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是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好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上对汉语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学习教育,它的教学目标在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理解和表达能力,适应社会主体文化的发展需要,增进民族间的有效沟通。蔡整莹的《汉语口语课教学法》(2009年4月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是面向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和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师进行培训而编写的专业性汉语口语课教学的专著。“互联网+教育”是近年来教学领域的新兴事物,它在丰富教学资源和创新教学模式上提出了许多卓有创意的方案,对少数民族漢语教学也起到了许多启发和借鉴性的作用。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现状
  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现状来看,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正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变化。
  其一,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教学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一方面,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更加开放多元,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日益强调其在交际场景中的应用和训练。大量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被引入到课堂之中,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有趣的教学体验;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在互联网用户思维的影响下,开始逐步确立以学生和学生需求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交际需求之间的多边互动教学,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汉语语言的学习效果。
  其二,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教学资源获取方式和教学训练场景发生了改变。互联网时代大量线上数据平台为广大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汉语学习资源,比如汉语语料、视频、图文、自主学习平台等,这些丰富的汉语学习资料被大量储存和分享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只要通过互联网就能轻松获取。
  其三,少数民族汉语教师在教学技巧和教学实践上的交流和学习日益频繁,大量创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得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被应用和优化,有效提升了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策略
  在互联网背景下,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和汉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制定更符合实际需要的汉语教学策略。
  其一,搭建网络学习交流和分享平台。在网络学习平台上,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训练方法进行集中发布和管理,便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预习和复习,充分打通课堂和课外之间的学习通道。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的困惑和难点对教师或同学进行提问,以便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提高。另外,网络学习平台也可以成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让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学习和训练真正融入到开放性的场景中,提高汉语教学的应用性和交际性。
  其二,加强汉语教师的人才队伍培养。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设备来创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呈现和实现课程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三,借助互联网技术和设备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交际训练,切实提高少数民族汉语学习的有效性。互联网对汉语交际场景的延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训练成果,在互联网真实模拟的交际场景中,学生的汉语理解能力和汉语交流表达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互联网所带来的丰富信息和虚拟场景,是学生在汉语交际中可以广泛运用和吸收的有效资源。
  以上就是笔者在研读该书的过程中,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现状和策略的几点思考和总结。笔者认为,互联网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正变得多元化、时代化和规范化,教师和学生应当与时俱进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优势和便利,打破传统的汉语教学模式,让汉语教学更加开放、多元、生动和与时俱进。
  (基金项目: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对内职班学生生活和学习习惯的调查及研究”,编号:XYZY2014KYB003)
  (阿依努尔·米尔扎汗/硕士,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汉教部讲师)
其他文献
语文教育是围绕中国传统语言、文字、文学和文化历史来展开的语言应用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播,在多元文化传播的新形势下,语文教育的文化传播特征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语文教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互动的一个基础性的渠道和平台。赵士慧和郑雯共同编著的《中国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传播与互动》(2017年2月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探讨了语文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价值和意义,并根据语文教学的丰富经验,探讨了语
期刊
高职语文是培养高职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随着要求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传统的高职语文课程已难以适应这一要求。李文锦编著的《高职语文(第二版)》(2014年8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打破了现行教材的固有程式,分语言交际、应用写作、阅读欣赏三大模块,从核心素养相关内涵入手,分析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提出应从语文技能的训练,强化听读写等知
期刊
当今社会,经济呈高速发展态势,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之间的文化、贸易往来日渐频繁,但由于地理环境、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差异,民族文化千差万别,这也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英语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门交际语言,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英語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传统的高校英语教育模式只重视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能力,很少涉及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这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极其不利,创
期刊
【摘要】主要以“新闻独立”“第四权力”“新闻自由”等为代表的西方新闻观是本质上体现并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对立的资产阶级新闻观,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典型体现。通过剖析可以发现,西方新闻观的“第四权力”“独立媒体”等说法是自欺欺人的假命题,资产阶级的政府、政党和政客巧妙控制着媒体,西方新闻媒体的阶级性决定了其必然为资产阶级服务等。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要求我们应深刻认清西方
期刊
【摘要】阶层分化可能带来阶层认同、共同体建构、社会治理等危机。当代阶层冲突的呈现平台和方式主要集中在网络上,借用格栅/群体分析理论来考察和分析网络的阶层特征发现,在网络世界中,阶层的身份识别、认同和阶层聚合方式等都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网民受“格”的影响整体减弱,国家机器、法律法规、契约、监督等力量的作用被削弱,网民更多受群体语境中个体权威或曰舆论领袖与网络亚文化群体的影响。“弱格”“强群”的新媒体
期刊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聯网为传播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正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基于互联网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已获得大量的研究成果与理论,而杨吉棣、王丽清编写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年6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教材。全书主要分为理论探索、实践育人、校园文化、网络教育、心理健康、管理服务创新、党团建设、队伍建设等章
期刊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影响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互联网信息的多变性、复杂性和实时性等特点,利弊兼具。大学生属于主要网络群体,网络传播的内容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需要教师善于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由王丽清编写,杨吉棣主编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5年6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一书,关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深入浅出地论述了
期刊
在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教学改革进程中,新媒体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在新媒体视域下探讨思政理论课教育改革必须深刻地了解高校思政理论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以及新媒体带来的影响。刘鑫编著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探究》(2013年12月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集合了近年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成果的研究论文,它通过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考试改革、教学有效性等多
期刊
金子美铃是日本著名童谣女诗人,在她创作的童谣里充满了童真、纯粹和蓬勃的想象力,以孩子的视野来歌颂自然、民间故事和世间的万事万物,给读者带来了别具一格的观察视角、感受力和审美想象。《金子美铃童谣集》(2017年9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一共划分为“我和小鸟和铃铛”“星星和蒲公英”和“想着明亮那方”三册,分别代表着金子美铃童谣创作的三大主题“我”“自然”和“希望”。在《金子美铃童谣集》的阅读、感悟和思考中
期刊
新闻英语的翻译目标在于更快、更准确,最大限度地传递消息,也就是说,翻译者要具备丰富的中英语言和文化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准确地传译新闻英语中的信息,让受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新闻中的准确表达。夏廷德和马志波编撰的《实用新闻英语翻译》(2010年10月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以英汉新闻的双向传译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论述了新闻与翻译的理论基础,并从新闻英语翻译实践出发阐述了新闻语体、语法、语篇、类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