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无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全面发展,企图用“灌”、“压”的办法实施高难度和高速度的原则,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可想而知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倡导“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教学的中心在“做”,就是实际生活,教学活动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教育应该从生活中汲取充分的营养,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的和生活的意义。
陶行知认为:“生活和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生活在不断融合,而语文教育与学生生活的关系显得尤为密切。受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启发,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有如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教学的素材生活化
陶行知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生活的能力和精神,必须要学习生活的内容。他主张:“有用处的事物才给学生学,用处最大最多最急的事物在课程中占有优先权”。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这样的观点,“学生的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在生活中获得教学的资源。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让语文教师困惑的一部分,学生常常为作文无话可说、无材可用而烦恼,笔者也常常为学生痛苦的写作而担忧,我们不仅要教他们写作的手法,还要教他们如何寻找写作的素材。记得有一次,由于时间紧,学生向笔者借一节阅读课进行学校“红五月”合唱比赛的彩排,全班同学都要参加,合唱中有男女声部、高低声部,对于他们这些业余选手,排练的难度可想而知,过程中有分歧,有共识,有欢笑,有泪水,但每个学生都一丝不苟、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他们合唱获得一等奖之后,笔者在语文课上布置了作文题目《合作》,效果很好,很多同学写到了他们在排练合唱时的感受。生活经历和体验其实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的一些班级活动有时会找老师给他们帮忙,找资料,例如在学校组织的“家长访校日”活动中,班级要展示一节“感恩”主题的班会,笔者建议学生每人给父母写一封以“感恩”为话题的信,写下自己平时想说却不好意思说的话,挑选一些信在班会上读给大家听,由于学生的话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文字朴实而又感情真挚,参加班会的家长、老师、同学们听着都流泪了,这既丰富了班会的内容,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教育,又让他们的文笔得到了锻炼。同时,班会流程的设计、安排全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使学生在做中得到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的形式生活化
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思想理念认为“做”是一种实践,一种探究,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在与同学的合作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本领的一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要掌握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来,老师不把现成的东西端到桌子上来,虽然他们是高中生,但可以将课堂学习拓展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类似学术、科学研究那样的探索,在课堂外先独立收集资料,调查情况,分析情况,讨论交流,获得知识、情感、思想的发展。记得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时,笔者先让学生在课外查找关于荔枝的资料,相关诗词,记载荔枝的书籍,对荔枝的科普介绍等等,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让你来介绍荔枝,你会怎么写这篇文章呢?在课堂上,笔者还带了荔枝给学生观察,大家的兴趣很高。讨论完后,再来一起看文章,学生一方面能很好地理解文章中使用的相关诗句,另一方面能很快把文章脉络梳理清楚。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且将自己的名字“知行”改为“行知”,倡导“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学生自己会做”。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生活时间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
三、教学的情境生活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形式活泼、思想健康的文章,也有许多意境深远、蕴涵哲理的诗词,以及知识丰富,逻辑性强的说明文、议论文,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应是枯燥死板的,而应是轻松活泼、情趣盎然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创设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促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让学生学得有趣、有效,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的创造力放射光芒。例如在教学话剧《雷雨》时,文本学完后,让学生上台扮演角色,在表演时,对人物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发挥,分组比赛,评选出最佳表演奖。同学们在对人物形象理解上的分析、讨论中,更加明确了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雷雨》主题的把握。课堂应是学生表演的舞台,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下,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而增强、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
四、教学的关系民主化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他非常重视师生关系的构建,他提出三项主张:“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启示我们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教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之前,笔者让学生阅读完课文后,首先提出自己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对于文中一些细腻的语言和景物描写的句子很难理解,而这些语句恰恰蕴涵了作者丰富的情感。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的开始,笔者设计了一个情感的对照,先让学生阅读一首孟郊的《秋怀》,欣赏他笔下的秋给我们的感受,诗中的意象有冰月、冷露、寒风、梧桐,学生能够体会出其中悲凉的情感,当笔者问《故都的秋》中的秋给人什么样的感觉时,学生很快发现是清、静、悲凉,在情感上比较接近于这首诗。由此,学生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感受,接下来体味文中细腻的语言和描写的内容就容易多了。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教会学生真正地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215600)
