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统,洒满诗意的草原天堂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ok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徜徉在意象的幻境
  触抚赤峰的热情
  挑旺大草原的星星
  诗人们心相映
  以生命的心灵
  播种一个梦
  ——台湾诗家金筑诗
  在首届玉龙藝术奖颁奖典礼上,86岁高龄的台湾诗人金筑先生一曲高亢的朗诵,将诗友们的心引向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
  一路欢歌一路诗情,此行何方?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大草原,清朝木兰围场的遗址,康熙皇帝挥刀指挥大战噶尔丹的古战场,迷人的欧式草原风光,闻名中外的影视基地……无论于古于今,涉中涉洋,都吊足了游人的胃口。
  从赤峰出发,大巴飞驰,到落脚点将军泡子,竟要七八个小时。一下车,那一字儿排开的蒙古包张开双臂迎接远方的客人。
  古战场的震撼
  乌兰布统古战场
  历史浮现在你我眼前
  ——内蒙古歌手格格《天下最美》
  傍晚时分,伴着内蒙古歌手格格《天下最美》的歌声,漫步驻地附近的原野,一脚踩进了古战场。
  趁落日前去看泡子,一路小跑,终于见到了一片清澈的水域。它深藏在这偌大的草原之中,湖水在暮色中闪光,格外晶莹,芦苇摇曳,牛羊归来,群马入水,马头琴深沉悠扬的乐曲伴着炊烟在暮色中袅袅飘飞。好一派升平祥和的景象,你怎能想象这里曾经是古战场。公元1690年9月,20万大军聚集在此,清朝康熙皇帝策马扬鞭亲临指挥,经一夜激战终于攻破噶尔丹取得胜利,放炮轰散噶尔丹的骆驼阵,强烈的震动轰鸣致使地下水涌出而形成水泡,由此而命名为“将军泡子”。
  泡子返回,乘坐绣着精美花边帐幔的马车进入草原将士雕塑群,跨下马来,这才感觉一脚踩进了古战场。高扬前蹄嘶鸣着的马匹和全身铠甲剽悍勇翘的将士雕像在暮色中尽显沧桑。耳畔响起的是战鼓阵阵、炮声隆隆;眼前展现的是刀光剑影,万马奔腾。
  是的,这就是古战场,后人们千方百计营造气氛让人们记住这千年前的纷飞战火,以至于远古先民在这里的钻木取火,农耕猎狩。
  是的,这就是今天的古战场。
  残破的古战车上挂满被草原的风撕碎的帷幔,令人想起这上古之世森林幽深,野草丛生,猛兽出没,争斗纷繁,想起古战场的金鼓齐鸣,烽火连天。
  是的,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这里是玉龙的故乡,正是在赤峰的大地上,首次发现了红山碧玉龙。
  红山碧玉龙,中华第一龙。翻江倒海的飞腾凝固成一块千古碧玉——凝固了,我依然能听到六千年前你升腾时挟带的电闪雷鸣;呼风唤雨的飞腾定格在亘古的史前红山文化——定格了,我依然能嗅到六千年前你栖息的草场的芬芳。
  乌兰布托,我一脚踩在古战场,一脚踩在你妩媚的今天。
  晨曦中的诗情
  美好,短暂。壮美,永恒。
  山脚下的乳雾,层次分明地聚成一汪云海,微微荡漾在群山之中,又似女人轻柔而曼妙的纱巾,点缀在苍山的脖际。真想调皮地去搅动,一山的安静。
  白色炊烟丝丝缕缕升腾,把蒙古包,轻轻揽在怀。
  ——山东诗友张瑞超散文诗
  大清早打开蒙古包,“草原的秋是咬人的”,白诗人一开口就蹦出一地诗句。姑娘们七彩的头巾在晨风中飘飞,小伙子们快步向高坡奔去,摄影师扛起三脚架像个冲锋陷阵的战士,座座蒙古包倾巢出动,一个个要做追赶太阳的人——此刻,太阳还没有睡醒,清晨的寒气扑面而来,一个个却赶得扑哧扑哧口鼻直冒白雾。
