的试卷。
  如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本课重点讲责任的话题,应该说知识点比较简单也容易识记,但是能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则成为最需要的。因此本课可以弱化知识点本身,而强化探讨和综合实践。
  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远比知识的本身重要。
  如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一课中,涉及到众多国策和战略。教师可以以其中一个为例,带着学生一起理解这条国策是什么,为什么制定,怎么施行。总结告诉学生分析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其他的国策和战略。
  2、只讲最重要的:以课标和中考指导为依据,只讲最重要的知识点。对于不作要求的知识点,或者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能少讲的尽量少讲,能不讲的坚决不讲。
  如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课标和中考指导均只要求知道和了解,因此教师只要让学生知道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知道少数民族政策、知道一国两制方针即可,其余的教师大可不必赘讲。
  (三)反思总结
  通过“加减法”的整合式教学”的教学实践以后,起初给我的最大感觉是:同样的课时,但自己轻松了,达成的有效任务也多了。但静下心来一想,发现了这样的一些变化:
  1.课堂教学高效化与生活化。知识体系呈现的结果是重难点很醒目。配合重点知识的详解,利于学生在整体上对知识进行把握。尤为重要的是,这种从整体上认识知识的高度是历来考试评价所倡导的——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整合式教学”思维既关注教材更关注生活,话题的讨论和实践活动的开展——既将教材读“厚”又将教材读“薄”。
  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主要表现在“学生话题讨论”和“实践活动”环节,这样做,就从教学制度上时时刻刻在关注孩子们普遍关注的、普遍困惑的问题,给书本枯燥的知识注射了触手可得的生活气息,让知识走入了生活。
  2.教学效果多样性与可控性。“整合式教学”以后,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仅单指学科的考试成绩,特别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孩子们会试图用书本知识的眼光来看待现实的生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会及时反馈,这对于教育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效果。
  难能可贵的是,通过整合,原来紧凑集中的课时因为高效立刻显得很“有富余”,从而为有针对性的教学补偿提供课时基础,实现教学效果的可控。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曾经感到学生在“正确行使权利”时有误区,我就单单拿出一节课来突破这个重难点。效果“立竿见影”。
  3.学科兴趣和学习力的提升。兴趣是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教学的整合以后,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学科“实践活动”,孩子们不仅有以往课上那种“听的享受”,还会有大量的实践中的“做的欢乐”,从而让孩子们对教学有所期待,提升学科的兴趣和魅力。另外,孩子们在“做”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提升了学科的学习力。
  4.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学生的积极性一直是教学需要争取的力量。通过这样的整合式教学,学生的主动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被动的主动”——教师通过预习题的布置让孩子在课前将知识点扫清,自己试图解决书本上的基础知识;第二个层面是“合作的主动”——学生通过学生学习小组的讨论以及班级的大讨论真正解决书本上的基础知识;第三个层面是“实践的主动”——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真正将书本上的知识和现实的生活相对接,在实际的生活中找到“知识”的价值,主动的体验到“有知识”的快乐。
  但是,通过“整合式教学”思维授课的最大收获:从教师的角度,脱离了教材对自己的“束缚”,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教学体系”,达到了自己教学的质变;从学生的角度,既完成了“和文本的对话”又实现了“和生活的交流”,从而也达到了学习的真正目的。一句话,实现了这样的教学境界——整理“教”学,合为“质”变。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中的核心课题。我们现在培养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适应甚至超越时代的能力。基于此,要求教师教学的着力点是教“学”,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使学生“不待教师讲而自能读书”,达到“学生能自为研究,自求解决”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改革 历史 自主性 培养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理念下要想真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对古代诗词的赏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历次期中期末考试中古诗词的赏析都占有一定分值。可是,大部分学生拿到这样的题目却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解题。  目前,很多的初中学生学习古诗词,课堂上主要是听老师讲解,课后下功夫背诵,大都是以记忆为主,学一首掌握一首,根本不能举一反三在考试时,很多学生赏析古诗词,不知道该如何着手,更不用说深刻领会诗
[摘要]:作为语文教师,要树立大作文教学观,积极营造自由、开放、和谐的习作教学氛围,努力摆脱"课"的限制和"教"的束缚,灵活巧妙地把习作指导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引导学生轻松获取习作素材,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让习作乃至语文课程真正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 键 词]:素材意识 单元主题 挖掘话题 参与活动 注重体验  一、教师拥有素材意识,开启学生写作欲望的阀门  在日本,认为习作教
[摘要] 数学教学要完全摆脱"填鸭式"教学的束缚,就必须从教材、教法、作业等方面注重"开放性",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数学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 新课标 数学 教学  "课改"如一股飓风,给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走过来的教师来了一场隆重的洗礼。可是要完全脱离那种"填鸭式"教学,需要一定的理论学习和一定的时间的煅炼。很多老师仍是在新课程的理念的指导下,在进行着"应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是一门继往开来、传承文化而又博大精深的学科,它既有年代历久的历史沉淀,又有在如火如荼的教学改革背景下被赋予的新鲜的生命力。当前我国的中考、高考仍以选拔性为鲜明的特征,又以素质教育为灵魂,以为学生奠定终生发展的素质基础为终极目标,从而语文课堂的效率问题早就为众多专家、中小学教师们一直倾力关注。  如何有效上好语文课堂的四十五分钟,  
【摘要】在学校的美术教学中,通过美术欣赏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对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美术鉴赏创新思维  著名艺术社会家豪泽指出:"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美术鉴赏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
摘要:高中数学新课程所倡导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面笔者结合《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案例来谈谈启示。  关键字:新课程标准 二分法 方程 近似解 学习方式  高中数学新课程所倡导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新课程确立的这一理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完全是接受式的过程,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
一、情境教学的解读  语文情境教学,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教师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依据学生状况合理、适时的创设与语文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营造一定的氛围,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激活思维,引发积淀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探究学习任务,达到在情境中探究知识,发展智力,获得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1978年,情境教学的设想由李
摘要:“探究实验”是生物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 生物 探究实验  教育改革的基础是中学教育改革,中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课程和教材的改革是中学教育改革的龙头。新的教材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而生物学的研究性学习多以探究实验为主,因此有必要对探究实验进行
内容摘要: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实践活动必须强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成为学生自身的行为,  关键词:实践活动 探究兴趣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