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指导是小学生学习母语的主要渠道之一,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紧密相关。因此,文章结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概念、意义,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方法,并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途径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希望为信息技术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顺利发挥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
一、 前言
近几年,信息技术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大面积应用在医疗、教育、经济、工业等诸多领域,也成为基础学科教育指导的重要技术支撑。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可以进一步扩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丰富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基。因此,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途径非常必要。
二、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概念
信息技术主要指依托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富有效力地利用信息资源的技术。在教育界,信息技术包括教师使用的侧重于“教”的技术、学生使用的侧重于“学”的技术两个方面。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则是在现代化教育指导习练理论的引导下,将基于电子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指导小学生学习写作过程,强化推动教与学主客体、环节与资源、内容与手段相互作用以及共同优化的动态活动。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物质基础为“校校通”工程以及家庭中电脑、网络的普及;客观基础为师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学科基础则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要求的落实,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教育指导应拓展学习和运用领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促使学生在多内容、方法交叉渗透中开阔视野的要求,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育指导习练整合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以及扎实的现实基础。
三、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意义
(一)突破制约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的瓶颈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内容具有生字数量繁多、字形结构复杂的特点,给小学生识字提出了较大的难题。而推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育指导过程整合,可以富有效力地解决当前语文教学起步晚、发展慢的问题,促使低年级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输入法轻而易举地搜索资料、记录感想、阅读文章。
(二)充实语文教育指导素材
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了丰富而富有生机活力的教育指导习练素材,便于小学生自主、快捷获取。同时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从“阅读他人文章”视角出发,为小学生提供用之不竭的学习“宝库”,便于小学生“随心所欲”地阅读、查找资料,开拓学习思路,唤醒生活情感体验。
(三)营造自由平等的交互空间
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空间是知识的领地,也是小学生释放自我、师生平等信息交互的空间。在这一空间内,小学生可以展示描写自身日常生活并抒发真挚情感,摆脱传统学习模式的限制。同时围绕教育指导中心任务,教师、学生成为空间内平等参与者,可以开展全过程、即时信息交互,促进双方了解,构建语文教与学合力。
四、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方法
根据信息技术特点,对现有语文学科教学方法进行分类归纳后可知,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包括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演示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讲授法与讨论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陶冶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探究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练习法等。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感知法、引导赏析法两种。
(一)直接感知法
直接感知法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开启小学生智慧,促使小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依据。教师可以选择更为生动、简洁、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在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降低小学生文章理解门槛。比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太阳》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播放《后羿射日》片段引入课题之后,综合分析学情、教材,利用Flash软件制作与文章存在较大联系的“太阳的应用”纪录片,并利用计算机制作的仿真实验,促使学生将直观内容感知转化为间接文章深层次感知,从根本上解决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紧密联系,突破教育指导习练难点。
(二)引导赏析法
引导赏析法是基于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指导活动而言,鉴赏文章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同步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理解语言以及鉴赏美、发现美的能力。教师可以依托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共享数据库,搜集大量精美文章,提炼文章精华,并通过微信群、QQ群等交流平台发送给学生,为小学生提供视觉与听觉兼备的立体感知氛围。同时根据教育指导目标,要求小学生进入信息平台搜集知识点,保证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小学生参与积极性,为后续教育指导习练过程推进做好铺垫。
