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教学手段焕发新机,填补了这片欣赏的真空,拓宽了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组合;效果显著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堂是生动的,趣味横生的,但是,课堂模式的程式化、固定化,学生也会有审美疲劳,随着时间的推移,语文课就会成为一潭死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教学手段焕发新机,填补了这片欣赏的真空。它以其图文并茂、影音结合、动感无限、容量大的课堂优势,令人耳目一新,深得师生喜爱。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方面到底有哪些效果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些体会,以与大方之家共赏。
一、营造氛围,创设情境——触及情感,激发兴趣
由于直观性、形象性强,多媒体手段可以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氛围情境中,展开联想和想象,激发兴趣,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提高能力。学习的毅力在增强,意志在坚定,才能深切感知、思考、领会,进而创新。表现在课堂上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
如教《故都的秋》一文时,我运用了一个好的课前导入语,“天凉好个秋”是一种秋,“秋风萧萧愁煞人”又是一种秋。秋景,秋色,秋意,秋声,喜秋,悲秋,从楚国屈原的《离骚》到近代诗词,从晉代潘岳《秋兴赋》、宋代欧阳修《秋声赋》,到现代峻青的《秋色赋》,抒写秋感几乎成了中国文学的一种传统。今天我们来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又出示了如下许多古人咏秋的诗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
让学生受到震撼和感染,接着放了下载的课文朗读:那行云流水的朗读把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又投影几幅多姿多彩的秋景图,再请学生口头简要描述画面,超凡脱俗的美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感受到秋的静、秋的美、秋的韵。为理解文中作者对故都的思念之情作铺垫,从而达到了增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做既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氛围,又考察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增加容量,加深理解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模式的程式化、固定化得到改观,打破了传统式、封闭式的死气沉沉的教学状态,将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的相关信息吸取来。以排山倒海的信息量和知识源打开学生的知识存储,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高效平台,提高学生积累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在讲《高祖本纪》一文时,针对学生对高祖的了解甚少,难以深刻了解高祖的性格特征的具体情况,笔者于是就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了有关高祖的一些影视片段,如:高祖欺韩信、项羽烹刘父、高祖逃跑踹骨肉、鸿门宴等,形象地向学生展示高祖的一些画面,所蕴涵的历史得到再现,文化底蕴的深邃得以体现。由于强化了具体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对高祖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具体。
三、天马行空、思接千载——丰富素材,拓展空间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丰富素材,拓展思维、联想和想象的空间,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实、自然,有身临其境之感,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物质基础。增强了联想想像力、分析判断力、审美力的提高。
如在学习《祭十二郎文》时,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了袁枚的《祭妹文》的朗读,“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祝英台哭坟的片段,又播放诸葛孔明江东哭周瑜的片段,然后让学生结合实际,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死去亲人的怀念与哀思。学生表达流畅,情感充沛,全班学生沉浸在悲伤的氛围之中。接下来我再播放《祭十二郎文》这篇课文的朗读时,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结果在我还没有深入讲解之前学生就已经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了,学生带着兴趣去学,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多种手段、举一反三——加深理解,突破关隘
利用多媒体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教学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披文入境,视听并举,身心投入,感觉得以引发、强化,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化大为小、化远为近,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可停放、慢放、重放等,进行观察、讨论、分析、综合、质疑、归纳、推理,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去探究新知,突破课文重点难点。
如教《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一课,这一课归属于“与自然晤谈”这一专题。涉及到“人与自然”这一人文母题,属于“感悟自然” 类的散文,表现了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感悟和哲思,体现了新课标的“阅读与鉴赏”的理念。教材的设置注重加强学生对自然美、人文美的审美教育,学习本文主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性灵,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教学的关注点是: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审美能力和欣赏个性,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所以一方面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整体感悟文章,训练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对文章内趣的审美能力。依据这样的思考(1)适时播放著名葫芦丝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播放《夕阳箫鼓》,让学生珍爱自然,珍爱生命。(2)出示了许多祖国山水画。(3)配以动情的朗诵,让学生聆听大师的心灵之声,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4)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综合、质疑、归纳、推理,达到突破课文重难点的目的。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把双刃剑,善使者利之,拙使者害之。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组合;效果显著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堂是生动的,趣味横生的,但是,课堂模式的程式化、固定化,学生也会有审美疲劳,随着时间的推移,语文课就会成为一潭死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教学手段焕发新机,填补了这片欣赏的真空。它以其图文并茂、影音结合、动感无限、容量大的课堂优势,令人耳目一新,深得师生喜爱。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方面到底有哪些效果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些体会,以与大方之家共赏。
