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大多数脑出血患者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除有特殊的意识、运动功能障碍及原发性的临床表现外,常有排尿功能紊乱,因尿失禁或尿潴留而进行留置导尿。临床上在患者留置导尿期间,常出现尿路感染,尿液渗漏等问题,为了尽量减少问题的发生,减少病人的痛苦,本研究对88例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进行相应护理及观察。
【关键词】 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护理
1临床资料
2009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88例留置导尿患者,其中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例,脑出血患者28例,持续癫痫患者2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27例,年龄42~90岁,平均63岁,意识障碍48例,意识清楚32例,所有病例均经颅脑CT或MRI证实符合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均采用广东省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腔气囊硅胶管,管径为14~18 Fr/ch(5.3mm)15 ml/cc,置管时间1h~52 d,平均16d。
2留置导尿的方法及护理
2.1方法
留置导尿时,严格按操作规程置入导尿管,根据导尿管的注意事项要求,在常温下将尿管前端适当长度用生理盐水棉球充分浸润(尤其球囊部需充分浸润)后,再用碘伏棉球浸润尿管前端再置入,这样对预防尿路感染起一定作用。另外留置尿管在置入过程中,插入的长度为:女性先插入4~6 cm,男性先插入20~22 cm。见尿后,再插5~7 cm,然后充水囊固定,固定的同时要保护好置入的部分,防止膀胱压力大将尿管冲出,待水囊固定好后,应轻拉尿管至拉不出为止。
2.2尿管的护理
因病情影响,大多数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留置导尿患者在留置导尿期间,应妥善保管好引流管,避免引流管牵拉,扭曲,受压。定时夹管,尽早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注意引流管和引尿袋的位置,切忌高于膀胱,防止尿液逆行引起感染。引尿袋应每日更换一次,导尿管每1~2周更换一次,每天进行会阴护理2次,特别是尿道口周围不应该有血迹和分泌物等。鼓励患者尽量多饮水,保证摄入量在1 500~2 000 ml/d。尿量需要达到50 ml/h,可以起到自行冲洗膀胱的目的。
2.3尿液渗漏的护理
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一般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逼尿肌不稳定,尿道口括约肌松弛或纤维化是导致尿液渗漏的重要原因,这时我们则常给予持续引流,使膀胱内膜层深部的逼尿肌受到保护,从而避免逼尿肌纤维化的发生,减少渗漏,另外尿管和球囊的刺激易引起膀胱痉挛发作,造成尿液从尿管外排出,这也是造成尿液渗漏的原因。因此,我们必须选用适当型号的导尿管,不宜过粗或过细。过粗或球囊过大易增加对尿管或膀胱的刺激,诱发不适和膀胱痉挛;过细则容易堵塞造成引流不畅。
2.4合理应用抗生素
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使真菌性尿路感染明显增多,根据尿培养检查确定感染菌种,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一般在留置导尿后5~7 d,口服抗生素3~5 d进行预防。留置导尿期间定时进行膀胱冲洗,临床上,常用庆大霉素160 000 U+0.9%NS 500 ml液体输入膀胱,夹管留置30 min,2次/d,对预防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起一定效果。
2.5留置导尿的时间
一般导尿管留置3~21 d,患者菌尿数量每天以8%~10%递增,菌血症的发生率是以3%~10%递增,一般患者在留置导尿管3周内出现感染,因此,尽早拔除尿管,可预防感染。
2.6拔管前的护理
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在拔导尿管后常出现第一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一般拔管前给予夹管3 h,使患者膀胱充盈,有排尿意识时,给予拔管,这样稍加协助患者便能立即排尿,对于昏迷患者的拔管前膀胱充盈问题,一般用呋喃西林溶液进行膀胱灌注。灌注前将液体用恒温箱加温至38~40℃,灌注量视情况而定,小于或等于500 ml。触及其膀胱感觉充盈时,给予拔管,拔管后患者一般可迅速排尿,同时可达到冲洗尿道的目的。
3体会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实施留置导尿术是为了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避免压疮形成,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减轻患者家属、护士的负担,但留置导尿术也是一种侵入性治疗,不仅可造成尿道损伤,也为细菌的逆行感染打开了门户,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我们应重视留置尿管操作中常见的护理问题,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贾汝汉,张孝斌,李明.泌尿生殖系统急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
[2]李华,汪丽.留置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原因 分析 及处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251.