五、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途径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整合
识字就是系统练习汉字的读音、字形、含义基本要素的过程,识字教学则是立足课堂组织学生探究生字的过程。汉字的读音、字形、含义均具有一定规律,集中体现在形声、象形、会意、指事等不同类型汉字构造中。传统识字教学主要以教师领读+板书展示的方式开展,无法脱离汉字枯燥、抽象的困局。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给予小学生诸多形式刺激,借助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通道赋予汉字声、像、图、文并茂的特点,助力小学生信息汲取。配合基于图像、声音、文字的常规指导活动,可以搭建“有声有色”的识字情境,降低小学生识字门槛,提高小学生记忆质量。
比如,在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拍手歌》识字教学过程中,针对“猛”“锦”几个字,教师可以首先借助Flash动画出示两个生字读音以及部首“犭”“钅”的由来,进而借助在线画图软件ProcessOn在短时间内绘制一只具有彩色花纹的鸡和一只体形健壮的狗。同时教师可以在动画中注明:“猛”本意为“头胎犬”,引申意义为健壮的犬;“锦”本意是彩色花纹的丝织品,锦鸡是一种头上有金色冠毛、背部为暗绿色、颈部为橙黄色的鸟。借助简单的几笔图画和动态Flash动画,可以在帮助小学生学习生字并尝试组词的同时,掌握偏旁部首的拓展知识。再如,在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识字(二)《动物儿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搜索与课文存在关联的动画视频——《动物世界》,在课上播放,营造影音情境,帮助小学生尽快融入课文;并适时播放《动物儿歌》剪辑音频,促使小学生在美妙的韵律中感受动物的可爱,并全面感知课文生字。随后教师可以引入基于信息技术的小游戏“动物找不同”,要求小学生观看多媒体投影中投射的游戏界面寻找动物的几处不同地方,在锻炼小学生“眼力”的同时,检查小学生对文章生字词的了解、记忆情况,为后续识字教学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比如,“蜻蜓”找不同环节,小学生需要仔细观察“蜻蜓”的外形并寻找不同之处,在“找不同”过程中多次观看与“蜻蜓”相关的图片以及附注文字,奠定记忆基础。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
学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本是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小学生普遍具有的特征以及学生个体的特殊要求,进行梯度目标情境的设置。即在信息技术与小学阅读教学整合前,了解“尖子生”“普通生”“后进生”基本情况,根据所了解的情况进行教育指导目标的设定。紧密联系教育指导目标与小学生实际情况,以便在指导小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触发小学生内心情感,促使小学生可以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同时在“学理性与价值关怀统一”呼唤下,教师应综合考虑教与学过程、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维度,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深度分析部编版文章内容,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统一“三维目标”,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方针。比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小学生感知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配合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激发小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通过“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句式引入,展开说话写话教学,帮助小学生继续巩固课程词语以及总分的构段方法、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短视频展示海底世界的片段,要求小学生根据所展示的片段寻找课文中对应的描写语言,边读边体会应用效果较佳的字或词句,在渗透边读边思考阅读方法运用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的语言鉴赏力。进而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投影展示一组海底图片,相关图片中涉及海参、章鱼、乌贼、深水鱼和一些贝类,要求小学生通过观察回答问题:在海底世界中,你最喜欢哪个景物呢?请把你最喜欢的景物描写语言朗读一下,随后与周边同伴描述心中的景物。通过上述问题解析,可以给小学生发挥自身主体地位提供充足机会,了解小学生的感受,适时渗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与学方法,为充分调动小学生认知提供依据。
除视频导读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局域网,构建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的平台,进一步拓展小学生视野,为小学生自主分析文章提供帮助。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资源共享平台,鼓励小学生与同伴探讨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如文章语言、文章背景知识、文章描写手法等。在协同合作基础上,由教师指导小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在朗读中体会文章意境,潜移默化地提升小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鉴赏能力。比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深度挖掘资源的优势,突破以往依靠书本、报刊资料的限制,开展“草船借箭知识知多少”以及配乐讲故事活动。除教师组织小学生共同利用网络查找与“草船借箭”相关的知识外,小学生还需要自行借助网络平台查找、搜索、整理、组织资源,将“草船借箭”精神悄无声息地内化吸收,同步提升文本阅读的深度、广度。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整合
综合考虑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交互型、演示型、综合型、网络型特点,并进行提炼后可以得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整合包括创设情境、确定主题、构思整理、互评互改环节。
在情境创设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写作兴趣倾向,打造立意明确、素材丰富、富有吸引力的情境代替写作主题直接介绍的方式。即综合利用课件展示、音乐播放等方式,进行恰当情境营造,开放小学生认知与情感参与端口,促使小学生在视听冲击下对写作主题产生深刻的认知。比如,在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介绍一种事物”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求小学生写一种事物并写出相关事物对自身的吸引力,激发阅读者对于写作事物的兴趣。在写作前,教师可以根据写作要求进行视频短片的制作,选取猫、狗、绿萝、汽车等事物的图片,搭配简洁明了的解说词、诙谐生动的音乐,为小学生展示,将小学生视线引到优美情境内,自然而然地回顾以往值得一观的事物,开启学生写作思路。