一、营造氛围,创设情境——触及情感,激发兴趣
由于直观性、形象性强,多媒体手段可以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氛围情境中,展开联想和想象,激发兴趣,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提高能力。学习的毅力在增强,意志在坚定,才能深切感知、思考、领会,进而创新。表现在课堂上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
如教《故都的秋》一文时,我运用了一个好的课前导入语,“天凉好个秋”是一种秋,“秋风萧萧愁煞人”又是一种秋。秋景,秋色,秋意,秋声,喜秋,悲秋,从楚国屈原的《离骚》到近代诗词,从晉代潘岳《秋兴赋》、宋代欧阳修《秋声赋》,到现代峻青的《秋色赋》,抒写秋感几乎成了中国文学的一种传统。今天我们来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又出示了如下许多古人咏秋的诗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
让学生受到震撼和感染,接着放了下载的课文朗读:那行云流水的朗读把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又投影几幅多姿多彩的秋景图,再请学生口头简要描述画面,超凡脱俗的美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感受到秋的静、秋的美、秋的韵。为理解文中作者对故都的思念之情作铺垫,从而达到了增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做既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氛围,又考察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增加容量,加深理解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模式的程式化、固定化得到改观,打破了传统式、封闭式的死气沉沉的教学状态,将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的相关信息吸取来。以排山倒海的信息量和知识源打开学生的知识存储,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高效平台,提高学生积累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在讲《高祖本纪》一文时,针对学生对高祖的了解甚少,难以深刻了解高祖的性格特征的具体情况,笔者于是就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了有关高祖的一些影视片段,如:高祖欺韩信、项羽烹刘父、高祖逃跑踹骨肉、鸿门宴等,形象地向学生展示高祖的一些画面,所蕴涵的历史得到再现,文化底蕴的深邃得以体现。由于强化了具体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对高祖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具体。
三、天马行空、思接千载——丰富素材,拓展空间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丰富素材,拓展思维、联想和想象的空间,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实、自然,有身临其境之感,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物质基础。增强了联想想像力、分析判断力、审美力的提高。
如在学习《祭十二郎文》时,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了袁枚的《祭妹文》的朗读,“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祝英台哭坟的片段,又播放诸葛孔明江东哭周瑜的片段,然后让学生结合实际,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死去亲人的怀念与哀思。学生表达流畅,情感充沛,全班学生沉浸在悲伤的氛围之中。接下来我再播放《祭十二郎文》这篇课文的朗读时,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结果在我还没有深入讲解之前学生就已经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了,学生带着兴趣去学,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多种手段、举一反三——加深理解,突破关隘
利用多媒体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教学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披文入境,视听并举,身心投入,感觉得以引发、强化,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化大为小、化远为近,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可停放、慢放、重放等,进行观察、讨论、分析、综合、质疑、归纳、推理,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去探究新知,突破课文重点难点。
如教《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一课,这一课归属于“与自然晤谈”这一专题。涉及到“人与自然”这一人文母题,属于“感悟自然” 类的散文,表现了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感悟和哲思,体现了新课标的“阅读与鉴赏”的理念。教材的设置注重加强学生对自然美、人文美的审美教育,学习本文主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性灵,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教学的关注点是: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审美能力和欣赏个性,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所以一方面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整体感悟文章,训练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对文章内趣的审美能力。依据这样的思考(1)适时播放著名葫芦丝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播放《夕阳箫鼓》,让学生珍爱自然,珍爱生命。(2)出示了许多祖国山水画。(3)配以动情的朗诵,让学生聆听大师的心灵之声,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4)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综合、质疑、归纳、推理,达到突破课文重难点的目的。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把双刃剑,善使者利之,拙使者害之。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