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smit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无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全面发展,企图用“灌”、“压”的办法实施高难度和高速度的原则,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就可想而知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倡导“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教学的中心在“做”,就是实际生活,教学活动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教育应该从生活中汲取充分的营养,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的和生活的意义。
   陶行知认为:“生活和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生活在不断融合,而语文教育与学生生活的关系显得尤为密切。受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启发,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有如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教学的素材生活化
   陶行知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生活的能力和精神,必须要学习生活的内容。他主张:“有用处的事物才给学生学,用处最大最多最急的事物在课程中占有优先权”。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这样的观点,“学生的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在生活中获得教学的资源。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让语文教师困惑的一部分,学生常常为作文无话可说、无材可用而烦恼,笔者也常常为学生痛苦的写作而担忧,我们不仅要教他们写作的手法,还要教他们如何寻找写作的素材。记得有一次,由于时间紧,学生向笔者借一节阅读课进行学校“红五月”合唱比赛的彩排,全班同学都要参加,合唱中有男女声部、高低声部,对于他们这些业余选手,排练的难度可想而知,过程中有分歧,有共识,有欢笑,有泪水,但每个学生都一丝不苟、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他们合唱获得一等奖之后,笔者在语文课上布置了作文题目《合作》,效果很好,很多同学写到了他们在排练合唱时的感受。生活经历和体验其实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学生的一些班级活动有时会找老师给他们帮忙,找资料,例如在学校组织的“家长访校日”活动中,班级要展示一节“感恩”主题的班会,笔者建议学生每人给父母写一封以“感恩”为话题的信,写下自己平时想说却不好意思说的话,挑选一些信在班会上读给大家听,由于学生的话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文字朴实而又感情真挚,参加班会的家长、老师、同学们听着都流泪了,这既丰富了班会的内容,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教育,又让他们的文笔得到了锻炼。同时,班会流程的设计、安排全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使学生在做中得到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的形式生活化
   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思想理念认为“做”是一种实践,一种探究,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在与同学的合作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本领的一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要掌握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来,老师不把现成的东西端到桌子上来,虽然他们是高中生,但可以将课堂学习拓展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类似学术、科学研究那样的探索,在课堂外先独立收集资料,调查情况,分析情况,讨论交流,获得知识、情感、思想的发展。记得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时,笔者先让学生在课外查找关于荔枝的资料,相关诗词,记载荔枝的书籍,对荔枝的科普介绍等等,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让你来介绍荔枝,你会怎么写这篇文章呢?在课堂上,笔者还带了荔枝给学生观察,大家的兴趣很高。讨论完后,再来一起看文章,学生一方面能很好地理解文章中使用的相关诗句,另一方面能很快把文章脉络梳理清楚。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且将自己的名字“知行”改为“行知”,倡导“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学生自己会做”。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生活时间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
   三、教学的情境生活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形式活泼、思想健康的文章,也有许多意境深远、蕴涵哲理的诗词,以及知识丰富,逻辑性强的说明文、议论文,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应是枯燥死板的,而应是轻松活泼、情趣盎然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创设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让学生多参与、多实践,促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让学生学得有趣、有效,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的创造力放射光芒。例如在教学话剧《雷雨》时,文本学完后,让学生上台扮演角色,在表演时,对人物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发挥,分组比赛,评选出最佳表演奖。同学们在对人物形象理解上的分析、讨论中,更加明确了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雷雨》主题的把握。课堂应是学生表演的舞台,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下,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而增强、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