陶行知认为:“生活和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生活在不断融合,而语文教育与学生生活的关系显得尤为密切。受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启发,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有如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教学的素材生活化
陶行知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生活的能力和精神,必须要学习生活的内容。他主张:“有用处的事物才给学生学,用处最大最多最急的事物在课程中占有优先权”。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这样的观点,“学生的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在生活中获得教学的资源。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让语文教师困惑的一部分,学生常常为作文无话可说、无材可用而烦恼,笔者也常常为学生痛苦的写作而担忧,我们不仅要教他们写作的手法,还要教他们如何寻找写作的素材。记得有一次,由于时间紧,学生向笔者借一节阅读课进行学校“红五月”合唱比赛的彩排,全班同学都要参加,合唱中有男女声部、高低声部,对于他们这些业余选手,排练的难度可想而知,过程中有分歧,有共识,有欢笑,有泪水,但每个学生都一丝不苟、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他们合唱获得一等奖之后,笔者在语文课上布置了作文题目《合作》,效果很好,很多同学写到了他们在排练合唱时的感受。生活经历和体验其实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的一些班级活动有时会找老师给他们帮忙,找资料,例如在学校组织的“家长访校日”活动中,班级要展示一节“感恩”主题的班会,笔者建议学生每人给父母写一封以“感恩”为话题的信,写下自己平时想说却不好意思说的话,挑选一些信在班会上读给大家听,由于学生的话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文字朴实而又感情真挚,参加班会的家长、老师、同学们听着都流泪了,这既丰富了班会的内容,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教育,又让他们的文笔得到了锻炼。同时,班会流程的设计、安排全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使学生在做中得到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的形式生活化
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思想理念认为“做”是一种实践,一种探究,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在与同学的合作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本领的一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要掌握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来,老师不把现成的东西端到桌子上来,虽然他们是高中生,但可以将课堂学习拓展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类似学术、科学研究那样的探索,在课堂外先独立收集资料,调查情况,分析情况,讨论交流,获得知识、情感、思想的发展。记得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时,笔者先让学生在课外查找关于荔枝的资料,相关诗词,记载荔枝的书籍,对荔枝的科普介绍等等,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让你来介绍荔枝,你会怎么写这篇文章呢?在课堂上,笔者还带了荔枝给学生观察,大家的兴趣很高。讨论完后,再来一起看文章,学生一方面能很好地理解文章中使用的相关诗句,另一方面能很快把文章脉络梳理清楚。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且将自己的名字“知行”改为“行知”,倡导“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学生自己会做”。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生活时间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
三、教学的情境生活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形式活泼、思想健康的文章,也有许多意境深远、蕴涵哲理的诗词,以及知识丰富,逻辑性强的说明文、议论文,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应是枯燥死板的,而应是轻松活泼、情趣盎然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创设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促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让学生学得有趣、有效,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的创造力放射光芒。例如在教学话剧《雷雨》时,文本学完后,让学生上台扮演角色,在表演时,对人物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发挥,分组比赛,评选出最佳表演奖。同学们在对人物形象理解上的分析、讨论中,更加明确了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雷雨》主题的把握。课堂应是学生表演的舞台,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下,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而增强、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
四、教学的关系民主化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他非常重视师生关系的构建,他提出三项主张:“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启示我们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教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之前,笔者让学生阅读完课文后,首先提出自己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对于文中一些细腻的语言和景物描写的句子很难理解,而这些语句恰恰蕴涵了作者丰富的情感。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的开始,笔者设计了一个情感的对照,先让学生阅读一首孟郊的《秋怀》,欣赏他笔下的秋给我们的感受,诗中的意象有冰月、冷露、寒风、梧桐,学生能够体会出其中悲凉的情感,当笔者问《故都的秋》中的秋给人什么样的感觉时,学生很快发现是清、静、悲凉,在情感上比较接近于这首诗。由此,学生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感受,接下来体味文中细腻的语言和描写的内容就容易多了。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教会学生真正地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