写作主题可以为教材既定内容,也可为教师、小学生从网络环境、日常学习生活中随机获取的内容。在写作主题确定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借助网络工具搜索所需资料。在写作资料搜集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小学生正确搜集资料的方法,比如登录权威专业网站快速捕捉信息后围绕主题搜索资料;再如,由根据写作主题查阅相关资料整理成作文教育指导虚拟网页、网络站点,在脱机状态下为小学生查阅资料提供支持,避免无关信息对小学生的干扰。
在基于主题搜索素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写作,利用线上概念图代替传统例文示范方式,避免小学生思路被例文限制甚至完全囿于例文的情况。线上概念图主要是以可视化方式表征作文知识组织,节点、连线分别代表概念、连线之间的关系。比如,根据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有你,真好”这一写作主题,可以发散出“黄河,有你,真好”“妈妈,有你,真好”等几个研究内容,并确定调查、网络探究、角色扮演、观察实验等研究方法,为小学生充分发挥写作主人公作用提供了依据。
在宣读优秀作文、黑板展示优秀作文、编辑成册、出作文小报等方式的基础上,为了充分满足小学生发表欲,教师可以基于信息技术多传播媒介的作用,用微信、QQ存放小学生写作内容,并关联每一位小学生写作平台,为小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上展示自身思想、才华提供依据。同时基于信息技术的写作平台特有的互动功能、即时性,于后台设定包括篇幅(小于250字、250~350字,350~400字)、选材(真实、新颖)、结构(完整、详略得当、首尾呼应)、描写(紧抓特點,描写顺序一定,恰当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情感(融情于景,抒发真情实感)、细节(标点符号和语法错误)在内的评改标准,划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差几个等级,为小学生互相批改作文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便于规避作文评改效率低下问题。
六、 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在语文教育指导理论的引导下,根据现实教学需求,将信息技术优良特点多方位、深层次融合到语文课程教育,指导各环节并优化课程教学质量的动态过程。教师应根据当前小学生语文学习情况,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识字、阅读、写作教学的整合途径与方法,并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整合方法的优化调整,保证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
参考文献:
[1]毛泽洲.“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J].天津教育,2021(18):49-51.
[2]王会敏.巧用“互联网+”助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小学生(中旬刊),2021(6):112.
[3]冉美玲,王松林.信息技术促进小学低年级识字与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小学语文《曹冲称象》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12):62-63.
[4]刘芊,魏晴.基于VR的小学语文诗词情境式教学模式研究——以《七律·长征》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21(5):52-56.
[5]翟彩霞.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20):159-160.
[6]陈碧香.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5):167-168.
[7]黄玮.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看图说话教学[J].新课程,2021(24):103.
[8]王忠喜.小学作文写作与信息技术的融合[J].家长,2021(17):155-156.
作者简介:
盛静玲,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花桥集善小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
一、 前言
近几年,信息技术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大面积应用在医疗、教育、经济、工业等诸多领域,也成为基础学科教育指导的重要技术支撑。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可以进一步扩展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丰富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基。因此,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途径非常必要。
二、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概念
信息技术主要指依托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富有效力地利用信息资源的技术。在教育界,信息技术包括教师使用的侧重于“教”的技术、学生使用的侧重于“学”的技术两个方面。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则是在现代化教育指导习练理论的引导下,将基于电子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指导小学生学习写作过程,强化推动教与学主客体、环节与资源、内容与手段相互作用以及共同优化的动态活动。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物质基础为“校校通”工程以及家庭中电脑、网络的普及;客观基础为师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学科基础则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要求的落实,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教育指导应拓展学习和运用领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促使学生在多内容、方法交叉渗透中开阔视野的要求,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育指导习练整合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以及扎实的现实基础。
三、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意义
(一)突破制约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的瓶颈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内容具有生字数量繁多、字形结构复杂的特点,给小学生识字提出了较大的难题。而推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育指导过程整合,可以富有效力地解决当前语文教学起步晚、发展慢的问题,促使低年级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输入法轻而易举地搜索资料、记录感想、阅读文章。
(二)充实语文教育指导素材
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了丰富而富有生机活力的教育指导习练素材,便于小学生自主、快捷获取。同时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从“阅读他人文章”视角出发,为小学生提供用之不竭的学习“宝库”,便于小学生“随心所欲”地阅读、查找资料,开拓学习思路,唤醒生活情感体验。
