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现场
Scratch《滑杆接球》一课是“为儿童发展”主题课的内容之一,强调应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执教教师在两次试教的过程中,发现了两个显著的问题:如果应用传统的讲授法,可以较为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不够活跃,作品呈现方式单一;如果应用探究式策略来组织教学,学生确实积极思考起来了,但是一节课的知识点只学习了一半,作品达成率不足三成。因而,教师面临着这样的难题——面对这两种教学策略,到底该如何取舍?
问题分析
在信息技术教学公开课、展示课、赛课活动中,经常会遇到此类情况——既想寻求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热情效果,又在其较低性价比的作品达成率面前愁眉不展。剖析矛盾焦点,可以发现这是两种教学模式的冲突: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与活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之间的选择问题。我们剖开问题本身的矛盾点,可以站在教学内容的高度,将认知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分类处理,择其善者而用之。例如,利用局部探究的模式,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从而寻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 关于局部探究模式的界定
局部探究是指提供可供学生利用的支架,有效展开核心探究环节。局部探究模式属于有效的探究式课堂中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鼓励高阶探究,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指向核心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提倡局部探究,通过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实施局部特征的探究活动。在局部探究教学模式中,探究的对象应根据学习内容设定,局部探究的形式应根据学情设定,教师关注如何提高探究的效率,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 信息技术学科中局部探究模式的应用方式
从内容设定的角度而言,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局部探究活动适合教学内容相对复杂的认知知识、单位时间内知识点较多的课时、学习者自我学习具有一定难度的教学章节、通过完全探究式教学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内容等。以上内容,为了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生硬及“被探究”的形式主义,可以选择通过局部探究的方式解决教学重难点。
从设计形式的角度而言,局部探究活动可采取知识点局部探究、认知过程局部探究、作品呈现方式局部探究、半开放式作品拓展、脚手架式作业辅助等形式进行。
从参与者的角度而言,局部探究包括教师协助下的局部探究和学生自主进行的局部探究。
从探究的结果呈现形式而言,局部探究落实为锦上添花的作品拓展、修整學习资料的反思型再生作品、触发深层探究的作品桥等多种形式。
● 运用局部探究模式进行教学设计的方式
下面,笔者以信息技术课程中常见的三项教学内容为例,从设计形式的角度对局部探究的途径进行研究。
1.问题串,串启探究问题链
PBL(问题导向式设计方式)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许多教师将其作为探究学习模式的实施载体,运用问题触发学生的探究活动。问题的推进对探究活动的导向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问题的选择对探究活动的推进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有效地保障探究活动,可选用问题串来启动探究的问题链,让探究过程细化为一个个局部探究的过程,从而最终达到深度探究的目的。
(1)原设计
开源式硬件《月球探秘》一课中,知识点主要包括认识红外传感器和运用“如果”语句。教师设计了月球探秘者的情境,让宇航员在月球上探秘,遇到障碍物,就将改变路线,再继续前进。教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到了月球上将会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做?学生先被月球探秘这个主题吸引了,但是随后的两个问题,学生无法回答,整体设计在起步阶段就不得不中断探究活动。
(2)问题核心
“月球探秘”的主题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学生先期的心理预期是活跃的、期待的。但是造成探究活动中断的原因在于问题的设置过于开放,超出学生的生活经验,以至于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也不知道向哪个方向思考。
(3)改进型设计
师:(播放登月者的微视频)大家猜猜,宇航员是干什么的啊?(学生找到登月的答案)今天我们来做个宇航员,我们一起来探秘吧!(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如果我们从太空舱出来,来到了月球,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危险的情况呢?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生1:遇到碎石→迅速地让开。
生2:遇到宇航服漏气→打开备用衣→回到太空舱。
生3:遇到不明生物袭击→做好防备设置。
……
讨论出可能出现的情况,自然地引出“遇到”各种状况的主题,继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引发下一轮问题探究。
教学评析:在改进型的设计中,教师将问题的推进细化为每一个具体的、微观的、可表述的问题串,通过其内在的因果联系,让问题最终串起来,形成问题链,再通过问题链承载探究过程,实现学生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局部探究来推进学习过程的目的。这样的学习过程,既轻松又充满乐趣,让学生可以通过高质量的参与度,引发探究思维。
2.预设环,环接探究情境缘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有效的问题是推动学习过程的重要手段,在例行的探究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引发学生的探究活动。有些问题的难度过大、过于开放,导致学生无法探究或者难以回答,引起了伪探究。有效的局部探究可以采用问题串的形式进行,以小切口入手,带着学生层层深入,最终引起问题链的有效解决。
(1)原设计
在上文中的Scratch单元《滑杆接球》一课“探究型”设计方式中,教师先让学生探究滑杆的工作原理,它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原意图是学生探究完成后,继续探究程序是如何编写的,再接着尝试,用哪个语句可以实现这样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第一个探究问题就遇到了障碍,无法进行后续的探究。学习过程从起始状态就陷被动的境地。
(2)问题核心
Scratch《滑杆接球》一课是“为儿童发展”主题课的内容之一,强调应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执教教师在两次试教的过程中,发现了两个显著的问题:如果应用传统的讲授法,可以较为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不够活跃,作品呈现方式单一;如果应用探究式策略来组织教学,学生确实积极思考起来了,但是一节课的知识点只学习了一半,作品达成率不足三成。因而,教师面临着这样的难题——面对这两种教学策略,到底该如何取舍?
