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业指导课是一门与学生就业紧密相关的课程,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怎样紧跟时代潮流改革课程,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分析与其存在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解决就业指导课程在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问题研究
一、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分析
新时期下,伴随着高考扩招和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教育者根据学生个人特质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并热爱职业的劳动观念,培养大学生适应职业及规划职业生涯能力,以服务学生选择适宜性职业而开展的一切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而且能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觀和择业观,形成积极乐观的就业理念。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课程指导理念导致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发挥其本身的价值,没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同时,授课教学也不能很好地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差异性教学,缺乏针对性,这种“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导致学生普遍感觉内容空洞乏味,与现实脱节,缺乏新意,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就业课程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针对性,是简单的就业理论知识叠加,教学课程缺乏趣味性与吸引性;再次,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讲述较多,缺乏给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大部分学生都缺乏感性认识,对自己该如何定位、将要从事什么行业及哪些具体岗位的工作没有认真考虑。这些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都会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高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问题研究与改革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研究
(一)课程重形式教育,缺全程指导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建议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安排不少于38学时,据调查,在已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高职院校中,只有39.4%的学校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不低于38学时的标准,还有很多学校未达到教育部的要求。并且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很多是进行特定阶段的形式化教育,缺乏全程化的指导。要使大学生行成正确的就业观,规划好职业生涯,培养好就业技能需要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这样才能有较好的效果,真正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就业心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毕业时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二)重共性教育,少个性教育
我国当前教育的特点是统一化、标准化,因此,高校相同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都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师在教学方面展现出来的也是大同小异的教学模式,高职就业指导课程也不例外,大体着眼于全体情况,忽略了个体差异。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教育方式只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基本需求,然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现在的课程设置没能引导大学生将自己的特色、兴趣爱好与专业方向、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没能培养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大部分学生还缺乏符合自己切身实际的独特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三)重理论灌输,轻实践创新
就业指导课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涉及多个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二是它是一门具有很强时效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内容与时代发展和实际工作有很强的关联。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全方面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教学内容必须实时更新,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任务、体验真实场景。然而,传统教学模式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大多集中在分析就业形势、端正就业观念、解读就业政策、制作求职简历、讲解求职技巧等理论方面,缺乏实战演练与实践创新,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认为就业指导课枯燥无味,对求职就业作用不大。
(四)重就业指导,缺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率,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除了按照相关规定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还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求职讲座、比赛等,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求得一份理想的工作,这对学生求职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导致学生就业观的片面性,导致极少数学生想过如何创造一份工作,这与我们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在如今国家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重视创新创业课程。据了解,目前部分职业院校已经开展了创新创业的课程,但由于经费不足,资源短缺,师资力量薄弱,创业教育开展效果并不理想。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人数多、就业困难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就业指导课程面临各种机遇与挑战,就业指导课程需与时俱进,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做好充分的就业创业知识储备与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下新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甘锦琛 .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9):232-233.
[2] 王杰 .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与思考 [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2):93-96.
[3] 步钰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 [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
作者简介:王淑娟(1991-),女,汉,安徽池州,研究生,政工师,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问题研究
一、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分析
新时期下,伴随着高考扩招和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教育者根据学生个人特质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并热爱职业的劳动观念,培养大学生适应职业及规划职业生涯能力,以服务学生选择适宜性职业而开展的一切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而且能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觀和择业观,形成积极乐观的就业理念。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课程指导理念导致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发挥其本身的价值,没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同时,授课教学也不能很好地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差异性教学,缺乏针对性,这种“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导致学生普遍感觉内容空洞乏味,与现实脱节,缺乏新意,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就业课程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针对性,是简单的就业理论知识叠加,教学课程缺乏趣味性与吸引性;再次,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讲述较多,缺乏给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大部分学生都缺乏感性认识,对自己该如何定位、将要从事什么行业及哪些具体岗位的工作没有认真考虑。这些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都会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高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问题研究与改革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研究
(一)课程重形式教育,缺全程指导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建议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安排不少于38学时,据调查,在已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高职院校中,只有39.4%的学校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不低于38学时的标准,还有很多学校未达到教育部的要求。并且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很多是进行特定阶段的形式化教育,缺乏全程化的指导。要使大学生行成正确的就业观,规划好职业生涯,培养好就业技能需要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这样才能有较好的效果,真正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就业心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毕业时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二)重共性教育,少个性教育
我国当前教育的特点是统一化、标准化,因此,高校相同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都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师在教学方面展现出来的也是大同小异的教学模式,高职就业指导课程也不例外,大体着眼于全体情况,忽略了个体差异。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教育方式只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基本需求,然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现在的课程设置没能引导大学生将自己的特色、兴趣爱好与专业方向、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没能培养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大部分学生还缺乏符合自己切身实际的独特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三)重理论灌输,轻实践创新
就业指导课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涉及多个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二是它是一门具有很强时效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内容与时代发展和实际工作有很强的关联。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全方面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教学内容必须实时更新,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任务、体验真实场景。然而,传统教学模式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大多集中在分析就业形势、端正就业观念、解读就业政策、制作求职简历、讲解求职技巧等理论方面,缺乏实战演练与实践创新,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认为就业指导课枯燥无味,对求职就业作用不大。
(四)重就业指导,缺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率,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除了按照相关规定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还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求职讲座、比赛等,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求得一份理想的工作,这对学生求职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导致学生就业观的片面性,导致极少数学生想过如何创造一份工作,这与我们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在如今国家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重视创新创业课程。据了解,目前部分职业院校已经开展了创新创业的课程,但由于经费不足,资源短缺,师资力量薄弱,创业教育开展效果并不理想。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人数多、就业困难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就业指导课程面临各种机遇与挑战,就业指导课程需与时俱进,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做好充分的就业创业知识储备与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下新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甘锦琛 .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9):232-233.
[2] 王杰 .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与思考 [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2):93-96.
[3] 步钰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 [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
作者简介:王淑娟(1991-),女,汉,安徽池州,研究生,政工师,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