  天际挂出了第一道白色的雾纱,稍稍带一丝淡淡的红,大伙儿屏声息气,期待着这草原上的第一道曙光。此时,连绵起伏的远山只显青褐色的一抹轮廓,山下的蒙古包也只是若隐若现,看不分明。天际的那道白色拉长,放大,升腾,不一会儿便铺天盖地形成一条淡红带白的带状雾气,东边稍红些,西头依然青中带白,而草原的东坡一下似乎披上了一层红色的地毯。红白相间的雾气像哈达般飘飞在山林的脖颈上,像手臂一般,把一整排蒙古包挽在自己的身边,于是,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层次分明的画卷,脚下是红色的薄纱覆盖在草坡上,抬眼白色的雾缭绕在山庄里,远处红色的霞一点一点在增多,把褐色的山衬托得轮廓分明。山是伟岸的丈夫,雾霭是他刚苏醒的妻子。
  我沉浸在天际色彩的神奇变幻之中,白色的晨雾一下席卷而来,远处的山由近及远分别呈黛黑色、灰褐色、靛青色。忽然之间,在一片欢呼声中,一团火球跃起,从露出圆弧一轮,到探出半个羞红的脸庞,到整个儿火球跃起,就在这顷刻之间。霞光蒸腾,金光四射,草原上新一轮的太阳升起了。人们纷纷伸出手臂,让摄影师摄下这托起太阳的壮观,你看那一对俊男靓女一起伸出手臂,他们正共同托起太阳,托起新的一天。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当霞光遍照大地时,山更清了,水更秀了,只见成百的马匹朝着一个方向奔跑而去,它们也在迎接新一天的来到。
  看,公主湖清澈的湖水静静地流淌,盘龙峡谷参天的林木为溪水撑起了大伞,白桦林慵懒地伸张开洁白的臂膀,草原上奔驰着膘肥体壮的骏马,泉水中倒映出羊群的身影。
  晨曦、彩霞、白雾、马厩、羊栏、蒙古包、草原、溪流、峡谷、绿树、野花、敖包、牛羊、马匹、飞鸟……这里是梅花鹿、丹顶鹤的故乡,这里是盘羊、青羊、马鹿的乐土,这里是百灵鸟、红嘴鸭的天堂,这是一片神话中的仙境,这是一处童话王国。
  阳光下的乌兰布统,洒满诗意的草原天堂。
  数星星的夜晚
  我们相牵走进草原
  在乌兰布统的怀抱里缠绵
  我们一路欢歌,让清风汗颜
  篝火、哈达、奶酒、奶茶
  狂欢的时刻
  我们将早已遗落在身边的童心找回
  ——安徽诗友李艳的诗
  马头琴的琴弦拨动,草原的篝火已经挑旺,篝火映红了刚喝过酒的男人微醺的脸庞,篝火映红了刚喝过奶茶的女人们甜美的笑脸,相识的不相识的,年长的年轻的,姑娘小伙儿,本土的外来的,全都围着篝火拉起了手,心中的激情点燃了冲天的光与热。   空气中飘飞着升腾的火焰,夜风中飘荡着浓烈的草原情歌,诗友们忘记了一切,沉浸在草原天堂的欢乐中。看,湖北诗友牧风唱道:“只是因为一次今生的重逢/前世的火种就点燃了冲天的光与热/光热用风势挥洒妖娆而剧烈的温暖/每一颗重逢的心/必须全场牵手必须欢歌/必须环绕舞动如骏马奔腾”;山东诗友张瑞超早已情不自禁了:“我们,忘情于草原的篝火边。/你映红我夸张的笑脸,你开心地看着我们萌萌哒。/即使把舞步凌乱成狼狈也是美的展示。/草原的篝火,带我们穿越,一度穿越到万古的从前。”草原的星空是一个催发诗情的星空。
  在乌兰布统蒙古包,我们只是住了两夜,却早已坠入了童话王国。第二天去看大峡谷,黄昏的归途中,老天刻意要留我们在草原数星星,让沙坑吞噬了我们的车轮,连86岁的金老也加入了捡石头、垫路基的行列,直至夜幕降临,大伙儿捡来木材燃起了篝火。金老又发诗兴了:“难得这么浪漫!”是呀,满腔诗情的一群诗友,围坐在篝火旁数星星,苍穹上满满地点缀着闪烁的星星,这是北斗,这是牛郎,这是织女,这是银河。看,这位,正陶醉在夜幕的星空下曾经的初恋甜蜜的回忆;那位,似乎回到了依偎在母亲怀抱数星星的童年岁月……星星还是那个星星,天空还是那个天空;是的,就是这片天空,浪漫初恋的天空,童年数星星的天空,我们生命中永恒的星空……
