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中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能力和学习能力。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个技能中,阅读属于英语学习中语言输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但是现在,为了应对考试,英语的阅读课,常常变成以老师的讲授为中心,重点放在词汇、语法、句子结构上,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阻碍了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将思维导图与阅读课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及能力,可以有效改善英语阅读课效率低下、促进学生思维的锻炼、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案例
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8 Reading1
这篇课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说的是一个谋杀的故事,要求学生能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掌握新单词、词组。这篇文章的难度在于篇幅比较长,而且具有大量的新单词和词组,学生读起来会有点困难。很多学生一碰到这种长而难的文章,常常会有为难情绪。虽然故事很有趣,但是学生会失去兴趣。
所以,在进入文章前的pre-reading,我们首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扫清生词障碍。
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出本课的新词,这几个单词其实是有相互关联的,如果不借助思维导图,教师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讲解这几个生词,或者让学生在文章当中进行理解,学生可能会有较大的困难,而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清这几个单词的意思和关系,扫清阅读障碍,同时让学生以模块的方式记忆单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单词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生动形象地记忆单词。
在扫清单词上的障碍之后,因为本篇文章是一篇记叙文,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预测文章内容。预测在阅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文章,教师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预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理解能力。
以往教师一般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学生阅读文章,这样看似一问一答的师生互动,其实还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不是学生真正主动地和老师进行互动。
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按照发散性思维特征,首先聚焦在中央主题词“murder”上,然后从主干向四周发散,分支分别由语篇类型的组成要素what、who、where、how、when,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积极思考、主动找到答案,梳理文章脉络,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消除为难情绪,树立阅读信心。并且不需要老师逐条追问,节约了课堂时间,看似无声、其实是有效的课堂对话,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思维交织、碰撞的火花。
在阅读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画出文章结构的思维导图,可以是对教师思维导图的补充以及扩展,可以通过安排小组合作的方式,要求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学生在合作阅读中都可以体会到合作带来的乐趣。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整个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意图。对于学生日后的课外阅读乃至写作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反思及領悟
1.思维导图可以将人脑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以图的直观性特征对当前所学的新内容加以定向和引导,使学习者看到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从新知识性联系中或者从与新知识相关或公共的属性中找到同化、吸收当前新知识的固着点,从而促进新知识和现有知识结构整合的过程,实现新知识的内化和意义建构。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新旧知识的整合,并把整合的过程清晰的呈现出来,使学生看到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思维导图,将思维导图融入文本解读必将大幅度提高文本阅读的深度和宽度。
2.英语核心素养要求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和提升,阅读是要求学生透过文字去理解作者思想作者的思想、写作逻辑和思维结构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除了帮助学生理解材料的内容,更要提醒学生注意故事的先后顺序、层次、某些段落的呼应,上下文的连贯或跳跃。利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篇的结构。教师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画出阅读材料的结构、关系。在利用思维导图来理解阅读材料的时候,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思维品质变得清晰和优质。
3.英语核心素养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持续、终生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研究、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大意,有助于学生日后阅读大量课外文章,实现英语的终生学习,拓展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和素养。
【作者简介】周芯羽(1989.4-),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市中华中学,中学教师,中学二级,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育。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中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能力和学习能力。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个技能中,阅读属于英语学习中语言输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但是现在,为了应对考试,英语的阅读课,常常变成以老师的讲授为中心,重点放在词汇、语法、句子结构上,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阻碍了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将思维导图与阅读课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及能力,可以有效改善英语阅读课效率低下、促进学生思维的锻炼、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案例
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8 Reading1
这篇课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说的是一个谋杀的故事,要求学生能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掌握新单词、词组。这篇文章的难度在于篇幅比较长,而且具有大量的新单词和词组,学生读起来会有点困难。很多学生一碰到这种长而难的文章,常常会有为难情绪。虽然故事很有趣,但是学生会失去兴趣。
所以,在进入文章前的pre-reading,我们首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扫清生词障碍。
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出本课的新词,这几个单词其实是有相互关联的,如果不借助思维导图,教师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讲解这几个生词,或者让学生在文章当中进行理解,学生可能会有较大的困难,而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清这几个单词的意思和关系,扫清阅读障碍,同时让学生以模块的方式记忆单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单词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生动形象地记忆单词。
在扫清单词上的障碍之后,因为本篇文章是一篇记叙文,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预测文章内容。预测在阅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文章,教师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预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理解能力。
以往教师一般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学生阅读文章,这样看似一问一答的师生互动,其实还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不是学生真正主动地和老师进行互动。
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按照发散性思维特征,首先聚焦在中央主题词“murder”上,然后从主干向四周发散,分支分别由语篇类型的组成要素what、who、where、how、when,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积极思考、主动找到答案,梳理文章脉络,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消除为难情绪,树立阅读信心。并且不需要老师逐条追问,节约了课堂时间,看似无声、其实是有效的课堂对话,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思维交织、碰撞的火花。
在阅读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画出文章结构的思维导图,可以是对教师思维导图的补充以及扩展,可以通过安排小组合作的方式,要求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学生在合作阅读中都可以体会到合作带来的乐趣。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整个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意图。对于学生日后的课外阅读乃至写作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反思及領悟
1.思维导图可以将人脑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以图的直观性特征对当前所学的新内容加以定向和引导,使学习者看到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从新知识性联系中或者从与新知识相关或公共的属性中找到同化、吸收当前新知识的固着点,从而促进新知识和现有知识结构整合的过程,实现新知识的内化和意义建构。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新旧知识的整合,并把整合的过程清晰的呈现出来,使学生看到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思维导图,将思维导图融入文本解读必将大幅度提高文本阅读的深度和宽度。
2.英语核心素养要求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和提升,阅读是要求学生透过文字去理解作者思想作者的思想、写作逻辑和思维结构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除了帮助学生理解材料的内容,更要提醒学生注意故事的先后顺序、层次、某些段落的呼应,上下文的连贯或跳跃。利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篇的结构。教师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画出阅读材料的结构、关系。在利用思维导图来理解阅读材料的时候,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思维品质变得清晰和优质。
3.英语核心素养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持续、终生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研究、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大意,有助于学生日后阅读大量课外文章,实现英语的终生学习,拓展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和素养。
【作者简介】周芯羽(1989.4-),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市中华中学,中学教师,中学二级,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