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i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时期正是学生道德品质塑造的关键时期,其中学校的品德教育又是重中之重。想要更好地塑造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就要将小学品德与生活有效的融合。下文就对此展开论述,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品德;融合;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44-01
  0
  前言
  小学品德与生活更好的融合后,可以让小学生懂得谦让,分享快乐,让其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帮助同学,减少与他人的矛盾,在欢乐的氛围中成长,更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小学品德教学与生活有效融合的关键
  (一)教学任务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在平时的道德品德课程中,由于课本知识太过于专业性,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低,未能达到书本中的要求,造成品德课本和学生实践脱节。传统的品德书本没有真正给小学生以道德品质的提高,仅仅停留在书本阶段,小学生的道德品德也是任由其发展。比如,在一份大学品德教育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在学校表现良好,品德成绩优异,但在家庭生活中却杂乱无章,目无尊长,满嘴脏话,一点不像是受过教育的学生。此篇文章就是为了改变这种品德教育现状,让书本知识落到实处,真正地对小学生的人生成长有所引导。
  (二)教学题材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改良教學题材,让理论的品德知识增加生活化的内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们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溺爱,没有培养小学生勤劳坚强的品格,造成小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心理脆弱,凡事都要依靠家长的帮助才能完成的现状。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安排一节改良后的教学题材课程,比如,让小学生打扫自己的房间,家长不提供帮助,如果不完成以后自己的生活环境就要受到影响,让小学生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在整理房间的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条理性,让小学生懂得当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三)教学流程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品德教育是一个学习时间短,课时量少的一门学科。很多学生虽然在品德测验中成绩优异,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同学相处时也品德良好。在此情况下,教师需要将教学流程与生活有效结合,让品德教育潜移默化的引导小学生的成长。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懵懂无知的状态中,分不清楚是非对错,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在生活中学生不按时起床,过度玩耍,不完成作业,都是很严重的不良现象,必须予以纠正,并从生活中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形象,家长不能总是溺爱自己的孩子,在品德问题的教育上一定要追其根源,严格管制,让小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杜绝不良现象。
  二、小学品德教学与生活有效融合的措施
  (一)创新教学模式,活跃教学课堂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课堂基本上都是面授的形式,枯燥乏味,很多学生也不重视这门学科,基本上都是马马虎虎的结业。如今,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户外教学等方式,丰富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放一些品德动画和宣传片,组织一些扶老人过马路,打扫卫生,去养老院帮助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让学生们真真切切的了解平时生活的好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时候,应该对以往的教材,和未来教材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对国家培养人才的计划熟知,并对此做出分析,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创新教学模式的成果,这也是社会的变化和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攀升带来的福利,让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实现对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特别是对待长辈,要从小教育小学生的中华传统美德,对待劳动人民的态度,和珍惜资源,热爱大自然的品质。
  (二)开发生活题材,调整教学内容
  只有充分开发生活题材,才能更好的把品德教学与生活有效的融合,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材料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前的教学中,教师没有把品德教育的选材重点放在生活上,导致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学与实践不契合的尴尬局面。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场“音乐交流”活动,让学生区分一下高雅音乐和低俗音乐,相互交流一下区分的观点,用开放的交流模式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由教师讲一讲“高雅音乐”和“低俗音乐”的区别,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分清了音乐的种类,而且做到了对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既锻炼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也提高了学生对道德品质的认识。
  除此之外,调整小学品德教学题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家庭教育的位置,品德教育归根到底还是家庭教育,在学校教师教的不过是理论知识,学生在学校总有一种被监督的感觉,回到家了就自由懒散了,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更容易暴露出问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更需要家长的教导。
  (三)突破传统,感受生活
  在将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过程中,不但要做到以上几个方面,而且要给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让学生自己去建立道德标准,明辨是非,去感受千变万化的世界,作为教师和家长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比如,在放学回家途中对于一些让小学生帮忙送个包裹、信件的事情,这种基本都是骗人的,大多数人都是利用小学生心智不成熟,进行诱骗。还有就是如果需要用钱要跟家长说明钱的用途,不能不跟家长说明情况就自己偷偷拿父母的钱,这种现象是极其不好的,要坚决杜绝。还有在路上行走的时候,不能随地扔垃圾,而是把垃圾打包扔到垃圾桶里面等等。生活就是由点滴小事组成的,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态度。
  结论
  综上所述,文章对小学生品德教学和生活的有效融合开展了讨论,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还需再接再厉,在教师与家长的配合中,日后在小学生品德教育这方面定会取得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汪春长.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的有效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7,06(05):77-84.
  [2]钟尚银.浅议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生活教学的融合策略[J].亚太教育,2016,66(15):257-2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八年级物理社团课上,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题目,笔者通常采用探究性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去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在探究性实验中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社团;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21-1  一、案例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社团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解决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
摘要:劳动教育意义重大,但劳动教育在中学阶段处于被边缘化的困境,其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要以应有的使命和担当,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把劳动教育列入议事日程,构建劳动教育体系。  关键词:劳动;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11-2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我国,劳动是每个公
摘要:问题导学是以问题为纽带,教师通过不断设置富有启迪性、探究性、拓展性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上处于“困惑”、“探究”、“质疑”的心理状态,通过自主学习、互动探究、相互讨论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笔者结合实践案例“欧姆定律应用·测电阻”实验课,阐述问题导学法模式下寻求“教”“学”合一、高效物理实验课堂的些许教学感悟。  关键词:问题导学;问题设计;物理实验;高效课堂  中图分
摘要:指导学生写好情真意切、靓丽的佳作,在语文作文教学中不得忽视。文章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的单元作文教学《写相互关爱的事》的教学实践,从指导学生紧扣主题、描写具体生动、使用名人佳句为文章增添亮点等几个方面,论述让学生的习作中充满爱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作文指导;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96-1  
摘 要:本文介绍了绘本的定义、特点,并提出了改进教师绘本教学的理念与方法,加强绘本教学的政策支持,正确选择绘本教材和确保英语绘本的地位等四项基本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63-1  绘本概念源自日本,原是日本对图画书的统称,绘本中图片和文字巧妙的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摘要: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学生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情感因素。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正确利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促进英语教学。  关键词:英语课堂;情感;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借助几何直观理解近似数的意义,实现数概念由点到线的突破。  关键词:数感;几何直观;近似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4-088-01  对数的认识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一个数能表示实际物体或事件的个数,这样的数称为准确数。一个数与原来的实际数相近的,这个数就称为原来数的近似数。学生对数的认识,最直观的就是一一对应,对应着
摘 要:英语书面表达在英语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普通中学学生英语基础差,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不出一个语意正确、结构完整的句子,更谈不上书面表达了。本文从运用“六点四步答题法”训练,养成良好语言习惯;结合高三复习,强化写作专题训练两方面入手,探讨了提高高中对口英语高考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高考复习;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
摘 要: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把阅读教学比作一座高楼,那么预习就是高楼的地基。可见预习是阅读教学的开端,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让学生充分做好课前預习。于永正老师曾说:“书不读熟不开讲”。如果课前预习的好,同学们就会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会精力集中,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微课;预习;阅读教学;农村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摘 要:兴趣是学生自觉地思考和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笔者在生物教学中充分利用民间谚语、趣闻轶事、谐音、成语,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基础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课堂;趣味;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32-1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即将定型又尚未定型的可塑性很强的阶段,学习成绩和心理成长是并重的。从心理学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