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震撼、欲望、糟蹋、骚扰、茁壮、有限”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三个引发作者对生命思考的事例。
2.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句子含义;从体会言语的内容到体会言语的形式,学习作者是怎样去写感悟的,初步学会写感悟。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初步感受生命的价值,写下自己的感悟。
【教學重点】
抓住关键词语,从体会言语的内容到体会言语的形式,学习作者是怎样去写感悟的,初步学会写感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初步感受生命的价值。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读诗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你想说生命是什么?
预设:生命是健康的体魄、生命是跳动的心房,生命是快乐的生活……
我还想说:生命是乐章,是一段孕育生命的乐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台湾作家杏林子写的一篇关于生命的文章。
2.请学生一起读课题。
3.那么,到底什么是生命呢?课文围绕着生命写了什么内容呢?
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小事,分别用简短的话来概括。开始读吧!
【设计意图:以诗歌导入新课,通过深情的配乐朗读,一下子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顺势揭示课题,引出了生命是什么的思考,并且以这个问题作为主问题,串起整篇文章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认读,并指导写好“撼”字,随机理解“震撼”。
同学们,请看,“撼”字的右边是一个“感”字,也就是“感悟”的“感”。正因为有了深刻的感想,所以,心灵才会受到震撼。(板书:感悟)
古语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课文中讲了几个让作者杏林子的心灵受到了震撼的事例?
3.生汇报,师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写“撼”字,引出“感悟”的板书,表明这节课的学习是围绕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来展开的。作者再通过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概括出课文中所写的三个小故事,培养了四年级学生段的概括能力。】
三、研读事例,感悟生命
生命第一乐章:飞蛾求生
1.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命的第一乐章。谁来给大家展示读第一个故事?
2.出示作者感悟的句子。
你们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3.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
你们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飞蛾被作者抓住了,它会怎么样?(挣扎)它是怎样挣扎的?(极力鼓动双翅)这时,飞蛾的心里在想着什么?(想跑,想飞走,想逃走。)
对啊,极力鼓动双翅想飞走,这就是求生的欲望!
谁能读出这激烈的挣扎,这用尽全力的挣脱?(指名读)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比较句子,让学生学习作者写感悟的方法,学习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对生命的感悟。
是的,当你看到一件小事的时候,不仅要把事例写下来,还要写下你的感悟,这样文章才会写得精彩,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当你看到这张图片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悟?你能用上课前积累的词语说说你的感悟吗?
当这只失去双腿的小狗站了起来,它的眼里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你会感到它是那样_________________!那样______________!
当你看到这个残疾人在奥运赛场上比赛的时候,你会感到,他是多么______________!多么______________!
你们感受得真好!这就是你对生命的感悟。我们在写感悟时也可以用这样的句式去写。
6.齐读第2自然段中作者感悟的句子。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去体会句子的含义,并在体会关键词的基础上指导朗读,不仅让学生懂得了学习的策略,还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到了生命是什么。另外,通过让学生比较句子、观察言语的形式,在进一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适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悟,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生命第二乐章:瓜苗生长
1.同学们,生命除了是飞蛾求生的欲望,还会是什么呢?我们再走进生命的第二乐章。
2.指名读。
3.读了这段话之后,你从瓜苗身上感受到了什么?(顽强)
4.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了它的顽强?
5.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
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了它的顽强?(冒出、冲破、不屈向上、茁壮成长。)
如果把“冲破”换成“冲出”好不好?“不屈”是什么意思?种子不向什么屈服?
是的,它不向恶劣的环境屈服。
种子居然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长,这简直就是生命的奇迹。由此可见,种子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啊!
6.指名读,师范读,生齐读。
7.观察言语的形式,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感悟写具体的。
看到这一棵瓜苗,作者把对生命的感悟写得多么具体啊。那么,她是怎样写具体的呢?有什么秘诀吗?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出示句子,将第一句标红。)作者先是用一个感叹句赞叹了种子生命力的顽强,接着再写它克服自身困难冲破坚硬的外壳,通过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生存环境来体现它的顽强。作者就是这样把感悟写具体的。
8.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在练习纸上写下自己的感悟。
现在我们来仿照作者写感悟的方法练习写感悟。当你看到这样的图片,你会有怎样的感悟呢?(出示图片,师读前缀。) (1)那一棵在悬崖峭壁上生长的小树:_________________。
(2)在荒凉的沙漠里,那一株小草:___________________。
(3)那被暴风雨摧残过的小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选择其中的一幅图片,写下你的感悟。我们可以像作者那样先用一个感叹句赞叹它们生命力的顽强,再联系它们的生存环境具体写它们的顽强体现在哪些方面,合起来就是你的感悟了。听明白了吗?开始写吧!