  牧羊女的背影
  夏末秋初。绿色,依然是草原的主题。
  野花,躲在牧羊女的裙下绽放着初秋的柔情。
  你的脚步,踩着语言的沙哑追赶羊群低吟浅唱的足迹。
  生命的箴言,在你写满了童趣的记忆中苏醒。
  我仿佛看见了小鸟在黑暗中破壳,
  叼住一个春梦,郑重地撇下了一个诺言。
  远方,不知有多远。又该传递怎样的一种召唤?
  花露滴淌着忘情,映着花梦也打不碎你的脚步。
  你把梦中的草原拥抱,用挚爱装进美丽的心空。
  渐行渐远的匆匆步履拽着我的目光,走向远方。
  意境的画板,是你的一个背影把生动的旋律托起。
  让你的背影把牧歌打磨,伴着凤凰涅槃的传说复生。
  ——内蒙古散文诗家夏寒散文诗
  不知道是谁按下了快门,将美女的背影定格在草原上,满眼的绿一直铺展到天边那个有着低矮高坡的尽头。绿色的裙裾、镶嵌着红色鞋帮的绿色的鞋子,似乎你就是这草原上的一枝绿草,一朵红花。你倾着身子向山上的羊群走去,飘飞的黑发随着你的步履摆动,那羊群就像天上的白云,悠闲地在草原游荡……
  欣赏这幅照片,欣赏这首题为《草原上,寻梦的牧羊女》的散文诗,这曲出于本次草原采风主持人、散文诗家夏寒之手的散文诗,我相信,会带着扑面而来清新的草原之风,收入各种版本。
  我认识这位寻梦的牧羊女,她就是我们采风团的一位美女诗友。草原上膘肥体壮的牛羊满坡,草原上寻梦的牧羊女遍地。
  是人主宰了草原,还是草原养育了人?
  我赞美草原上每一位土生土长的和初来乍到的牧羊人!
  白桦林的诗笺
  当岁月与人走进白桦林,连影子都会生出翎羽而恣意于飞翔。
  一位采野花的女郎已然是白桦林里游荡着的月亮。
  采野花的女郎。被风吹起的衣裙映红了花的柔情,花的倔壮。
  采野花的女郎。白桦林里炫烨着她的足音,那一丛丛洁白洁白的思想。
  采野花的女郎。走过白桦林里正午的阳光,却留下午夜的寂寞与善良。
  采野花的女郎。让这土地有了真实的欢乐,还有更真实的无语的忧伤……
  ——北京散文诗家刘虔散文诗
  我们走进了白桦林。第一次见到白桦林,只觉得棵棵白桦正张大着眼睛在端详着我们,那一片白桦林,笔直、挺拔,伸展着枝桠,伟岸而又温柔,三五一群,层林叠翠,白色的杆,白色的枝,粗杆上的斑纹真的像人脸,谁让我的名字中有个“树”字,我迫不及待地与这枝人脸白桦合个影。
  我独自进入了林间,枝叶遮蔽了阳光,高耸的,低矮的,笔直的,横枝的,全是白色的树皮,白色的伟岸,白色的温柔,它们是一个家族出来的,它们共同守住这片家园,白桦林给人以如此温馨的感觉。
  诗友们举白桦为笔,铺蓝天为纸,喷泻自己心中的豪情——
  山东诗友周长文昂首长歌:“洒脱,在蓝天与白云之间飘荡/那高高的白桦树,/伸长了羡慕的目光/清脆的口哨,荡气回肠/群山蜿蜒,卷起斜阳”;湖北的美女诗友蝶舞轻韵低眉吟诵:身临其境,才知道梦中的白桦林/是如此生动又如此站成城墙的垛口/白桦林,你读不懂我心犹如/我看不清你背后如山如海的内蕴/尽管直射的阳光穿透/尘世间嘻笑的人群和马匹/尽管你给了我一个童话般美丽的侧影/直到离开,我仍旧在把你找寻”。
  白桦林,我还会来的,带上我心爱的人,搭个小帐篷……
  尾声
  说不尽道不完,诗人们的乌兰布统草原之行。怎能忘草原上童心不泯的老鹰捉小鸡,怎能忘篝火晚会上的醉美歌舞,怎能忘躺在夜幕下的草原数星星……我们的童心、天性、诗兴萌萌哒,此等美事,只应天上有,感谢你,我美丽的乌兰布统草原天堂!