(三)营造自由平等的交互空间
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空间是知识的领地,也是小学生释放自我、师生平等信息交互的空间。在这一空间内,小学生可以展示描写自身日常生活并抒发真挚情感,摆脱传统学习模式的限制。同时围绕教育指导中心任务,教师、学生成为空间内平等参与者,可以开展全过程、即时信息交互,促进双方了解,构建语文教与学合力。
四、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方法
根据信息技术特点,对现有语文学科教学方法进行分类归纳后可知,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包括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演示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讲授法与讨论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陶冶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探究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练习法等。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感知法、引导赏析法两种。
(一)直接感知法
直接感知法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开启小学生智慧,促使小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依据。教师可以选择更为生动、简洁、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在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降低小学生文章理解门槛。比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太阳》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播放《后羿射日》片段引入课题之后,综合分析学情、教材,利用Flash软件制作与文章存在较大联系的“太阳的应用”纪录片,并利用计算机制作的仿真实验,促使学生将直观内容感知转化为间接文章深层次感知,从根本上解决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紧密联系,突破教育指导习练难点。
(二)引导赏析法
引导赏析法是基于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指导活动而言,鉴赏文章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同步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理解语言以及鉴赏美、发现美的能力。教师可以依托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共享数据库,搜集大量精美文章,提炼文章精华,并通过微信群、QQ群等交流平台发送给学生,为小学生提供视觉与听觉兼备的立体感知氛围。同时根据教育指导目标,要求小学生进入信息平台搜集知识点,保证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小学生参与积极性,为后续教育指导习练过程推进做好铺垫。
五、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途径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整合
识字就是系统练习汉字的读音、字形、含义基本要素的过程,识字教学则是立足课堂组织学生探究生字的过程。汉字的读音、字形、含义均具有一定规律,集中体现在形声、象形、会意、指事等不同类型汉字构造中。传统识字教学主要以教师领读+板书展示的方式开展,无法脱离汉字枯燥、抽象的困局。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给予小学生诸多形式刺激,借助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通道赋予汉字声、像、图、文并茂的特点,助力小学生信息汲取。配合基于图像、声音、文字的常规指导活动,可以搭建“有声有色”的识字情境,降低小学生识字门槛,提高小学生记忆质量。
比如,在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拍手歌》识字教学过程中,针对“猛”“锦”几个字,教师可以首先借助Flash动画出示两个生字读音以及部首“犭”“钅”的由来,进而借助在线画图软件ProcessOn在短时间内绘制一只具有彩色花纹的鸡和一只体形健壮的狗。同时教师可以在动画中注明:“猛”本意为“头胎犬”,引申意义为健壮的犬;“锦”本意是彩色花纹的丝织品,锦鸡是一种头上有金色冠毛、背部为暗绿色、颈部为橙黄色的鸟。借助简单的几笔图画和动态Flash动画,可以在帮助小学生学习生字并尝试组词的同时,掌握偏旁部首的拓展知识。再如,在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识字(二)《动物儿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搜索与课文存在关联的动画视频——《动物世界》,在课上播放,营造影音情境,帮助小学生尽快融入课文;并适时播放《动物儿歌》剪辑音频,促使小学生在美妙的韵律中感受动物的可爱,并全面感知课文生字。随后教师可以引入基于信息技术的小游戏“动物找不同”,要求小学生观看多媒体投影中投射的游戏界面寻找动物的几处不同地方,在锻炼小学生“眼力”的同时,检查小学生对文章生字词的了解、记忆情况,为后续识字教学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比如,“蜻蜓”找不同环节,小学生需要仔细观察“蜻蜓”的外形并寻找不同之处,在“找不同”过程中多次观看与“蜻蜓”相关的图片以及附注文字,奠定记忆基础。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
学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本是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小学生普遍具有的特征以及学生个体的特殊要求,进行梯度目标情境的设置。即在信息技术与小学阅读教学整合前,了解“尖子生”“普通生”“后进生”基本情况,根据所了解的情况进行教育指导目标的设定。紧密联系教育指导目标与小学生实际情况,以便在指导小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触发小学生内心情感,促使小学生可以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同时在“学理性与价值关怀统一”呼唤下,教师应综合考虑教与学过程、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维度,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深度分析部编版文章内容,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统一“三维目标”,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方针。比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小学生感知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配合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激发小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通过“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句式引入,展开说话写话教学,帮助小学生继续巩固课程词语以及总分的构段方法、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短视频展示海底世界的片段,要求小学生根据所展示的片段寻找课文中对应的描写语言,边读边体会应用效果较佳的字或词句,在渗透边读边思考阅读方法运用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的语言鉴赏力。进而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投影展示一组海底图片,相关图片中涉及海参、章鱼、乌贼、深水鱼和一些贝类,要求小学生通过观察回答问题:在海底世界中,你最喜欢哪个景物呢?请把你最喜欢的景物描写语言朗读一下,随后与周边同伴描述心中的景物。通过上述问题解析,可以给小学生发挥自身主体地位提供充足机会,了解小学生的感受,适时渗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与学方法,为充分调动小学生认知提供依据。