9.生汇报,师点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去体会种子生命力的顽强,从而体会到了生命是什么。在理解了内容、指导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言语的形式,揣摩表达,组织语言,用适当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悟。这是学写感悟的第二层次。通过这样有梯度的训练,使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有效地相融,读写迁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生命第三乐章:静听心跳
1.同学们,作者杏林子又是怎样感悟自己的生命的呢?让我们走进生命的第三乐章。谁来读这一段?(课件出示第三个小故事,指名读。)
2.引导学生静听心跳,感悟心跳的“沉稳而有规律”。
3.指导朗读课文。
4.出示杏林子的资料,感悟杏林子对生命的负责。
5.配乐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学习前两个故事的基础上,这个环节的教学主要以指导朗读为主,并且出示介绍杏林子的资料,让学生感悟杏林子是怎样对生命负责的,进一步感悟“生命是什么”这个主题,从而升华了人文的内涵,真正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读写迁移,写下感悟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读懂了对生命的感悟,还读懂了作者是怎样去写感悟的。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事物会带给我们感悟,比如时间、母爱、人生等。希望同学们都能像杏林子那样把对生活的感悟及时地写下来。
2.接下来,让我们学习作者写感悟的方法,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练习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教学总结了这篇课文的写法,就是要写下对生命的感悟,以及作者是怎样去写感悟的。接着,让学生写下对生活的感悟,读写迁移,巩固提高。】
五、布置作业
1.课外推荐读物:杏林子的《向命运求索》《和命运较量》,海伦·凯勒的《我的生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把学过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
例如:人生的启迪——读《生命 生命》有感
【設计意图:不仅仅是教这篇课文,还要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带动学生尝试阅读课外的书籍,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1.认识“震撼、欲望、糟蹋、骚扰、茁壮、有限”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三个引发作者对生命思考的事例。
2.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句子含义;从体会言语的内容到体会言语的形式,学习作者是怎样去写感悟的,初步学会写感悟。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初步感受生命的价值,写下自己的感悟。
【教學重点】
抓住关键词语,从体会言语的内容到体会言语的形式,学习作者是怎样去写感悟的,初步学会写感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初步感受生命的价值。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读诗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你想说生命是什么?
预设:生命是健康的体魄、生命是跳动的心房,生命是快乐的生活……
我还想说:生命是乐章,是一段孕育生命的乐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台湾作家杏林子写的一篇关于生命的文章。
2.请学生一起读课题。
3.那么,到底什么是生命呢?课文围绕着生命写了什么内容呢?
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小事,分别用简短的话来概括。开始读吧!
【设计意图:以诗歌导入新课,通过深情的配乐朗读,一下子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顺势揭示课题,引出了生命是什么的思考,并且以这个问题作为主问题,串起整篇文章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认读,并指导写好“撼”字,随机理解“震撼”。
同学们,请看,“撼”字的右边是一个“感”字,也就是“感悟”的“感”。正因为有了深刻的感想,所以,心灵才会受到震撼。(板书:感悟)
古语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课文中讲了几个让作者杏林子的心灵受到了震撼的事例?
3.生汇报,师板书: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写“撼”字,引出“感悟”的板书,表明这节课的学习是围绕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来展开的。作者再通过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概括出课文中所写的三个小故事,培养了四年级学生段的概括能力。】
三、研读事例,感悟生命
生命第一乐章:飞蛾求生
1.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命的第一乐章。谁来给大家展示读第一个故事?
2.出示作者感悟的句子。
你们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3.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
你们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飞蛾被作者抓住了,它会怎么样?(挣扎)它是怎样挣扎的?(极力鼓动双翅)这时,飞蛾的心里在想着什么?(想跑,想飞走,想逃走。)
对啊,极力鼓动双翅想飞走,这就是求生的欲望!