  我,也许真的不知道,乌兰布统到底是什么?
  是天然画廊、是美术家油画临摹的范本?
  是摄影家获奖作品的高产园地?
  是拍摄影视剧得天独厚的外景基地?
  是野生佳肴的故乡、天然的百草药堂?
  還是天文爱好者观测星象的好地方?
  大自然作证,也许都是。但更是,游人们的人间天堂!
  请允许我引用夏寒的诗句来赞美这游人们的人间天堂,我来自苏杭天堂,我赞美草原天堂——乌兰布统。
  是诗人的激情诗化了草原让草原盛开诗意,还是遍地绽放的诗意感动了诗人让诗人情不自禁,我不明白。
  我只是幸福地置身在草原天堂,陶醉在草原天堂。乌兰布统,洒满诗意的草原天堂。
  文中所引诗句均为同行的诗友所作,其实,我私心里何不盼望着和亲爱的诗友们再一次走进乌兰布统——我心中的草原天堂!
  选自《青海湖》2014年12期
其他文献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苏州第十中学校园内西花园,一位美籍华人留下了他寻觅历史的踪影。  这所如今被誉为“最中国”的学校,曾是清代江南织造府旧址,据传曹雪芹的祖父曾主持江南织造府,于是中外红学家理所当然地认定这里留下过少年曹雪芹的足迹。这里的亭台楼阁、奇石异木熏陶了少年曹雪芹。  就在这林木葱郁的西花园里,就在这玲珑剔透的瑞云峰前,一位头发花白、身板硬朗、温文儒雅的美籍华人正孩子般地注视着这里的草
期刊
这条路真的很难走,尽管为了我们的来到,村里昨天用推土机整整一天平整了通向观景台的泥泞山路。  锣鼓、唢呐、鞭炮、焰火,延绵数千里挤满了迎宾的乡亲;青山、绿水、小桥、竹筏,漫山遍野欢腾喜庆。上坡的路,我几乎是被架着上去的。其中一位清瘦的小伙,青布盘帕,青布衣衫,瘦削的脸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一路扶着我。他叫王文,在浙江打工,这次是专程赶回家乡的,这次回来后就留下了,为村里的广播和网络传播做些事;他特别
期刊
在徐州教书的时候,我住在学校的家属楼里,楼前有一块空地,上面布满了施工时遗留下来的砖石瓦块,杂草丛生。站在阳台上,俯望楼下,心头常常涌起莫名的惆怅。  高考那年,我的高考成绩高出本科录取线26分,踌躇满志的我却被录取到我最不愿意去的师范院校,而且是徐州矿务局的委培生,这给我大学生活投下了阴影,我以为我是天下最不幸的人,在失望、无奈、后悔、怨恨中我走过了四个春秋。然而更不幸的是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中学
期刊
步入江村历史文化陈列厅,一幅硕大的画展现在我眼前,一条悠长的小河横贯东西,水波荡漾,石桥横跨,鳞次栉比的村落房舍繁星般坐落在河的两岸。  一条河,水乡人生存之源;一条河,水乡的命脉。  这是一条普通的河,流经了开弦弓村,浇灌村里的农田桑树,滋润农耕时代一代又一代的村民。这是一条不同寻常的河,悠悠的河水记得,80年前河埠头站立了一位中等个头戴着眼镜同样操着软糯乡音的读书人。从此,这条河也流向了世界—
期刊