[3]李艳玲.导尿及留置导尿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7):487.
[4]朱翠琴.留置导尿新 方法 在老年男性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 医药导报,2008,5(5):138,164.
【关键词】 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护理
1临床资料
2009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88例留置导尿患者,其中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例,脑出血患者28例,持续癫痫患者2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27例,年龄42~90岁,平均63岁,意识障碍48例,意识清楚32例,所有病例均经颅脑CT或MRI证实符合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均采用广东省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腔气囊硅胶管,管径为14~18 Fr/ch(5.3mm)15 ml/cc,置管时间1h~52 d,平均16d。
2留置导尿的方法及护理
2.1方法
留置导尿时,严格按操作规程置入导尿管,根据导尿管的注意事项要求,在常温下将尿管前端适当长度用生理盐水棉球充分浸润(尤其球囊部需充分浸润)后,再用碘伏棉球浸润尿管前端再置入,这样对预防尿路感染起一定作用。另外留置尿管在置入过程中,插入的长度为:女性先插入4~6 cm,男性先插入20~22 cm。见尿后,再插5~7 cm,然后充水囊固定,固定的同时要保护好置入的部分,防止膀胱压力大将尿管冲出,待水囊固定好后,应轻拉尿管至拉不出为止。
2.2尿管的护理
因病情影响,大多数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留置导尿患者在留置导尿期间,应妥善保管好引流管,避免引流管牵拉,扭曲,受压。定时夹管,尽早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注意引流管和引尿袋的位置,切忌高于膀胱,防止尿液逆行引起感染。引尿袋应每日更换一次,导尿管每1~2周更换一次,每天进行会阴护理2次,特别是尿道口周围不应该有血迹和分泌物等。鼓励患者尽量多饮水,保证摄入量在1 500~2 000 ml/d。尿量需要达到50 ml/h,可以起到自行冲洗膀胱的目的。
2.3尿液渗漏的护理
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一般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逼尿肌不稳定,尿道口括约肌松弛或纤维化是导致尿液渗漏的重要原因,这时我们则常给予持续引流,使膀胱内膜层深部的逼尿肌受到保护,从而避免逼尿肌纤维化的发生,减少渗漏,另外尿管和球囊的刺激易引起膀胱痉挛发作,造成尿液从尿管外排出,这也是造成尿液渗漏的原因。因此,我们必须选用适当型号的导尿管,不宜过粗或过细。过粗或球囊过大易增加对尿管或膀胱的刺激,诱发不适和膀胱痉挛;过细则容易堵塞造成引流不畅。
2.4合理应用抗生素
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使真菌性尿路感染明显增多,根据尿培养检查确定感染菌种,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一般在留置导尿后5~7 d,口服抗生素3~5 d进行预防。留置导尿期间定时进行膀胱冲洗,临床上,常用庆大霉素160 000 U+0.9%NS 500 ml液体输入膀胱,夹管留置30 min,2次/d,对预防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起一定效果。
2.5留置导尿的时间
一般导尿管留置3~21 d,患者菌尿数量每天以8%~10%递增,菌血症的发生率是以3%~10%递增,一般患者在留置导尿管3周内出现感染,因此,尽早拔除尿管,可预防感染。
2.6拔管前的护理
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在拔导尿管后常出现第一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一般拔管前给予夹管3 h,使患者膀胱充盈,有排尿意识时,给予拔管,这样稍加协助患者便能立即排尿,对于昏迷患者的拔管前膀胱充盈问题,一般用呋喃西林溶液进行膀胱灌注。灌注前将液体用恒温箱加温至38~40℃,灌注量视情况而定,小于或等于500 ml。触及其膀胱感觉充盈时,给予拔管,拔管后患者一般可迅速排尿,同时可达到冲洗尿道的目的。
3体会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实施留置导尿术是为了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避免压疮形成,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减轻患者家属、护士的负担,但留置导尿术也是一种侵入性治疗,不仅可造成尿道损伤,也为细菌的逆行感染打开了门户,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我们应重视留置尿管操作中常见的护理问题,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贾汝汉,张孝斌,李明.泌尿生殖系统急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
[2]李华,汪丽.留置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原因 分析 及处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251.
[3]李艳玲.导尿及留置导尿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7):487.
[4]朱翠琴.留置导尿新 方法 在老年男性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 医药导报,2008,5(5):13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