   四、教学的关系民主化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中,他非常重视师生关系的构建,他提出三项主张:“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启示我们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教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之前,笔者让学生阅读完课文后,首先提出自己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对于文中一些细腻的语言和景物描写的句子很难理解,而这些语句恰恰蕴涵了作者丰富的情感。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的开始,笔者设计了一个情感的对照,先让学生阅读一首孟郊的《秋怀》,欣赏他笔下的秋给我们的感受,诗中的意象有冰月、冷露、寒风、梧桐,学生能够体会出其中悲凉的情感,当笔者问《故都的秋》中的秋给人什么样的感觉时,学生很快发现是清、静、悲凉,在情感上比较接近于这首诗。由此,学生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感受,接下来体味文中细腻的语言和描写的内容就容易多了。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教会学生真正地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215600)
其他文献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无论是浴血沙场的战争画面,还是穷沙绝漠之地归期遥远的思乡之情,都为唐代边塞诗增加了无穷的魅力。唐代边塞诗极大地丰富了当时诗歌的创作,同时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限制,对边塞诗的鉴赏理解比其他题材的诗稍微难一些。但是,我们和诗人同为感情丰富的人,只要能用诗人的眼睛去看待战场硝烟,用诗人的情感去捕捉生离死别,就能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这也是
期刊
悲情何来,因悼亡二字始,北宋苏轼已开其端。这是一个既传统又特殊的题材,言其传统是因为自西晋潘岳、唐元稹以来,悼亡之作代有所出,而且体裁多样;言其特殊是相较于诗词中的常见题材,“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在悼亡之中,作者直面的是往昔相伴的俦侣的永逝不返,由于这已经对作者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造成的冲击,作者往往由此获得了对死亡这一终极问题的直接体认。亲人之逝这一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悲剧力量不必借助于任何艺术
期刊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洋溢着浓郁的抒情气息,全篇既笼罩着喜的美,又充满着悲的美。   开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写轩的狭小、破漏与昏暗,那修葺前的破旧老屋,很像他那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而他于残垣败堵中崛起,想通过修一室之举来整肃自己的心灵世界,鞭策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去支撑起业已中落的大族家脉,接过祖辈光耀门楣的火把,再把它熊熊燃起。因此他修葺小屋时的最大盛举就是“前辟四窗”,他想把光明引进轩中,也扫一扫
期刊
【课前准备】 ⑴课前阅读有关“重庆谈判”历史资料,了解当时政治形势;⑵查阅作者彭子冈相关资料;⑶阅读教师印发的方纪的散文《挥手之间》。   【教学目标】 ⑴了解人物特写的写作特点: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形象;⑵区别特写与消息的区别。   【教学重点】 体会镜头式新闻片断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特写这一体裁的新闻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期刊
语文是一门具有较强思想情感教育的学科,现行的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都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都激荡着强烈的情感活动,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而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积极、健康的情感具有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认知能力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入境、激情、明理,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情感教育的功能,提高语文课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一、入境   “境”
期刊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是教师上每堂课时都要思考的问题,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试图建构一种更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终于得出一点经验,姑且将其称之为“单元模块化六步学习法”。   一、课堂学习调查   课堂学习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现有水平、学习状况、学习兴趣动机等。教师将“单元模块学习标题”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填写“学习调查表”。调查表的设计如下: 
期刊
《作为偶像》是东方卫視记者方宏进采访航天员杨利伟的实录节选,隶属于苏教版必修四第四主题单元“走进语言现场”的“问答之间”教学板块。有不少教师在处理这个教学单元时所花费的精力和处理方式过于简单化(多在演讲类作品的内容理解方面下工夫作讲解),甚至还有的老师就把本文放弃了,不做任何处理,认为没有必要浪费师生的精力去“学习”。我认为,本文的教学不仅不应被忽視,而且在如何“问”“答”方面很有学习的必要。  
期刊
所谓“活动单导学”教学,就是针对课堂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三维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由若干学生活动组成的学案——活动单,教师将要研究的内容呈现在活动单上,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每个活动都包含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相互完善、点评提升、课堂反馈这几个过程。其中,点评提升是由教师完成的,课堂反馈既可以是课堂的即时练习,也可以是课后作业,其他活动由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一般一节课讲
期刊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結尾展示了欧·亨利小说一贯的結尾特色,即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作者没有正面描述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画出那片藤叶的场景,只是在結尾以苏艾之口转述:“我有些话要告诉你……亲爱的(指琼珊),看看墙上最后一片叶子。你不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有评论认为“作者总是平平淡淡地娓娓而谈,如诉家常,既无跌宕起伏也无
期刊
许多人批评当下的语文课,“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语文课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可谓一语中的。语文教师每看到一篇课文,往往都会不由自主地沉浸于文中的内容,甚至以文章所写的内容为话题,围绕这一话题进行教学。课堂也丰富热闹,有图像、有声音、有文字、有拓展,风风光光。但总给人感觉这样的课堂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根本没有对文本作深入的解读。语文课是不能丢失文本的,幼稚的热闹掩盖不了本质的虚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