谁能读出这激烈的挣扎,这用尽全力的挣脱?(指名读)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比较句子,让学生学习作者写感悟的方法,学习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对生命的感悟。
是的,当你看到一件小事的时候,不仅要把事例写下来,还要写下你的感悟,这样文章才会写得精彩,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当你看到这张图片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悟?你能用上课前积累的词语说说你的感悟吗?
当这只失去双腿的小狗站了起来,它的眼里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你会感到它是那样_________________!那样______________!
当你看到这个残疾人在奥运赛场上比赛的时候,你会感到,他是多么______________!多么______________!
你们感受得真好!这就是你对生命的感悟。我们在写感悟时也可以用这样的句式去写。
6.齐读第2自然段中作者感悟的句子。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去体会句子的含义,并在体会关键词的基础上指导朗读,不仅让学生懂得了学习的策略,还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到了生命是什么。另外,通过让学生比较句子、观察言语的形式,在进一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适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悟,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生命第二乐章:瓜苗生长
1.同学们,生命除了是飞蛾求生的欲望,还会是什么呢?我们再走进生命的第二乐章。
2.指名读。
3.读了这段话之后,你从瓜苗身上感受到了什么?(顽强)
4.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了它的顽强?
5.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
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了它的顽强?(冒出、冲破、不屈向上、茁壮成长。)
如果把“冲破”换成“冲出”好不好?“不屈”是什么意思?种子不向什么屈服?
是的,它不向恶劣的环境屈服。
种子居然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长,这简直就是生命的奇迹。由此可见,种子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啊!
6.指名读,师范读,生齐读。
7.观察言语的形式,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感悟写具体的。
看到这一棵瓜苗,作者把对生命的感悟写得多么具体啊。那么,她是怎样写具体的呢?有什么秘诀吗?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出示句子,将第一句标红。)作者先是用一个感叹句赞叹了种子生命力的顽强,接着再写它克服自身困难冲破坚硬的外壳,通过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生存环境来体现它的顽强。作者就是这样把感悟写具体的。
8.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在练习纸上写下自己的感悟。
现在我们来仿照作者写感悟的方法练习写感悟。当你看到这样的图片,你会有怎样的感悟呢?(出示图片,师读前缀。) (1)那一棵在悬崖峭壁上生长的小树:_________________。
(2)在荒凉的沙漠里,那一株小草:___________________。
(3)那被暴风雨摧残过的小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选择其中的一幅图片,写下你的感悟。我们可以像作者那样先用一个感叹句赞叹它们生命力的顽强,再联系它们的生存环境具体写它们的顽强体现在哪些方面,合起来就是你的感悟了。听明白了吗?开始写吧!
9.生汇报,师点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去体会种子生命力的顽强,从而体会到了生命是什么。在理解了内容、指导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言语的形式,揣摩表达,组织语言,用适当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悟。这是学写感悟的第二层次。通过这样有梯度的训练,使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有效地相融,读写迁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生命第三乐章:静听心跳
1.同学们,作者杏林子又是怎样感悟自己的生命的呢?让我们走进生命的第三乐章。谁来读这一段?(课件出示第三个小故事,指名读。)
2.引导学生静听心跳,感悟心跳的“沉稳而有规律”。
3.指导朗读课文。
4.出示杏林子的资料,感悟杏林子对生命的负责。
5.配乐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学习前两个故事的基础上,这个环节的教学主要以指导朗读为主,并且出示介绍杏林子的资料,让学生感悟杏林子是怎样对生命负责的,进一步感悟“生命是什么”这个主题,从而升华了人文的内涵,真正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读写迁移,写下感悟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读懂了对生命的感悟,还读懂了作者是怎样去写感悟的。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事物会带给我们感悟,比如时间、母爱、人生等。希望同学们都能像杏林子那样把对生活的感悟及时地写下来。
2.接下来,让我们学习作者写感悟的方法,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练习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教学总结了这篇课文的写法,就是要写下对生命的感悟,以及作者是怎样去写感悟的。接着,让学生写下对生活的感悟,读写迁移,巩固提高。】
五、布置作业
1.课外推荐读物:杏林子的《向命运求索》《和命运较量》,海伦·凯勒的《我的生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把学过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
例如:人生的启迪——读《生命 生命》有感
【設计意图:不仅仅是教这篇课文,还要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带动学生尝试阅读课外的书籍,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