除视频导读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局域网,构建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的平台,进一步拓展小学生视野,为小学生自主分析文章提供帮助。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资源共享平台,鼓励小学生与同伴探讨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如文章语言、文章背景知识、文章描写手法等。在协同合作基础上,由教师指导小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在朗读中体会文章意境,潜移默化地提升小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鉴赏能力。比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深度挖掘资源的优势,突破以往依靠书本、报刊资料的限制,开展“草船借箭知识知多少”以及配乐讲故事活动。除教师组织小学生共同利用网络查找与“草船借箭”相关的知识外,小学生还需要自行借助网络平台查找、搜索、整理、组织资源,将“草船借箭”精神悄无声息地内化吸收,同步提升文本阅读的深度、广度。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整合
综合考虑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交互型、演示型、综合型、网络型特点,并进行提炼后可以得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整合包括创设情境、确定主题、构思整理、互评互改环节。
在情境创设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写作兴趣倾向,打造立意明确、素材丰富、富有吸引力的情境代替写作主题直接介绍的方式。即综合利用课件展示、音乐播放等方式,进行恰当情境营造,开放小学生认知与情感参与端口,促使小学生在视听冲击下对写作主题产生深刻的认知。比如,在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介绍一种事物”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求小学生写一种事物并写出相关事物对自身的吸引力,激发阅读者对于写作事物的兴趣。在写作前,教师可以根据写作要求进行视频短片的制作,选取猫、狗、绿萝、汽车等事物的图片,搭配简洁明了的解说词、诙谐生动的音乐,为小学生展示,将小学生视线引到优美情境内,自然而然地回顾以往值得一观的事物,开启学生写作思路。
写作主题可以为教材既定内容,也可为教师、小学生从网络环境、日常学习生活中随机获取的内容。在写作主题确定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借助网络工具搜索所需资料。在写作资料搜集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小学生正确搜集资料的方法,比如登录权威专业网站快速捕捉信息后围绕主题搜索资料;再如,由根据写作主题查阅相关资料整理成作文教育指导虚拟网页、网络站点,在脱机状态下为小学生查阅资料提供支持,避免无关信息对小学生的干扰。
在基于主题搜索素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写作,利用线上概念图代替传统例文示范方式,避免小学生思路被例文限制甚至完全囿于例文的情况。线上概念图主要是以可视化方式表征作文知识组织,节点、连线分别代表概念、连线之间的关系。比如,根据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有你,真好”这一写作主题,可以发散出“黄河,有你,真好”“妈妈,有你,真好”等几个研究内容,并确定调查、网络探究、角色扮演、观察实验等研究方法,为小学生充分发挥写作主人公作用提供了依据。
在宣读优秀作文、黑板展示优秀作文、编辑成册、出作文小报等方式的基础上,为了充分满足小学生发表欲,教师可以基于信息技术多传播媒介的作用,用微信、QQ存放小学生写作内容,并关联每一位小学生写作平台,为小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上展示自身思想、才华提供依据。同时基于信息技术的写作平台特有的互动功能、即时性,于后台设定包括篇幅(小于250字、250~350字,350~400字)、选材(真实、新颖)、结构(完整、详略得当、首尾呼应)、描写(紧抓特點,描写顺序一定,恰当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情感(融情于景,抒发真情实感)、细节(标点符号和语法错误)在内的评改标准,划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差几个等级,为小学生互相批改作文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便于规避作文评改效率低下问题。
六、 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在语文教育指导理论的引导下,根据现实教学需求,将信息技术优良特点多方位、深层次融合到语文课程教育,指导各环节并优化课程教学质量的动态过程。教师应根据当前小学生语文学习情况,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识字、阅读、写作教学的整合途径与方法,并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整合方法的优化调整,保证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
参考文献:
[1]毛泽洲.“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J].天津教育,2021(18):49-51.
[2]王会敏.巧用“互联网+”助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小学生(中旬刊),2021(6):112.
[3]冉美玲,王松林.信息技术促进小学低年级识字与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小学语文《曹冲称象》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12):62-63.
[4]刘芊,魏晴.基于VR的小学语文诗词情境式教学模式研究——以《七律·长征》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21(5):52-56.
[5]翟彩霞.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20):159-160.
[6]陈碧香.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5):167-168.
[7]黄玮.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看图说话教学[J].新课程,2021(24):103.
[8]王忠喜.小学作文写作与信息技术的融合[J].家长,2021(17):155-156.
作者简介:
盛静玲,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花桥集善小学。