置身于繁华的都市,闪烁的霓虹迷乱着双眼,城市现代化的气息缭绕梦乡。在家看书,节能灯柔和的光溶化了书上的文字,阵阵墨香沁入心脾。但偶然间还会想起过去的油灯。  油灯如豆的光芒倒洋溢着持久的温暖,直到现在。  小的时候,家里没有电灯。只有自制油灯,一个瓶子,盖子上开个孔,用白铁片卷个圆筒,里面放入棉线作灯芯,然后把这个圆筒从瓶盖开的孔中插入瓶里,瓶中倒入煤油,拧紧瓶盖,就可以点燃灯芯照明了。灯芯点燃了
期刊
“那个桌子,放在角上也碍地方。”这句话妻已嘀咕好几次了。我知道,按妻的理事方式,它在家中的时间不会太长了。  那是一张方桌,是孩子四岁那年由赣来苏读幼稚园,我从家俱店购得。桌子长宽高都六十厘米左右,桌面上有清晰的“楚河汉界”。  桌子起初是为了方便孩子吃饭用的。可后来,全家一日三餐也在这张桌子上度过,平时的家庭小娱乐也常在这舞台上开展,孩子小学六年的回家作业也基本上在它那完成。它意会我们的互敬互爱
期刊
一  兴化是江苏境内泰州市的一个县城,我并不熟悉。只因偶然间听得那里有个水上森林,一时游兴才来到兴化。在我的印象里,这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县城,可是,当我一脚踏上里下河腹部的这片土地时,才知道,我是多么孤陋寡闻,才猛然醒悟,走四方乃旅,博古今方为游。  从李中的水上森林出来后,我们即来到兴化县城。漫步兴化,一不小心就撞上了有1000多年历史的拱极台。当地同学介绍,清朝孔尚任写《桃花扇》就在台边的海光楼
期刊
记得,那一次去看梅花,是在细雨轻飘的雨雾里,花开半树。  当我们撑伞来到高高的山岗上远远地向下望去,整个梅海就不真切了,隐隐约约地就成了一种梦境般的迷离。这样的梦引诱着我的心绪,一缕淡淡的忧伤不禁盈满眼帘。多年以前,也是在这样细细的雨幕中,静静伫立,凝视着那一株株结满花苞的秧苗,任雨水打湿我的衣裳,似乎有一种世界尽头的清冷,远了尘世,淡了时光……  久居都市的人们,在熟悉了城市里特有的气息之后,总
期刊
我读武侠小说起步很晚。  当年,大家一窝蜂看金庸、古龙、梁羽生、卧龙生、温瑞安、诸葛青云、于东楼等武侠名家的小说时,其况之盛,无法言说。小书摊上十之八九是武侠;大街上随便拉出一个人,都能够比划一招两式。那是一个激情满怀的时代,人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武侠梦。  而我是个例外。那时的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课外阅读压根就没有兴趣,更遑论武侠小说了。  我离武侠最近的一次,也有两三公里的距
期刊
还没有进村,就传来了长号、唢呐的鸣叫,寨门上高高挂着鲜红的欢迎横幅,绵延数千里的迎宾队伍里,白色、黑色、青布盘帕格外显眼。  寨门口,十二位俊朗的布依男子分列路的两边,齐刷刷举起齐天长号对天长鸣,一时间,长号声、唢呐声、鞭炮声,伴随着布依妇女清甜嘹亮的劝酒歌,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入得寨门,一道中间系着红绸带的蓝色布条挡住了我们的脚步,两位头戴青色盘帕,身着黑色布依绣花服的妇女抬着竹扁站在中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