问题分析
在信息技术教学公开课、展示课、赛课活动中,经常会遇到此类情况——既想寻求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热情效果,又在其较低性价比的作品达成率面前愁眉不展。剖析矛盾焦点,可以发现这是两种教学模式的冲突: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与活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之间的选择问题。我们剖开问题本身的矛盾点,可以站在教学内容的高度,将认知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分类处理,择其善者而用之。例如,利用局部探究的模式,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从而寻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 关于局部探究模式的界定
局部探究是指提供可供学生利用的支架,有效展开核心探究环节。局部探究模式属于有效的探究式课堂中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鼓励高阶探究,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指向核心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提倡局部探究,通过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实施局部特征的探究活动。在局部探究教学模式中,探究的对象应根据学习内容设定,局部探究的形式应根据学情设定,教师关注如何提高探究的效率,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 信息技术学科中局部探究模式的应用方式
从内容设定的角度而言,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局部探究活动适合教学内容相对复杂的认知知识、单位时间内知识点较多的课时、学习者自我学习具有一定难度的教学章节、通过完全探究式教学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内容等。以上内容,为了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生硬及“被探究”的形式主义,可以选择通过局部探究的方式解决教学重难点。
从设计形式的角度而言,局部探究活动可采取知识点局部探究、认知过程局部探究、作品呈现方式局部探究、半开放式作品拓展、脚手架式作业辅助等形式进行。
从参与者的角度而言,局部探究包括教师协助下的局部探究和学生自主进行的局部探究。
从探究的结果呈现形式而言,局部探究落实为锦上添花的作品拓展、修整學习资料的反思型再生作品、触发深层探究的作品桥等多种形式。
● 运用局部探究模式进行教学设计的方式
下面,笔者以信息技术课程中常见的三项教学内容为例,从设计形式的角度对局部探究的途径进行研究。
1.问题串,串启探究问题链
PBL(问题导向式设计方式)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许多教师将其作为探究学习模式的实施载体,运用问题触发学生的探究活动。问题的推进对探究活动的导向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问题的选择对探究活动的推进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有效地保障探究活动,可选用问题串来启动探究的问题链,让探究过程细化为一个个局部探究的过程,从而最终达到深度探究的目的。
(1)原设计
开源式硬件《月球探秘》一课中,知识点主要包括认识红外传感器和运用“如果”语句。教师设计了月球探秘者的情境,让宇航员在月球上探秘,遇到障碍物,就将改变路线,再继续前进。教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到了月球上将会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做?学生先被月球探秘这个主题吸引了,但是随后的两个问题,学生无法回答,整体设计在起步阶段就不得不中断探究活动。
(2)问题核心
“月球探秘”的主题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学生先期的心理预期是活跃的、期待的。但是造成探究活动中断的原因在于问题的设置过于开放,超出学生的生活经验,以至于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也不知道向哪个方向思考。
(3)改进型设计
师:(播放登月者的微视频)大家猜猜,宇航员是干什么的啊?(学生找到登月的答案)今天我们来做个宇航员,我们一起来探秘吧!(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如果我们从太空舱出来,来到了月球,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危险的情况呢?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生1:遇到碎石→迅速地让开。
生2:遇到宇航服漏气→打开备用衣→回到太空舱。
生3:遇到不明生物袭击→做好防备设置。
……
讨论出可能出现的情况,自然地引出“遇到”各种状况的主题,继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引发下一轮问题探究。
教学评析:在改进型的设计中,教师将问题的推进细化为每一个具体的、微观的、可表述的问题串,通过其内在的因果联系,让问题最终串起来,形成问题链,再通过问题链承载探究过程,实现学生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局部探究来推进学习过程的目的。这样的学习过程,既轻松又充满乐趣,让学生可以通过高质量的参与度,引发探究思维。
2.预设环,环接探究情境缘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有效的问题是推动学习过程的重要手段,在例行的探究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引发学生的探究活动。有些问题的难度过大、过于开放,导致学生无法探究或者难以回答,引起了伪探究。有效的局部探究可以采用问题串的形式进行,以小切口入手,带着学生层层深入,最终引起问题链的有效解决。
(1)原设计
在上文中的Scratch单元《滑杆接球》一课“探究型”设计方式中,教师先让学生探究滑杆的工作原理,它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原意图是学生探究完成后,继续探究程序是如何编写的,再接着尝试,用哪个语句可以实现这样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第一个探究问题就遇到了障碍,无法进行后续的探究。学习过程从起始状态就陷被动的境地。
(2)问题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